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领袖峰会高峰对话丨颠覆性技术与人类未来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IT领袖峰会高峰对话丨颠覆性技术与人类未来

2017年4月2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办的“2017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亿欧作为支持媒体受邀参加。

出席此次峰会的企业方嘉宾包括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创新工场创始人、董事长李开复、数字中国联合会常务理事田溯宁等。

以下是“颠覆性技术与人类未来”高峰对话内容:

曾强:咱们下面这个论坛应该是今天最后一次大会论坛。为了使得最后一场能够更加有些互动,我建议各位嘉宾无颠覆不出口,说的语言、说的观点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颠覆性的启发。另外我也希望每位嘉宾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尽量压缩,这样能够留出一点时间给台下观众提问和互动的过程。

首先介绍一下台上四位嘉宾。今天我们题目是颠覆性技术与人类未来,首先特别隆重介绍一下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张首晟教授,被杨振宁先生认为迟早会获诺贝尔奖的一个华人。第二位,他提出了一个观点,生命是可以数字化的,而数字化的生命是可以智能化的,智能化生命是可以长寿化的。他的观点是在座每个人都可以活到150岁,请出王俊。第三位,是中国在理论创新、军事化的管理和上市公司管理股票当中,如果五年前买他的股票的话,今天基本上有50倍以上的回报。钟玉先生,所创造的康得新企业,从工业的皮肤涂抹开始,到工业的肌肉光纤维、工业的骨骼碳纤维。最后一个是国家进步奖,目前为止在深圳除了华为以外,获得国家进步一等奖,同时在全球原发性专利,裸眼3D创始人戈张先生。

在展望人类100年发展走向之前,简单回顾一下过去将近1000年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每一次一个大国的崛起都是和这个地区的颠覆性技术大规模商业应用以及对人类的一次重大的飞跃密不可分。13世纪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对陆地征服最大的一次征服,来自于成吉思汗欧亚帝国的建立。在这次人类对土地的征服当中,成吉思汗用了三个颠覆性技术:指南针、马下的铁掌、牛肉。使得欧亚铁骑军队对人类最大的一次土地上的征服。人类对海洋的征服来自于15世纪,当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海洋技术的大规模的应用造就了海洋帝国。人类从陆地到海洋征服又跨了一个很大的飞跃。第三次重大飞跃是蒸汽机时代,发明的汽车、后来发明了飞机,人类开始对空间的一次征服。到了第四次,20世纪加州新移民所带来的互联网,对人类知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时空的征服,应该说完成了人类第四次征服。到了2017年人类正在开始对第五次人类未来的生活改变的一次巨大的飞跃,那就是对太空和对人类自身的征服。

今天正好在座四位对人类的基因的征服当中改变了人的寿命,对人的眼睛裸眼3D征服当中,代替了人的器官,对人的皮肤、 人工智能 等等的干预,正在替代人的本身的器官。我们今天正处于人类第五次剧变当中。

把话题首先给我们年龄最大的钟玉,你怎么看待什么是颠覆性技术,定义是什么?你怎么看这个时代?

钟玉:与会的各位企业家,我从事工业研究、生产已经有49年了。康得新创建16年,一直在从事颠覆性技术的创新。从我们这个角度来谈谈对颠覆性技术创新这个时代的认识和理解。我想有这样四个观点:

第一,首先认识什么是颠覆性技术创新。1995年哈佛商学院克里斯教授首先提出了颠覆性技术的机遇、浪潮当中首先定义了颠覆性技术。他的定义,颠覆性技术这种创新能够颠覆传统技术的产业和市场,起到一种颠覆性效果。而这种创新恰恰有两类,一类是完全独辟蹊径的创新性技术,比如数码相机替代了胶卷。第二类是现有技术在跨领域、跨学科的应用型创新。这两类创新带动了时代变革、产业变革和市场变革。

第二点,我们为什么说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一种颠覆性技术创新时代,我认为最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由于我们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递加速。如果在清朝可能从北京到广州送一封信可能得一个月。现在一个信息发布一瞬间就传遍全球。所以信息的发布使得知识的传递、知识的学习加速。

第二个观点,由于我们的工具,就是计算机的速度,使得我们的算法、对工业研究、产业技术研究加速。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在1979年曾经担任我国千73主发电的设计,当时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延寿。当时电刷寿命只有150小时,国外300小时。我用了四年时间,跟当时主观设计师,4年,几万次配方、几千次试验,到最后已经成功了,小规模量产的时候失败了。总工程师放弃了,结果我把所有的试验数据拿回来,拿计算机算了一个月,概率、分析、统计,最后找出一个规律,我给他打电话说:回来,虽然是碳材料,但是石墨用的地方不对了。最后试验成功了。这个试验在今天用不了一个月,也许几十分钟、几个小时就计算出来了。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带来了颠覆性技术时代到来。

第三,颠覆性技术正在给我们各个方面带来挑战和机遇,带来了政治、商业、军事和社会的机遇和挑战是我们要去预见和要应对的。比如说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展将会颠覆原来全球的世界地域战略,认为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世界。未来,石油不重要了。同时很多的像俄罗斯、中东、南美靠石油支持经济的国家将来将会出现困境。比如商业麦肯锡定义了12大颠覆性技术,未来十年给世界带来商业价值每一项都超过1万亿美金,这将是一个巨大商业机会,但是同时也意味着一大批企业、行业被淘汰。

像我们社会生活,过去一百年由于科技进步、医疗进步,人类寿命已经延长到50岁,中国平均寿命是76岁,日本是86岁,由于新一代基因组技术研究,对我们基因检测、基因擦痕, 精准医疗 、器官再造,使得未来人类再延长20年甚至40年寿命是可能的。而当这一切实现的时候,如果再延长20年寿命,我们养老保险资金将被掏空,所有保险公司将会破产,给社会带来重大冲击。

第四个就是军事。军事更不用说了,伴随着人工智能、一系列的量子雷达等等超高性能武器,未来战争将成为无人战争,美国已经开始设计无人母舰再带着很多小的无人舰,所以颠覆性技术对未来政治、经济、商业、社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最后我们这个题目是讲颠覆技术与人类未来。人类未来,今天马云讲的非常好,我们面向全人类这是一种眼界,更是企业的一种境界。我们在2012年康得新在光学膜一项,原来跟三菱化学合作,三菱化学把我们婉言拒绝了,2012年打造成为光学膜最大的时候,赢得了三菱化学尊重,请我们去考察三菱化学,他所有高管都出来,挂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日本国旗,门口列队90度鞠躬,当看他们展厅的时候,我震撼了,他们提出三菱化学追求是为了人类未来50年舒适性作为企业的追求,为人类、为未来这是企业有非常远大而很高的追求境界。25年前我下海还追求为民族振兴,今天我们康得新定位已经追求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去干出点事儿作为企业境界。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谢谢!

曾强:刚才提到了颠覆性创新很大的特征就是跨界,张首晟教授不光是美国的国家院士,还关注美国的艺术,跨界够远。你怎么看待,站在全世界未来技术领域理论和最前沿的斯坦福,你怎么看待今天这个话题?

张首晟:今天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分享。今天这个话题讲起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代。讲起颠覆,我们人类已经进化了10万多年,但是的确是到了人工智能这个时代,实在是一个真正的机遇。所以它的颠覆性比你刚才讲的四点远远来得重要。但是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你讲的四点还是在空间上受到限制,你讲大陆、海洋、天空,总的来讲还是在地球这个范围里开发新的领土。但是今天看到人工智能和科学,科学是一个无限的江山,这也是给了我们非常多新的机会。

在这个领域里面我看到两个重大的机会,我也是觉得中国现在在互联网领域已经有非常大的进步,在科学领域也有非常大的进步,但是总得来说把两个要跨界的结合起来,还是做的不够,但是为了真正推动人工智能下一步,必然要把这两者之间做一个紧密连接。

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今天我们之所以,今天上午的讨论大家也提到人工智能这个概念60年前已经有人提出过,为什么今天才会突飞猛进突变。主要是三个不同趋势的会合。一个是计算能力按照摩尔定律在增长,每过18个月翻一次倍。一个是由于互联网、 大数据 产生。另外我们在算法上做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如果回到2点基本上,一个是摩尔定律是不是继续往下走,这是我个人研究的一个领域。大家现在都普遍认为过去50、60年摩尔定律的确按照每18个月翻一次倍的原理。但是过去50、60年的推动基本上是工程师做的事情,只是把同样的设计原理、把芯片的器件做的越来越小,三极管越来越小。但是大家普遍认为按照这种规律做下去,摩尔定律马上会停止这么快的速度推进。现在给了一个很大的机会,可以在白纸上画更美丽的图案。摩尔定律之所以碰到阻力,就是因为每个三极管散发的热量都是差不多,但是如果把三极管数目每过18个月翻一次倍,产生的热量也是每18个月翻一次倍,这样集成下去,就要烧掉。我的发现是按照高速公路原理按照车道运行,而不是杂乱无章运行,所以几乎不散发出额外的热量,这也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发现,2007年被评为全球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硅谷当年之所以成为硅谷,就是因为技术发明。我们按照老路跟硅谷竞争肯定落后。如果有一个新的技术产生,新的材料发现,必然会导致一个新的颠覆性机会。所以我们今天在深圳开这个会,我也是希望深圳成为下一个硅谷,但是如果真正要成为下一个硅谷,要技术上进行颠覆性改革。材料对整个社会起到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几乎我们任何人类跨时代的时代都是以材料命名,比如旧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硅片时代,我的发明是建筑在石墨烯以上,是一个烯锡。我们计算能力一定要非常高的提高。

讲起科学,最重要的科学一个是数学、一个是物理。数学的领域必然也会由于人工智能推进带来突飞猛进变化,因为我一直在举这么一个例子,我们人看到的鸟飞,我们想学飞,但是一开始只是简单的仿真,后来之所以有突飞猛进变化,是我们理解了数学原理,我们发现了空气动力学是理论动力和数学非常好的结合。今天的确又碰到了人工智能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下一步如果真正理解智慧的数学原理的话,完全设计出来完全跟大脑完全不相关的新的智能的机器,远远数量级上超过大脑功能。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这也是科学家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也是科学和产业颠覆紧密结合的时代。

主持人:在座有多少人想活到超过100岁的?王俊,你说说你的观点。

王俊:IT领袖峰会,特别牛,这是我第三次参加IT领袖峰会,2015年的时候我和吴文达作了两个主题演讲,今年我离开了华大的CEO,他也离开了百度。今天有两个更牛的人讲了一下,一个是马云讲了,还有一个是朱民讲了,讲了以后许勤走了,峰会充满变数。

主持人:但都是升了。

王俊:未来充满不可预测性。挺有意思的,今天提到生命的时候,生命是可以数字化的,提出一个什么观点。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这样我可以纠正他。从生命可以数字化的假设来讲本身就是措施的,因为生命本身就是数字化的,而不是可以被数字化的,生命本身就是数字化的,生命本身就是程序在运行,运行中不同的迭代有不同的结果,只不过运行的方式和原理不被我们知道,我们还不理解,我们刚理解了一点点,我们把基因读出来,好像一个人把一个软件程序读出来以后,能不能够用测序,以前华大基因就做这个事把ATCG读出来,这个读出来很简单,但问题是你不理解这个程序。

刚才张首晟讲人工智能三个很核心的要素,我先把计算能力和算法放到一边,我们先说数据本身,我不知道在座多少人手上有自己的基因数据,有多少人在网络上有你的社交图片数据,有多少人在网络上有你说话的数据,有多少人有你各种各样的走路走多少步的数据,我们就知道了生命科学的大数据时代远远没有到来。我们现在看到人工智能可以对图象识别、语音识别做很多比较深入的探讨。刚才举的手已经是非常高端的人群,结果只有两三个人举手说我有基因数据,但是细聊一下他手上有的可能只是片断的基因数据,而不是真正的全部基因数据。

但基因是生命科学数据里面最简单的数据,它是一个线性的ATCG的最简单的数据,我不知道各位此时此刻或者这一辈子做过全部蛋白质的数据?没有。有没有此时此刻全部代谢物的数据?没有。更不要说RNA的数据怎么样,蛋白质的数据怎么样。这就是生物学,你要理解生命本身先需要生命科学的数字化的数据,但没有什么人有。我们有什么数据呢?我们手上有的最多数据是临床数据,绝大多数人都去过医院或做过体检,在体检中心或医院里面可能会有你的体检报告,医院的诊疗报告。这是现在的人工智能领域应用最多的,IBM watson一开始把所有病人的病历资料拿过来,做一个人工智能的诊断,把自己当成普通医生,或者当成一个比较好的医生,就是现在做得更多的。但如果你真的想理解生命本身,从结果算结果是算不出来的。

比如中国的糖尿病发生率非常高,我不想得糖尿病,但现在跟糖尿病有关的数据有哪些呢?唯一的数据就是在医院里面的测血糖,测了一次以后血糖数据是怎样的,这是你唯一的数据。你通过那样的数据和糖尿病的数据,让你自己不得糖尿病几乎不可能。在糖尿病的管理体系里面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糖尿病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呢?有的人天生生下来得糖尿病的概率高一点,有的人天生生下来得糖尿病的概率低一点,就是你的起点。第二个是饮食习惯好还是不好,我是得糖尿病的风险高,我天天注意运动,饮食也非常注意,我没问题。我得糖尿病的风险低,但是天天胡吃海喝,一天一斤茅台,我得糖尿病的风险就很高。这些数据有没有被记录过,有多少人被记录过?所以你真的想要管理自己的健康,管理自己的生命,首先前提是有多少数据真正被记录了,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记步数的数据。所以这是我 碳云智能 很重要的使命,帮助每个人把生命数字化。

生命是可以被计算的,不仅仅是可以被数字化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程序,它在算我今天喝了一碗粥,血糖怎么变,这是可以用数字精确描述出来的,而不是随机变化,想高就高,想低就低,身体是一个非常精准控制的机器,而这个机器本身是可以被计算的。所以有一个真正能够理解这个生命最好的办法是用计算机里的一套人工智能的学习系统来学习你这个生命的特质。

我今天喝一碗粥血糖怎么变,我记录下来了,我有模型,有输入、输出,我做多了,回过头来看这个模型越来越准确了,我做了一个计算机的王俊,这个计算机的王俊跟现实的王俊一模一样,我跑马拉松它也跑马拉松,它跑完马拉松的身体跟我是一样的。如果这样可计算的模型实施出来,未来就可以基于你的数据做一些精准的健康管理模型。

我认为未来,如果生命是以碳为基础,碳基的世界和未来硅基世界会完全打通。因为在硅基世界里的人工智能和碳基本身这个体系就是人工智能体系,会越来越相像,能越来越理解对方。如果对于这样的神经网络的东西越来越像人,我们学习生物学可能不再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而是以计算机的人工智能为对象来做。很多东西的突破在未来5-10年会有非常大的变化,但是我不想over promise,因为就像刚才我讲的连最简单的基因在这样高端的人群里面都不超过1%的人有自己的数据,更别说在广阔的人群体系里面。所以生命科学的大数据还没有到来,还没有真正到来。我们应该在这个领域里面做非常充分的准备,要迎接它的到来,或者是要创造它的到来,这是我们这个领域里面应该去做的一件事。但是它的时间和步数可能会很快,三五年的时间就会有飞跃的发展,十年可能整个你看到的医疗健康体系、保险体系会完全不一样,在那个时候在座的各位都能等得了,76岁的平均寿命,100岁、120岁完全有可能,因为生命这套程序的设计就是120岁。

问题是你能不能让这个程序运行到120岁,在于你能不能理解和认知这个程序是怎么运行的,而这些东西都要在数据基础上才能完成。这个年代刚刚开始,有点像10年、15年前IT行业一样,或者互联网行业一样,刚刚在兴起,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挑战。

曾强:在座大家肯定会有一个人问王俊如何把生命活到120岁以上。刚才王俊纠正我,我说生命是可以数字化的,他说生命本身就是数字化的。我跟王俊一直争论,当时我要入股他们公司,他也没有给我任何数据,去年的财务报表也没有。我们还是非常坚信王俊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好的回报。

下面请出戈张,让他分享一下他对计算视觉和未来的看法。

戈张:感谢主持人,感谢在座各位嘉宾。颠覆性技术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刚才曾强也分享了历年来,颠覆性技术对人类影响的变化。从今天主题是一个智能的主题,是一个IT峰会。100年来工业革命看,蒸汽机发明,电子化时代硅片发明,到后面的互联网发明一直到我们谈到的人工智能,每个时代这么大变化对人类的改变、对信息的改变、对我们思考的改变,包括对社会格局管理的改变都有非常大不一样,这是对未来整个的一个展望。

从人工智能来讲,本身人工智能是今天最热的一个话题,从各个领域大家谈到他的综合性、发展性。从我们这个领域,计算视觉,我们如何解释这个计算视觉。很多在人工智能PPT里面都把计算机视觉提上来。计算机视觉是单一层面,如何让机器拥有一双人类的眼睛。我们提倡计算视觉就更多是一些不仅对机器提供一双人类的眼睛,同时要让人拥有更多的,能观看到更多的信息。也就是说从两个方面解释它。一个是获取,一个是显示。这是我们对计算视觉未来的一个解析和理解。

举个例子,视觉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很多都来源于视觉,化妆品、娱乐、电视等等。从过去的黑白到彩色、3D,我们是否在3D之后再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为我们的经济做更多贡献。第二,如何让机器把这些信息读懂,并从中获取更多对人判别、感知的一些信息。

举个例子,今天我们看到什么样的文字会感动?我们看到什么样的电影会激动?看到什么样的图像或者说艺术品会有更多的联想?如何能够让人们,机器读懂人们各种感情,这是在未来人工智能里面很重要一个部分就是计算视觉这个层面。

第二个,人有很多的视觉、触觉、味觉、听觉等等。什么最重要?很多人都觉得失去视觉非常可怕,很多东西享受不了,无论是观赏性的,还是日常应用性的。人工智能也一样,是觉得深度学习是最早被应用起来的,图片的识别,我们自己本身在3D当中也做面部跟踪,移动跟踪,对人整个面部表情,包括一些细节,举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包括小朋友瞳距跟成年人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各种应用当中,整个计算视觉对整体帮助非常之大的。深度学习又在计算视觉当中最早被应用当中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模仿和分析,对整个未来计算视觉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发展,也同样对人工智能将提供更好的支撑和帮助。所以对于超多维来讲是两个层面去发展这个领域,一个是获取层面,一个是显示层面,所以整个颠覆性技术在各个层面当中,不断拆解和不断区分将在未来有着更大的意义和更大的价值。

我想在不久将来,无论你使用的、购买的,比如说他能够联想到很多东西,很多的方式,比如说电商购买习惯,现在很多的都是基于文字性搜索,真正图片性搜索如何解决,三维重建获取如何做,比如我们在未来电商当中遇到很多的信息和问题,现在来讲大家都是从京东、阿里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提给大家一个问题,比如这个玻璃杯今天如何购买?在计算视觉当中就有深厚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手机、照相机拍下来之后,他可以在大数据匹配下很快找到你所想要的并没有文字标识或者特定标识的产品并且有效地把它连到电商,这都是计算视觉在不同领域当中的部分应用。这个将对我们人类未来购买习惯、观看习惯、电影当中的各种问题,我们今天拍一张照片如何选取有价值的信息、有价值的内容被我们所用,这个都是未来整个在计算视觉当中对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所以说颠覆性技术总是有很多的各个层面不同小的应用、小的技术所构成,最后组成成一个今天最大的一个应用,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人工智能当中,我们所做和学习当中就是在视觉计算当中如何对它进行分析和理解。谢谢!

曾强:下面我们把提问机会留给在座大家。

提问:给王俊提问,关于伦理和人权问题怎么解决,如果被统治者可以随意篡改一个公民他的生命的长度或者低层劳动人民他们因为生活贫困,无法继续开始生活,他的健康管理程序可以随时被修改或者少部分人通过掌控了这种技术操控世界所有资源,包括增强地区冲突,还有其他一些的人权问题,设计这些技术过程中有没有考虑过带来其他的负面影响?

王俊:我首先想说任何一种和健康、人类医疗健康相关的技术都有你刚才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人工智能或者数字生命、基因技术,其实什么都一样的。你只要跟人的健康、跟人打交道,都需要考虑这些问题。考虑安全性问题、考虑生活伦理问题、考虑隐私问题。你只要跟人打交道,都必须琢磨考虑这个事儿。这个倒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特殊的地方是在于一提到基因,甚至克隆,合成生物学、转基因这些词汇的时候,大家通常就会觉得跟他们的联系会更多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比如说基因编辑技术现在已经非常强了,我们可以改动人类这30亿个字母当中任意一个字母,这也是我们华人张峰在MIT做的非常好。最近华大还发了一篇文章,合成生物学,把一个酵母已经合成出来的。像这些技术某种意义上讲是有些,如果你在不完全理解生命的基础上,你对一个基因进行改动,你不知道那个改动后果会带来什么,所以在科学家考虑这个事情的时候要更加小心地去琢磨和注意这件事儿应该怎么做。

我觉得无论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还是基因编辑技术,还是数字生命技术,还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到人和健康这件事情的时候,都需要去考虑隐私、伦理,考虑安全性问题、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考虑每一个人能不能接受这件事情的问题,是小部分人先做到还是所有人都做到,考虑它的价格问题、成本问题、推广问题、政府监管问题,就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儿,他其实不是那么直接的一个应用的关系。

提问:首先感谢主持人给我提问机会,我是来自深圳财富基金管理公司的,我的问题提给张首晟教授,去年参加了一次活动,谷歌首席架构师说到2045年人类可以永生。你从美国过来,你对这个理念可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另外我也知道你是非常著名的投资银行家,你对生命领域有没有投资?

张首晟:这只是谷歌某一位科学家。奇点这个概念是怎么产生的?是黑洞是一个奇点,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地平线。但是有一个非常奇妙的物理效力,人本身作为穿过这个地平线,根本感受不到。所以人工智能真正改变人类也是一个潜移默化过程,而不能定为某年某月会发生的事情。

提问:我问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请教一下张首晟教授,在量子计算等等量子技术真正实现以后,您的锡烯技术会不会被淘汰,我认为你这个技术还是摩尔定律产物,摩尔定律发展到极端,当三极管小到只剩下一个电子,就不遵守经典力学,进入量子阶段了。您的技术会不会被淘汰?

张首晟: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为什么量子计算这么神奇,有一个著名试验,任何一个基本粒子穿过两个孔的话,最后的试验唯一可以解释的基本粒子同时穿过了两个孔,这是一个非常神奇过滤两项性的量子效应。既然可以穿过两个孔,就可以做很多很多计算,本来我们一个非常难的数学难题就可以用量子计算实现,所以这是跟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原理,什么叫量子计算。

美国有两派思路,量子计算已经是非常高的黑科技,在这里面还分两派,通常的量子计算、拓扑的量子计算。在大家印象中谷歌比微软先进,但是这件事正好相反,谷歌采取通常的量子计算,而微软采取方案是拓扑量子计算,拓扑量子计算所需要的材料就是我发明的那些拓扑的材料,他也是更加的神奇。我们通常在经典世界里讲一个比特0和1,量子世界里0和1之间可以任意叠加,我们新的思路是把一个量子比特可以拆成两个部分,这样使他更加稳定。

曾强:下面我们听听来自德国的张教授你怎么看待人工智能和人类未来?代表欧洲能不能提一下你的观点。

张建伟:从近年来看,很多颠覆性技术有些是源于欧洲,有些在美国实现,像工业4.0比较典型的技术是集成性颠覆性技术,由很多技术集成而成。各位谈的颠覆性技术都是来源于交叉学科、基础学科,这就是颠覆性技术在中国高技术的缩影。我想在新的一轮川普对基础研究的削弱的情况下,咱们中国在这方面有那些机会,在这种交叉和跨行业的创新方面,各位能给什么建议?

钟玉:他问的是在跨领域、跨地区,现在的颠覆性技术,一个是完全新的技术从头创新,当然我觉得更重要、更广泛的是现有技术的跨学科、跨领域,跨学科、跨领域,从我们的体会和康得新的做法,第一是我们要在全球化的研发体系的建设,包括全球的学校,我们跟20多个院校合作,包括全球研发中心的设立,我们在全球8个国家设了9个研发中心。包括跨学科的研究,我们正在推出的人工智能健康魔镜,这里牵涉到红外、光学显示、触控、互联网、算法于一体的,这些技术原来都是现有的,无非是用到这上面就产生一种新的健康检测的魔镜,这些应用就形成是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应用迅速发展。当然我们也和德国、欧洲各项技术进行跨领域的技术合作。

主持人:最后请台上的嘉宾每人就你自己的领域说一句具有前瞻性的、颠覆性的技术,可能会对未来产生很大影响的。

戈张:颠覆性技术我认为自然科学总是引领着社会科学的进步而进步,刚才我听钟教授讲关于人工智能的奇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矛盾,我们要通过自然科学探索广袤的未知,用社会科学去管理和约束,有利于人类健康的生长与发展。对于颠覆性技术来讲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拥抱未来。

张首晟: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必须要有基础科学和技术的解决。

钟玉:颠覆性的时代为中国引领全球带来了机遇,我们注重前沿布局,关注跨行业的应用研究,在一个颠覆技术时代的到来,实现中国引领全球。

王俊:我觉得每个人都会在不远的将来拥有自己的硅基镜像,就是计算机里的一个镜像,那就是硅基世界的你,在不愿的将来每个人都有人工智能的你,帮你做生活、健康的每一个决策。

主持人:最后我想总结一下,今天四位嘉宾为我们探讨了人类社会的第五次大飞跃,这次飞跃应该说按照四位公司所做的东西是很可怕,但是也无法拒绝的一个社会,这个社会就是人们用自己所创造的智能有可能和人类本身进行控制未来,张首晟的人工智能出现高级阶的人,王俊的基因重新克隆一个自己,钟玉先生的碳纤维把人类的四肢全部模拟,戈张把人的眼睛用裸眼3D新的视觉做一个假眼睛,那个时代到来的话2017年有可能真的是人类进入人类奇点的到来,谢谢大家。


亿欧将于4月21日在深圳特区馆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新科技·划时代”峰会——让人工智能落地才能产生价值,报名猛戳:http://www.iyiou.com/a/ai_shenzhen_2017

本文作者张安媛,亿欧专栏作者;微信:zayzay_011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2015中国it领袖峰会中国it领袖峰会深圳it领袖峰会it领袖峰会颠覆式创新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