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解读“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中美双方在今年10月宣布达成“ 实质性 第一阶段协议 ”后,12月15日美国是否进一步上调关税成为一大悬念。 特朗普 政府原定于在12月15日对价值约1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15%的关税,随着时间日益临近,中美贸易谈判回暖的信号也频频出现。

12月6日,中国财政部宣布,中方将豁免部分美国进口大豆和猪肉的报复性关税,引发了人们对中美接近达成更广泛的贸易协议的猜测。

12月9日美国农业部长珀杜(Sonny Perdue)表示,总统特朗普并不想在12月15日对中国输美商品实施下一轮预定关税措施,但希望中国能采取“行动”避免关税实施。

12月12日上午,特朗普发推文指出:“‘十分’接近与中国的’重大协议’。他们想要达成这一协议,我们也如此。”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2日晚,美国多家媒体报道称,美中两国已在原则上达成了双方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在等待特朗普总统批准。随后有消息人士透露说,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有望在美国当地时间12月13日签署一份协议大纲。相关进展,尚待中美双方的权威通报。

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已长达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给全球供应链造成干扰,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全球粮食贸易也受到影响。

至截稿为止,白宫尚未发表官方声明,但美国金融市场反馈积极,12月12日当天美三大股指上涨,盘中均触及历史新高,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双双刷新收盘历史新高。人民币应声大涨0.6%,兑美元汇率涨至7以内。

此时达成协议的动因

中美在10月11日宣布达成“实质性第一阶段协议”后,就延续了双方十多个月来谈判忽明忽暗、几经波折的特征。

最初,市场曾乐观预期中美两国将在11月达成临时协议。最终11月无果而终。12月开篇就阴云密布—— 特朗普 12月3日在伦敦对媒体表示,与中方的贸易协议谈判没有最后期限,他宁可等到2020年美国大选后再签协议。

美国商务部长 罗斯 也表示,如果双方不能及时达成一份美方认为是正确的协议,美方原订在12月15日对中国商品实施的新一轮关税将会生效。

到了12月5日,参与美中贸易谈判的 美国财政部长 姆努钦 则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后对媒体表示,与中方的贸易谈判一切正常。

有报道称,两国对一些重大问题迟迟不能达成共识,其中包括美国取消之前加征关税的幅度,以及中国具体承诺采购美国农产品规模。特朗普政府内部对如何部分地取消对华关税出现了分歧。

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一些官员,特别是著有“ 中国三书 《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致命中国》和《卧虎:中国“军国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鹰派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 认为,应该将关税作为执行贸易协定的一种机制而保留下来。 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一主张并未获得一致认可。

观察人士认为, 此时中美达成贸易协议的政治动因在于,对特朗普来说,2020年大选在即,如果美中两国确认并签署贸易协议,有利于他的连任竞选。

12月10日,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周二正式呼吁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下台,并在两项弹劾条款中指控他滥用职权、妨碍国会调查,称其“无视并损害国家利益”。

经济上,在美国国内,进口商、零售商及一些美国企业已经在已有关税的压力下应对价格上涨,弥补关税对销售带来的负面影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美国消费者也都表示,关税影响已然显现,一些商品明显价格上涨了很多。在圣诞节到来之前,美国市场上的圣诞彩灯同往年相比,品种少了,价格高了——圣诞彩灯多来自中国出口。

美国富力药业 (Fleda Pharmaceuticals Corp) CEO王杨 (JOHN WANG)就对《财经》记者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对他的企业影响很大,他从中国进口设备和某些材料会受到关税的影响;另一方面虽然欧美有很大的市场,但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也会受到关税的影响。

王杨一直密切关注着中美贸易协议的进展,对他来说,如果美国继续增加关税,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从中国采购设备的信心,转而寻找其它国家来源的替代设备。他的企业计划明年1月完工,2月初投产,他购买了一套10万多美金的设备,明年初从中国发货,如果如果加征25%的关税,他就要多缴纳2.5万美金的关税,如果加征40%的关税,就要多付4万美金,成本的压力很大。

“原则上”与“有限”的协议

在书面协议仍在拟定的过程中,美国媒体均审慎措辞,称中美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被称为原则上达成的协议,是有限的协议。

得到美中双方通报的 美国商会国际事务负责人薄迈伦 (Myron Brilliant)公开表示, 特朗普政府同意暂停执行特朗普原订周日(12月15日)对1600亿美元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计划,并削减现有关税。不过不清楚具体的削减幅度是多少。作为回报,北京将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增加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准入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削减现有关税的尺度上,有知情人士公开称,美国将现有的对价值36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降低一半,以换取中国承诺大笔采购美国农产品、改善保护美国知识产权以及扩大中国金融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

对于关税降至一半的小平,接受《财经》采访的相关人士都认为美国的这一让步比较大。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高级研究员加里·克莱德·哈夫鲍尔 (Gary Clyde Hufbauer)认为,50%可能只是美方提出的减少关税水平的上限,具体数字可能会取决于中方承诺的采购数量。

有报道称,美方提议在阶段协议文本中纳入“ 快速撤回机制  (snapback) ”条款,用于防止中国不履行其承诺,美方有权恢复至关税税率至原先水平。过去中国的谈判人员一直不愿同意书面承诺美农产品采购额与详细的时间表,担心影响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关系,而中国贸易代表认为“快速撤回机制”条款正在侵犯中国主权。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对美出口下降23%,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单月增幅,但进口增长2.7%,这是自2018年8月以来的首次增长。

野村证券(Nomura)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陆挺 则将进口增长归因于比较基数较低,贸易谈判期间从美国进口的更多农产品以及考虑到中国的进口可能在美国计划于12月15日生效的美国关税计划提前实施。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1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增长53.9%,至827.8万吨,为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对农产品采购的力度是美国关注的重点之一。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曾表示,中国承诺在协议达成的第二年内每年采购400到5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美方还敦促中国承诺对农产品采购进行季度审查,并确保采购额不可季降10%。

有分析认为,中国不完全满足美方大规模采购农产品的要求的考虑是,它会导致与其他贸易伙伴的摩擦。还有消息称,中方认为采购应该给予市场价格和中国的实际需求。 

在白宫正式宣布美中原则上就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达成一致之前,12月12日,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 美国助理国务卿史达伟 (David Stilwell)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演讲回顾了美中关系,说明美国政府如何向中国释放善意。为此有观察者呼吁,美国政府新的善意释放就是停止中美贸易摩擦,尽快签订贸易协议。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