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东北冷链物流产业解析
一、从东北 冷链 政策看业务方向
黑龙江省商务厅于2017年4月24日正式印发《黑龙江省商贸物流业(2016年-2020年)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强调,要重点发展粮食、农资农机、农产品冷链、农村消费品等涉农物流。另外指出,建立肉类、水产品、果蔬、药品冷链物流体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 消费升级 的意见》,推动吉林省冷链物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要密切跟踪国家冷链物流标准制定最新进展,坚决落实鲜肉、水产品、乳及乳制品、冷冻食品等易腐食品温度控制的强制性标准和冷藏温度带标准,建立冷链物流全程温度记录制度。另外强调,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 “最先一公里 ”短板,加强先进冷链设备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在果蔬、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产地和部分田头市场适度建设预冷、储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积极发展城市 “最后一公里 ”低温配送,加强面向城市消费的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和冷链配送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在城区农贸市场开辟冰鲜、冷冻畜禽及果蔬产品专卖区,增加冰鲜畜禽及果蔬产品储存、运输设施,改善经营环境。
今年2月,辽宁省政府印发《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于一体的农业供应链体系。建立全省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构建覆盖全省主要产销地区的全程冷链物流骨干网络,完善全省低温物流园区和产地预冷集配中心布局,实现全程冷链物流“无缝衔接”。针对肉类、蔬菜、水产品、中药材等食用农产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等食品,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全部纳入追溯体系,构建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另外,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辽宁省大连市果蔬、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为398.2万吨、81.4万吨和240.2万吨,果蔬、肉类和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7%,17%和25%。在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形成了较好的产业集群,初级农产品生产、速冻食品消费和进出口食品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辽宁省大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二级节点情况(2016)
二、从 冷库容量 及冷藏车数量看业务态势
2015年,黑龙江省冷库容量为168900吨,冷藏车数量为801辆,2016年,冷库容量为281520吨,冷藏车数量为515辆,2017年,冷库容量为291520吨,冷藏车数量为520辆。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冷库容量逐年上涨,但涨幅甚微,而冷藏车数量在2016年出现断崖式下跌,后平稳且小幅增长。可以推断,黑龙江省冷链业务呈现轻微增长态势,但冷藏车数量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自有冷藏车与社会冷藏车结构变化所致,另外,“无车承运人”政策的试点,也可能是导致冷藏车变化的因素之一,但“无车承运人”政策的试点,却推动了冷链行业的平台化、系统化发展。
2015年,吉林省冷库容量为231900吨,冷藏车数量为654辆,2016年,冷库容量为483266吨,冷藏车数量为140辆,2017年,冷库容量为132533吨,冷藏车数量191辆。可以看出,吉林省冷库容量经历了从增长到下跌的过程,另外,冷藏车数量走势规律、变化诱因等均与黑龙江省类似。可以推断,吉林省冷链物流业务数量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
2015年,辽宁省冷库容量966380吨,冷藏车数量1165辆,2016年,冷库容量1390748吨,冷藏车数量390辆,2017年,冷库容量1530699吨,冷藏车数量408辆。可以看出,辽宁省冷库容量逐年上涨,另外,冷藏车数量走势规律、变化诱因等也均与黑龙江省类似。可以推断,辽宁省业务数量总体上呈现上涨态势。
综上所述,2015年,“东三省”冷库容量总和为1367180吨,冷藏车数量总和为2620辆,2016年,冷库容量总和为2155534吨,冷库容量总和为1045辆,2017年,冷库容量总和为1954752吨,冷藏车数量总和为1119辆。可以看出,2015-2017这三年间,东北冷库容量经历了从增长明显到略微降幅的过程,冷藏车数量由于受到外界影响,变化规律略显正常,但冷库容量的变化过程,可以推断,东北冷链业务出现微调,整体呈现小幅下降态势。
三、从影响因素看东北冷链发展
1、政策条件
“东三省”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当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相关重点项目投入,以及冷链物流企业在土地、资金、税收、行业监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等都会影响东北冷链物流的发展。
2、区位条件
东北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也是影响东北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温度也会对食品安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东北冬天漫长而寒冷,平均温度达-20℃,但其纬度并不高,因此夏天也足够热,平均气温也多在25℃以上,如果冷链流通率不能得到提升,“断链”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那么,类似“饺子一下锅就散,鱼一下锅就碎”的问题就会出现。
3、市场空间
目前,东北尚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而且,与居民消费、社会经济发展等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冷链物流发展仍然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4、产业基础
冷链物流企业与捕捞业、畜牧养殖业、水产繁殖及加工、食品行业、屠宰业等上下游产业紧密结合,形成了初步的冷链物流供应链集群。聚焦东北地区,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食品经销零售企业数量众多,这些都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四、从产业契合度看东北发展环境
1、传统产业
装备制造、原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是东北区域产业优势所在和地区经济主要来源,而且,产业发展潜力仍然很大。
2、 新兴产业
从东北地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分析来看,引进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各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近年来,东北地区在高端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展较快。
3、服务产业
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金融、物流、旅游、软件、文化等服务产业,在全国各地区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而东北地区在服务产业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从政策方面就有诸多配套支持,例如鼓励有条件的城市进行金融改革创新,推动设立汽车金融公司,拓宽汽车消费融资渠道;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建设亚洲重要期货交易中心;研究制定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统筹建设一批重点区域物流园区等。
五、从东北冷藏车数据看“散车”情况
2016年,东北地区冷藏车数量为1923辆,自有冷藏车占比约为54.3%,达到1045辆,社会冷藏车占比约为45.7%,达到878辆;2017年,东北地区冷藏车数量1689辆,自有冷藏车占比约为66.3%,达到1119辆,社会冷藏车占比约为33.7%,达到570辆,相比于2016年度,降幅约为35.1%。
重要活动预告:
随着生鲜电商的发展,和新零售变革的日益深入,冷链行业发展环境可谓是日新月异。不少冷链企业面临着转型难、技术应用难、标准化发展难等问题,以致于难以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热切期望。在冷链物流发展的黄金时代,快递企业、传统零售商、电商、医药企业、物流地产商等开始杀入冷链领域,想要在这个领域中分一杯羹。
4月18日,亿欧将举办“ 发掘新动能——GIIS 2018中国冷链物流领袖峰会 ”本届峰会将邀请传统冷链企业、生鲜冷链企业、医药冷链企业、冷链设备供应商、冷链投资机构、冷链行业专家代表以及行业领军人物一起挖掘冷链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活动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