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店不是空穴来风,重构零售新终端
无人便利店最近火爆,这将会是一个行业真风口而不是伪风口。 自动售货机 是 无人店 解决方案的一种,是其微观缩影,近几年自动售货机年均增幅超过25%,超过绝大部分零售业态,同时年龄层次逐步广泛,消费者认可度逐步提高。
无人店未来将呈现碎片化部署,高度智能化,同时有明显的场景化特征。运营模式将是多模式并存的平台化经营,商品供应能力、硬件或软件技术能力、点位能力和运营能力将是平台运营的基础。无人店将会在终端重构、 供应链 结构调整、渗透的深度等方面给零售业带来变革,未来2-3年大家一定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市场。
无人店是真风口而不是伪风口
无人便利店近期火爆,也引发争论,自动售货行业分会从数据的角度分析这是一件靠谱的事情。
协会的国内自动售货机行业数据,11年之后自动售货机保有量和销售台数快速增长。 2012至2016年间,国内自动售货机保有量翻了近4倍,年平均增长率在25%以上,并仍保持上升态势。
根据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2017全年预计销量保守将达到12万台,而且自动售货机功能正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现有统计已经有二十个大类几十个小类的自动售货机,可以售卖商品愈发多样化。因此从这个数据上看,无人便利店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自动售货机作为无人店领域的一个分支,这个业态发展一定程度上从微观层面反映出了未来的无人店市场。
使用自助售货人群也在发生显著变化,2011年之前不太受大众认可,年龄段比较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18-25岁的区间。2011年之后很快使用人群开始发生变化,基本18-45岁成为主要使用群体。并且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部分人群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协会最新统计目前自动售货机使用人群宽度已经为12-72岁,涵盖最主要消费群体,也能说明目前消费者需求还是比较大的。
消费者现在时间碎片化,零售要逐步适应这种变化。 同时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精明,并且对于便捷、高效、经济的追求不断提升。在高度碎片化时代,零售如果需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自身服务的碎片化是一种必然。通过亲自到缤果盒子试点参观走访,发现其购物体验也得到了消费者认可,特别是在晚上大型商超关门后,家门口的无人店是一个很好的购买渠道。
协会判断未来两到三年无人店跑出一个合适的路径,绝对不是一个伪风口而是真风口。碎片化和强体验是无人店的两个优势,但这个“强体验”不同于传统的消费体验,类似海底捞似的服务等,而是快和方便。
消费者碎片化的消费行为决定了零售业需要打破传统适应碎片化的场景。零售业需要离消费者更“近”。消费者对于体验的要求也决定了零售业谁能最高效率的满足消费需求,谁就能生存和发展。
无人店的出现也会对整个零售业尤其是零售业的终端产生重大影响,便利店超市都在推出新服务的内容,都是在做终端的升级。 未来无人化和少人化是零售的一个趋势。便利店未来可能会存在三种形态,有人店、有人无人结合店、纯无人店。
目前解决方案:
1、基于RFID方案,典型代表企业缤果盒子、蚂蚁盒子、思猫等。
2、人工视觉(机器视觉),典型企业代表深兰科技,目前在这一领域的发力的企业也比较多。
3、自动售货机群组化部署,典型企业代表F5,近两年兴起,自动售货机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群组化转变。
4、距离感应技术,典型企业代表北京富雷,产品已经可以初步达到商用水平。
5、重量感应型,目前有研发企业,但是还没有做到成熟商用。
6、混合型:把上述若干种技术混合。
特性和未来发展路径
特性:
1、碎片化的部署:碎片化程度很高,属地化特征很强,每一个地区可能会出来一个优秀的无人店企业,部署需要本地资源搭配,也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
2、高度智能化:智能化程度比一般零售店更好,管理和供应链也需要智能化支撑。
3、场景化:基于用户需求,无人店也将提供更好的消费场景,未来社区一定会成为无人店的主战场和重要争夺点。
运营:未来无人店企业都是平台化的,多模式并存
自营模式:直接投资并全程参与无人店业务经营管理。
加盟模式:具备较强能力企业,通过授权合作等方式输出优势能力,吸引合作伙伴来开展无人店业务。
委托经营:有些公司有点位有机器但是没有精力去运营,因此委托专业化运营公司或者具备相应能力的第三方公司开展业务,分享收益。
混合模式:上述三种模式中一种以上模式的混合。
运营的基础是能力输出,未来的企业一定具备下列能力中的至少一种:
1、商品供应能力:具备较强的商品供应能力,全域或区域供应。
2、硬件或软件技术:掌握上游软件技术或硬件制造领域能力。
3、点位能力:有点位开发能力,其中可能有一些物业企业可能参与进来。
4、运营能力:门店需要人管,比如目前的自动售货机领域,有的公司一人可以管五十台,有的一人只能管十台,如果小型企业自身运营能力跟不上可能就会选择外包运营。
无人店的价值: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化进行赋能,实现每一个消费者可识别、可洞察、可触达、可服务。
线下智能零售终端:高度信息化之后,上游的产品企业会比较关注,更愿意直接接触消费者,无人店提供了这种渠道。无人店是有多种身份,可以发展延伸业务。
线下流量来源:电商流量需要烧钱,获取交易流量成本高,无人店开店成本比传统零售更低,基于场景的获客成本也更低。
场景化增值业务端口:无人店可以附加增值服务,比如广告,社区电商之类,想象空间很大。店在线下会成为很有价值的东西。
无人店同时还是消费黏连点、商品便捷服务窗口。
未来对零售业影响
终端重构: 主要是零售小业态领域,不会太大,中国大概有700-800万夫妻老婆店,未来无人店主要替代这种店。
供应链结构调整: 商品直供可以使品牌商(比如化妆品公司)自己部署无人店接触消费者,未来零售产业链可能会很短。
渗透的深度: 零售服务会随时在消费者身边,不仅体现在获取服务的距离上,也体现在商品及场景上,未来零售商可能比消费者更了解他自己未来零售的竞争对手可能会是各种各样的企业,比如现在有基于快递柜做智能售货,本来两者就有内部相关性,跨界进来的企业会非常多,零售业未来可能都无法判断自己将要面对什么样的对手。
提问环节:
1、预计无人便利店能否盈利?
目前盈利是没有问题的,无人店最重要就是租金和硬件成本,而收入不只是货品收入,还可以容纳增值服务,未来收益能力很强,基本货品收入基本就能让其生存了。
2、自动售货机盈利情况如何?
目前情况是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分层十分明显,从实际一线调研反馈信息来看,通常50台以内的小企业盈利能力很强,因为这种企业通常通过关系获取点位,租金成本很低,因此盈利情况比较好。但针对大型企业,获取点则需要通过招标等各种公开方式获取,成本会有所提高。
此外招聘人员、购买大型车辆等都会间接提升相关企业成本。当然有规模的企业也会获得一些由规模带来的额外的收入,但总的来看,包袱还是比较重,再加上和地方上运营商的竞争,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倾向于开展更轻的加盟模式业务的原因。小运营企业经营比较灵活,业务调整起来快,也容易能得到地方各种性质的支持,运营商在经营过程中时间久了,和上游企业业务人员熟悉后,对于供应链的控制能力相应也会增长,这是自贩机行业普遍的一个现象。
平均35-40%的毛利率,点位好的地方,一台设备销售额甚至可以达到几十万。盈利能力应该来讲还是非常可观的。现有的自动售货机部署的区域主要仍集中于厂矿、学校、佳通枢纽等场所,对点位的依赖度仍然比较高,这一定程度与自动售货机销售的商品深度和宽度有关。但最近一两年正在发变化,大家也因此可能能在更多时候、在公共场所看到不同类型的设备。
3、RFID、人工视觉、重力感应等方向未来更看好哪一个,RFID成本会不会对无人店发展造成影响?
目前除自动售货机以外其他方案都没有大规模商用部署过,没法说哪种更好。RFID技术存在时间很长,成本来讲量上来之后是可控的,RFID芯片成本目前由企业称可以控制到大概3毛钱左右,批量可以更低。
视觉技术目前是行业比较尖端技术,目前还有一些问题还没很好的解决,初步可以应用了,未来可能几种叠加更是一个趋势,这对于提高识别率至观重要,未来无人店形态非常多样化,会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加进来。
一带一路,智慧物流。9月14日亿欧将在北京双井富力万丽酒店举办以“ 一带一路 ”为主题的 2017中国智慧物流领袖峰会 ,活动详情及报名请戳: 一带一路——2017中国智慧物流领袖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