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颠覆中小银行零售业务的设想:央行主导建立联盟链
区块链
大势来临
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记账簿。随着 比特币 的火热,区块链技术也广为人知。不同于对比特币的褒贬不一,整个金融业对区块链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其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匿名、数据可追溯、记录的数据将会永存且不可篡改特性,专业人士预测,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发行、支付清算领域(ripple)、征信领域乃至证券市场、智能合约(以太坊)、数字产权等等方面将会发挥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区块链技术将重塑整个金融行业。
中小银行 零售业务转型紧迫
在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更加注重 供给侧向高质量、高效率方向改革,中小银行业务普遍受到冲击 ,各种应对措施纷沓而至。其中提及较多的便是零售业务转型,银行零售业务(也叫零售金融业务)一般主要指商业银行以自然人或家庭及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开辟新市场、新领域、新经营方式的主要工具。
美国银行业在上个世纪的金融危机中便发现零售业务具有稳定性强、利润高等特点,早早开始这方面的耕耘。长久以来, 零售业务都是美国银行业中的重要一环。移动互联网新时期零售业务更加需要给予重视。个性化服务、提供多样化理财产品、移动互联网等成为发展必然。
中小银行的短板主要存在于人才短缺、技术落后、成本高, 但是相对 大型银行来说:中小银行区位优势上较为突出 ,大银行虽然期望能够全面覆盖,但实际存在不少业务缝隙,再加上“船小好调头”,中小银行自身就具有较大的转型动力。
中小银行要想在零售业务领域深耕,就需要增加效率、降低成本,从技术的角度讲,目前拥抱区块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越早接触越能掌握先发制人的主动性。
央行牵头的必要性
即使在极度强调去中心化的 公有链 中——例如比特币,仍然需要核心维护者和社区监管。在利用区块链技术时, 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中心 , 而是化传统的唯一中心节点为分布式节点 。综合考虑成本、效率等因素,央行依然可以在区块链中进行监督管理。
并且联盟链、私有链初期都会面临算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全世界的计算能力呈几何级速度发展,并存在51%被攻击的可能性,需要央行介入其中,为其安全性提供保护。
而即使政府或者央行控制私链上的算力,也无需担心,首先其本身具有的公信力,另外任何一个私有链的控制者都不会攻击自身,这不符合利益诉求。而对于潜在的51%的被攻击可能,即使真的发生了,造成的损害也是有限的,因为攻击者只能更改自己的交易记录,不能更改他人记录或者凭空产生新的数字货币,也无法改变每个区块的货币数量。
银行联盟链的组织形式与应用场景
全球最大的区块链联盟——R3 CEV
R3 CEV由摩根大通、高盛等顶级国际银行组成,与科技巨头微软合作创立的区块链联盟 。自2015年启动以来,发展速度非常快:在首轮合作中吸引了巴克莱、瑞士信贷、汇丰等42家金融机构。2016年1月,11位R3联盟成员完成了使用微软区块链服务平台(BaaS(的以太坊网络私人版本的测试,之后R3 CEV开始着手于与微软建立合作关系。
2016年4月,R3宣布了非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应用Corda,具有区别于区块链的特征,Corda拒绝了原来区块链把所有数据拷贝给所有参与者的概念,只有经过验证的交易信息才可以分享,这一点与在节点中分布全部交易历史的区块链是不同的,并给监管机构提供监管观察员节点,可以从这个节点监控系统运作。
本土化联盟链助力零售业务转型的设想
以央行为主导,先行在中小银行间进行试点,建立一个以中小银行为节点的联盟链,对链上数据加密 ,并非对所有人可见。央行没有写入权,但拥有所有私钥,在符合法律规范前提下可以查看所有数据;银行拥有写入权和查看自己客户资金流的权限;企业和消费者的所有记录都在区块链之上,有写入自己支出的权限,并可以向节点提出验证申请。 企业或个人如果有查看对手方资金流的需要,可以申请第三方签名权限,这个第三方可以是银行、央行或者任意其他双方都接受的人。
区块链技术在中小银行普惠金融领域拥有巨大的潜力,中小银行零售业务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小微企业资金支持问题, 在区块链上小微企业资金使用将会无比清晰,每一笔交易都可查询追溯,对于银行监督来说,企业的资金使用若出现违规直接可见 ,还可以加入智能合约。如果企业资金使用违反约定,那么将会无法付款,大幅降低监督成本。这样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而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根源就在于信息的不对称。
在中小银行零售业务的支付结算方面, 企业之间的债务可以不通过银行,直接在区块链上结算 。假如A欠B100块,B欠C100块,C欠A100块,那么三者之间的债务可以直接清除掉,即使是更复杂的债务关系,对于计算机来说,并不会带来任何困难,这能大大减少支付结算的成本。
在区块链试行的前期,小微企业和银行仍旧存在存贷关系,但企业间的支出完全可以去中介化,直接在区块链上进行;后期可以演化为在区块链上直接进行股权或债权融资,直接颠覆创业板、新三板、私募股权等融资方式。此时银行已经转换角色,从金融中介机构转变为金融服务商。
足够长时间的区块链运行会产生足够多的数据信息,这本身就是一种全社会的征信行为,发放贷款前,查询企业之前的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尽职调查的事项,省去报表审查、账目审查等流程,这对于银行零售业务的转型也有巨大的支撑作用。而区块链本身的特性会使每个理性的个体自觉进行诚信的活动,因为这样行事的收益远远大于违约收益,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信任问题,相当程度上杜绝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问题。
区块链还能在企业确权问题发挥重大作用 ,区块链不可更改,永久保存等性质,是比纸质文件更好的确权方式,对于企业与个人产权确认有巨大意义,从银行角度来说,在区块链上进行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很小,甚至于企业和个人可以直接在区块链上自行实现资产的证券化并进行融资。
对于个体消费者的零售业务来说,区块链现阶段可以想象的场景是作为信用卡替代品,银行对于小额支付无需审查,消费者直接在区块链上付款,而无需账户内有余额,甚至无需联网。假设网络故障,可以用蓝牙或者NFC等近场通信技术,只把交易记录下来,交易双方共同使用电子签名确认,连接网络之后再向区块链发送报告。
总结展望
区块链在中国的应用有没有可能像移动支付那样,实现弯道超车?
区块链技术在支付结算,信贷审核监督,征信确权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晰的应用场景,能大幅降低信用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推进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体系向去中心、中介的过渡。对中小银行的零售业务转型、改革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区块链技术天生就与银行的零售业务非常契合,可以自然的嵌入目前很多零售业务的应用场景。
区块链也有不足之处,作为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 比特币每秒最高只能确认7笔交易 ,且在目前阶段,一笔交易得到全网的确认,大概需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个效率远不能和淘宝“双十一”期间每秒几万笔交易的速度相比。联盟链如何进行技术的改良,如何通过分布式中心节点、增加效率以满足数据吞吐的需要是一个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这些都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