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这艘“连环船”到底是怎么翻的?背后是看不懂的融资经
上周,长期处于舆论漩涡的贾跃亭,宣布辞去乐视网董事长职务。除仍持有已被冻结的乐视网 26.27% 股份之外,贾跃亭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同时,乐视网宣布董事会改组,融创中国的孙宏斌被提名为非独立董事,进入董事会。
从 “七大生态”、“蒙眼狂奔”、千亿市值,到“ PPT 融资”、“债务缠身”,贾跃亭与乐视体系的是非功过,我们暂不加以评论。
更需要我们思考的是, 乐视 在产业布局和资本运作上的起承转合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产业设计:内容主导 + 硬件渠道
在乐视的生态圈中,不管概念包装有多复杂,影业、体育等内容是核心;电视、手机、 VR 、汽车等硬件其实是内容分发 / 分销渠道;网站、 APP 等是具体应用;云、 CDN 是贯穿其中的技术支撑。
乐视在 “内容”上的着力非常早。
在产业周期方面,乐视收购版权始于版权价值的低谷期,收购花儿影视、明星入股时的影视作品和明星个人的证券化也处于初期;而看似业务相似的暴风集团,并购稻草熊(失败)、购买 IP 版权价值,与乐视对比,正好是行业资产证券化率的一低一高,资产价格已经从潮起涨至了接近顶峰。
在资本市场环境方面,乐视把握住版权价格从低到高的时期,通过分销获利成功上市,迎来 A 股上市公司开始探索市场化资本运作的起步期,也是监管层开始鼓励并购重组的阶段—— 2013 年,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可以同时募集不超过交易总金额 25% 的配套资金,到 2014 年 10 月,这一比例又被进一步放开至 100% ,上市公司由此进入融资并购、发挥“小央行”作用的黄金时期。
对比这几年中国互联网三巨头 BAT ,百度核心是搜索,链接到各类应用如外卖、 e 袋洗等;阿里核心是支付和大数据分析,周围是电商、影视、 O2O 等;腾讯核心是微信与 QQ 的社交用户粘性,周围分布着如腾讯游戏、大众点评、滴滴等应用。
与 “搜索 - 广告”、“支付 - 电商”、“社交 - 游戏”相比,“内容 - 付费”属于新兴产业,尚未有成熟的估值模式;“内容产业”虽然风风火火,但大多数“内容”,其实只是工具型 APP 用来增加用户留存的方式。此外,内容消费行业趋势比较离散,观众对内容也会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因此, 乐视将 “内容 - 付费”作为建基核心,注定业绩波动较大,缺乏传统实业的重资产、现金流,也埋下了隐患。
融资设计:唯一上市平台,捆绑一体,借牛市做大
内容产业是国内的新兴产业,盈利模式尚未成型、产业链长度也暂时不足以支持稳定的营收,要加速做大,本就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加之实行 “硬件补贴”政策,更加剧了手机、电视业务的资金饥渴。
六年前,乐视网登陆创业板,时至今日,仍然是整个乐视体系中唯一的上市平台,也是 “烧钱不止”的乐视生态的根基——
1、关联交易、关联采购成为向上市体系之外的公司输血的重要方式;
2、体系外业务做成一个、就向上市公司注入一个,由此抬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再利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减持、发公司债等方式,获得资金,投向上市体系之外的公司;
( 3 )产品发布节奏与资本市场炒作方式吻合,借牛市加速做大。“先发布产品、接着搞预售、接着宣布超预期销售结果”的套路,让资金不断炒作抬升公司股价;乐视网的股价越高才越安全。
如统计所示, 2010 年,乐视网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 7.3 亿元。
2014 年 5 月,以每股价格 29.57 元发行 3140 万股,定增募资 9.29 亿元;又以 41.10 元 / 股价格增发 729.93 万股,募资 2.87 亿元; 2016 年 8 月,以每股价格 45.01 元,发行定增 1066.43 万股,募资 47.99 亿元。三次定增共融资 60.28 亿元。
此外,还发行了公司债 25.3 亿元。
总之,从上市至今,乐视网直接融资接近 93 亿元。
但 “区区” 90 亿,对乐视庞大的产业愿景、多线作战而言,就是杯水车薪。光是一个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就超过 200 亿;而除了影业以外,各子公司还没有产生稳定的正现金流;加上只有乐视网一个上市 融资 平台, 乐视不得不用更多的金融杠杆换取超常规的发展速度——
1、一方面,贾跃亭通过减持、质押股份为上市公司体系外的业务输血;
2、另一方面,为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的应收账款提供担保、给乐视体系各个公司的业务提供担保。
简而言之,就是赤壁之战之中的 “连环船”。 各产业捆绑在一起,相互担保、相互质押。
这种做法,在产业加速发展、股价不断上涨的牛市是可行的;但业绩一旦波动、股价遭遇下跌的熊市,立刻会演变成火烧连营的危局,还会让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带来变更风险。
急转直下:熊市股价下跌 + 业务战线过长,风险全面暴露
乐视的 “连环船”,就从去年开始,接连遭遇“大火”:熊市股价不断下跌、战线过长资金不足。
乐视的一连串危机,始于 2016 年 8 月。当时,乐视手机供应链第一次被曝出资金问题。
3 个月之后,贾跃亭在乐视成立 12 周年之际发出全员信,坦诚了所面临的问题。这封公开信使乐视的资金链危机第一次被公开于众。随后,贾跃亭的长江商学院同学们“雪中送炭”,与乐视控股签署了 3 亿美元的融资协议。融创中国也于 2017 年 1 月份携 168 亿火速投资乐视。在各路资本的驰援下,乐视的资金链问题一度被认为暂时得到解决
但到了 2017 年 4 月份,乐视的资金链问题再次爆发。乐视股价不断下跌,贾跃亭质押濒临爆炒传闻不止;易到创始人周航在微博上指责乐视挪用易到 13 亿资金;乐视美国开始宣布裁员;供应商开始在乐视大厦前声讨欠款。
在 6 月 28 日的股东大会上,贾跃亭直言:非上市公司的资金问题远比想象中严重。
2017 年 7 月 4 日,贾跃亭持有的乐视网 26.03% 股份被上海高院冻结,冻结时间为自冻结之日起三年。同时,乐视控股所持有的乐视影业 21.81% 股权已被司法冻结;贾跃亭持有的乐视控股 92.07% 股权已被司法冻结。在此之前,乐视控股已将其所持有乐视影业 21.80% 股权质押给融创。
显然,虽然乐视网融资超过 90 亿元,但乐视旗下 7 大生态,只有乐视网一家上市公司。乐视网的融资仍然不能满足整个乐视体系发展的需求。
贾跃亭 也曾直言, 乐视的融资能力不强 ,当时还被众人当做段子。但今日看来,此话属实, 乐 视的资本结构并不合理,外部融资规模难以满足快速放大的资金需求。
那么,问题来了:是否有适合产业多元化的公司的融资方式?
点评:原有另一条道路?
A 股其实不乏产业同样多元化、融资需求同样巨大的企业,例如清华系、海航系、复星系等等。
那么,乐视体系与清华系、海航系、复星系有何不同? 怎样的 “产融结合”设计更能让企业稳健成长?
1、乐视体系只有乐视网一个上市平台,而资本系都要两家或以上的上市平台 ;这带来了再融资、资产注入上市平台能力上的重大差异。以海航为例,往往由控股公司对下属上市公司或板块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然后增发或配股获得资金,或者银行贷款获得资金,再并购新项目,通过对并购的新项目派入管理团队、注入部分资产重组的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改善管理、运营,提高公司业绩,再在市场融资(银行贷款或股权增发),然后再并购新项目,如此循环往复。
2、乐视体系没有金融成分,而多数资本系都形成“金控”模式。 清华系、海航系、复星系,都是手握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务的集团,能从金融业获得资金支持实体产业发展,形成“资产 + 上市公司杠杆器 + 资本”的金控体系。
3、乐视把所有业务捆绑,相互担保相互抵押融资 ;而多数资本系采取金字塔结构分散风险。通常,资本系的金字塔结构起源于控制人控股一家或多家公司,然后该公司再控制其他公司,位于顶层的公司往往不从事实业、而是专门从事资本运作,下一层的公司各自从事相关产业运作,风险得以有效隔离,不会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毕其功于一役”局面。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郑天宇;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