机器人来了,阿迪达斯、耐克的员工们要警惕自己的饭碗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言论渐起——人类工作是否会被 机器人 取代?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已经有一些产业开始尝试机器人代工,比如 体育用品 制造。
机器人和 人工智能 注定会成为未来经济领域的主题,从目前来看,已经逐渐从炒概念步入到了“实战”阶段。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自动化给产业带来的巨大技术提升,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工人发现留给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 当然,这还只是开始。
其实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有可能被取代的工种已经不局限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很多中高阶人才也要适应自己工作中的变化,而且速度会是非常快的。 机器人带给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可能是颠覆性的,时间跨度也是持久的。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言论渐起——人类工作是否会被机器人取代?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已经有一些产业开始尝试机器人代工,比如体育用品制造。如果说 阿迪达斯 去年在德国建立的机器人制造工厂Speedfactory在当时看来更像是个噱头,很显然,这家德国体育用品巨头现在要打消外人心中的疑虑了。
阿迪达斯公司发言人曼迪·尼伯尔(Mandy Nieber)曾表示, Speedfactory是为了帮助阿迪达斯更好地推出新产品,更快地迎合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它是生产速度、精度和响应能力的推动者,还能够创造出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Speedfactory能将研发和交付周期由原来的18个月缩短至45个小时,其他的竞争对手也必然会在这一领域有所动作。
Speedfactory去年已经产出了试验性产品Futurecraft M.F.G鞋款,只不过产量只有500双,但是整个制造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整个生产线运用数据分析,充分参考不同人的真实情况来打造产品。而就在近日,阿迪达斯终于推出了能够市场化的机器人制造鞋款AM4,这是一款专门为跑者设计的运动鞋,首个发货城市是伦敦。
AM4的全称是Adidas Made For,后面衔接的则是具体发货城市的代码,之所以伦敦能够抢占先机,主要是因为其距离工厂更近。巴黎是下一个发货城市,具体日期定在了10月26日。至于纽约、洛杉矶、东京和上海这四座城市要想看到机器人生产的跑鞋就只能等到明年了。据悉,跑鞋还会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在选材上做出不同的考量。由于是定制款,所以机器人生产的跑鞋售价也偏高,据悉,已经上市的AM4LDN目标售价接近170英镑。
阿迪达斯计划在美国亚特兰大开设的第二间Speedfactory也在筹备当中,集团希望这家工厂为特定市场做一些小批量的生产和设计,未来的趋势是将需求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消费者身上,从而实现对流行趋势的快速反应。
阿迪达斯鞋类采购总监大卫·德鲁里(David Drur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机器人生产技术颠覆了原有的模式,可以尽快地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但是细想一下,机器人制造还是要闯过两大难关,一是产能,二是价格。 据阿迪达斯预计,未来每年通过机器人工厂可生产100万双鞋款,相比于全年的总出货量,这只是九牛一毛。另外,运动用品的高售价也与市场趋势背道而驰,消费者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大小也有待考证。
对于美国的运动品牌而言,自动化生产似乎更具备现实意义,因为它们不得不响应总统特朗普的本地化生产策略。耐克在全球拥有近600家工厂,雇佣工人超过100万人,劳动力资源主要依赖于亚洲供给。不过耐克正在试图改变这种对亚洲劳动力的依赖,从而将工厂更多地向欧洲以及美国本土转移,如此一来,产品的运输及仓储成本就会大幅下调。
耐克的自动化生产没有Speedfactory那般高调,但是并不意味着耐克在这方面就反应迟钝。四千年,耐克投资了一家专门提供工业自动化和材料处理解决方案的机器人公司Grabit,这家公司的工作原理与Speedfactory不同,它是采用静电吸附的方式对材料进行自动化处理。这种解决方案让机器能够以更灵活的方式抓取物体,并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上个月,Grabit研发出用静电吸附力操控及组装的机器,它的工作速度是普通工人的两倍。就拿最复杂的鞋面制造工艺来说,人工完成需要10到20分钟,而Grabit的设备只需50到75秒。在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内,一个工人控制一台机器最多可生产出600双运动鞋。预计到今年年底,该设备会配置到中国和墨西哥,进而扩大生产规模。
耐克也在做着定制化的文章 ,上个月,公司的高级创新部门举办了一个名为Nike Makers’ Experience的活动,主推让消费者自己设计运动鞋。项目副总裁马克·史密斯(Mark Smith)表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产品是独一无二的,作为生产商,耐克要关注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让他们走进工作室,并能够在短时间内拿到心仪的运动鞋,这既是一次让人印象深刻的互动,同时也是不错的设计和营销体验。对于树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亚马逊即将与服装供应商合作推出自有运动品牌的消息也会促使那些运动大牌思考一下应对策略,自动化支配下的定制化或许是比较现实的方向。 另外,零售商也饱受与亚马逊的竞争之苦,产品生产的自动化对零售商而言也是一个改变的好机会,因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在库存方面的困惑。
简单地说,随着产品更加贴近用户需求,库存量就会随之降低,出现产品积压的概率也就没那么高了,这也会促进自动化零售的发展。 据统计,今年的自动化零售市场规模是101.8亿美元,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会上涨至189.9亿美元。 BCG的报告显示,实施个性化策略的零售商销售额增速高达6-10%,比其他零售商快两到三倍。
对于鞋服行业来说,控制成本永远是高优先级的需求,因此如何控制机器人生产的成本还是有待研究的课题,并不是缩减了普通劳动力力成本,总成本就一定会降下来。对于机器人厂商而言,鞋服制造的自动化趋势当然是好消息,而且据预测, 光服装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量就是2-3亿美元的市场,但是这些机器成本高昂,生产厂商还要支付服务费。
不过技术的变革会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颠覆市场不太可能,但是从业者会尽量在普通劳动力与机器劳动力之间寻找平衡点。 总的来说,机器人制造的市场空间还是有的。消费者行为是生产商重要的行为准则,运动用品是一个不断加速的市场,劳动力变革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3年底,耐克、阿迪达斯会将自动化生产的比例提升至20%。未来三年会是机器人生产的爆发期,行业格局也面临着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