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亿大健康产业,投资热点首先看这三个细分领域
【编者按】我国 基因测序 也今年来发展迅速,作为全球的人口大国,基因测序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巨大想想空间,无创产前检测发展前景最受瞩目。
本文发于产业投资指南,作者为中投顾问; 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将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健康”概念正融入到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之中。在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下,“大健康”产业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各方面资本积极涌入,市场潜力巨大。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约3万亿,位居全球第一。大健康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一些细分领域还是一片蓝海,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 消费升级 ,一些行业将焕发新生。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对大健康产业进行全面研究,列举出产业中十大热点:养老产业、健康管理、商业医保、医疗美容、 在线医疗 、养生旅游、智慧医疗、康复医疗、 医药电商 、基因测序,以供投资者参考。
研究背景
作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到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将接近3万多亿元,居全球第一。预计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
方法
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研究、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中投顾问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
报告中运用中投顾问的层次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研究、咨询研究、招商研究和行业研究,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以及投资领域的火热程度。
目的
1、让投资者能够及时把握投资热点。
2、为投资者全面梳理、总结投资热点。
3、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在线医疗
在线医疗能颠覆传统医疗的运营模式,提高患者就诊便捷度和效率,在刚兴起不久,便受到以BAT为首,众多资本的追捧。在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浪潮的情况下,在线医疗作为“互联网+医疗”的产物,也获得了较多优惠政策,政策环境良好。在线医疗相比传统医疗机构,产业链环节更多,一些产业链环节对技术、资金没有严格要求,投资者存在较大投资空间。
定义
在线医疗:是指利用互联网或是移动互联网提供医疗服务,即提供医疗服务中任何一个环节采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即为在线医疗。在线医疗包括向大众用户或患者提供的在线健康保健、在线诊断治疗服务;向医生提供的社交、专业知识及在线问诊平台等服务和工具。
评级
产业综述
1、快速增长的健康需求,与滞后的健康供给之间,形成巨大的超额需求,庞大的需求刺激在线医疗的发展。
2、2014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为108.8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超170亿元,市场规模呈指数增长态势,市场发展迅速。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支出占个人总支出的比重上升,在线医疗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政策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意见指出将推动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鼓励各地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平台。2015年年初,卫计委出台的《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同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全国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纲要(2015-2020)》,都为在线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
行业周期
从流量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在线医疗流量规模增长迅速,而营收规模增长缓慢,行业发展关键问题仍然在如何获取用户和实现流量规模大幅增长上;
从投资的角度看,2010年之前,在线医疗领域获投资非常少,2010年之后开始呈几何级数增长态势,投资规模增长迅速,且投资轮数多为种子天使轮。可见,我国在线医疗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
市场格局
1、在线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迅猛,交易类营收占比增长迅速。
2、第三方平台在品牌知名度和用户流量上具有相对优势,其交易规模占比过半。
3、在线医疗行业PC端覆盖范围更广,但是移动APP的用户粘性更高。
4、挂号问诊类APP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春雨医生为第一梯队,平安好医生、挂号网等品台为第二梯队。
产业链分析
1、健康保健环节融资多、流量大,但是这一环节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
2、目前在线挂号平台的运作机制是通过为医院免费建立HIS系统,进而获取挂号信息资源,然后将挂号信息资源在网络平台免费向用户提供。这一环节仅仅是渠道的互联网化,缺少资源分流功能。
3、虽然电子支付企业均涉足医疗费用支付环节,但是医保还未能实现实时结算。
在线医药产业链示意图
价值链
从整个就医流程来看,用户增值收入主要来自在线问诊和院外康复来个环节,且收费服务均为“一对一的医生咨询服务”。用户增值收入支付方式主要是用户,在线问诊为大众用户,而院外康复环节则为慢性病患者;利益分配上,医生占有较大的主导权,一般分成比例在70%——90%。
盈利模式
1、服务类盈利模式 是指利用互联网或是移动互联网为用户(大众或医生)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而向用户收取增值费用的模式。包括利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进行的保健服务、挂号、问诊及医疗费用支付等服务。
2、信息类盈利模式 是指在健康咨询类网站设置广告位向广告主收取广告费,或是向用户提供健康咨询而向用户收取用户增值费用的模式。
3、交易类盈利模式 是指利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向用户或企业提供在线药品和医疗用户交易平台或线上药店,而获得佣金收入和销售收入。包括面向用户的线上药店和面向企业的线上药店。
在线医疗主要盈利模式
驱动因素
1、快速增长的健康需求,与滞后的健康供给之间,形成巨大的超额需求,庞大的需求刺激人们寻求更有效的方式获取医疗服务。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支出占个人总支出的比重上升,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3、网购习惯渐渐养成、网民结构高龄化,为在线医疗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4、医疗技术、网络技术的进步驱动在线医疗快速成长。
投资风险
1、目前在线医疗企业正处于市场开拓及用户流量积累时期,低价竞争普遍存在,投资收益率较低。
2、在线消费近两年才渐渐发展起来,用户网购医疗服务的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当前市场规模不大。
3、传统巨头纷纷进入该领域,行业竞争激烈化,投资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
4、网售处方药、远程医疗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政策限制,投资需注意政策风向防范。
投资建议
1、打造线上诊寻与线下连锁药店的O2O闭环服务。用户在诊寻后医生通常会推荐相应药品,打通医药O2O有利于实现快速并准确购买药品的目的。
2、与健康商业保险相结合。健康医疗与商业保险结合,为用户提供全面而综合健康监测、改进建议及医疗保险服务,不仅可以赢得用户更高的参与度,在风险模式及服务模式上亦可得到提升。
3、建立面向医师群体的服务模式。如智能导诊服务,将有效缓解专家诊治领域与患者病情不匹配的情况;危急症管理应用,可以帮助主管医生及时处理住院患者突发病情。
总结
2014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为108.8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超170亿元,市场规模呈指数增长态势,市场发展迅速。近两年政府出台了较多相关政策,为在线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当前在线医疗行业PC端覆盖范围更广,但是移动APP的用户粘性更高,挂号问诊类APP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春雨医生为第一梯队,平安好医生、挂号网等品台为第二梯队。从整个就医流程来看,用户增值收入主要来自在线问诊和院外康复来个环节,且收费服务均为“一对一的医生咨询服务”。
医药电商
中国医药电商当前仍处于成长期,随着政府对于处方药销售监管政策的松动,医药电商有望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在广阔市场前景及政策放宽的刺激下,大量资本涌入医药电商领域,投资热度逐渐升温;经过不断摸索,医药电商的商业模式也不断丰富,但是持续有效的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之中,行业也存在一些政策、技术门槛,但整体门槛较低。医药电商投资机会大、门槛低,但存活率也比较低。
定义
医药电商是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第三方机构等以盈利为目的,以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为基础进行药品、器械等商品交易但不包括医疗咨询等服务的各种商务活动。
评级
产业综述
1、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大,发展快。2014年中国网上药店市场的总体规模将达到68亿元,较2013年42亿元的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1.9%。
2、处方药网售有望逐步放开,医药电商将拥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市场预期值达1万亿元的处方药将有30%转投线上,市场规模或达3000亿。
发展环境
中国医药电商PEST分析
行业生命周期
中国医药电商生命周期
中国医药电商特征
1、政策监管: 从1999年至今,医药电商政策逐步开放,2014年5月,《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预示着处方药市场将在2015年放开,但由于医药的特殊性,政府在医药电商的资格审查、药品审查和物流监督环节上仍保持高标准要求。
2、专业服务: 医药电商的客服人员,除具有相关销售知识和电脑操作技能外,需要对消费者提出的有关用药方面问题提供详尽的药品信息、不良反应、服药禁忌以及药品报关等信息咨询服务。此外,对于向消费者提供专家咨询服务的专家从业人员,还需要从业执照、职称、工作年限等限制条件。
3、医药空间: 目前医药电商所售商品主要包括医疗器械、计生用品、医药和保健品四大类,其中药品类别由于在政策上处方药销售暂未开放,而处方药占比巨大,所以医药电商在商品规模上仍有较大市场空间。
4、医保支付: 在医药电商的支付环节,由于受到药品医保结算的影响,限制了部分消费者的线上消费,目前,医保结算仅授权于个别线下实体药店,未来随着政策的方框,医药点上将结合医保结算,产生不同于传统点上的新型支付形式。
发展现状
1、医药电商参与者数量逐年增加,竞争加剧,截至2016年1月31日,获得医药网上交易资格证书的企业有525家,增速较快。网上药店注册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注册网上药店数已达387家。
2、各类获批牌照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在获批的525张证书中,A证、B证、C证的数量分别为26、112和387,占比分别为5%、21.3%和73.7%,C证所占比例最大。
3、网上药店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速较快,网上药店销售规模由2013年的42亿元增至2014年的72亿元,增速高达71.4%。
4、B2B是中国医药电商交易主体,B2B占整个医药电商销售额比重达90%以上,中国医药电商B2C市场从2009年开始呈爆发式增长,到2012年增速逐渐放缓,并呈平稳增长趋势,2015年医药电商交易额增长率接近60%。
商业模式
发展展望
1、医保个人账户线上支付开放,将一定程度促进医药电商发展,但是医药电商的大幅发展,还需要线上统筹账户支付开放。
2、随着2014年《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预示着处方药政策或将放开,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医药电商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将成为最值得关注的潜力行业。
3、产业链上下游融合、资源整合成为一大趋势,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医疗服务机构与医药电商企业进行更为紧密的合作。
4、随着京东、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争相布局健康产业,甚至直接参与药品分销,医药电商的竞争逐渐转为平台之争,天猫医药馆一家独大的现状或被打破,医药电商竞争格局也将更加多元化。
投资机会
1、由于中国监管政策较为谨慎,中国医药电商的渗透率目前仅为 0.35%, 远低于整体电商 10%的渗透率,更远远低于美国 30%的医药电商渗透率。
2、目前在线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的开放已经在沈阳、杭州等城市试点,网售处方药也有望放开,政策利好下,医药电商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近年来,我国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慢性病患病率和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庞大的慢性病用药基数,将为医药电商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投资风险
1、政策风险:从长期来看,医药电商相关政策是积极的,但是政策放开、医药分离的进度可能不如预期,且伴随着政策的放开,行业监管会更加严格。
2、盈利风险:尽管经过多年的探索,一些医药电商企业已经实现了盈利,但是行业整体还处于亏损阶段。
投资建议
1、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使用终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只有做全渠道经营,才能多方位的触达不同用户,满足用户的不同场景需求,从而获得用户流量的增长和品牌价值的提升,对于实力较强的企业来说,全渠道经营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2、医药电商的各种商业模式都有利有弊,对于传统药企或药店而言,自建电商销售平台有一定难度,企业可通过与线上平台在流量、信息、数据等方面进行合作,来实现电商化。
3、与传统电商不同,医药电商具有专业性,医药电商企业应该要注重专业医师药师的培育或引进。
总结
医药需求量大、网售处方药政策放宽、资本投资热情高、互联网技术发展是驱动医药电商行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传统医药流通链痛点多决定了医药电商未来发展潜力。B2B、B2C是当前主流的商业模式,医药O2O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对于实力较强的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全渠道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尽管医药电商市场前景可观,但医药电商企业仍然面临着较高的政策风险及盈利风险。
基因测序
基因测序下游应用市场广泛,潜在市场空间巨大,作为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基因测序的行业平均盈利水平较高,核心技术掌握在产业链上游企业手中,因而在整个产业中占据主要优势。国内基因测序起步较晚,随着 精准医疗 概念的兴起,基因测序作为其入口深受投资者青睐,近年来发展提速,但目前仍处在发展初期阶段,商业模式比较单一。基因测序前景可观,但门槛高,对于医疗行业内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向,但跨界经营风险高。
定义
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如癌症或白血病。
评级
产业综述
1、近几年来基因测序市场飞速发展,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将达到1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
2、基因测序技术以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为主,三、四代测序技术产业化还在探索中,基因测序仪行业已经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很难被打破。
3、目前测序服务主要面向科研市场,壁垒低,小企业增长迅速,竞争较为激烈。
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历程及对比
基因测序技术共产生四代:
1、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即Sanger链终止法,其基本原理是,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把长度只差一个核苷酸的单链DNA分子区分开来。
2、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即大规模平行测序,通过技术创新,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四中不同的dNTP,根据不足的荧光信号获得待测DNA的序列信息。
3、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可对单分子DNA进行测序,不同于第二代测序依赖于DNA模板与固体表现相结合然后边合成边测序,第三代分子测序,不需要进行PCR扩增。
4、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采用电流进行纳米孔外切酶测序。
二代测序是基因测序当前主流的方法,由于第三、四代DNA测序技术目前面临测序成本高和测序结果准确度相对较低的市场化瓶颈,其大规模商业化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二代测序在5-10年内仍然是基因测序的主流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历程
基因测序技术比较
产业链分析
基因测序产业链
1、上游:基因测序设备与耗材。国际市场上GNS仪器被国外几个企业所垄断,主要以Illumina的HiSeq技术为主,Illumina占据了全球设备市场70%以上的份额。赛默飞世尔(原Life Technologies)以16%的市场占有率居第二;罗氏排名第三,市场占有率为10%;而Pacific Biosciences仅占市场份额的3%。
基因测序设备市场占有率
2、中游:基因检测服务市场,该环节是国内厂商竞争的主要阵地。中国测序平台拥有量仅次于美国,全世界规模较大的基因组研究中心有多个在中国,其中华大基因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第二代测序仪,产能约占全球的10%-20%。
3、下游:基因测序行业的下游产业主要包括医院应用、科研应用、商业应用等,目前科研应用占比最大,其次是商业应用,医疗应用占比最小。
2012年全球基因测序细分市场(左下),2017年全球基因测序细分市场预测(右下)
市场现状
1、近几年来基因测序市场飞速发展,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5%,预计未来几年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将达到1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
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预测(百万美元)
2、2008年,二代测序技术NGS的出现和推广,让测序成本开始加速下降,并明显超过摩尔定律的预测,现在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已经降到1000美元以下,未来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下降。
基因测序成本下降趋势
3、基因测序仪增速已经放缓,预计2014-2020年测序仪的复合增长率是15.4%,;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学全球市场(目前测序行业最大的难点和瓶颈),2012-2018复合增长率23%。下游应用市场以科学研究为主,肿瘤检测占下游最大的市场份额。
基因测序服务市场容量
4、我国的基因测序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方面经历了灰色地带到全面叫停,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逐渐破冰。目前,仅华大基因和达安基因两家企业有产品获得CEDA认证。
政策环境
商业模式
盈利水平——以华大基因为例
华大基因近几年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约为20%,2014年由于Illumina大幅提高耗材供应价格导致公司利润水平波动较大。
2012-2015H1华大基因收入利润情况
驱动因素
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肿瘤等的发病率的提高,医疗需求也将继续增加。
2、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更新,测序成本的不断降低,测序技术可以更多地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3、可续研究的不断升入,更多的基因功能被揭示,与疾病的关系也会更加明朗,测序的基因范围也会越来越多。
4、下游数据分析正在越来越规范,对于这些大数据的分析也会逐渐的被临床医生所接受。
5、基因测序是精准医疗的入口,精准医疗是未来医疗的发展方向,在今年两会期间引起高度重视,基因测序的政策逐渐放开。
投资机会
1、随着试点范围的推广、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兴起,未来几年对测序仪的需求会逐步放大,近5年将面临较好发展机遇,与测序仪配套的耗材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无创产前检测(NITP)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展开,在国内,随着政策的推动,NIPT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迎接它的是一片蓝海。
3、基因测序在肿瘤、心脑血管个性化医疗相关领域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也是未来基因测序医疗应用的爆发点,想象空间巨大。
投资风险
1、政策风险:我国对基因测序一直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必须按照相关管理条例规定申请产品注册,其试点推广进度也可能比较慢。
2、技术风险:基因测序的技术门槛较高,此外,也要警惕第三代、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对第二代基因测序市场的颠覆。
3、伦理、隐私、生物安全等其他问题。目前不少人对基因测序项目是否可以保护用户的数据、是否会对先天遗传性病人造成歧视等问题持怀疑态度。
投资建议
1、基因测序上游仪器端现在基本上被国外企业垄断,技术门槛高,国内企业可以布局耗材领域,或是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授权的形式进入该领域。
2、仪器生产和数据分析是产业发展最核心的环节,只有具有仪器生产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全产业链的整合,大型公司也必须积极进行上下游扩展,才能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3、数据分析是目前行业发展的瓶颈环节,数据服务外包也是产业分工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尚没有公司有如此多的数据积累,发展潜力不容低估,企业可以将其作为切入口。
总结
在众多利好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我国基因测序产业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基因测序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巨大想象空间,无创产前检测发展前景最受瞩目。但整个行业的技术壁垒较高,国内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上游设备及耗材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巨头垄断,国内企业在上游寻求发展的难度比较大,数据分析是目前行业发展的瓶颈环节,也是未来国内企业抢夺主动权的主要突破口。
“健康中国2030”的政策定调,直接推动了万亿级市场的不断扩张。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为大健康产业指明了方向。科学生活、健康管理、健康消费等一系列细分赛道上,不断涌现出创新者的身影。新风口之下,如何把握机会进而弯道超车?大健康投资又该怎么找到好项目?
2018年11月30日,北京国贸大酒店, 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大健康创新者论坛】 特开免费报名: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