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浪潮这六年,美国K12投资者的钱都去哪儿了?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教育科技浪潮这六年,美国K12投资者的钱都去哪儿了?

一、哪些投资者在支撑教育科技公司的发展?

K12教育科技市场投资史梳理

2010年是这一轮教育科技投资浪潮的起点。

Dreamit和StartL,开始为一些初创公司提供小额的风险投资。之后,2011年Imagine K12孵化器在硅谷成立,非盈利风险基金公司NewSchools Venture Fund也开始对一些教育科技创业公司进行小额种子投资(约10万美元),包括一些对教育行业有兴趣的天使投资人也开始行动:如企业家及慈善家Mitch Kapor和他的妻子成立了一家社会责任基金会Kapor Capital。

一直到2016年,每年有超过一百多家初创公司从全美14家教育科技孵化器中获得了资金支持和优秀的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投资案例里,“超级天使人”的投资额可能会比一家小型风投公司投的还要多,例如LinkedIn领英创始人Reid Hoffman,投资了包括师生协作平台Edmodo和自适应学习平台Knewton等项目。

天使人,超级天使人,孵化器以及风投公司一起在2010-2015年为服务美国中小学生研究先进科技设备的公司们投资了23亿美元。

在美国历史上,上一次为科技教育大手笔的投资风潮,还是1999到2000年间,各风投公司为65个项目投入资金约10亿美元,包括学校电脑实验室供应商ZapMe等等。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股市大跌,这些教育公司也就没有存活下去。

投资者的演化和组成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公司的加入,一些专注于教育行业投资的基金已募资超过3亿美元,这个名单包括硅谷的Reach Capital,Owl Venture,Learn Captial,以及位于纽约的Rethink Education。创立于2011年的非盈利风投基金NewSchools Venture Fund分离出为Reach Capital,运营5400万美元的资金,在K12公立学校领域投资超过200万美元。

同样,Owl Venture在2015年向K12数据型教育项目投资超过1亿美元,例如个性化阅读平台Newsela B轮的1500万美元,为卡片类学习软件QuizletA轮的1200万美元。

EdSurge对美国2015年教育行业投资超过30多家公司的投资者们调研发现,超过40%的投资者表示他们的资金来自个人。例如,Reach Capial和Owl Venture的绝大部分资金来自对教育事业的个人贡献以及专注教育的基金会;

而当初在培生教育集团Pearson的帮助下起步的Learn Capital,也有相当数量个人的国际投资者。这个现象应当属于教育投资的特例,一般来说,基金中只有不到2%的资金来自个人投资。

投资者最看重的指标是收益率

教育科技浪潮这六年,美国K12投资者的钱都去哪儿了?

即便是特别注重对学校和学生带来价值的公司(mission-driven firms)–如主要利用创始人私人财产投资成立的Kapor Capital,最为看重的仍然是公司的可变现能力。“我们想通过科技改变教育,我们想让教学水平更高更有意义,”Kapor合伙人Brian Dixon称,“但我们也得想法设法存活下去,初创公司都得这样。”

于是这些投资者们想在初创公司身上看到的是活跃的用户数量(并非注册用户)以及更高的利润率。这两个指标也是一个初创公司能否长期存活下去,为学生老师持续提供优秀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元素。相反,调研显示,投资者最不看重的,是达到盈利能力的时间长短。

科技教育投资者(前十名)

教育科技浪潮这六年,美国K12投资者的钱都去哪儿了?

二、投资者们都投了啥?

从已有的数据来看,教育投资的资金流向是:绝大多数的资金流入少数几家初创公司。六年里,15%的初创公司获得了总投资资金的75%以上(这种现象其实不少见,不仅在教育科技,其他领域也有发生,如生物科技)。

这些吸纳大笔资金的公司并非只在K12领域发光发热,例如自适应学习平台Knewton和从教材租赁业务起步的学生服务平台Chegg也在高教市场盈利,连锁创新性学校AltSchool现也为私立学校研发科技产品(AltSchool OS)。

教育科技浪潮这六年,美国K12投资者的钱都去哪儿了?

大多数投资活动发生在公司的种子和早期(天使/A轮)阶段。过去六年,8.87亿美元流入377家种子以及早期公司,而14亿美元流入了71家B轮及以后的公司。

6年来投资者所青睐的产品类型

EdSurge公司对美国市场上所有教育科技产品和服务进行了划分,得出五个大类:课程内容(Curriculum Products),教师工具(Teacher Needs),学校运营(School Operation),高教机构(Post-Secondary),以及其他产品(Everything Else)。每个大类又分了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的小类,详见EdSurge。

2010至2015年间,为学校及其行政人员服务的“学校运营”类最为活跃,56家初创公司获得了7.36亿美元资金,其中最大的成交额案例为连锁创新性学校AltSchool,2015年融资达1亿美元。其他如学习管理系统(代表公司Schoology)和数据系统(如BrightBytes)也吸引大量的用户和资金。

“教师工具”类是第二大活跃的类别,84家公司共获得4.8亿美元的投资,代表公司有师生协作平台Edmodo,美国家校通Remind,以及最近刚成立的在线视频教育平台LearnZillion。该类公司的方向是解决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问题,其大部分产品是免费的或只对个别服务项目收费的。

排名第三的是“课程内容”类,共有94家公司融资3.87亿美元。

教育科技浪潮这六年,美国K12投资者的钱都去哪儿了?

“其他产品”包含了不能归到前四大类的所有产品,六年里有7亿美元投入了111家初创公司。这其中,有直接面对C端用户收费的产品,例如在线辅导平台Varsity Tutors和O2O家教平台WyzAnt,以及学习资源分享平台Course Hero和Quizlet。

商业模型

现美国市场上产品和服务按盈利模式来看,可分为一下四个类型(按吸金程度由大到小排列):

2B模式:直接销售给院校和机构的产品和服务;

2B免费增值模式:对学生和老师免费,对院校机构收费;

2C模式:直接销售给学生、家长和老师的产品和服务;

2C免费增值模式:学生、家长和老师可免费试用,个别项目收费。

就前三类模式,投资者更看好那些愿意为教育和学校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展示强劲的收入增长和盈利空间的公司。现实是,目前这个行业还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型。“关键问题是,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新的商业模型,来取代已有的老牌教育集团如培生Pearson?如果没有,那所有科技教育公司的最终结果将是被这些大财团所吞并。”教育行业咨询家John Danner如是说。如何能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向、盈利模式,让教育科技形成一个生机盎然的生态系统,便是下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三、投资收益如何?

教育科技行业风险

教育科技公司们会面临来自产品、市场、金融和运营四个方面的风险。

产品风险:产品过于复杂,不能很好地与学校和教室融合;没有真正解决学生、老师和学校所面临的的问题。

市场风险:市场竞争太激烈,用户很难区分相类似产品;采购过程太繁琐太缓慢,尤其是2B的产品。

金融风险:因为需要突出业绩才能成功融资,而导致资金短缺;再者,因为投资者已经投资过类此产品或对该领域不感兴趣,而找不到投资方。

运营风险: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产品的用户适用性较差。

困难和解决方法

Wireless Generation创始人之一,Larry Berger,在他所写的一篇教育科技行业白皮书中,对初创公司在这个行业艰难的生存环境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当时美国83%的K12教科书市场被三大出版集团所垄断,营收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只有几家,并且他表示“许多风投对K12教育敬而远之”。他自己的公司就是在天使投资人和管理层自掏腰包的情况下才成立起来。

另外,相对于其他科技类产品,教育科技产品周期要更长,英语学习评估平台Ellevation创始人Jordan Meranus认为,创办一家优秀的教育公司需要花费10年的时间,而传统风投公司会认为时间太长而放弃投资。

当代科技教育界的风投公司们(转型为基金组织或者个人投资者)以此争取了不少时间,同时初创公司们可以通过孵化器、或采用“风投和个人投资者结合”的方式多方位融资。

投资一家教育科技公司不仅仅是一项金融投资项目(要求利润回报),也是一个社会责任项目(为学校老师真正解决问题、办实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为这种结合会让他们的理财组合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资本市场动态

六年来,教育科技公司上市的寥寥无几:学生服务平台Chegg(2013年上市),网络学历平台2U(2014年上市),学习管理平台Instructure(2015年上市),以及今年上市的K12教育和Cambium Learning Group。

同时许多资金雄厚的大型科技公司,没有选择并购,而做起了自己的产品,如谷歌、亚马逊、苹果、微软等,带着自己的产品大规模进军K12市场。过去5年被大型科技、媒体企业收购的教育公司只有7家公司,占所有行业总收购案例的1%。

但这个行业在飞速发展中,中等规模的公司(收益1亿美元左右的)可能会引起一波兼并收购潮,三大老牌教育公司(Pearson,McGraw-Hill,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也会重新整理其资产组合,在兼并收购方面或将更加活跃。

推荐阅读:

马云演小品?还是看看BAT怎么布局在线教育吧!

随意打赏

美国k12浪潮科技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