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行业进入大洗牌,转型普惠园是否成为发展方向
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民办教育产业的教育资产被划归为经营性资产,从而为民办教育资本市场证券化扫除了法律障碍。不少幼教资产看到了资本化的前景,纷纷跑马圈地,收购、并购热情空前高涨。
然而去年五月份,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这意味着将有 12 万民办幼儿园被定性成普惠园。
如今普惠园政策已经公布近一年,幼教行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幼教从业人士如何看待普惠园政策?
普惠园政策将加速幼教分层
所谓普惠,即普遍惠及、人人享有。 普惠园分为公办园和民办园。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政府试图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但普惠园的办学结余需全部用于办学,收费由政府限定。
一位北京幼儿园园长向蓝鲸教育表示:“得到有关普惠园的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老师留不住了。原本每个孩子每月收费5000元,如今只允许收费一千多,即使再补贴2000元,我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一位幼教投资者向蓝鲸教育表示:“现如今,整个行业都处于焦虑中,大集团在思考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变革基因拥抱互联网。中小机构面临着选择登记成普惠园还是营利性幼儿园的难题。小型幼儿园更是一个小栅板,在变革中求生存。”
政府文件中已经明确指出,未来普惠园的覆盖率将达到 80%。因而,幼教行业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共识——未来的幼教市场将逐渐形成“高端+普惠”二八分成格局。 九鼎投资幼教产业整合基金总经理谢万彬赞同这样的观点,认为从中短期范围内来看,确实是会存在“二八分成”的格局。和君咨询合伙人丁宁表示,整个行业即将进入一场由大资本和大监管双重力量交错下的行业洗牌,而二八分成背后,其实是幼教行业在加速分层。
何为分层?“其实就是该营利的营利,该普惠的普惠,做内容的就做内容,做市场的就做市场,做平台的就做平台,专业人干专业的事儿。”丁宁指出。
在此背景下,转型成为普惠园?还是提高价格抢占20%的营利性民办园市场?这成为了摆在诸多幼教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面对幼教从业者的忧虑,丁宁表示,要想在这场大洗牌中存活下来,幼儿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好定位。
选择普惠还是非普惠关键看定位
目前幼教市场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往往根据收费高低简单地划分出高端、中高端、中低端、低端幼儿园等不同层次的幼教机构。
一种市场观点认为, 在普惠园和高端园的夹击下,规模小、硬件设备条件简陋的中低端幼儿园的生存空间将逐渐被挤压。 丁宁坦言:“因为中低端幼儿园在硬件上拼不过公办园,在软件上又无法与高端园相抗衡,关停或者转型成为必然的选择。”
而在所有中低端幼儿园中,独立单体园又成为了首轮被洗牌的对象。根据教育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为了幼儿身心健康和便于管理,幼儿园规模一般不超过360人。在招生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单体园没有集团化的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无法通过统一教学、规模化管理运营节省成本,亏本也就成了必然。
对于这种园所,丁宁有两个提议:转型成为普惠园是最好的选择,依靠政府的补贴不仅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营,还能够保证稳定的生源;如果不转成普惠园,集团化和品牌化办学也是一条出路。
万婴教育集团董事长黄平也认同这样的观念,他表示:“抱团发展肯定会比单体发展好做。从幼儿园经营的角度来看,流程、制度等都有共性,将这些共性的东西明确化、标准化,可以帮助幼儿园节约运营成本。时间节约了,老师们才有更多的精力提升专业技能、照顾教育孩子。运营成本节约了,投资人也可以获得更加合理的经营效益。”
相比于中低端幼儿园,中高端幼儿园则多处于尴尬境地。这些幼儿园具有一定规模,师资相对优质,定价在3000—5000元之间。但如果转型成普惠园,即使有政府补贴,也很难实现收支平等,向上走,内容和课程又达不到高端园的标准。
面对这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幼儿园,丁宁建议将产业链延展,打通创新性业务。“既然这些机构有优秀的师资,相对较好的创新课程,那么可以将业务拓展到0-3岁的早托市场,以及5-6岁的幼升小衔接市场。如果把这些领域做好,其实是个很大的盈利点。但前提是,你的内容足够强。”丁宁表示。
普惠园在成本和师资等方面有政府扶持,但有定价约束,那么利润点就落在占比20%的营利性民办园上。 营利性幼儿园允许营利,但钱却没有那么好赚。在民办园转向营利园的过程中,需要财产清算,并且补缴相关税费。除此之外,在税收政策方面,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而营利民办幼儿园作为企业法人,可能会按照税率缴纳15%的所得税、6%的增值税、以及房产税、土地税等,成本大幅度提高。
营利性幼儿园的收费也不是随心所欲,据相关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按学期或者学年收费,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当向社会公示30天后执行。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学生摊派费用或者强行集资。
除了需要担心成本、收费之外,这20%的营利性幼儿园必须有不依靠政府的底气,比如在课程质量、软硬件上形成差异化优势,从而获取高额溢价。 对此,丁宁强调:“选择普惠还是选择营利,关键在于机构是否有办学实力,是否有内容体系,是否有师资力量。”
而要想在这 20%的市场中拔得头筹甚至成为独角兽,在丁宁看来,这些机构需要着眼于幼儿园产业发展规律,并且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经营管理、人才培育、科技创新、渠道(社群)、资本(市值)等经营上都不要有明显的短板。
普惠园需要走出这几点误区
一直以来,政府的补贴以及税费优惠是吸引民办幼儿园申报普惠园的最大动力。目前大部分省市有关普惠园管理的具体细则还没有出台,业内人士皆处于观望状态。但政府对于民办普惠园的态度却已经明确下来,不少从业者直言,普惠园有普惠园的使命,要符合国家的战略,所以营利也就无从谈起。
但非营利性普惠园就真的赚不到钱么?民办幼儿园登记成为普惠园后,是否就沦为了低端幼儿园?是否只要登记成为非营利性普惠园,就无需担心生存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普惠园的理解,需要走出几点误区。
首先就盈利来说,由于普惠园自带非营利属性,学费溢价空间存在上限。 而政府的补贴相对有限,这让不少幼教从业者在转战普惠园的道路上,犹豫不前。但九鼎投资幼教产业整合基金总经理谢万彬指出,非营利性普惠园依旧可以赚到钱,但需要“算好账”。他表示:“80%的非营利幼儿园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非营利幼儿园有政府补贴,但利润薄,这个时候十分需要教师培训、软硬件设施等托管服务。借此,幼儿园可以以精细化管理及规模取胜。”
万婴教育集团董事长黄平也认同这样的观点:如果幼教集团具备了优质的管理团队和体系,政府可以向其购买服务,这也就成为了一种让幼教企业获得合理收入的方式。并且在未来,这种模式的比例也将越来越大。
而对于普惠园等于低端园的观点,丁宁认为,当前市场上,区分高端园与低端园的标准在于收费。收费高者被归为高端园,收费低者被归为低端园。 但教育其实没有绝对的高端和低端,拥有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好内容、良好的内在管理体系和优质的师资队伍的园所其实就是高端。
万婴教育集团董事长黄平进一步指出,每一个消费者都希望获得好的产品和服务,幼教行业也是如此,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先进的教育,享受更优质的服务,这点不会因为扩大普惠园的比例而丧失,相反会更加强烈。因此,做普惠园不等于低端园,相反,即使拥有政府的财政补贴与支持,普惠型园仍旧需要创新和优化教育理念和内容、升级教育管理与技术。
包括普惠园在内,幼儿园的生意变得不好做
以上这些变化同时意味着,包括普惠园在内,幼儿园的生意变得不好做。 不少参与幼教投资并购的投资人士向蓝鲸教育表示,幼教行业之前的发展模式是比较粗放、比较散漫的,但随着民促法、普惠园政策的出台,幼教行业开始真正有了竞争、秩序、行业标准,未来幼教行业将走向专业化。
在走向专业化的道路上,丁宁指出, 如今3-6 岁的教育机构大体分三类,第一类做直营幼儿园,也就是做内容;第二类机构提供服务;第三类机构,利用大资本的杠杆广泛收购兼并幼儿园。 三类机构背后的竞争逻辑和竞争力是不一样的。第一类做直营幼儿园的幼教人士,必须都有超强的教育理念,但不需要有太强的市场推广能力;第二类机构需要有超强的市场能力,招商运营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第三类则需要强势的资本运作能力。能力结构不一样,战略选择不一样。
“未来幼教行业依旧会沿着加速分层、加速整合、加速标准产生三大方向发展。随着政策、资本、技术创新以及大量优秀人才向这个行业涌入,这个行业的生命力才刚刚被唤起。”丁宁如此预测。
相关推荐:
面对鼓励普惠园的政策,民办幼儿园如何破局
别只盯着幼儿园,而错过了1.3万亿元的早托市场
扎堆去海外上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的新潮流
6月15日,亿欧将在上海举办 「智能+教育峰会」 ,探讨AI在K12、素质教育、教育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的具体应用,分析AI落地教育行业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目前,峰会已确认嘉宾包括:掌门1对1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余腾、小站教育CEO王浩平、海风教育CEO郑文丞、乂学教育创始人栗浩洋、成长保CEO路小得、智童时刻CEO郭长琛、论答CEO王枫等。
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