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 云,供应链,工业4.0,谁定义了中国的产业互联网?
2C(to-consumer)企业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然而当今中国最热的话题却非 “产业互联网” 莫属。自2010年至2017年,中国的GDP从6万亿增长到12万亿,催生了市值超过百亿美金的2C公司。拼多多在8月末,赶超百度,以395.1美金的市值跻身中国互联网五强。其中,市值最高的阿里和腾讯已经超过3000亿美金。排名第三的美团,虽然尚难以望其项背,但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即时食物配送平台。美团和饿了么每年创造的收入,占据了该市场全球的64%的份额。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在C端实现了无与伦比的精致,或者至少,已经超越了许多的欧美国家。然而,B端(to business)的改造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
2018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提出了“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展示了这个缔造了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的公司在2B时代的野心。
这个概念可以约等于2B,但是也不绝对。在我们与投资人的探讨中,普遍的共识是,“产业”是一个垂直的概念,并且顺序应当颠倒,“互联网+产业”是一个更为准确的说法,它描绘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产业、产业链的场景,也正符合当今许多关注2B领域投资人的投资概念。产业互联网,由此,也包含以下几个概念:
云服务(Cloud)以及其中所包含的SaaS (Software-as-a-Service), PaaS (Platform-as-a-Serive), IaaS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我们认为,SaaS 企业,在现阶段对中国创投与产业互联网的研究最具有价值。其一,阿里云、腾讯云、网易云把持了中国的公有云市场,阿里云更是在2019年第一季度以66%的增速讲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扩大至47.3%,另外,阿里提出了SaaS Accelerator战略,将与中国的SaaS企业共建生态系统。其二,SaaS企业在2016年经历了投资的高峰期后,市场逐步回调,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B2B交易环节的参与者以及供应链企业。通过投入到物流、仓库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参与者通过技术手段,深入到各个诸如零售、餐饮、汽车后市场等实体产业,提升了商流、物流以及交易的效率,优化产业链结构,成功成为产业价值的一环。
工业4.0,通过提升制造业生产车间的效率,改造了工业。
在美国,以上三种形态的企业不乏百亿美金市值的公司,以SaaS为例,自2014年Salesforce上市以来,有超过70家的SaaS公司上市。Workday, Shopify,以及今年上市Zoom和Slack都已经超过百亿市值。
我们根据KeyBanc Capital所跟踪的SaaS公司(截止今年1月),并补充了部分今年IPO的企业,共计覆盖66家SaaS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平均已上市4.56年,平均为其投资人带来4.59倍的投资回报,累计市值达到6100亿美金。 有4家公司投资回报超过12倍: Shopify (SHOP), Paycom (PAYC), ServiceNow (NOW),以及Salesforce (CRM)。
一个普遍的认识是,对于SaaS公司来说,年收入达到1亿美金便是能够上市的标志,而中国的SaaS公司,是否也是一致呢?SaaS, 数据,将为中国的产业互联网带来怎样的力量呢?亿欧国际EqualOcean将于本周日9月8日举办WIM X Beijing系列沙龙第二场《 产业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的下半场 Industry Internet – the Second Half of Internet Era》沙龙,祥峰投资助理投资总监 姜煦 女士将与来自百度风投的投资副总裁 ⽅鑫 先生、弘玑Cyclone科技副总裁 高煜丰 先生,腾讯云副总裁及腾讯企点总经理 张晔 先生共话此命题。WIM Salon的合作伙伴有:Mydream+, Chinaccelerator, 诸葛IO, 皮皮班, Startup Grind, Nordic-China Startup Forum。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