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说:2017年教育领域投资风口在哪里?有哪些变化?
【编者按】近日,在创新工场首届中美教育沙龙上,创新工场负责教育领域投资的中美团队、以及在十多家教育科技项目公司,就十万亿教育市场展开探讨。本文由创新工场投资总监张丽君对未来3-5年教育领域的分口的看法汇编而成。
本文发于蓝鲸教育,作者高頔;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创新工场近年来做了哪些教育领域投资?未来有看好哪些方向?
创新工场教育领域投资的合伙人郎春晖表示,创新工场从2011年开始关注教育领域,截止到今年2月,创新工场在中美两地已经累计投资了二十余个教育项目。 其中,国内投资特别关注面向K12的优质教育产品和服务,美国投资则着眼于科技和数据驱动的教育产品以及对下一代的素质培养。投资项目覆盖学前、K12、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全阶段,产品形态包括从工具、内容、服务到社区。
谈及对教育领域未来三年、甚至五年有可能的风口在哪里,创新工场投资总监张丽君认为:
1、直播模型在去年得到了一定的印证,2017会继续涌现;
2、大流量教育项目的内容变现也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3、在线班组课教学模型初具形态,有几家机构已经有了很好的尝试,技术在不断的改进;
4、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型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探索。
在郎春晖看来,2017年创新工场教育方向的投资会有三个显著变化:
1、创新工场教育方向的投资会从中早期走向中期;
2、从在线教育的投资扩展到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教育形态。建议教育创业者充分考虑教育对象、教学领域的差别,综合利用线上线下的各种手段来设计融合型的教育产品;
3、职业教育领域在2013年做了少量投资之后,曾经搁置过一段时间,2016年下半年开始再次加强,2017年也会重点关注。
在过去的五年中,中美的教育领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中美教育领域发展有何异同呢?常驻美国硅谷的创新工场高级投资经理包蓓蓓认为:
首先美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量相加与K12是平分秋色的,而前两者由于与经济收益更近,比从变现角度讲更容易在美国跑通商业模式,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其次,美国K12体系和中国相比,硬件渗透率更高,体制内数据收集更成规模,过去三年入校广泛的创业公司如果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则可以开始收割“数据红利”,在部分教育环节实现高质量的个性化学习。
第三,美国的学校功能更加多元,在应试之外为小朋友和年轻人提供的社会训练值得国际机构。
近几年教育领域中另一重要趋势就是高科技不断进入,比如VR、AR和AI等。对此,在“AI与教育科技的化学反应”圆桌讨论上,学吧CTO李行武、盒子鱼CEO黎小说、写作实验室(WriteLab)CEO Matthew Ramirez(写作实验室是创新工场硅谷投资的一家机器学习开放式英文批阅公司)提出了以下几点观察:
首先,教育并不是一个最容易被AI渗透的行业,因为很多数据来自于线下,或者是非结构性的,难以用于机器学习。 但教学过程中很多任务又是天然容易被AI改造的,而且学校和家庭为AI+服务支付的意愿很强,是一片适合有强大技术基因的教育团队深耕的蓝海。
其次,数据会是未来AI类公司的一决胜负之地,而算法的“秘密武器”角色则会被削弱。 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将成为强弱公司的分水岭,如何设计产品巧妙获取教学过程中的数据、而且将反馈用于自身产品的提升,将成为公司从1到100的大考。
随后,在张丽君主持的《中产家庭的教育消费国际化》的圆桌中,奇幻工房(Wonder Workshop)的亚太负责人Brian Yang(奇幻工房是创新工场硅谷投资的一家少儿编程学习公司,首代编程机器人达奇达达已经成为全球数十万小朋友的科创入门学习工具)、VIPKID创始人米雯娟、顶上教育CEO薛淡也先后达成了以下方面的几点共识:
首先,随着中产阶层不断壮大,中产家庭竞相追逐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国际化的好学校、好老师;
其次,中产家庭认为孩子的时间成本很高,故而更重品质,而非价格敏感;
而且,随着技术发展,整个社会的用人需求在不断变化,中产家庭更加注重国际视野、职业素养的培养。
推荐阅读:
民办教育又传喜报!民生教育今日于香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