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昌:七大关键词解析复星医药全产业,合作、成就、人工智能(上)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郭广昌:七大关键词解析复星医药全产业,合作、成就、人工智能(上)

【编者按】12月10日,复星医药在上海瑞金宾馆召开了“复星医药与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暨 人工智能 辅助 精准医疗 高峰论, 复星集团 董事长 郭广昌 亲临现场,通过七个关键词解析了复星大健康“生态圈”大棋局。

本文为上篇,包含4个关键词,分别为:Intuitive Surgical;肺癌早期诊疗;研发、生产和销售;AI人工智能。

本文转载于公众号复星医药,作者复星医药,由亿欧编辑整理,供行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一:Intuitive Surgical」

首先,合作公司Intuitive Surgical本身非常不一般:这家成立仅仅21年、雇员只有3000多人的公司,如今在纳斯达克的市值已经达到了近250亿美元,股价一度从每股7美元冲至每股700多美元。尤其是在目前美股严峻的形势下,许多制药巨头股价都遭遇了滑坡式下跌,这家公司却依然保持着600多美元的股价,可谓神奇。

支撑其股价最重要的原因,用陈启宇的话说是因为“在技术上,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在全球的医疗器械行业里面是非常少见的。到目前为止就是靠一个产品,达到250亿美元的市值,并且依然保持每年高速增长。这家公司的核心是在于他们坚持非常专注地聚焦于一个点的 创新 ,把这个点的创新做到了极致。公司现在已经授权和正在申请的专利有4,000多项,全都是围绕一个点去做。这么多年,竞争对手都想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真正撼动他们的核心地位。”

那么这个核心的点到底是什么呢?就是“达芬奇”微创机器人手术系统,主要外观图就是下面这样,所以其实很多人不知道Intuitive Surgical公司这个官方名字,都直接把这家公司叫做“达芬奇”,其实“达芬奇”是它的主打产品,也是此前其专注在做的产品。

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 它由三部分组成:按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医生操作系统、拥有3个器械臂和1个镜头臂组成的4臂床旁机械臂系统、高清晰三维视频成像系统

简单地说, 达芬奇机器人就是高级的腹腔镜系统。 FDA已经批准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成人和儿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以及心脏手术。这种系统应用的具体优势不管是从患者的角度还是医生的角度来讲都是医疗的一大进步。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传统的手术要开刀剖腹,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情。而如果一个肺癌病人可以选择达芬奇机器人,就可以只打几个小孔,做个手术几天就出去了。这就是“微创机器人”的意义。

相对于传统手术,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可完全模仿人手腕动作,并滤除了手部的抖动,具有人手无法比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它的活动范围甚至远大于人手,在狭窄解剖区域可360度自如运动,比人手更灵活。同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让医生拥有与开放直视效果一致的手术视野,保证了手眼的协调。高分辨率的立体腔镜提供放大20倍的高清三维图像,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率。对于患者来说,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可使手术效果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损伤和失血明显减少,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手术效果及美观性明显提高。

外科医生都知道, 达芬奇是未来外科的必由之路, 腹腔镜技术与之相比可以说就是“步枪”和“机枪”的区别。如今,达芬奇在美国已经非常普遍,全美50个州的医院都有在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高端医院几乎全覆盖,截至2015年,全世界共完成300多万台达芬奇手术,而其中2/3左右都在美国,已有近25,000名美国医生接受了达芬奇手术操作的系统培训。

用“外科手术革命性的创新技术”来描述达芬奇机器人并不为过。也难怪资本市场对其如此追捧。而现在复星医药和其成立合资企业,也就意味着未来在上海创新研发和制造这样一类领先的,未来新一代的医疗技术成为了一个可能。

12月10日的发布会现场,郭广昌董事长就亲自体验了一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并且,现场还实时转播了一台由瑞金医院彭承宏教授主刀的“达芬奇”机器人公益手术,画面实时切入主会场,带给观众的感受非常震撼。这是一台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需要同时切除胰头、胆管、胆囊、十二指肠、胃等器官,手术涉及器官多,周围血管交错,是普外科手术中最复杂最困难的手术之一。最终,在现场观众的共同见证下,彭教授娴熟地操作“达芬奇”机器人,完美地完成了手术!

「关键词二: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这里其实包含了两个关键词,“肺癌”和“早期诊疗”。

首先,关于“肺癌”。 据现场权威专家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的介绍:“从全世界的范围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肺癌的死亡率都是第一。其实,女性发病率最高的并不是肺癌,而是乳腺癌,肺癌对生命的危险更大。从亚洲的数据来看,日本、韩国、泰国以及台湾这些比较起来看,中国肺癌的发病率成为了亚洲第一。男性达到70/10万,女性36/10万。五年存活率更低。”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由于雾霾等原因,我国的情况尤为严重,据最新的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是名副其实的“癌症之王。

此处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早期诊疗”。 为何早期诊疗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当前的肺癌诊断基本上是偏晚期的,这就给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带来巨大的威胁。

从Gary博士现场分享的图表中可以看出, 如果能在早期就能诊断出肺癌,那么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存活率。

研究发现,5年存活率取决于肺癌确诊的阶段,即肿瘤大小。如果肿瘤在第一期被确证,肿瘤大小在3厘米以下,其对应的5年存活率将达到73%,而第二期的5年存活率则为58%,到第四期,其5年存活率则降至36%。显而易见,第一期肿瘤是突破肺癌5年存活率的主要针对目标。

可想而知,这对病人、对病人的家属意味着什么,而攻克“肺癌早期诊断”技术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正因为如此,现场,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徕女士在其致辞中说道:“我们国家有一个绿色通道的审评审批上市制度,对列入国家和本市重点的专项,临床急需特别是临床上有非常有优势的品种,能够纳入绿色通道,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优先审评。至2014年实施以来,全国总共有77个品种进入了这个绿色通道。上海通过行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一共有13个品种进入了绿色通道。复星医药长期以来也是非常关注、研发和投入。我们也预祝这个产品能够进入全国的绿色通道,尽快上市,造福百姓。”真切表达了政府方面的殷切希望和社会对于这一技术巨大的真实需求。

「关键词三:研发、生产和销售」

如果说成立“合资公司”正式标志着复星医药和Intuitive Surgical的合作从代理到合资,深入到了一个更深层、稳固的阶段。 那么将“研发、制造”中心都设在上海,无疑是更具意义的。 Gary博士说,“希望将上海合资公司作为Intuitive Surgical的第二个家”,这无疑是一个致力于长远合作的真诚承诺。”

合资公司研发、生产的将是除“达芬奇”系统以外又一全新的创新产品,而这一次用“中国制造、共同研发、全球销售”的模式。 据Gary介绍:“合资公司的第一个项目将是要研发和制造基于机器人辅助导管技术的一个产品,这个系统在全球任何市场都还没有完成商业化。所以该产品的商业化将有可能首先在中国完成,或者在中国和全球同步完成。”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辅助肺癌早期诊断产品将可能首先在中国诞生,这对中国整个“创新”战略来说都将是莫大的鼓舞!

而在当前环境下,致力于解决肺癌早期诊断难题方面的技术创新,并将合资工厂设在上海,可以说做的是一件“天时、地利、人和”的事,这也是多位与会领导都提到的一点。

白春学教授说:“现在我们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遇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这种良好的环境。我们不但参加跑了,我们还要领跑。起码在亚太国家地区内,在肺癌早期诊断领域,我们是一个领跑者。我们有天时地利人和,顶层设计、学术引领、科技创新在亚太国家都得到认可。我们有政策支持,有巨大的需求和由此带来的大家的支持,这都非常好。我相信现在是我们在肺癌防治上做大事的时候了。”

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赵自林在现场的致辞中也提到:“近几年,中国高度重视医疗器械的发展,积极鼓励境外并购、股权投资,关注新产品和关键技术。同时鼓励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另外,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人才技术实力雄厚,你们的合作是强强合作,项目一定会快速发展。”

除了“共同研发”外,“中国制造”当然也是一个亮点。一直以来,“成本”的考量一定是新技术推向市场最重要的一点,因此新公司将生产也放到了中国。新闻发布会上,陈启宇董事长颇具情怀地承诺道:“我们也一定会考虑到整个社会和患者的负担,我们一定会在患者的负担和产品的可及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找到大家能够接受的方案。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还是生命,可负担性一定是合资企业要考虑的。”

「关键词四:AI、人工智能」

在复星医药9月发布的公告中,还有这样一段详细描述: “新公司将从事用于经腔手术诊断及治疗的医疗器械、设备、新产品、未来产品以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其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产品,该产品利用与实时视频、放射影像融合、光纤精准定位技术及智能机器人导航的专利独有技术能够快速 确诊患者病理,并提供精准治疗 。”

这其中, “智能机器人”、“精准治疗”的说法尤其值得关注,事实上,这也是董事长陈启宇一直以来强调的复星医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此次新闻发布会上,陈启宇在接受采访中说道:“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未来是非常广泛的,打个比方: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个好医生,比如瑞金医院的医生,他是怎么来的呢?首先,他必须读书的时候很优秀,考进最好的大学,然后读博士,还要有机会留到瑞金医院,或者到国外读博士才有机会留到最顶级的医院,接触最复杂的病例。接着,不断地积累,到了45岁左右,快的可能到40岁左右才能成为很有经验的医生,然后慢慢地到了60多岁就要退休了。就是说可一个好医生经历的过程是学习、积累、实践,最后各种病例都综合汇总在他的脑子里。但是他到了一定生理年龄以后,又不得不离开医疗岗位。所以说这个世界上好的医生始终是一个最缺的医疗资源,因为这其中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而有了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就能通过机器的模拟、拟人化,跟人脑类似的学习能力去积累,它学过的东西不断积累,并且,它也不用退休,不用睡觉,永远在不断地学习,而且可以复制。所以我想未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会成为优秀医生重要的助手,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人工智能的系统和好的医生搭配形成一个主体,可以大大提高医疗诊断、治疗的准确率,可以大大提高优质资源的供应能力。这一点上,应该来说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是全方面的,方方面面。”

而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则在其主旨发言中也强调:“这次我们说服Gary跟我们合作,不是说只是把中国作为一个市场,不仅仅是把中国当成一个工厂,其实我们中国尤其是上海有非常强的研发能力。 所以我们要把最新的技术平台合资,在上海研发全世界最领先的新一代机器人,是要在全球这一块上都要领先。 同步研发,全球同步销售。这个同步的意思是在中国同步销售,但是研发技术是中国合资企业的,而不是美国简单的把技术转移过来,我们要形成自己在这个领域先进的独特研发,就是把合资企业作为Intuitive Surgical在上海的第二个家,我们要把整个技术移过来。”这段话可以说深刻地表达了董事长郭广昌对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的期待和决心,尤其是致力于打造中国本土研发能力的决心和信心。

当天在会上发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高长青院士就是“精英医生”运用“人工智能、机器人辅助精准医疗”大大提高临床能力的一个典型代表。高教授称自己在临床一线工作了30年,主刀完成了各类心脏手术5,000余例,但认为自己最主要的贡献,还是开创了中国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的先例,引领并推动了国际机器人外科的发展。从2006年第一次到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参观,高教授就觉得这是一家“非常惊艳”的公司。回国后,高教授用达芬奇机器人在2007年1月15日完成了首例不开胸手术,实现了全国范围内零的突破。此后,高教授便一直将不开胸做心脏手术作为毕生的梦想,多次创新完成别人没有做过的手术。

由此,关于当天新闻发布会的几个关键点小编已在此为大家解读完毕。而这背后折射出的复星大健康、复星医药在医疗器械板块,乃至整个医疗产业链的“大棋局”却还有待进一步解读……

随意打赏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复星集团郭广昌失联复星董事长郭广昌复星集团 郭广昌复星集团郭广昌复星郭广昌失联人工智能产业复星 郭广昌复星郭广昌郭广昌复兴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