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FMCEO杨廷皓:做好内容,等待音频产业的第三波红利
杨廷皓用 “做得不错”来评价2016年的蜻蜓FM,随后又补充道:“不能拿结果来评价,太多的事情难以控制。”作为一家估值达25亿元公司的CEO,杨廷皓不是轻视结果,只是比起结果,他更看重执行力,“可以原谅做了错误的判断,但会对能做十分却只做到六分的行为发火”。
在 杨廷皓 看来,创业公司失败的概率远比成功更高,“有很多因素能让你的公司一下就没了,诸如大环境的变化,政策的调整。”他说,“互联网公司讲的还是快速试错,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尝试不同的方向,谁就能赢。”
不做硬件丨没有不焦虑的创业者
在激烈竞争中不断试错, 蜻蜓FM 从在线音频的战场存活下来,五年内融资四次,成为首家获得D轮融资的移动电台。
自2011年成立以来,蜻蜓FM用户数达2亿,日活跃用户1000万,有声内容超过900万个小时,收录了3000多家国内传统广播电台,和60多家不同车载厂商的车载硬件,以及和海尔、美的、SONOS等超过100家不同的可穿戴设备、智能音响和智能家电达成合作。
回忆起走过的五年时光,杨廷皓感慨: “ 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其中也有失败的尝试,比起关键性决策发挥的作用,似乎决定不做什么对我们意义更大。 ”
杨廷皓放弃的,是各大音频平台竞相布局的 智能硬件 。在早起、睡前、旅游等场景外,车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为音频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喜马拉雅FM、多听FM和考拉FM等在线音频平台先后推出车载硬件,抢占汽车场景。
杨廷皓承认汽车场景对音频的确是强需求,但蜻蜓的策略是用开放的心态和车载厂商合作,共建生态。
谈到不做硬件的原因,他思路很清晰。“蜻蜓FM是做软件的公司,我们不懂硬件,其次,硬件天然不是互联网模式,做不到服务一千个用户和服务一万个用户成本还一样,而且硬件市场份额是高度分散的,与其抢占不到20%的市场份额,不如给渠道方提供技术和内容支持。”
对创业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其实是时间,“不做硬件的决定,为蜻蜓FM节约了至少半年的时间。”杨廷皓认为。
并不是每个决策都让杨廷皓觉得正确,2012年,蜻蜓FM进行了大方向上的调整,从直播转型做点播,在转型不彻底的情况下以失败告终,2013年,做点播的移动电台迅速占领市场,蜻蜓FM才又重新尝试点播。
提起这段经历,杨廷皓并不觉得遗憾,“当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什么样的判断才正确,说不定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做错误的选择,时机和运气很重要。”对于决策的科学性,他十分坦诚:“我们每天都在做不同的决策,大部分决策没有什么依据,很不靠谱,也不知道对不对。”
“那你会焦虑吗?”
“没有不焦虑的创业者。”
关于盈利丨我希望 知识付费 模式确实存在
焦虑的杨廷皓选择运动或是陪伴家人来释放压力,大多数时候,他不会把焦虑的形象呈现在员工面前,给人感觉沉稳而值得信赖,谈到2017年的上市计划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要给投资人退出的机会,要给员工好的财务回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盈利成为蜻蜓FM2017年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易观智库分析,相较视频市场,音频市场“吸金”能力弱,商业变现始终困扰移动电台市场的发展,第三方研究机构艾媒的创始人张毅则认为目前移动电台虽然积累大量用户,却还不具备盈利能力。
对此,杨廷皓向亿欧表示:“视频网站的变现能力没有问题,只是竞争状态下各家都在溢价获取内容,为了用户体验尽量减少变现的可能性,音频行业面临相同的局面,竞争相当激烈。”
不过蜻蜓FM2016年的盈收状况显然令人振奋,后面几个月都实现了盈利,盈利来源包括广告、内容付费、 粉丝经济 、打赏以及和内容结合的电商等。杨廷皓觉得:“在线音频的粉丝效应比视频网站强,人们观看视频网站时记住的往往是内容本身,收听音频时明星主播比内容更吸引人。”
粉丝经济成为蜻蜓FM变现的一大着力点。2015年,蜻蜓FM开启了PUGC的内容战略,邀请传统广播电台的专业主播和财经、军事等垂直领域的意见领袖入驻蜻蜓FM制作上传内容,解决“音频平台自己做PGC内容可拓展性太差,UGC质量又参差不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杨廷皓意识到,过去蜻蜓FM的PGC只以内容为导向,产品可取代性太高,倘若以人为导向,用户黏性会更强,有机会形成粉丝经济。
“我不看好纯粹的知识付费盈利模式,互联网上的知识都是免费的,自学的效率比音频传授更高,现在的知识付费很多是粉丝经济的变形。”杨廷皓对亿欧说,“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也希望知识付费的模式存在,出现证明这个模式可行的公司,只不过这个部分蜻蜓FM会谨慎些。”
2015年入驻蜻蜓FM的签约主播不到1万人,2016年签约主播数已超10万,这一数据足以说明蜻蜓FM对上游内容的重视程度。用杨廷皓的话说,蜻蜓FM做的事是发现“价值洼地”, 找到具备某领域专业知识,却不知道怎么生产和运营作品的KOL后,蜻蜓FM团队通过内容策划、整理、发布、运营等环节扶持他成为某个音频垂直领域的网红。
“打通上游的内容与下游的渠道、用户,形成 音频产业 链的闭环,并为主播提供变现的可能性,这就是蜻蜓FM的价值所在。”
音频+技术丨做好内容,等待第三波红利
对于正在完善音频生态布局的蜻蜓FM来说,可做的事情非常多,杨廷皓把内容放在首位。
在内容端,签约头部内容,扶持垂直领域的KOL,还和优酷、创新工场成立了一个创业基金,孵化优质的音频节目,向播主提供资金、工作室资源等条件。在产品端,除了常规的个性化推荐外,还加入了传统媒体的玩法。
蜻蜓FM的产品负责人彭圣才告诉亿欧:“我们会运用 大数据 根据用户的喜好和属性推荐内容,但为了更好地把优质内容呈现给用户,也会采用人工推荐的形式,‘此刻热听’这个栏目挑选了代表蜻蜓水准和个性化的东西,说不定能让用户更喜欢蜻蜓FM。”
大数据之后,业内人士认为以 人工智能 为代表的新技术将会对未来音频内容的生产和分发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杨廷皓也多次谈到音频的三波红利,智能手机和车载系统之后,随着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的发展,语音逐渐成为重要的交互方式,音频产业将迎来第三波红利。
“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人机交互,通过手机把云端的数据和用户结合起来,但是交互效率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手指触控的交互方式并不是最天然的。”杨廷皓说,“最好的人机交互应该摆脱任何形式的交互界面,还原面对面的场景,而语音是最自然的,效率最高的交互方式。”
“快的话一年,慢的话三年,完全取代手指触控交互的语音交互就会出现,那时音频内容将会是很重要的补充。”杨廷皓判断。
与杨廷皓口中的“会发火”不同,采访结束后,蜻蜓FM的员工向亿欧透露,“基本上没有见过廷皓生气,他非常儒雅,过节会从台湾带芋圆给公司同事,比起杨总,也更喜欢我们直呼其名。”对团队,杨廷皓不吝好评:“我们人数不多,但执行力很强。”
他告诉亿欧,创业公司想活下来,要坚持,乐观,盲目相信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还要感染别人也相信并跟着一起往前走。
感染的力量来自于哪儿?或许,我们可以从员工对杨廷皓的评价中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