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之后,在线教育的下一个引爆点?
【编者按】虽然 在线教育 行业头部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流量红利和品类红利也将要耗尽,但在线教育的创新空间仍是巨大的 ,教师资源的再配置和教学产品化都是在线教育产品的创新突破点。
本文引自“36氪Pro“,作者经婉如、从佳,经亿欧编辑,供业内人士参考。
猿辅导最新一轮10亿美金的融资新闻公布后,相信不少从业者都在关心同一个话题:在线教育市场是否已成定局?
学而思网校、猿辅导和跟谁学等大班双师课堂在短短一年间内快速增长,单季度付费用户达到百万。猿辅导旗下的斑马AI也来势汹汹,单月营收达小几亿规模。头部机构攻城略地、战火不断升温,加上阿里、头条等巨头的虎视眈眈,使得在线教育行业头部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
在流量红利和品类红利耗尽的当下,资源不足的教育创业公司似乎不免笼罩在巨头的阴影之下。新入者是否只能安于一隅,已经难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恰恰相反,在线教育的创新空间是巨大的。
教培行业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未像今天一般,有丰富的工具去提升教师在授课端的效率,去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
从最早新东方的百人大班课、到学大的1对1个性化教学,再到学而思兼具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小班课堂,每一次教学形态的创新,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本质上,是教学模式的不断迭代,使得教育资源的供给效率优化以及教培的边界拓展成为可能。
我们相信:每次红海竞争中都酝酿着颠覆式创新的机会,而移动互联网和AI技术驱动下的在线教育,正在赋予教培供给端非常多的变革可能,一切才刚刚开始。
01 在线教育新业态突破了教师资源瓶颈对教育供给的制约
随着在线教育近几年的渗透和发展,在线教学依次经历了从直播/录播开始、到1对1直播、再到小班直播等的各类业态。
早期的在线教育以直播/录播工具作为切入点,解决的是教师与学生跨地域教学的难点。互联网让教学脱离了线下对地域的强限制,使中国各地的学生可以便捷地与国内外的教师链接起来。
然而除此以外,线上在教学环节上的创新其实是乏善可陈的——从教学的效率和结果来看,在线教育相比线下的成熟业态并未体现出充足的优势来。直到近两年才诞生了大班双师和微课此类线上独有的教学产品形态,使得教师成本端产生了巨大优势。
具体而言, K12 教育之所以难以在教师供给效率和教学效果上达到平衡,本质上与K12阶段学习中需要大量的教师介入有关。K12人群,尤其是其中较低年龄段的学生,普遍缺乏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如果没有教师介入,K12人群自我驱动完成学习目标的可能非常低。于是,教师成为了K12课外培训中最核心的生产要素。
因此,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的直播模型中,教师成本与教学效果总是呈现直接正比关系。 而双师直播和AI微课等新业态,通过将教学的环节产品化或标准化,大幅降低了教师端的成本,使得在低教师成本下提供优质的教学解决方案成为可能。 在线教育新产品,以普遍更低价、但教学效果优异的产品打破了原有的线性制约。
02 教师资源的再配置是在线产品创新的突破点
从创新教育形态来看,互联网产品对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有显著的作用。教师资源的占用一直是限制K12供给的重要瓶颈。而 互联网工具将教师的职能进行拆解和重构,提升了教师,尤其是优质教师资源的利用效率。
线下教培模式下,教师会负责教学练测评各个环节。此外,教师也承担了服务家长的职能。由于服务流程较长,单个教师单期课程可带约200个学生。K12教培中最稀缺的优质教师也仅能覆盖一小部分的学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而线上教学将优秀教师的精力集中到了核心的教学或评测环节,利用辅导老师或者标准化产品承担了非核心的教学任务,使优秀教师的带班人数可以达到1:1000及以上,大大优化了教师配置的效率。
K12大班课凭借授课老师教学+辅导老师服务的方式,将原有一个教师需要承担的授课和服务职责进行了拆分。优秀教师一直是K12培训中的稀缺资源。双师直播课将答疑、辅导等重服务环节,从优秀授课教师的职责中剥离出去,让头部授课老师能够更集中地专注在教学环节,从而避免授课教师时间的浪费。
同时,辅导老师承担起课后服务的重点工作,大规模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督学、巩固的效果,保证教学效果。授课老师的带班人数大幅提升,双师成本降低至30%以内。教培服务不但毛利空间提升,且教学效果也能够保证。
微课的产品创新中,对教师职能的拆分和资源再配置也有不少有意思的案例:比如河小象的写字课,就是通过职能拆分和AI赋能强化了教师“学习结果反馈”的作用。
写字教学中,学习的效果通常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外化,因此,教师对学生成果的周期性反馈显得尤为重要。河小象通过将写字教学环节标准化,大量节约了教师在非核心教学上花费的时间。而在练习反馈环节,以视频+语音的模式提供1v1的针对性服务,极大地加强了教学闭环、提升了练习效果。从成本角度来看,通过核心环节优化教师成本,在未牺牲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其教师每日可服务100人以上学生。
用AI全面替代老师也是多家英语、数学线上素质机构正在尝试的产品化方向。 然而,不同学科的去教师化产品中如何模拟老师教学、达到真人的教学效果,一直是个较大的难点。
以英语微课为例,斑马英语的早期形态由于互动性较低,过于依赖用户自觉而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标准。通过近两年的迭代,AI语音识别和游戏化练习等工具被创业公司很好地利用,使其产品化课程更能模拟传统英语说教结合的教学思路。英语微课或用产品(斑马英语、叽里呱啦)、或用真人视频录制(叮咚课堂)代替老师,在AI互动工具的帮助下,课程参与度相比早期有明显提升。
数学课相比英语对学生教学进度和结果把握的需求更高。对数学学科教学,仅仅是AI工具的嵌入,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是不足够的。为了防止标准化课程过于简单或困难、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阻碍,聪明派用交互课程产品和自适应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对不同进度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通过对教学数据的全面采集和反馈,聪明派的数学微课能够快速地判断学生的进度状态,并推送合适的教学内容,形成数学课程的自动化教学闭环。
03 产品化推动教育供给规模化
教学环节的解构和产品化重组直接改变了在线教育供应链的规模效应。
教育的传统认知中,教师供应链由于受限于“人”的瓶颈,本身难以形成规模化优势。而在线教育产品的“去人化”,让规模化成为可能。以河小象写字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产品化后,服务效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单个用户的边际服务成本显著降低。英语和数学微课产品早期开发投入较重,但业务规模化后,教学的边际服务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业务规模和成本曲线来看,教学产品化对原有教育商业模式的改变是革命性的。教育的规模化意味着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将变得更为普世化。 谁能更好地以产品赋能教学,并高效地提供优质的教学解决方案,便能在未来的在线教育市场中脱颖而出 。
04 在线教育的未来十年
回顾教育供应链的变化历程, 教育产业的商业本质从未改变——即用最高效的方式,提供最优质的教育产品。
而互联网产品工具对于教育的赋能,在我们看来,就是这一命题的重要突破口。可预见的未来,在线教育的产品化对教师资源配置、教学效果提升、甚至是商业模式优化,都将带来变革性的影响。我们相信,在产品化的探索中,新的教学构想配合新的技术,都将为教育创业者带来千亿市场空间的机遇。
无论是大班双师课还是AI课,在线教育产品化的尝试仅仅是刚刚开始。根据科目的教学属性,怎样重新组建产品和教师的关系才是最有效的?用什么技术、如何利用技术改造教学的流程,达到近似、甚至优于教师教学的学习效果?产品的界限又在哪里,如何与人工教学有效平衡?
下一个十年,期待这些谜底由新一代的、更勇于突破边界的创业者来我们一一解答。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