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Drive.ai创始人和投资人,谈谈吴恩达加盟与无人车未来
全球 自动驾驶 明星创业公司中,Drive.ai绝对是最受关注的一个。
昨天,这家打算以“工具包”解决方案实现L4自动驾驶的公司,宣布了B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美国硅谷一线VC恩颐投资(NEA)领投,纪源资本等跟投,原有的A轮投资方北极光等也跟投了这一轮融资。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吴恩达 ,也宣布加入了Drive.ai的董事会——当然,你可能也知道Drive.ai此前跟吴恩达之间的关系:
Drive.ai的创始团队有一半是吴恩达的斯坦福高徒,任职总裁的Carol Reiley还是吴恩达的夫人。
此外,对于Drive.ai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前景,业内之前也有一些“激进”、“剑走偏锋”之类的质疑,而这些评论似乎也因为没有得到进一步回应,显得悬而未决,令人好奇。
就在Drive.ai新一轮融资后,量子位连通两岸三地,全面采访了Drive.ai联合创始人王弢、Drive.ai早期投资人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以及Drive.ai此轮新晋投资人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一起解读这家公司的真实情况。
关于融资:本可以选更高估值
Drive.ai联合创始人王弢向量子位透露,本轮融资进展较快,开始于今年前几个月,主要目的是希望借此推进技术开发、商业拓展和全球化应用,但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涉及软件工程和自动驾驶方面人才的招募。
至于本轮融资后是否会就此来到中国开拓市场,目前Drive.ai方面表示还不能透露,但王弢认为可以明确的是: 无人驾驶 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事件,所以我们也是在放眼国际市场,中国市场是我们目前在调研的重点之一。
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则表示,当时投资Drive.ai,就有未来帮助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打算,而且就目前Drive.ai的实际进展来看,在城市障碍的场景下已经跑得很顺畅。
杨磊还透露称,其实在本轮融资中,明星公司Drive.ai可以要更高的估值,但为了引入硅谷一线VC,创始团队采用了相对合理的估值。他对这种做法表示赞赏,在目前AI项目火热的情况下,创始团队的这种心态能够帮助自身更快速成长。“还需要考虑的是,美国公司还比中国估值便宜,基本就是后者的1/3估值,所以Drive.ai很理性,真心希望尽快实现目标。”
此轮新晋投资人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她说GGV团队在全球范围内观察了一年,把利用深度学习解决无人驾驶的团队看了个遍,最后得出结论:Drive.ai是比较超前的一家。
李宏玮向量子位表示:“这个板块属于前沿科技,是在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所以这个行业到底什么时候起来?是3年、5年,大家给你的答案都不一样。而且在技术成熟度、国家政策法规方面,都需要配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希望企业能够理解它要做的事情是长线业务,如果这么看问题,那估值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于找到合适的投资人、理解这个板块的投资人,然后一起把很好的事情做起来。”
当然,之前融资中Drive.ai背后都是中国背景的投资方,王弢对此也做出了说明,他表示Drive.ai并没有刻意选择投资方背景如何,而且此次NEA恩颐投资、GGV纪源资本,也都是美国硅谷一线VC,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不过对于Drive.ai来说,他们内部的共识是中国在自动驾驶方面拥有巨大的市场及政策支持,所以未来肯定会有很多合作的空间及可能性展开。
关于吴恩达:独立董事、顾问身份
此外,此次受人关注的还有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的加入。在官方宣布的消息中,吴恩达进入董事会,将帮助Drive.ai推进深度学习和自动驾驶方面的实际进展。
对此,Drive.ai联合创始人王弢向量子位明确:吴恩达加入的身份是独立董事,他将以顾问的身份帮助公司进行成长。
王弢还表示,这家公司和吴恩达之前就有交情,创立至今一直有交流,但就在吴恩达离职百度首席科学家后,Drive.ai团队进一步向他发出了邀请,说服他以顾问的形式,为Drive.ai在推进 人工智能 战略部署方面,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方面提供帮助 。
谈技术突破和当前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对话中,王弢也向我们分享了Drive.ai目前的最新技术进展。
他表示在这一年来,Drive.ai的技术进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展开:
一是无人车本身。 Drive.ai实现了L4无人驾驶的公路路测,并且可以解决下雨、夜晚和上下班高峰期等无人车较为困难的应用场景。
二是公司内部。 Drive.ai在一年时间内做了大量的基础设施铺建及数据标注的工作。
王弢认为后者是Drive.ai“深度学习优先”的最好体现。“车载也好、线下也好,在涉及软硬件系统的时候,我们都把深度学习作为优先选项来考虑。这意味着我们在线下,需要有基础设施来承载我们的数据,然后高效标注搜集到的数据。”
他进一步解释称,深度学习之所以在各个领域都有强劲的表现,主要是因为它对于数据的可扩展性特别好,你数据越多,你深度学习的潜力就越强。
“所以在车载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来保证车上我们可以搜集到高质量的数据,于是在路测的时候,不光是测试深度学习的算法如何,我们也是同时也在搜集大量的路测的数据。这些数据我们拿下来以后,通过我们智能的标注系统,能够生成大量的有高质量的数据,来进行深度学习的训练。同时在运算平台方面,我们内部也搭建了深度学习训练的机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进行深度学习的迭代和实验。”
对于Drive.ai来说,外界之前关注最多的还有他们采用的硬件方案。
此前报道中称,Drive.ai用了9个高清摄像头、2个毫米波雷达、6个Velodyne Puck激光雷达。并希望通过这一套传感器方案,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而且最后以后装工具包的形式实现商业化、规模化拓展——这个方案成本相对Google、百度等采取的方案相对“便宜”。
王弢确认,目前这套硬件方案还在沿用中,并表示多个相对低价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多个摄像头可以通过融合、适应,去实现安全自动驾驶的目标。他说虽然不能透露具体成本,但数量级别外界是可以推算的。
而且这套方案对于Drive.ai的商业应用也相对适宜。王弢解释说,Drive.ai目前的商业应用合作方式车队,而全球范围内的车队,最核心的成本在于驾驶员的薪资,“所以在这个方面来考虑的话,我们是可以帮助他们降低成本的,商业车队对于我们的工具包,接受程度应该是蛮高的。”
这也是Drive.ai从一开始就计算过的。王弢说,之所以采用“工具包”方案,最主要的想法是部署的速度,把握时间上的优势。因为自动驾驶研发推进是一个跟时间赛跑的过程,作为初创公司,Drive.ai并不希望5-6年之后才初次跟市场“接触”,在后装工具包、改装现有车队这块,就能让自己非常快地拓展产品和方案。
这位Drive.ai联合创始人还透露,除了车队,配送、货运和短途载人相关的合作,都已经进入了“公司射程”,当然,未来跟车企的合作也会是很重要的一块,但目前具体的合作还无法透露。
不过已知的是,现在Drive.ai已经有了尼桑、奥迪和福特三个平台的测试用车。
作为早期投资人,北极光杨磊认为Drive.ai的方案是目前高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案的代表。“它基本就是最稳定、最不激进的方案。”杨磊说。
他解释称,现在并没有哪家L4是车厂原装的,而Google等厂商的方案,只要任何传感器出问题,车就必须要停下来,因为Google的整个无人驾驶的模型是单个传感器对应单个场景的。
“然而Drive.ai是多个传感器融合之后,再建立的模型。如果有一个传感器的信息不那么完整,其他的传感器可以补上。这个比较具体的例子是雨夜的场景中,激光雷达是要弱很多的,但如果是一般的无人驾驶公司,在雨夜就比较难开了,因为激光雷达的信号非常的弱。而且也非常不稳定。但是Drive.ai是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图像传感器融合,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它就知道怎么开车,而且它知道如何做信息的备份。”
而谈及技术挑战,杨磊认为现在对于Drive.ai的挑战在于没有参照,一个领先的方案解决需要创新性的研发。
那无人车行业最大的挑战呢?
王弢给出的答案是“怎么解决这些边缘情况”。不过他也表示Drive.ai已经有了应对之策,王弢说关键在于首先把应用场景放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这也是Drive.ai首先通过商业车队进行部署的原因,在此得到验证后,就能不断精进,大大提升深度学习的速度。
而作为投资方,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对此也谈到看法。她认为涉及无人驾驶的整个版块,难题还不少。
从技术角度来说, 最大的问题在于目前还缺乏成熟的传感器价格和方案,成本方面还有待进步。
其次,基于当前条件的传感器情况,要实现各种场景下的100%安全的无人驾驶,还需要时间,创业企业还得去路测、搜集数据,去实现软件算法的迭代和优化——“深度学习”还得继续学习。
最后是商业模式整合上,未来是跟车厂合作、把车卖直接给消费者,或者跟滴滴这样的平台结盟,目前还都没有定论,而且滴滴等厂商现在也因为恐于被颠覆,纷纷展开了自己的储备。
创业公司能玩好无人车么?
当然,因为目前自动驾驶百舸争流,特别是Google、百度等巨头纷纷加码,Drive.ai这样的创业项目未来是否可以独立壮大,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于该问题,Drive.ai的早期投资人北极光杨磊回答说,虽然不能取消巨头并购的可能,但本质上讲未来可能还会是独立公司,原因是无人驾驶是非常难的领域,而且还是全新的领域,单就创新的角度和历史来说,大公司不一定能够跑得过小公司,凭借GPU崛起的英伟达就是典型案例。
杨磊披露现在L4自动驾驶方案投资中,北极光最看好的就是Drive.ai,该方向上并没有再做其他布局。
GGV纪源资本李宏玮则认为,未来能否独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始团队的耐心,因为对于巨头来说,收购背后可能更多想借此圈住顶尖人才,之前的历史中,不乏巨头为了人才收购创业项目的案例。
此外,李宏玮还谈及行业的承载性,她认为自动驾驶场景的多样性,是GGV选择在该赛道进行生态链式布局的原因。“中国、美国、欧洲等等地区会有路况上的不一样。而且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园区的驾驶、低速自动驾驶等场景的解决方案要求也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认为这是一家独大,会有很多玩家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