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四位大咖带你预见科技出行的下一个风口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圆桌论坛】四位大咖带你预见科技出行的下一个风口

4月20日,由亿欧汽车主办的“预见·科技出行——GIIS 2018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峰会”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举行。来自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汽车供应商、科技公司、自动驾驶企业、动力电池企业以及智能出行平台等近30位嘉宾,围绕产业政策、产品变革趋势、车企战略、品牌塑造、供应链创新、投融资新风向等话题,共同探索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亿欧汽车子公司负责人杨永平主持了活动的最后一场圆桌论坛,和蔚来资本合伙人张君毅、紫辉创投创始人郑刚(Neuron神经元电动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华兴新经济基金执行董事牛晓毅就基金投资的方向和主要关注的领域展开讨论。嘉宾们的观点整理如下:  

郑刚  

1、我们会投新能源汽车上下游板块早期的项目  

2、发现消费者和市场的真正需求对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  

3、要做一家伟大的公司,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  

4、早期的创业公司必须在自己的行业赛道里面找到跟别人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的壁垒。  

张君毅  

1、我们主要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自动驾驶、车联网出行以及新材料  

2、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会让新的创业公司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企业要有自己的定位  

3、汽车市场商业模式一直在改变  

4、太少的人花精力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长线投资,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有泡沫也有空心化成分。  

牛晓毅  

1、 我们一直服务于新经济。目前在新能源出行领域投资了像蔚来,车和家等新一代车企,未来计划沿产业链继续布局。  

2、无论是投任何行业,都要投行业内最优秀的公司,强调的都是长期运营价值,长期的价值创造  

3、创业永远是有机会的,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能一直垄断某一个行业,世界的进步是由创新来驱动  

4、目标都是伟大的,但是道路往往是曲折的,节奏特别重要。  


以下是嘉宾对话文字实录(有删减),由亿欧汽车整理编辑:  

主持人:感谢大家坚持到现在,最后一个环节也很精彩。首先看一下台上三位嘉宾,蔚来资本,紫辉创投,华兴新经济基金,三个不同的资本类型。投资的逻辑和项目都不同,首先有请三位嘉宾介绍一下自家基金投资的方向和主要关注的领域。  

张君毅:我是蔚来资本的合伙人张君毅,我们现在旗下管理有三四支基金,一支百亿的人民币基金,有湖北长江产业基金和红杉、高瓴以及蔚来资本共同发起的人民币基金,同时也在组织我们的美元基金。刚才主持人介绍自己是产业资本,我们定位是有丰富产业经验的财务投资人,但是我们的基金不完全限定是VC或PC,我们更多追求的是行业有成长性的项目。我们主要投资的主题跟咱们今天的话题比较契合,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以及自动驾驶、车联网出行,出行是很热的话题,还有一个就是新材料,这是我们主要投资的领域,去年也投了十几个项目。  

牛晓毅:大家好,我是牛晓毅。大家对华兴基本上都有一些了解,华兴一直以来都是服务于新经济,最开始做投行业务做的比较多,2016年我们拿到了A股券商的牌照。我们的投资团队2013年正式成立的,我们现在管理了超过200亿人民币,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我们非常看好的行业,现在也在积极的布局,我们投资了蔚来及车和家,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些优秀的创业者,包括资本行业的同事们一起继续沿着这个产业链进行布局,谢谢。  

郑刚:大家好,我叫郑刚,是紫辉创投创始人,最近我们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做Neuron,Neuron是神经元的意思,我们紫辉创投是相对比较小的早期投资公司,在管的资本是15个亿,现在还在成立更大一点的基金,这个基金会延续我们原来的投资领域,但是会加上新能源汽车上下游的板块,我们会投更加早期的项目。  

主持人:谢谢三位。下面有请大家介绍一下看到的这个行业,智能网联、新能源包括整个科技出行领域里最近关注的新项目或者是看到的新变化,先由刚叔吧,刚叔投互联网的项目比较多的,也投了很多很知名的项目。前两天刚叔宣布造车了,聊一聊造车的初衷吧。  

郑刚:杨总邀请我们的时候我们很犹豫,杨总也是非常热情,在座的都是行业内的人士,一定的交流还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新开始整个方面我们还比较幼稚,不可能面面俱到,未来存在更大的挑战。为什么做这个事情,首先我们在认知方面有一定的考虑,认为这个行业虽然说时间有窗口期了,但是能够扯上这张船票,作为后来者就必须要有剑走偏锋的方式方法,至于能不能做得到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我的观察这张船票在两年之内还有机会,我们必须在两年之内迅速建立起包括在产品方面的桥头堡,技术方面的积累,包括我们整车制造的能力,甚至牌照都要去考虑怎么获得,包括人才。我们原来在互联网行业里的优势能不能充分利用到,我的观察是说百舸争流,机会还是有的,前进者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可以学习,传统的行业他们还没有真正发力,他们一旦发力对于所有在座的造车新势力影响非常大。像北汽研究院副院长说的,一方面是传统企业不能生存的,新进来的企业挑战非常大,也不是有多少资本、雄厚的资金、资源能够去解决的,问题是你能不能解决市场的需求,老百姓要的是什么东西,你能不能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点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你能不能持续不断的证明你自己的服务能力,这个是核心。  

主持人:张总,蔚来资本是由蔚来汽车及高瓴资本形成的产业基金,您认为刚叔说的造车风口的船票是两年期有效,2018年智能网联产品开始逐步的落地,开始走向市场,您认为这两年能否搭上这条船呢?  

 张君毅:我认为它发展了一百多年,有很多新的企业出现,也有很多企业消亡,只要是有实力的企业,其实不用考虑窗口期或者是船票有多长的时间,每个企业发起的时候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产品,而这个产品在投放的时间是红海还是蓝海,这个会对企业有影响。  

有些车型像大的车型来说,像蔚来汽车他走的是细分市场,高端SUV,这个在市场上是一个空白点,对蔚来来说有时间的压力,要尽快把车造出来,投放市场,抢在这些豪华车企业没有研发出来,先占据消费者的心理优势,这是最主要的。另外一方面,包括投资,在新能源投资,今天还有一个记者问我是不是新能源汽车投资不像去年那么热了,我说并不是这样的情况,整个市场本身总量来说是有缩小的,有一些企业已经到了慢慢的交作业的时间,保守资金更往相对偏成熟的企业聚拢,并不是大家忽视了新能源或者是新能源产业收缩。另外一点,这么大的用户市场和群体,未来消费者的多元化的需求让新品牌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个机会是共有的。  

 主持人:华兴新经济基金定位于新经济伟大公司推手,重点关注行业内第一名、第二名优质的创业项目,您看目前的赛道里面优质项目或者说他们所具有的共性特点有哪些?  

 牛晓毅:华兴一直有一个理念,我们要帮助成就伟大的企业家,我们相信未来头部资产的集中度是在增加的,未来的头部资产其实回报空间会越来越大。无论是投任何行业,都有一个理念,我们要投行业内最优秀的公司,这是一个重点。我们都是互联网背景,我刚进这个领域我不太可能比郑总更懂汽车,更懂技术,这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希望通过投资伟大的企业家,像李想、李斌这样伟大的企业家作为一个抓手,有了抓手之后,我们可以沿着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布局。之前我跟李想聊天的时候他提到在造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发现电池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有非常大的影响,而空调的耗电量非常大,他一直在找耗电量比较小的空调,找遍整个市场的供应商,发现没有人能够满足这个需求。于是他自己投资了一家专门为电动车设计车载空调的公司,我们坐在办公室里是想不到这样的机会,我们投资了像李想这样的企业家,通过造车不断的发现在这么长的产业链里会有什么样的机会,这个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合适的策略。  

 主持人:谢谢牛总,最后问一下刚叔,刚叔从投资人现在成为新项目的创业者,行业里面在造车领域或者是智能网联行业提过如果没有两百亿就不要进来了,刚叔您这边融到两百亿有压力吗?  

 郑刚:确实是需要很多钱,但做任何事情要一步步来,你得有这个勇气做这个事情,你得有一定的底子去做这个事情,我们不能够超脱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的这种基础是建立在别人已经花过很多钱的基础上培养了一群人,在这个基础上去建立的,从时间上,从人才的建设上面我们不是特别落后,这是一个实际的观察。第二个怎么在别人的基础上真正做到自己最有效率的使用,我自己以前是通用汽车公司的专门负责整车还有包括汽车零部件投资的,我就是财物总监,高级财物分析师出身的,这里面要投入多少我非常清楚,要做一家伟大的公司,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这方面你再怎么样认识,你一定要经历过这些事情才知道该怎么去控制,大家能够讲,但是作为创始人,这也是我的优势。  

杨永平:刚叔刚才提到一个词叫成本控制,大家可以看到在造车领域里面的特斯拉包括蔚来汽车,刚开始他们会发布一款高性能的电动汽车,然后可能会是再去生产适合自己定位的产品,包括一系列的产品配套的品牌定位的东西。刚叔您觉得在初创公司来说,在成本控制概念里面,你觉得现在的公司或者您这边的品牌发展产品策略是什么,或者是说如何看待现在一些车都没有出来,或车即将落地的品牌,它比较高调的行为代表着什么?  

 郑刚:实际上蛮有趣的,你可以把我们目前的行业去对比手机行业,你会发现实际上大家都在做安卓手机,我想每一个人都会告诉你说我的这个车铝是百分之九十多,我的动力恨不得一秒达到一千公里的样子,恨不得充一次电就能开一万公里,这是前所未有的体验,我的屏幕比你更大等等。其实你会发现大家都好像在比功能,比能力。但是有没有想想这是不是真的消费者需要的,首先不要去给市场提供某一个阶段需求,所有人都朝着这个方向去,消费者可能还没有接受你产品的同时,你的生存能力和未来的持续能力是大打折扣的。至于说我们做什么东西,我已经说了,我们是奔着无人驾驶、共享、智慧出行的方式去做的。  

 杨永平:谢谢刚叔,下面有个问题想一下张总,现在看到一些造车公司它开始这样大规模做品牌建设,做一些市场推广,做一些不赚钱花钱的事情,但是产品还没有开卖,或者即将开卖,现在好多造车势力都开始有赴美上市的动态。在您看来资本对于这样品牌回报周期可能会有多长,或者说目前花的这么多钱有可能赚不回来吗?  

 张君毅:汽车是循环投资的,你一款车成功了以后第二年还会有新车,还会有投入,回报周期,用我们的意思来说一个企业全面盈利是有一定周期的,所以很多企业它寻找资本兑现的方向就不太一样。有些企业是不断的资金流投入,可以在私募市场上不断融钱,大部分的企业会考虑是不是有折中的方案,有些人赴美投资或者去港口,对利润没有要求的地方。对投资人来说他们考虑的回报是两方面的,一个是这个企业能不能成功,成功的标志当然盈利是第一种标志,企业做成了有一定的客户量了,然后把这个产品的品牌推出来了,大家对它有信心了,这也是一个成功的标志,不同阶段的基金对于他的资本回报和退出时间有不同的要求,有些人追求的是IPU退出,有些人追求的是在中途的时候就退出了,或者说有些企业是战略投资人,他长期持有这个公司,伴随其成长。  

另外主持人提到问题,很多车企第一款车是跑车,后面的车是家用型的车,这不是新创车企搞出来的花样,十几二十年前上海通用推出自己品牌的时候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我们汽车行业有一个词叫打高卖低,他的车型会有更好的接受度。另外一方面大家也要注意一点,各个新创企业也好,都在改变自己的定位,过去汽车企业是汽车制造商,但是无论大众、通用、宝马、奔驰,都说自己是初新服务商,它一直强调的是用户公司,他所做的工作是一个载体,但还有更多的东西经营客户,要衡量这个就不能单纯的用汽车的销量考量,要看其他的收益方面。这种商业模式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些其实也是我觉得建议大家关注的。  

 杨永平:牛总这边,刚才提到随着商业模式的迭代和新的变化创新,这样的方式从经营卖车到现在经营用户,可能单个用户全生命周期去开发,您觉得在目前的这些众多创新的商业模式里面潜在的最大有哪些?  

 牛晓毅:潜在最大的风险就是你活不到新的商业模式成功的那一天。我们今天身处的这个时代并不仅仅是涌现出很多造车公司,而是整个出行行业都在产生巨大的变革。从硬件到智能化硬件再到未来的无人驾驶,有可能向服务、运营、用户运营进一步转变,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长的游戏。这个产业太巨大了,几万亿,十几万亿的市场,一开始大家其实都是买一张门票,我们投蔚来肯定不是单单看中这辆ES8能卖多少辆,这个只是故事的刚刚开始。但是这个行业确实创业的门槛非常高。  

杨永平:您开什么车?  

牛晓毅:我定了ES8,定了一辆。  

杨永平:现在开电动的吗?  

牛晓毅:我现在不开车。  

杨永平:刚叔是资深特斯拉用户,看您和马斯克也是有一些交集。您觉得像特斯拉这样的高端品牌,或者是它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企业,现在所面临的产能风险,您对这个风险怎么来看?  

郑刚:实际上并不清楚特斯拉碰到了什么问题,我更多的还是相信他会解决的,只是时间问题。我没有看特别多的文章,只看过一些他们好像有一些阶段性的报告,本来应该生产三千五百辆,他只生产了两三千辆,在华尔街是很严重的事情。  

但是在我看来完全是小事情,在华尔街少花一分股票都会有问题,真正想做好企业的人不要急着上市。在这个行业里面太多的资金融进来,大部分想超感觉一下,我不希望将来的投资人是这样的,起码一起跟我跑十年,十年不要上市,要做好长期准备。我虽然赚了很多互联网的快钱,但是我从来没有真正把赚快钱当成我的目标,我在投任何项目的时候,我没有投机构,从我的大部分投资来讲的话,我强调的都是长期运营价值,长期的价值创造。  

特斯拉我是认为现在只是短期的问题,他一定会成功的,当初汽车在美国出现的时候,美国也是好几百家汽车公司在1910,1920年代,直到1930年之后,特斯拉在做车的时候,我记得美国上一个创业的汽车公司是克莱斯勒,那是1930年还是1940年,特斯拉是第二个,在中国的机会其实更大。  

这两天中兴出现的事情也是很好的例子,如果他们把这个给掐了,我想我们的自动驾驶也别谈了,我们的5G也别谈了,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也没别谈了,大家还是要回到根本,把资金投入到技术学科的研究,技术材料的投入,人才的培养,科学体制和文化氛围的培养,甚至科普知识的普及教育和投入。  

杨永平:谢谢刚叔,大家感到有一些共鸣的东西。张总这边您觉得刚才像刚叔说的在中国创业的环境,那您觉得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在中国创业难吗?  

张君毅:我觉得中国创业既容易也难,容易的是时不时的有一段时间有一些热钱出来,在获得资金的时候其实在某一些时候是容易的,但其实这某种环境反而是最难的,因为他们如果投资人并不是对这个行业有非常深度的认知,耕耘的耐心,他就会很浮躁,这种很浮躁不可持续性投入,会造成所有的投资都变成一拥而上,而不会长久的看问题。中兴这件事刚才刚叔也提到了,我其实非常有共鸣,因为我们太多的资金是追逐热点,追逐热情话题,而太少的人花精力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所谓风险投资,长线投资,而使得我们现在面临的产业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承认有泡沫也有空心化成分。  

但是这种事情可怕吗?也不可怕,如果我们能够因为中兴的事情或者之后的事情痛定思痛,改变自己的理念。同时国家在这方面支持原创,支持科研,更多这种资源倾向包括税收的倾向,那我相信再过五年到十年,我们同时再回到这个讲台上讲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就非常从容了,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一个情况。  

杨永平:谢谢张总,其实目前整个领域融资对外披露的数好像少了许多,牛总怎么看目前资金都开始向头部资源聚集,不管是互联网项目还是整个汽车产业的项目,这样资本的流动和走向,对于广大的创业公司来说,他们的生存空间是不是会被压缩,未来的出路怎么办?  

牛晓毅:我们每年都统计融资数量数字,因为这个跟我们业务是息息相关的,确实看到整个融资的数量是在下降的。但是确实我也跟两位其他嘉宾是同一个观点,其实今天中国已经从市场红利、从人口红利在向人才的红利改变了,我们看到大量的创业者都是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  

我想谈一个观点,创业永远是有机会的,就是因为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能一直垄断某一个行业,世界的进步是由创新来驱动。我随便打个比方,比如说在电商领域,大家都认为阿里和京东已经足够强了,怎么可能再出一家电商呢?但是现在基于微信生态的电商正在迅速崛起。所以我认为机会总是有的,这些机会真的是伟大的创业者自己拼搏出来的,不是我们这些投资人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  

杨永平:感谢牛总,时间差不多了,最后讨论一个问题。大家作为投资人的身份,对于自己被投的项目和企业来说,提三点要求和三个方向,当然也可以聊一下对于目前自己所投的项目和潜在的关注方向。在我们看来今年下半年整个的环境也不是特别好,在对资本项目方来说,也是一个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阶段,有请张总先开始。  

张君毅:其实也是代表我们的观念,我们蔚来资本有几个核心的观点。  

第一、我们所投的项目是根植于大产业,要求我们花很多精力去耕耘,甚至于不是少数股权,甚至有些多数股权的投资。  

第二、这也是我们一贯提的话题,我们对于被投企业也好,已投企业也好,下一轮的融资需求估值并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现在,能够活下去是最重要的,而且你能够把更多的产业资源拿在一起,适时的引入财物投资人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钱跟钱我们必须承认是不一样的,如果有一些战略资源带进来,会比你带来几千万、几亿的融资更重要。  

第三、作为投资人,作为被投企业来说能不能信任管理层而把自己的希望交付于管理层,这也是很重要的情况,我们会更多的看中这个团队本身的韧性和长期合作的概念。像我们投的好几个企业,事实上他可能团队在一起合作已经是五年、六年,都没有因为市场分散掉。今年的情况尤其是这样,对于企业后续融资,其实我一直也希望跟华兴这样的企业合作,因为事实上企业的后续融资能力已经成了一个企业生存的很关键的一个因素。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我们的愿望,但事实上酒香还需要散发出来,这个也是事实。  

牛晓毅:我觉得我们投资的企业没有什么可叮嘱的。首先我们要投比我们强的创业者,要不然这件事我们自己干得了。所以我们一般都希望创业者放手去干。我们投资人能提供什么价值?我们在一个领域永远不可能比创业者看得更深,但是我们能够提供视野,能够提供知识的宽度,因为我们看的东西会比较多,所以在这点上希望能给创业者一点帮助。另外就是我们希望在资本市场给创业者更多帮助,因为我们不仅有投资的能力,华兴平台上有并购的能力,有IPO的能力,有发债的能力,有做各种金融服务的能力,在资本市场可以全方位帮助到公司。公司需要注意什么?就是说目标都是伟大的,但是道路往往是曲折的,节奏特别重要。  

杨永平:刚叔是自己投了自己,那就对自己提几点期望吧  

郑刚:我们投了将近百家企业,主要都是早期企业。对于早期的创业企业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必须在自己的行业赛道里面找到跟别人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的壁垒。我们投资的时候都会看到他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但是往往企业的现实和愿景往往会不一样。任何时候早期投资人,早期的创业者都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的竞争,没有这个东西无法太超常规的发展,没有超常规的发展就无法成为伟大的企业。  

第二个对自己的修炼非常重要,在创业和采购进去的时候要能够快速学习,快速学习得能力非常重要,但是你会发现有这个能力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第三个我是希望他们能做出选择的能力,选择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发现有很多企业是好东西,他的产品也好,团队也好。但是他在合作伙伴上面的选择,他的资本道路上的选择,他在每一个关键关口做出的选择,决定了这个企业到底会是一个伟大的企业还是平庸的企业,选择与谁为伍,选择什么样的投资人,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和战略合作伙伴,这个东西都是决定自己企业是不是真正成为伟大企业的很核心的因素。  

对于我们自己我想更多的是鞭策我们自己,第一个要真正的去潜心锻造自己的差异化,而且这种差异化不能为了差异而差异,是自然而然能够建立的这种差异化。第二个我希望我们的团队是一个真正奔着长远的目标去的,而不是为了赚快钱,我刚才已经说了我们不是为了造一辆车而造车,我们希望真正能够去解决未来社会的问题,或者说解决现在社会的问题,帮助我们广大将来社会的人们去非常方便的出行,达到非常低成本、方便和快捷,达到利他出行的目的。其实我认为出行人的基本权利,为什么都说中国高铁非常好,为什么我们要城市化,为什么穷乡僻壤永远是在穷乡僻壤的地方,就是因为他们人没有能力去到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东西没法运进来,他穷没办法,怎么扶贫也没办法,因为他们闭塞,我记得我创业失败的时候,我曾经从芍药居没钱,我走路一直走到雍和宫,我走了五六个小时,当时想了一些事情。走路走了这么远就会发现,我怎么样快捷的到达我要去的地方,谁能够帮助我解决这个成本。  

所以我想能不能把城市人们的交通和出行,变成一个基本的权力,这个基本的权力不是政府赋予我们的,是通过科技手段,通过低成本,通过灵活的方式,通过人们自愿的方式去解决,而不是说我再生产一辆电动车卖给你这样。这个就是我们的愿景。  

杨永平:谢谢刚叔,最后我们再提供给大家一些提问的机会,大家谁有兴趣可以举手。  

问:咱们刚叔讲到了从一个城市了出行,无论是无人驾驶,因为我做停车,应该从市场化或者让这个城市管理更自由,这种权力是应该有的。因为现在我觉得在各个城市可能无论在停车方面还是在新能源出行方式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创业者前期在摸索创业,等到市场成熟以后,可能政府的权力和各方面想介入进来,往往不管是自行车摩拜还是网约车,等到政府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市场也就起来了,我想问刚叔怎么更深的来讲,刚才讲的这句话我还没有很好的理解。谢谢。  

郑刚:您讲的是不是有很多的出行解决方式方法,类似像OFO、摩拜这样,它们先发展起来了,后来政府再通过法律法规的方式规范他们,我怎么理解?  

问:不管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无人驾驶,还是原来像大出行领域,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互联网在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很多的,尤其我们关注的,因为我做停车,关注停车比较多,可能政府想要建一个大平台,我们想这两个速度之间的融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郑刚: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是这样的,其实我们中国法律法规环境还包括政府的政策,往往在一个新现象出现的时候是滞后的。你看我们很多行业里面,你做过汽车行业,你做过化工行业,你做过电器行业,我们互联网里面包括所谓的共享出行,包括新能源汽车行业里面,新能源汽车有点不一样,是政策先行,其他的很多行业里面都是滞后非常多,导致了很多社会现象。比如像电竞行业,以前野蛮发展,干脆不实名制导致了这个问题还存在着。为什么美国很少?这个里面其实当时我记得我第一部手机在1996年,我去买手机的时候同时要买服务,要把我的号码信用卡放上去,根本就没办法。我回到国内发现神州行可以匿名。  

互联网也是这样,出现了聊天、电商的时候,我发现美国它的法律是及时跟上了,马上就有东西规范出行,但是我们就没有。还包括你说的OFO,很多互联网行业的东西,在中国这个市场有利有弊这样,因为你野蛮生长,你就强者恒强,很有机会,而且你是以大欺小,弱肉强食。里面同时也有很多的后果,这里面行业的自律者也非常重要,你如果不自律,你吃不到那块肉这样,你问我这个问题,其实我可能没有一个特别的答案,但是我坚信一点经济规律非常重要。你怎么样用经济规律、商业规则去创造比较好的世界,因为我认为在好的经济规律和大的自然法则下面,我觉得法规还是要迎合创造。

比如说我甚至在赌一个趋势,这个趋势现在进行这种汽车的共享,或者说是像滴滴、优步,它们的运营都需要牌照。我个人认为将来政府一定会允许个人的汽车随时去共享给任何人,个人的汽车不用牌照,分享给任何人,这样的方法才能让我们减少80%,我们社会车的效率使用,只有5%这样,5%包括了大量的车停在车库下面,我们大量的车在路上空转,一辆车四座一个人,五座一个人,这里面只有5%的效率,当然不可能做到充分的效率,但是减少路上车50%会是什么样的效果,这个样子只能通过汽车的共享,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政策会向这方面倾斜。  

主持人:感谢大家,感谢三位嘉宾。  

主持人:美好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感谢大家耐心的等待以及非常认真的倾听,截止现在本场主题预见科技出行GIIS2018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峰会全场活动就到此结束。另外我们在6月14号将在上海举行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其中有一场智能+新出行的峰会,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其他的活动。  

最后,再度感谢大家今天的到场,我们下期再见。  


亿欧推荐:2018年6月13-15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和亿欧公司联合主办的“ 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 ”将在上海长宁世贸展馆举办,诚邀各位一起助力“AI落地,产业升级”。

活动详情: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



亿欧推荐:2018年6月13-15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和亿欧公司联合主办的“ 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 ”将在上海长宁世贸展馆举办,诚邀各位一起助力“AI落地,产业升级”。

活动详情: 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

【圆桌论坛】四位大咖带你预见科技出行的下一个风口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内容电商是下一个风口共享经济的下一个风口下一个风口是传统行业互联网下一个风口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下一个风口是什么中国下一个风口下一个创业风口预见科技圆桌论坛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