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太无二创始人邢力:归来再出海,将太无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将太无二创始人邢力:归来再出海,将太无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10月24-25日,为期两天的 品牌 升级·组织变革 GIIS 2019国际 餐饮 创新峰会在北京千禧大酒店成功举办。此次峰会共分为三个会场,峰会首日为国际餐饮创新会场,峰会次日上午为供应链会场,峰会次日下午为连锁品牌会场。

2018年,中国餐饮市场营收规模已经超过4.27万亿元,同时,随着第四次中餐出海潮到来,很多中餐企业已走上了全球化的征途。据世界中餐联合会统计,海外中餐厅约有60万家,涵盖了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餐饮企业的创新实力已在全世界显现。

除了向外的品牌升级,餐企也在比拼“内功”,也就是向内的供应链管理。如何解决中餐食材难以标准化的问题?如何解决供应链的本身成本高、损耗大、品控难的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也在阻碍着餐企的扩张。

可以说,不管是新餐饮向外的品牌升级,还是连锁餐饮向内的供应链变革,最终比拼的都是整体组织力的建设。

在峰会首日的国际餐饮创新会场,包括眉州东坡、北京宴、吉野家、禧云国际、华天饮食、付小姐在成都、西少爷、 将太无二 、西贝、大成等知名餐饮行业高管,围绕中国服务、老字号餐企年轻化、餐企数字化转型等话题展开精彩讨论,为与会的现场观众带来众多真知灼见。

会上, 将太无二创始人 邢力 发表了主题为《归来再出海,将太无二国际化发展之路》的演讲。

将太无二创始人邢力:归来再出海,将太无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他的演讲核心要点如下:

1、把意识提前、想法提前,才能抓住机会。

2、餐饮不是在于谁去经营,有什么身份的人在这儿做背书,而是在于你能不能用心的坚持,能不能够懂得自己,能不能够了解市场的需求。

3、未来的餐饮必须得要有自己的风格,注入情感,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走创新之路。

4、用做艺术的态度做餐饮,这也是国际文化的交流,美食值得被尊重,在餐饮中实现人生价值。

他的演讲原文为:

大家好,我是将太无二的邢力。

在这儿将太无二不多介绍了,因为在北京,在我自己的主场将近15年,从2005年创业到现在,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但是有大家的支持,我们坚持走到了现在,而且我还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说归国还要先从出国开始,我是1998年离开的北京,那个时候我一直认为地球的另一面一定是有一番不一样的世界,一定要去看一看,而且那个时候看北京人在纽约,我就觉得我相信我自己,也能在那个世界闯出一片天地。所以在1998年找到一个移民的机会就离开了北京,到了加拿大温哥华,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一个餐饮世界,所以我把自己未来的方向铸锭在餐饮当中。

那边有很多的融合餐,而且我觉得日本料理和我之前在北京看到的完全不一样,所以我进入了这种创新的日本料理餐厅。在那边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他们有很多新想法,完全不同于从日本回国的人所做的传统日本料理,而是能够把当地丰富多样的食材融合在一起,让它变成一个日本料理的元素,这给我带来很大启发。

在回国之前,我们三个好友在温哥华创造了第一家日本料理,那时我没有更多投入在管理餐厅,而是更多想在国内发展,但需要首先在那边奠定一个基础,所以我们做了一个不大的小餐厅。最初完全没有经验,但有的是勇气和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三个人在那边一做就是十年,这个十年里我提供更多的是远程的一种帮助和支持。

2005年回国后,我做了第一家国内的料理店,是完全让别人想不到的一种方式来展现的,那时的日本料理还都是非常传统的,我做的是以钢筋、水泥、玻璃等硬朗元素,像房顶整个没有装修而是直接涂黑,门是一幅巨幅的画并且可以移动的等等元素,给人看到的是和以前的日本料理不一样。在那个时候我就想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属于我自己的风格,不是为别人去做,要打造一个新模式,这个创新的理念不断影响着我。

回国是因为我看到了国内一个广阔的蓝海,看到北京的市场机会非常广阔,大家都循规蹈矩的做着传统料理或者是自助餐,可是单点的形式不是被很多人所接受,或者敢于在这个价格上去做,那个时候我们定价也不便宜,也是150左右的定价,而且还是在蓝堡国际公寓的楼下,那个时候有很多的艰辛,差点没有做成,因为在公寓底下背对主干道位置,但用了很多的努力和方法总算把那个餐厅建起来了。8年之后,我们虽然很不舍,随着环保卫生的要求,但是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继续再去承租,所以我们离开了那里。那就是第一家餐厅,第一家餐厅让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努力。但是所有的这一切我会感受到的是收获,感受到的是勇气,感受到的是我只要坚持我自己的想法,未来就一定能够实现更大的梦想。

对于如何在这15年当中生存?那个时候没有网红,但也算是一个通过大众点评网能够让很多人了解我们的热点餐厅,虽然一家小餐厅在门口也没有等位的地方,但是每次都要排很长时间才能够去用到餐。所以那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需要的是把意识要提前,很多东西要想到别人前面去,只有这样走我们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假如你自己慢下来,并没有人会去等待你,更多的是要自己不断地去琢磨和经营,这些东西还不能说是我们凭空捏造的,而是要在有基础的情况下做创新。将太无二这四个字,“将太”就是要有一个匠人的精神,“无二”就是要有独一无二的创新,合在一起我们又要守住原来的根本,同时我们又要有自己创新的意识,做出自己品牌的特点和价值,不能够循规蹈矩。

大家现在可以看到,很多非常成功的餐饮并不等于说是一定要按照最传统的、最正宗的,像现在的海底捞也好、西贝也好,哪个能说成我们是最正宗的?其实都是最适合市场的,最有他们自己的。我们也是遵循着这样的方向去创造着自己的一些灵感,每一次我们团队的研发都是在不停地思维碰撞当中去产生灵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我们对于美食的领悟和感受用我们自己的形式去展现,而且不断地去帮助市场了解我们,这其实就是餐饮的一个文化, 你要把这个文化树立起来,关键是你自己心里当中是要有想法,你自己的想法不坚定,总是随着这个市场而随波逐流,你必将会迷失在餐饮的快速发展当中去。

将太无二在做了近10年之后,我们开始孕育新品牌:鳗鳗的爱,它是我们做到第12个年头的时候,一个新的轮回开始。当时我们有了一个新想法,就是要把我们心中的这份爱更聚焦地推向市场,那时候鳗鱼还没有真正成为热点,在鳗鳗的爱做起来之后,突然发现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这个鳗鱼市场迅速遍布大量城市,还有很多购物中心都会涌现出跟鳗鱼有关系的一种浪潮,因此又成为了一个新热点。

但是我们当时把鳗鳗的爱注册了之后,又有了很多模仿我们的一些品牌出现,但我们内心想的不是说我们要拿新品牌再去赚多少钱,在我们刚做两家餐厅的时候,人家就给我们6000万的估值,希望跟我们有合作,但我们还是希望用自己的节奏去成长,而不想说为了占领市场而快速铺开。所以说,用心是我们做鳗鳗的爱的关键点,我们要把这份爱真正地融入到餐饮中去。

所以我们15年到现在加上鳗鳗的爱和一个新品牌饕爷鳗用,到现在不过50来家餐厅,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有很多机会得到资本支持,但所有的一切我们最终选择了自己稳步前行,而且没有一家是加盟的,全都是自己去做。原因就是想真正用心地把品牌做好,而且我们也没有去做特别多的品牌,然后再去放加盟快速的发展,这些我觉得不是对餐饮的一种尊重,只不过是一种经营,而不是餐饮人更多地应该去专注。等有一天,我们真正为了赚钱而去做的时候,那是另外一种打法,但我们现在真是有多大能力、多大的心就做自己踏踏实实的这点事情。

对于我们最大的影响,不是来自整个市场的变化,而是在于自己的内心。现在大家可以感觉到,整个大市场越来越让我们焦虑,像今天下雨了天气凉了,但是这个凉了也许只是表面的,但是现在很多餐饮人是心里头比较凉,不知道这个冬天要多久,我们要怎么样去过。很难的日子都是可以过去的,现在我们依然觉得再冷,但是只要你内心有一团火,你内心有一个期望,未来就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所以我们现在又有了很多新准备,那就是我们再一步布局长远未来的发展。今天我们如何再为未来而去准备?怎么去迎接我们真正的国际化餐饮发展之路?这是我们现在需要去想、需要去考虑的。也是因为有我们曾经在海外开餐厅的经验,所以对于我们再次出海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再冷的天、再冷的寒冬,我相信必然都只是一个阶段,未来一定还是有更好的春天会到来。 餐饮不是在于谁去经营,有多大的人在这儿做背书,而是在于你能不能用心的坚持,能不能够懂得自己,能不能够了解市场的需求。

这个是我们在天津的环球金融中心的36层有这么一个餐厅,那个时候为了要有我们自己标志性的餐厅,像长安街、天津环球金融中心上面的餐厅,这都是我们花重金也要拿下的地方,原因代表着我们自己的高度。

我还透露一点,这次双十一,我会拿出1111万作为红包进行发放,到时候大家都可以关注我们将太无二,餐饮人就是要有点魄力,虽然没有马爸爸那么豪气,但是作为一个小餐饮品牌,我们真心拿出1111万来去做,这是将太无二。鳗鳗的爱到时候还会有十一块一毛一的鳗鱼饭,到时候希望大家抢到,我们真心为大家奉上的暖心暖胃,关键是我们用真正好食材做的鳗鱼饭。

我们现在全都是一店一景,都要求有个性化,我觉得未来的餐饮必须得要有自己的风格。在菜品方面需要创新,有时候只要变换一下想法,就会得到不一样的收益。 每一次我看到顾客在吃饭前拍照,那种感觉其实是我最享受的,有很多时候人家说你不像做餐饮的,是像玩艺术的,我觉得的确, 餐饮就是应该用艺术的一种想法而去展现,而并不只是我是做饭的,用做饭做营生,而是我们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价值的体现。

现在很多餐饮去了海外,但是我认为应该是投入多回报少。原因是这条路最初并不好走,幸好我们有几年在海外经营的基础,比较了解海外的政策和一些制度,而且有人真正自己去跑。如果咱们要到国外去开,政策一定是要了解清楚的,因为在温哥华我遇见了很多从国内去开餐厅的老板,有些房子租了一年都开不起来,房租还得交,而且花了很多冤枉钱,这时需要的就是了解更多政策,而不能光看到这个市场是一片空白,更多的其实是要知道在海外真的不容易去做。但是一旦做起来、一旦做好,你会发现咱们的很多思路和想法是他们所没有的,这也是咱们的优势。

所以再出海,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挑战,但是也是对于我们未来重要的一步,只有真正的走出去,才能够让咱们这个品牌真正得到一个更长久的延伸和发展。

一路领先是我们现在发展的方向,所有的东西一定要有魂,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真正的一个字,心中的一个字,“鲜”字代表我们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所有东西一定要用自己的鲜,“鲜”其实也是有自己的创新,不光是食品要鲜,而且是思想要鲜,各种管理想法要鲜,希望所有餐饮人永远记住我们心中一定是要有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我们是要把一路领“鲜”这个“鲜”字注在心里,希望企业也都能够一路领“鲜”,能够越做越好,一起度过寒冬,共同为中国餐饮而努力。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