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5万亿的发展目标,未来需跨越这五道槛!
【编者按】 在“46号文”发布之后,各地方的相关政策已经陆续出台,在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体育产业飞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体育企业及各 地区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主要盘点及分析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转载自中华工商时报,作者林德韧/朱翃;亿欧编辑整理,供行业人士参考。
如果为近年来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加上一个备注,那么“迅速”一定是关键词之一。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以来,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官方数据,中国2015年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比2014年增长26.02%,产业增加值比2014年增长35.97%,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4年的0.64%增长至0.8%。这一连串令人振奋的数字,折射出中国体育产业的欣欣向荣。
近期,记者走访了长三角地区的多个城市,深入了解了该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留下的经验,作为中国最富庶、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些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道枷锁待解
在《意见》出台后的两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体育产业在探索中前行,产业结构逐步改良,创业热情水涨船高,但体育系统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长三角地区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较为普遍。
第一,依然缺少有效的盈利模式。 记者采访过程中,很多采访对象均反映目前在体育产业领域赚钱不容易,而一些体育中心则是在亏了几年后刚刚开始有一些盈余。虽然市场热度很高,但体育企业都还在寻找可以真正实现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
第二,各项目、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黄永平说:“现在的项目协会不少是‘僵尸协会’,对整个项目来讲如何服务人群、普及文化、推动参与,这些都没有人研究,我们要按照新的要求把社会主体培育好,首先变成项目爱好者的联合体,爱好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需求。”在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项目协会起到的是连接和润滑的作用,而在目前中国体育各个协会中真正实体化的并不多,协会作用的缺失也成了一系列体育产业问题的缘由。
第三,税费政策落地困难。 无论是《意见》还是陆续出台的配套文件,基本上都存在“减免税费”的要求,不过长三角地区大型体育场馆用水、用电、供暖费用等问题一般都没有解决。以上海一家体育中心为例,该体育馆每年运营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各种税费,“电费一年500万,费用还是按照商业用电标准执行的,气、热同样是商业标准,整体算下来每年成本超过1000万。”该体育中心经理说。记者走访过10余家体育馆,各类税费基本上都是按照商业标准收取。
第四,部分法律法规存在滞后现象,有些问题处理起来“无法可依”。 杭州市体育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陆穗表示:“开始重视体育产业之后,突然发现体育界法律法规是最少的,想要有法可依,但是找不到法,这就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重要特征,法律法规建设非常重要,现在明显滞后。”江苏一位体育产业基层管理者表示:“都说要打破政策壁垒,但我们现在连什么是政策壁垒都不知道。”
第五,体育产业从业者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常年从事 赛事运营 、体育产品开发和青少年 培训 的学体科技CEO王振宇说:“大批投机的人进入体育市场,本身不是优质公司却估值过高,这些不专业的从业者会影响参与者和广告主。”王振宇认为,应该鼓励培养踏实做工作的企业,产生中国自己的百年体育产业企业。
以上五个方面只是体育产业从业者们遇到问题的一部分,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逐步打好基础才能实现良好健康的发展,而这个基础,远远不是体育管理部门一家就能够打好的。
各路“玩家”急需“玩法”
在长三角地区的走访过程中,无论是体育产业“国家队”,还是各路资本,抑或基层的创业者,对于体育产业这样一个朝阳产业的前景均十分看好。不过,体育产业在中国仍然要算作新生事物,从剥离旧框架到建立新框架一定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各路玩家最需要的是产品标准、法律法规、保障措施等“玩法”。
以近年来火遍华夏大地的“马拉松热”为例,虽然大众参与的热情持续升温,但很多办赛者还是在为交通基础设施、安保、医疗等各个环节操碎了心。浙江省体育竞赛中心主任龙江说:“现在办马拉松等赛事遇到一些问题,到底政府不审批以后,社团主导的比赛应该怎样搞,目前没有细则,其实这都是很具体的东西。”一些从业者反映,在“46号文”推出以后,还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够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目前很多问题碰到部门利益就不愿意搞,一些机构没有为办赛提供任何服务,只是收钱,这里面需要很多细则。”一位从业者说。
虽然体育部分放开了群众性和商业性赛事审批,但由于体育领域的很多“游戏规则”处于缺失状态,许多新规则并未建立,因此很多办赛方选择了“绕路走”。 浙江一位从事校园足球、篮球赛事组织的公司负责人说:“办学校赛事不需要那么复杂的手续,跟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规则走就可以了;要是走体育部门的话,需要和很多方面打交道,程序比较繁琐。”
杭州市体育休闲协会秘书长邹捷说:“我觉得(体育产业发展)关键是环境问题,很多事情该社会做就社会做,该政府做就政府做,这条线如果分得很清楚,这样对我们来讲就比较好操作。”
杭州市体育局法规产业处处长陆穗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在目前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下,厘清政府和参与各方的边界非常重要。 若非如此,各个参与主体很容易发生冲突。
“机制体制发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改革力度要加大,进一步强调政府的监督、指导、服务功能,目前在这方面做得其实还不太够,负面清单目前还没有,手续还比较乱。社会法制,在完善市场和产业的过程当中极其重要,在体育产业领域,从国家层面到省、地方、基层层面,都急需解决这个问题。”陆穗说。
莱茵体育 董事长高继胜认为,在“46号文”出台后,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民众对体育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但是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还是缺乏顶层设计。 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方面,他着重强调了“市场化”和“国际化”,而两者都与建立良好的规则系统密不可分。他说:“市场化必须通过改革,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配置资源,释放资源,让现有的体育资源利益最大化,这就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国有资产。”
学体科技CEO王振宇说:“现在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大好时代,政府的政策已经非常好了,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应该在资质审核方面加大力度,防止投机者钻了政策的空子。”
在“46号文”发布之后,各地方的相关政策已经陆续出台,不过对于基层的体育产业从业者来说,目前的游戏规则依然比较宽泛。“玩家”热盼成熟有序的“玩法”,相信在各个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才之后,中国体育产业会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