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资观点|教育行业未来依旧充满期待!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教育投资观点|教育行业未来依旧充满期待!

单从投资数量来看,从年初到现在,教育行业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案例数量的确在减少。二级市场上市现象也明显没有去年热闹。 亿欧教育曾统计2019年上半年教育行业投融资情况 ,发现,2019年上半年融资数量同比下降接近一半,在线教育市场投资进入分化期,存量标的融资有所强化。二级市场方面,上市潮不再,港股美股仍然还是上市公司们青睐的主力。

对于教育资本而言,在当今的大环境下如何再入局教育、以何种形式再布局,成了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11月8日下午,在蓝鲸教育主办的第三届蓝鲸教育大会的教育投资论坛上,多位来自不同背景的投资人从个人今年的行业感知出发,对教育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判。整体来看,教育行业未来依旧充满期待! 

本文经亿欧教育整理,亿欧教育认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民办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好的教育产品、贡献教育力量的企业,值得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净水留深”,教育行业该投的依旧可以投 

投资严冬是2019年的高频词汇,在这样的环境下,21世纪教育董事会副主席刘占杰在会上谈到,他认为,“在经济周期带来的资本寒冬下,教育行业‘净水留深’、抗周期的特点不断显现出来。” 

刘占杰表示:“教育行业多个赛道,一些教育集中的领域依旧可以投资,尤其是和应试教育沾边的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今年来看,很多港股教育上市公司都在积极布局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仍然在寻找和考察投资标的,特别是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并购还在继续。另一方面,与科技相关、政策不允许或者限制的一些教育领域,开始回归理性。大潮的确退下来了,但总的还是在往前走。”

皖新资本CEO郭剑寒则从三个词看教育行业未来的投资趋势。在教育行业里,机遇、换档、升级,是将来一定阶段内的趋势。 

第一是机遇。一方面,过去的环境下,大家都在拼钱,现在的情况,大家开始要拼专业、拼眼光、拼更多的东西。过去我们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融资案例,现在越来越少了,活到现在好的一些被投企业和公司开始露出,这是一个机遇。 

第二个词是换挡,换挡是之在如今的情势下,大家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节奏。以前很多机构拿钱套利,但教育行业是个慢行业,是一个讲究情怀的行业,是一个影响社会民生的行业。 

第三个词是升级。对企业来讲,市场要升级,要摸清楚企业本身解决的是行业什么痛点,解决的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除此之外,管理方面也要升级,不断精细化。越是在这种资本退潮、没钱可烧的情况下,谁的管理做的好,才能走的更久、活的更长。对于投资机构来说,真正有实力、有眼光、有专业团队的在“全民PE、全民投资”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走的更远。 

逆经济周期下,教育行业正在涌现大量的有比较好的底层价值、底层逻辑价值的创业团队。慧科集团共同创始人兼CEO岳喜伟用“吹尽狂沙始到金”形容2019年以及未来几年的教育行业。新的环境下崛起的企业,是以价值导向为依据的,我们对这样的现象持乐观的心态。 

朴新教育产业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印涛表示:“产业资本的机会来了。”教育行业正处在一个拐点上。从全行业来看,不管是汽车行业、金融行业还是其它行业,差不多都是经历20-25年左右的时间演进产业整合,而最后的整合方式都是通过并购。教育行业的整合机遇来了,从去年到今年,机构数量整整少了30%,这个行业每天在自发产生并购行为。 

棋至中局,三年后教育“小巨头”将不断涌现 

三年醇、五年陈,一个行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成熟发展,在适当的节点常常能体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以2013或2014年为直播元年,趁互联网之势,历经3年,我们看到少儿在线英语赛道如何在风口起飞;历经5年,我们又能看到一众K12网校机构一众厮杀升级,争抢全国的在线教育用户。

棋至中局,未来三年教育行业又会如何发展?在已有的政策、技术、资本、行业发展势头下,如何判断新的趋势。 

从2019年到2022年,是政策落地到各个省份分类管理的关键时间节点。尽管2019年前,各个领域相关政策不断释出,但大方向下的实施细则仍然还在探索中。刘占杰谈到:“国家对于民办教育整体是鼓励,所以从政策角度去做预判,可以看出未来三年对于民办教育会是一个风水岭,将带来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2019年给了教育行业一个理性的思考空间,无论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在找准节奏,潜心打造自己、磨练自己。这一年的时间,让更多的从业者思考如何找准市场需求,为广大群众提供多样化、美好的教育。” 

具体来看,印涛表示更看到高中15-18岁学段的创业机会。“政策要求下,学前领域的核心词是普惠,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词是均衡,高中阶段的核心词是普及。基于这三点,教育行业很多细分领域都会有新的生机出现。”     

从移动互联网技术到人工智能技术,技术对于教育带来的了一些改变和创新,也在不断拉高教育行业的门槛。岳喜伟提到:“教育相对来说还是技术改变和影响较晚的行业,但未来三年技术会不断释放它的威力和成果。三年以后再来看,教育创业不再容易,创业者需要非常强的技术、数据、行为支撑,才能开启一个好的创业项目。技术创新的趋势将远大于模式创新。”        

政策推动、技术创新、模式成熟,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三年教育“小巨头”将不断涌现。郭剑寒认为:“如今很多行业都在头部化,教育行业也会如此。无论是区域龙头、小龙头,还是细分领域的黑马,技术、趋势、精细管理的发展开始推动教育行业如今的黑马不断进化为巨头。”    

教育投资观点|教育行业未来依旧充满期待!

投资问答 

讯飞创投副总裁俞越:过去几年受学前教育新政的影响,幼儿园资本化的过程受到了很大的阻碍,21世纪教育集团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是怎样去应对这样一个政策变化以及现在投资的策略和投资逻辑是怎么样的?

刘占杰:早前,我们募集资金中40%用于学前教育、幼儿园的扩张上。随着新政的发布,我们作出了一些调整。但是在我们的实际运营幼儿园的过程中,我们依旧能感受到在二胎政策带来的人口增长下,家长的焦虑和对于好的学前教育的需求。于是我们以内容和科技为核心,我们继续培育幼师,建立京津冀学前教育联盟(超1000家园所),持续为行业提供优质内容、师资培训。可以看到针对学前教育的解决方案依旧市场广阔。

另一个方面,我们对于教育的布局是从学前教育到K12课外辅导再到职业教育,贯穿全年龄的一个组合布局。在调整方向的时候我们看到,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产教融合需求很大,我们希望能跨越实体学校之间的种种障碍,推进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和素质教育发展。归根到底,我们认为教育的实质核心就在于你的内容、科技的手段、科技的创新,其他的只是表现形式而已。 

俞越:2019年的时候整个港股教育股的估值到了底部,你预判我们未来会不会有一个触底反弹的过程,以及我们会不会掀开一个产业链并购的闭幕呢? 

法国巴黎银行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朱泉星:从第一股创造了整个港股教育板块开始,今年2019年已经是第三个行业周期。2018年是教育行业扎推上市,2019年是最近三年的一个低位,主要原因还是因为2018年的火爆,但是教育行业本来是一个防守性的行业,今天的教育股已经跌到不可能再跌的时候了。

以今年我们操作的大湾区国际高等学校为例,在开始卖出的时候,市场觉得市值应该要更低,但现在在一直上涨,还会涨吗?会!这主要从两方面分析。第一,无论所处最近哪个年份,无论是外围经济、政策,或者法律法规如何变化,没有学生退学,没有学生不再念书了。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看到家长对于教育的要求不断变高。第二,我们看到,2019年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年份,广东省在港股的哪些教育股都在静悄悄的上涨。而已经在板上的教育公司,收入或盈利基本都是在增长的。实际上,教育股开始逐渐成长起来了,在股市低位、估值低位的时候进场,现在不断在上涨。 

俞越:产业资本和财务投资、VC和PE相比,能够给到创业者和创业公司什么样的赋能,除了财务本身。产业资本会不会在未来三五年,在教育这条赛道,取代其他财务投资人,成为一个主流的投资者?

郭剑寒:首先最重要的还是给钱。其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看。

第一,给既有资源。我们在安徽全省和江苏、上海、北京大概有六七百家城市阅读空间门店。我们和政府合作做书香合肥,挑了其中最好的几十家在运营,都是社区店。我们投的机构都想进到这个社区店里。这种空间带来的社区流量非常有价值。

第二,给渠道。进校渠道,我们可以进到全省所有的中小学里面去,这是产业上的渠道。另外我们从产业方面,能给到投资标的很多产业层面的建议。 

第三,退出通道。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退出渠道。如果创始人愿意,可以跟我们做合并。其次,上市公司的背书也是很大的助力。上市公司本身就受到媒体关注,可以为被投企业提升品牌。

未来产业资本会不会成主流,很难预判?但是产业资本的崛起是确定的。早前,财务投资占主流的时候,除了美元基金这样容忍期比较长的钱,一些期限很短的人民币很容易与教育这个慢行业发生不匹配的现象。所以,产业投资人的出现,以后会和财务投资人会是一个很好的匹配,将带来一些新的形态的合作。 

俞越:今年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一些支持职业教育的政策,那么在这种政策确定性比较强的一个红利期里面,职业教育细分风口和机遇在哪里? 

慧科集团共同创始人、CEO岳喜伟:职业教育可以分成两个大部分,一个是面向中等职业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另外一个是具有职业教育属性的,它也纳入到了职业教育的大体系。这两个类别还是有蛮多不同的,但是都围绕一个核心——学生。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这部分,是国家面向未来,解决劳动力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一种国家战略。这个国家战略不仅仅是教育本身,更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稳定的层面。 

所以政府宣定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类型教育。这部分存在的机会在哪?传统高校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存在脱节的问题,即产业发展快,教育发展慢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现在的工学结合。目前这个赛道很多创业者入场,但是核心的还是要思考到底能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针对面向个人的职业培训。经济下行周期,个人能力需要保障才不会下坠,甚至还能获得更好的机会。所以很多人把钱投在了自己的成长上。我之前做过一个大的推算,如果对照美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国还处于家长为孩子花钱的阶段,随着产业和我们整体的人群素质、人口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教育变成自己为自己投资,尤其是进入职场以后,为自己职业的持续发展投资是趋势所在。所以这两个部分,我认为都有非常大的市场。 

如果研究一下美国的上市公司,也可以看到跟中国教育的上市公司有非常大的不同,中国教育的上市公司以K12为主,美国的上市公司以面向职业成长的公司为主,当然他们还会和人才服务有很多结合。所以在这部分上,我觉得可以给大家的信息是在涨的,这个市场是在涨的,进入者就有随着大盘一起增长的红利。 

俞越:并购模式能否走通一直是产业讨论的话题,争议也多。并购的底层逻辑应该是怎样的,以及未来我们是否要继续持续买买买的行为?    

朴新教育产业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印涛:并购逻辑其实比较简单。在我们关注的领域里边,目前存在着大量的机构,它的创始人面临着转型,或是二代接班,或是企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希望能够有机构把他们付出了几十年、十几年心血的机构管理好,这是现存现状。从朴新的角度讲,朴新做好投后管理,做好赋能工作,做好管理工作,在这样的大盘里,大概率是能捕捉并协同好优秀的投资标的。朴新从2014年开始做,2018年上市,上市以后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并购节奏。我们始终相信一点,如果单体结构在管理效益和运营效益方面,他们比较有优势或者下大力气的话,对朴新而言,我们更希望在结构效益、板块效益和资本交易上能够赋能,这是朴新基本的投资和投后逻辑。朴新是一个100%股权的并购基金或者并购型的资本,4年已经和几十家机构一起合作,形成了一个平台型的状态,朴新未来也会继续沿着这个逻辑走下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