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宏图?构建新经济生态是关键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如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宏图?构建新经济生态是关键

众所周知,推进粤港澳 大湾区 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出台,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纲要还提到,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纲要已经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描绘出了一副宏图,但要如何才能抓住其中的机会?中小企业又如何与大湾区共同发展?

6月29日,由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深圳湾 新经济 商学院主办的“ 首届大湾区新经济生态高峰论坛 ”在深圳举办,围绕大湾区未来机会、新经济生态构建等关键词汇展开探讨。

在演讲中,各位演讲嘉宾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个关键词——“生态”。粤港澳大湾区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生态的构建,这个生态不仅包括物理空间上的生态,还包括产业发展上的生态。粤港澳大湾区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长处和短板,构建生态,对各城市而言,是取长补短的过程,各个城市也能从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招商蛇口产业研究院 段景伦 提出了“大湾区辅城体系”的概念。目前,深圳的发展面临着几大难题,比如用地空间严重不足、交通亚健康、水环境污染、中小学学位缺口巨大等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在大湾区简历辅城体系。

什么是辅城体系,如何建设辅城体系?段景伦表示,东京湾区“一都多县”的辅城体系就十分值得参考。母城和若干辅城协同发展空间结构的裂变、政府和市场的力量相结合、开放带来多样性。

东京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实施了“工业分散”的战略,将一般的制造业迁往周边城市,这样既解决了中心城市过于拥挤的情况,又帮助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可谓一举两得。京滨、京叶两大产业聚集带就是在这样的战略下形成的,横滨主要产业有石油、石化、运输机械和钢铁生产,千叶的主要产业则是钢铁、食品和炼油,东京则强化高端服务的功能,“专心”担任全国政治、经济、商业、金融、文化中心的角色。

除了地理区域层面上的生态构建外,产业生态的构建也至关重要。

深圳湾科技董事长邱文在演讲中,谈到了产业生态与湾区经济发展的话题。他认为,企业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0到1”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有三个: 创始人、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 ,可以说,企业在这个阶段是否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条件。

而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从“1到100”,在这个阶段,企业能够发展壮大,就不光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条件,更重要的是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这时候 产业资源和产业生态 就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一方面,要重视产业园区的作用,产业园区能够将一条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聚集,实现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另一方面,要做好城市间的协同,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各个城市,在产业上均各有所长,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范围内,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也是构建产业资源和产业生态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次论坛,除了讨论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生态发展外,还就“上市公司与投资机构如何在产业资源、产业资本、投资等方面共生共赢”和“新经济企业将如何抉择科创板、创业板、港股及美股”等议题进行高层对话,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与空间,充分实现园区生态链共生共赢。

此外,论坛还发布了《约见董事长》节目,旨在搭建科技园区、上市公司、投资机构等多方沟通交流的高端平台,助力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助力湾区创新创业、助力投资机构投后与退出,为监管机构培养更多拟上市企业,共建开放共享新生态。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随意打赏

粤港澳大湾区关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湾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