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与科技公司磨合并不一帆风顺,下一步怎么办?丨亿欧智库精选

亿欧智库在 《智能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中曾提到过,智能金融七大应用场景正在进入金融机构业务各流程,但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他们通过购买智能金融技术服务公司产品或与科技公司合作的方式来应用智能金融。
银行是发展金融科技最活跃的金融机构之一,双管齐下:一方面,银行自身发力,自2013年开始,纷纷成立网络金融部;另一方面,与科技公司合作,提高技术水平。 虽然,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双方的磨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近日,普华永道指出, 想要合作成功,就银行而言,在这个过程中可从 推动内在转型、提升机制的灵活性、储备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塑造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 四方面关注自身能力的升级。
以下是亿欧智库为您带来的精选分享:
随着交通银行近日与成功转型电商的苏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已悉数与大型科技公司展开全面合作。 这也意味着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进入了“深度合作”的时代。
普华永道在不久前发布的《银行业快讯:2017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中,特别撰写了专栏文章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指出 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消费者获取金融产品及服务的方式正在改变,两者的强强联手、共同探索金融科技的新机遇是必然趋势。
上一波互联网化探索后的另辟蹊径
过去几年,国内各家银行均以直销银行、电商平台、开放式金融平台等方式来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然而,受限于大型互联网公司对于流量入口的把握,以及银行自身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的约束,这一波探索对业务的实际促进效果未达到预期。
在此情况下,寻求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成为国内银行拥抱金融科技的另一条出路。今年上半年,从建行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金服开始,工行、农行和中行先后与京东、百度和腾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8月下旬,交行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宣布与苏宁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至此,五大国有银行均与大型科技公司联手。
科技在金融互联网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已被业界广泛认可。 目前,金融科技在风险定价、资源配置、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通过寻求与科技公司合作,实现底层技术和数据与金融机构专业能力结合的主要原因。
磨合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如此,两者间的磨合却未必能一帆风顺。普华永道今年早前发布的《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调查中国概要》显示, 传统金融机构认为“信息科技系统的兼容性”是合作的主要挑战之一,金融科技公司则认为“商业模式的差异”是合作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银行可从四个维度进行能力升级
想要合作成功,就银行而言,在这个过程中可从四方面关注自身能力的升级:
(1)推动内在转型
目前大多数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只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数字服务能力,且分布较为零散,新科技的应用价值未充分显现。很多银行的相关业务流程在新技术应用前后的变化不大,更多只是将新技术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导致流程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提升效果不甚明显。
在金融与科技的合作中,银行应借助科技发展的东风, 着力推动自身客户服务、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的优化转型,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自动化到数字化、从经验依赖到数据依赖的转变,为客户打造全新的服务体验。
(2)提升机制的灵活性
在国内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直销银行曾一度成为转型的“桥头堡”。然而,相当数量的直销银行因背后运营部门在人事权、财务权等方面的束缚,该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被边缘化。
加强互联网金融运营部门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既有助于银行灵活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也可以承担起金融科技发展“先锋军”的作用,缓冲底层平台变革可能带来的对银行管理运营的直接冲击。
(3)储备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
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科技公司, 复合型人才无疑是未来业务和技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科技公司相比银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银行需要更加关注关键岗位和技能的人才储备。
通过双方的合作,培养和储备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并加快创建创新型运营团队,将是银行参与未来金融科技发展,推动信息科技自主可控能力提升,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非常重要一环。
(4)塑造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
科技公司的企业运营机制灵活、激励机制更有吸引力,这都为其创新和成长注入了活力。银行在与科技公司的合作中,除了获得技术输入之外,还可以 借鉴科技公司面向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使命感和创新激情,从形成持续的创新促进和孵化机制。
研究报告分享
10月12日,亿欧智库,联合阿里研究院、微链共同出品 《AI商业化“二次革命”的产业落地——2017中国AI投资市场研究报告》 。报告从三大产业链层次和18个重点行业,到投资机构市场布局和巨头企业投资战略,报告深入探索AI各投资领域的变化趋势,总结AI投资市场主要“玩家”投资规律。
阅读报告请点击: 《AI商业化“二次革命”的产业落地——2017中国AI投资市场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