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厨房APP盘活闲置资源,以这三家为代表!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每当结束一天工作在路边吃着快餐时候,90后的互联网从业者小郭,都会想念家乡重庆的味道。直到最近几个月,这种思念才有所缓解。得益于一个新的服务,小郭找到了隔壁小区的老乡张大妈,于是隔三差五就通过平台预定张大妈的拿手菜。而退休的张大妈也因此赚得外快。

服务于这两者之间的平台就是共享厨房模式,他们把闲赋在家并有一身好厨艺的大爷大妈和想吃的健康、可口的白领对接。简言之就是,让人们把自己家厨房做出的美食分享出去,作为替代快餐店一种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暂时抛开食品安全、用户体验、政策法规等问题,当一份路边餐厅的简单、方便的快餐和一份邻居大妈在家烹饪的两菜一汤,放在你眼前,你会如何选择?

盘活闲置厨房资源

“顾客只需要在app上下单,就会有专门的快递人员送上家里厨房做出的饭菜。”妈妈的菜创始人韩迪说。

韩迪告诉新浪科技,我们的核心就是盘活闲置的厨房资源,将爱好做饭的闲散人员和寻找家庭味道的食客进行资源配置,就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通常,平台有两个入口,分别为入驻平台的家庭厨师和订餐者服务。凡是有空闲时间、热爱烹饪且乐于分享的人,都可以免费在App上开个家庭厨房;而没时间做饭又想吃到家里菜的人,则可以通过App预订附近家庭厨房的美食。

目前,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三家企业,分别是:回家吃饭、妈妈的菜和蹭饭,实际上,看好共享厨房经济模式的并非只有他们三家公司,韩迪告诉记者,市场还有至少7家公司在做同样的事情。

情怀主导,生意靠后

虽然公司众多,但是谈及为何选择这个模式的时候,三位创始人均谈到“情怀”两字。

连续创业八年的胡笃盛,上一次创业是“阿姨厨房”,一款与“蹭饭”类似模式的软件,一年前由于模式不通导致项目停止。如今,再出发的胡笃盛,依然选择这个行业,不仅是看好其前景,还因为他想为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增加一点收入。

同样想法的还有,回家吃饭创始人唐万里,作为这个行业中的领头羊,前阿里巴巴员工唐万里也在强调情怀两个字。

“想到这个生意,是在阿里巴巴的时候,我们就有小饭桌的传统,如今只不过是扩大化了,我们发现,很多大爷大妈并不是单纯为了挣钱而已,他们中很多人都跟我说,很多菜标价都是成本,因为他们的孩子也在外打拼,只想为离家在外的人做顿好的。”

妈妈的菜 创始人韩迪是这三位创始人年龄最小,80后的他已经是第二次创业,谈到初衷的时候,他表示,是一次在跟同事吃饭的时候发现的,当时还是上班族的他,跟同事一起吃午饭,然而吃来吃去就那么几家,有一个同事就表示,如果周围小区的阿姨能够给他们提供午餐就好了,简单的一句话却让韩迪看到了商机。

“因为我身边有很多的朋友都是北漂,天天都是吃路边餐馆,很不健康,我完全可以把他们和大爷大妈对接。”韩迪表示。

然而,情怀两字并不是共享厨房模式独有,几乎所有的共享模式,都主打情怀两字,很多企业也输在情怀上,对于共享经济而言,低价仍是消费者是否买单的衡量之一。

有人测算过,在餐馆吃一顿30元的午餐,其中至少8元是付给了房租、税费等额外成本,真正用于食物的只有22元。而共享厨房是利用社会闲置资源,没有房租、税收,从而降低额外支出,能以较低价格提供服务。

实际上,看好共享厨房经济模式的并非只有他们三家公司,韩迪告诉记者,市场还有至少7家公司在做同样事情的公司。

市场与风险

虽然,这三家都是以共享厨房模式进入市场,但是其发展的方向却有着细微的差别。

回家吃饭 目前是这三家中流量最大的,也是补贴力度最大的,注册即送20元餐券、分享给朋友对方获35元餐券、分享者再获10元餐券、推荐厨房上线开店获得高额奖励等福利。

覆盖区域面向整个北京城,不仅包括工作写字楼,还包括集中居住区,厨房每天可以接最多30单,食客最晚提前两个小时即可预订午餐或者晚餐,不仅可以选择上门取餐、外卖送餐还可以在选择堂食。

妈妈的菜则主要覆盖工作区域,主攻午餐市场,厨房每天最多可以接20单,首单可以减10远,提前一天预订可以减5元,食客需要至少提前半天预定,只能选择外卖送餐。

蹭饭 是这三个公司中,市场覆盖最少的,目前只针对望京地区,同样也是做晚餐和午餐市场,厨房最多每天接10单,然而不同于其他家使用一次性餐具,蹭饭在望京地区均采用陶瓷饭盒。

可见,在共享经济的补贴大战中,共享厨房模式并没有进行大力度的烧钱,现阶段来看,其推广方式除了基本的地推模式之外,更主要的还是依靠口口相传。

然而,在其厨房端的问题却层出不穷,韩迪表示,目前问题主要出现在厨房端,阿姨的配合程度、时间的稳定性和菜的口味都是其问题。

除此之外,家庭厨房在App上开店,除了要求家庭厨师持有健康证和进行简单培训外,其他几乎全凭自律。与餐馆进货、销售、库存都有详细记录相比,家庭厨房从原材料采购到整个加工制作过程都缺乏监管。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也很难维护自身权益。

不过,对于厨房的食品安全,很多食客表示并不担心,有人坦言,宁愿花多点钱,也不愿意吃街边的地沟油,家庭厨房更加让他有信任感。

但是,对于时间上却成为家庭厨房的短板。“平台通常要提前很久才可以订餐,这对我们上班的人来说有点麻烦,而外卖平台却可是随时预定,相对比更加人性化。”一名使用共享厨房的用户表示。

同时,因为快递是第三方平台和厨房自送,有时候订单多起来,就很难保证准时送达。

其实,就像拼车无法替代出租车一样,家庭厨房O2O也不可能替代餐馆,双方会在竞争中找到各自位置,实现互补发展。

未来发展

不难看出,共享厨房模式还是一个初生的婴儿,相对于拼车软件和短租平台来说,还未被资本市场开发。

对任何市场来说,短期的流量虽能代表其行业的繁荣,但谈起根本,仍要用长远的盈利模式,显然,在短期这三家公司都不能够给投资人回报。但各家公司也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并从不同方向开始进行尝试。

韩迪的想法是在流量足够多的时候,进行餐饮品牌孵化。他认为,线上有很多阿姨的手艺是很好的,在流量足够多的时候,会形成品牌效应,在积累用户的同时,他们可以去孵化这些厨房,创造餐饮品牌。

对于二次创业的胡笃盛来说,在共享厨房模式下,他想不到更多的盈利模式,他采用中央厨房供应半成品的方式,不仅节约了采购成本,更加节约了厨房端的时间成本,厨房端仅需充当应用厨师的角色,也扩大了厨师端的年龄范围。

当然,这一部分违背了共享厨房的初衷,但是短期来看,胡笃盛认为盈利才是硬道理,未来他们会在盈利的基础之上,回归到大爷大妈做饭的模式上。

回家吃饭运营总监周统坦言,目前他们没有过多的考虑盈利模式,前期他们会专注于积累用户上,当流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上的时候,他们会考虑商业模式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共同营造市场、培养用户习惯是三家企业的所需要共同努力的事情,而后的商业模式是否成立都有待于市场的检验。

本文被转载4次

首发媒体 亿欧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