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海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尘:新基金的生存之道
【 编者按 】新 基金 没有名气,怎么吸引优秀的项目?辰海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尘却并不以为意,来自一线的投资经历,让他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和项目资源。从2015年成立 辰海资本 迄今,已经投资了TMT创业服务平台小饭桌、O2O电商平台许鲜网(目前处境不佳)、动漫企业中影年年等。
基金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少不了贵人、同事、朋友的帮忙和成全,但是在 陈尘看来,他最怕的是“把一件事情给做死了”,所谓“死了”,不是说不成功或者基金回报不达预期,而是把所有东西都固化,未来没有了变化。
本文转载自FellowPlus智库。亿欧编辑整理,供行业内人士参考。
新基金没名气,但不愁找项目
第一点,我们这帮人都是从基金的一线做起来的,从跟项目到自己独立去找项目,再到投资项目、管理项目,从分析师做到投资经理、副总裁,再做到董事、合伙人,都是这么从最底层一步步过来的。
第二点,我们大部分人的入行时间在2008年前后,不管是入行去做 FA 还是去投资机构,到现在基本上多的可能有超过十年的投资经验,少的也有五六年。也因为都是从一线做起,我们无论是投资经验还是资源都挺丰富的。所以经常会碰见一些潜在的 LP ,问我们做新基金怎么来的项目,因为新基金没有名气。我其实很想说,当年我们都是从最底层打拼出来的,基本上是刷脸投项目,所以对我们来讲最不愁的就是找项目,找到好项目的创始人。
第三点,也因为大部分时间在一线,从投资做起,所以中后台管理经验和募资资源相对欠缺,这个我想也是很多新基金创始人和合伙人一开始会碰到的一些问题,我们也在慢慢地摸索。
第四点,新基金管理人或合伙人都相对比较年轻,大部分都集中在75到85之间,所以相对之前老一波的基金,内部的文化是比较平等的。我觉得分享是很重要的,毕竟我们不是互相竞争,而是面对整个行业的竞争,所以分享是能够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最好的方式。现在这些新基金互相之间有很多日常的分享互动。
这是我所观察到的新基金创立者比较明显的四个特征。
最好的市场,最好的时代
然后我想聊一下作为其中一员,当年为什么要从老的平台出来,创立新的基金。
首先我觉得当今中国的创投市场,是一个最好的市场和最好的时代。在出来创立新基金之前我也分析过,我觉得 做风险投资有四个核心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有没有投资的环境跟土壤。
第一个是消费市场 ,就是你所在的国家和区域有没有巨大而旺盛的消费需求。这个显而易见,中国无论从人口还是人均GDP的增长来看,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另外一个类似的国家就是美国,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消费者市场。
第二个是消费者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年轻人,尤其是80到95后这一波应该是未来五到十年最主流的消费人群,正好我们这波创立基金的人也赶了一个末班车,大部分是80前后,能够比较好地理解或感知这个群体本身的消费变化。
所以我觉得首先第一个因素:消费市场是成立的。第二个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本身是金融市场,中国的A股市场,周边的港股,包括中国企业去纳斯达克上市,这几个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还是比较友好的,有比较多样化的IPO和退出机制。加上在2014、15年的时候,人民币市场尤其在A股市场如火如荼,整个A股市场从流动性、估值到对于新兴企业的接受程度都在不断增加,所以那个时候人民币创投可谓是迎来了春天。
14年以前在A股上市的互联网、技术类,媒体类、新兴消费类企业占比不是特别多,但明显在14年之后这个比例开始逐渐增加,并且上市退出的案例数量也在呈一个几何级数增长。
这里面要提到一个公司:乐视网,虽然最近处在风口浪尖,众说纷纭,但起码算得上一个标杆性的公司,先不管这个公司的基本面怎么样,起码还算一个互联网公司,它最早的商业模式是视频网站,当初在创业板算是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所以这个标杆也推动了很多互联网和新经济相关的公司开始冲击A股的IPO,对很多 VC 来讲也应该是一个A股市场变化的节点,从以前传统行业上市比较多,到逐步容纳或青睐新兴行业的企业上市。
第三个就是创业人才 。中国大学生的毕业数量在全世界应该是最多的,另外对于创新这件事,不管从政策还是从整个文化层面都是比较鼓励的。我一个日本朋友两三个月前跟我聊过,说在日本,你不去大公司打工,出去创业,这在日本现在的文化里叫不务正业,如果你是个男的,你连老婆都娶不到。我感触特别大,因为在中国起码没有这个现象,创业不会被说成是不务正业,反倒是当下比较热的事,而且创业者不会说讨不到老婆,在很多女生眼中叫潜力股。
第四个就是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很多,比如网络、交通、水电煤等等,正因为中国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够保证有很多创新的东西出来,如果中国没有这么好的出租车市场环境,就不会有滴滴的诞生;如果没有那么好的地铁设施,也没有摩拜跟ofo的订单量,因为骑共享单车的大多都是坐地铁人群,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才使用共享单车。
这四个因素在中国已经很基本成熟了,并且在2014年前后有一个结构性的变化,这个当时对我特别触动,我觉得一个时代到来了。另外VC其实是一个挺苦逼的差事,除了要有经验能力,智力足够以外,你的体力和精力也特别重要,对我们来讲,35岁前后基本是一个人的体力精力、经验阅历相对来讲最旺盛最强的时候,所以我经常也跟一些创立新基金的小伙伴互相调侃,你如果过了这一波,不知道下一波的机会要等到什么时候,因此我们纷纷开始创业,成立自己的基金。
保持年轻,保持敏感
最后回顾一下我苦逼的基金创立路程。首先是离职,我是15年离职,然后好巧不巧的股灾就在我离职那时候爆发,所以我从离职的第一天起就看见各种新闻比如用杠杆用配资的股市个人炒家出现问题,甚至有比较激进的负债跳楼了,而且这个时候各种监管力度也加强了,金融机构尤其是券商内部也在各种反腐,所以感觉当时整个金融市场很恐怖的,突然一下就变天了。当时我既是一个基金管理人,也是一个创业者,一下子看到整个市场的残酷。
我觉得任何新基金的冷启动,除了本身基金管理人合伙人的努力和过往的成绩以外,也需要一些运气,比如贵人相助 。像以前的老东家,包括一些行业里面的大佬,尤其是一些个人大佬,因为他们有比较强的个人决策权,受到机构的一些流程影响和市场心理影响较少,基本上是在那个最差的时候,也都表示了支持,让整个基金能够启动起来。
之后到了2016年初,这时候整个金融行业的监管比较严格了,起因可能是P2P或者互联网金融,到后来基金开始有备案制了,包括银行要强制托管,基金备案会有一些条款,合伙人还要考试,通过基金从业资格。所以那个时候新基金的合伙人包括团队就开始在聊考试这个事情,后来想起来也没什么,没见过谁因为考试没过导致没有基金备案的,但当时还觉得这是挺大一个事,都在调侃谁万一没考过,基金没备案,就闹笑话了。
考试那阵我印象很深刻,考试前一天我不知道动了哪个念头,去称了一下体重,发现我的体重比15年出来创业的时候,也就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重了有20斤,当时觉得很恐怖了,回想起来,就是因为成立新基金后各种熬夜,熬夜的时候为了对自己苦逼的创业状态有个慰藉,堂而皇之地吃泡面,把白天各种剩菜扔进泡面。而且晚上经常看文件,查资料到凌晨一两点,吃碗泡面然后心满意足地睡觉,就这么持续一年的时间,重了20斤,感觉整个身体状态都不好了,有一次骑摩拜都气喘吁吁的,感觉身体出问题了,从没见过因为骑自行车大喘气的。
2016年4月份之后,我对基金的管理和对自我的管理同时并行,基金管理暂且不谈,对自我的管理包括很多,怎么样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对自我情绪、身体的管理,都很重要。所以从那之后一切都纳入到一个比较规律的体系中,我经常跟一些在减肥健身的投资机构朋友开玩笑讲,说你们如果想在不节食的情况下,快速又健康地减掉20斤我可以传授经验。现在还坚持每周去踢球,一方面为了身体健康,另外觉得运动能让心理和精神都处于一个健康或者能持续亢奋的状态。
再往后就到了2016年下半年,比较高兴的看到团队壮大了,新的合伙人加入,终于不是一个人战斗了,在心理方面也更加有底气,更加有自信了。最后就是到了今天,我们春节以后的第二期基金启动。这就是我个人从原有老东家离职一直到基金创立的一个过程。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句话,「保持年轻、保持敏感」,这是我对Benchmark的合伙人PeterFention一段话的总结,类似曾经在微信朋友圈很火的马化腾想法——「有时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太老了」。
我认为大家很容易就把以前的成功当做将来会成功的标志。问题是在风险投资领域,我们工作的最佳状态为从业7—15年时。所以最重要的是年轻人能够进入公司,学习公司业务,然后他们能 在他们仍对行业非常敏感时到达工作最佳状态 。不是我们自我吹捧,但是你看MattCohler,他在30岁中期仍非常敏感并且已有5年以上风投经历,这是梦寐以求的状态。这样的直觉使Snapchat案例获得成功,又或当Matt在旧金山乘坐了一次Uber,他说,「我们要投资这家公司。」所以你需要最直接地接触行业现象。相反的,当你老了,你会把事情抽象掉而不去考虑,你会从比较老的一代听到像「我没法理解Snapchat」这样的话。
我也以此来勉励各位新基金的合伙人和创立人,希望大家能够放手一博,为团队为投资人都带来最大的价值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