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互联网金融的新机遇——金融科技和汽车共享
在 汽车金融 领域,新老互联网公司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新技术、新模式对传统企业形成了挑战,甚至颠覆了行业生态。包括互联网界的三大巨头BAT在内的一众互联网公司都在汽车金融领域展露了极大的野心。
(几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汽车金融布局)
互联网产业与技术的崛起,让传统汽车金融行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互联网、 金融科技 与汽车金融的融合产物——汽车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依然被从业者广泛看好。零壹财经和微贷网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汽车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中, 从金融科技与共享经济两个方面解读了汽车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机遇。
P2P车贷 的业务模型创新
从金融的角度来看,报告中提到,对于汽车金融行业来说,金融科技已经开始逐渐渗透进了汽车消费金融行业,通过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产品定价、简化业务流程、改善风控模型,可以在消费者体验上进行大幅提升;通过金融科技的思维与方法可以实现产品丰富化、体验个性化、服务增值化。对供给侧参与者而言,不论是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还是保险公司和 融资租赁 公司,中国消费者关于金融服务在互联网上的使用习惯正逐步形成,传统供给侧参与方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而且经过各传统参与方多年的耕耘,其品牌背书也是一个优势。可见,互联网赋能汽车金融将会让整个行业发生变革。
借助于金融科技,汽车金融能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获客方式的创新、风控综合模式的创新以及贷后管理的创新。
P2P车贷的业务模型创新可以说是典型案例,其获客方式的创新主要通过从线下到线上来实现,风控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征信和泛资产管理领域,贷后管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贷后动态监控、催收系统等方面。
对于P2P平台来说,进入汽车金融行业就是对金融科技最佳的创新应用。对于从线上到线下获客而言,线上的营销、宣传、推广,要将客流引到线下去消费体验,实现交易,是金融科技在汽车金融应用上,带来了效率上的创新。对于征信而言,借助多维度个人信息在线实现征信、快速放款的金融科技,越来越多地受到汽车金融界的关注。
独立平台在面对市场认知度较低的挑战时,一方面要借助各供应方的“联合品牌”背书实现市场突破,一方面要逐步构建自身的市场认知和品牌价值。
汽车共享催生新的汽车金融商业模式
从产品业务的方面看,近年来伴随共享经济和 消费升级 的趋势,汽车共享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普及,加之限购限行政策约束私家车数量的增长,分时租赁、网约车、租车等广义的共享出行方式的渗透率逐渐攀升。
2016年7月《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网约车合法化”终被认可。截至2016年底,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2.25亿,在网民中的占比为30.7%;网络预约专车用户规模为1.68亿,在网民中占比为23.0%。
汽车共享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汽车产业链上的各参与者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传统汽车厂商来说,汽车的共享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反之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汽车产生整车的销量。
为应对汽车共享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汽车厂商开始布局汽车共享领域。在国内,自主品牌吉利、上汽、奇瑞、北汽等纷纷通过专车或分时租赁的方式参与汽车共享。一方面充分发挥其车源优势,可以降低车辆使用费用;还可以针对移动出行平台研发特定车型;此外还能借助移动出行平台推广自身品牌。
对于传统出租车公司和租赁公司来说,网约车抢占了其部分市场。为应对汽车共享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公司进入网约车市场, 汽车租赁公司也纷纷转型进入专车市场。 2015年“首汽约车”APP正式推出;2016年,大众嘉通集团旗下“大众出行”平台正式上线;神州租车、一嗨租车等纷纷成立自己的专车平台;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租赁公司则通过与网约车平台合作的方式实现业务转型。
汽车共享的入局加剧了整个出行市场的竞争,但同时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比如可以由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批量购车,汽车共享平台每月支付租金,一方面可以减轻现金流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扩充车队规模。
汽车金融机构需要结合汽车共享的新业态,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以满足汽车共享市场参与者的金融需求。
【垂直行业峰会来袭!】11月3日,亿欧将在上海虹桥元一希尔顿酒店举办 “汽车消费新模式——GIIS·2017汽车新零售商业峰会” ,聚焦当下行业热议的以租代购(LEASE)、汽车消费金融、汽车超市、新车B2B/B2C交易、渠道下沉等话题,为莅临参会的各地渠道方(SP)、从业者等专业观众提供一场产业盛会。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