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AI+互联网医院,同心医联发布“科技医疗平台”战略
亿欧大健康5月8日消息,昨日,“跨界融合·开放共赢—— 同心医联 2019战略发布会”在北京隆行。会上,同心医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心医联”)创始人兼CEO刘伟奇分析了当前医疗市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并公布2019年同心医联的战略规划。
成立于2014年的同心医联将要走过第5个年头。目前同心医联的门店覆盖全国17个省份,发展线上医生近5万名,线下影像中心超300家,积累超过850万份病历,并于2018年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整体实现盈利。
供给端不足带来发展机遇
刘伟奇表示,当前的医疗市场存在的问题是优质的医生资源缺乏和患者数量急剧增加的不匹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供求失衡的局面在未来会进一步扩大,需要用技术来解决供给端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政策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两票制”、“4+7带量采购”等政策带来公立医院的服务溢出,给医疗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国家鼓励科技创新和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等政策支持给医疗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公立医院无法提供的服务,将由企业来提供,这就是机会。” 刘伟奇说道。
会上,他提出“科技医疗平台”战略。 该战略以医学影像+AI技术为核心,线上互联网医院与线下影像中心相结合,为临床医生、病患者、合作医院与AI专家四方提供平台服务,通过行业交流与互动实现跨界融合,以解决技术落地到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打造开放共赢的科技医疗平台。
打造科技医疗平台其实是对原有业务的整合与拓展,进而形成完整的服务链。平台主要通过线上互联网医院和线下影像中心来链接医生与患者,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医生荒”问题。目前同心医联已与清华、北大、中科院等10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已经积累了38个智能诊断产品,通过同心医联实体影像中心进行落地,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和肿瘤患者等人群。
科技医疗平台的“上方”,呈现的是面向临床医生的影像技术+AI技术开放平台——格物系统,该系统利用同心医联云平台积累的大量患者病历,根据临床需求开发成像技术和AI算法训练,然后封装成应用App,最后进行导入。该系统旨在以临床为导向,通过跨界融合完善产品,进而形成服务闭环,达到开放共赢。
影像技术加AI,未来的路怎么走?
在回顾影像技术发展历史时,刘伟奇表示,从无影像技术到传统影像技术是一个突破,但传统的影像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其提供的数据不能精准反应到临床应用,医生只能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大致判定,无法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疾病。而影像技术加AI则能够更微观、更精准地反应患者的疾病情况,医生可以通过量化的数据制定治疗方案。
但不论是影像扫描还是影像诊断,都存在技术不适应和商业化难以变现的问题 。
大数据难以落户到基层医院,技术推广也就无从说起,技术无法推广就会造成技术沉淀,难以变现。 所以,只有贴近临床需求的技术才具有价值, 影像AI 未来的发展必然以临床为导向。
同样重要的是从技术到应用过程中医疗企业、影像科、临床医生之间的融合。 “要利用医学影像技术+AI给医生提供更加精准、符合患者需求的解决方案,使得技术临床应用中完美呈现出效果,就必须要进行跨界融合。” 刘伟奇表示。技术给临床医生带来了便利,临床医生从实际出发,将问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反馈给影像科,影像科再从技术上反馈给医疗企业,医疗企业对技术进行更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发展循环。
从技术到临床再到跨界融合,同心医联已逐步拓展互联网平台搭建、医疗服务运营、实体影像中心、影像+AI开放平台等业务。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刘伟奇表示, 同心医联将“以点带线”、“以线促面” ,即以技术为核心,加大研发投入,开拓新产品,为拓展“线”服务;以互联网医院“问诊——检查——治疗”为服务线,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扩张市场,为患者提供更多服务,从而促进以同心医联为主体,与保险机构、地产公司互相合作的“医疗综合体”的出现。
2019年7月25日-27日,亿欧大健康将主办 “GIIS 2019第四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 ,峰会以“雁栖健谈——从【规模】到【价值】的医疗变革”为主题,围绕医疗大数据、医药创新、非公医疗和科技医疗四大细分领域的市场环境、投资热点和产业变革等话题展开探讨。
活动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85
编辑:武单单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