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SaaS发展不得不解决的弊端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防患于未然:SaaS发展不得不解决的弊端

【编者按】2007年12月世界经济大衰退开始,SaaS就开始吸引到了一切企业CIO的注意。因为这种模式能够一方面降低企业的资本支出(CAPEX),一方面能够给自己的公司带来世界级一流的IT服务,并且还能实现运营成本(OPEX)的可控性。本文作者给大家分析了企业是否能够对SaaS模式有所期待,指望它在数据连接性,统一性,同步性上出现某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进展。

本文转载于拓扑社,由原野翻译,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自从2007年12月世界经济大衰退开始,SaaS就开始吸引到了一切企业CIO的注意。因为这种模式能够一方面降低企业的资本支出(CAPEX),一方面能够给自己的公司带来世界级一流的IT服务,并且还能实现运营成本(OPEX)的可控性。

经过几年时间市场的不断酝酿,到了2012年, SaaS 在企业级服务市场上终于站稳了脚跟。那种让企业运营者省心省力,具有快速配置,预购置费用较低的优点,促成了SaaS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们逐渐认可SaaS,将其称为企业运营中的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时,一些人发出警告:SaaS模式必须是依托于某些极度简单的商业应用,它往往不需要牵扯什么跟企业级数据的融合。大家都知道,之所以SaaS声名鹊起,主要就是因为它迅速地占领了中小企业市场(SMB),针对CRM(客户关系管理)、人类资源管理等板块,提供非常强大,目的单一的功能性服务。但是,这些应用在“数据实时交换”、“多交易环境兼容性”等方面表现的并不是很好。

《CIO杂志》就对此发出明确的警告:“SaaS模式看起来确实有很多便利,有些时候这些好处甚至会掩盖它自身的一些缺陷不足,比如在数据融合上面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无论是跟其他企业级应用的接口上,还是在数据源的接口上,这种挑战同时都存在。”

让我们再来看今天,现如今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好几款SaaS配置在上面,往往是由不同的商业团队去使用,来应付商业运营中某个层面。这些应用种类不一,运行环境也不统一,终端用户对自助服务的要求也不一样,这就使得SaaS逐渐走入一个尴尬的窘境:数据似乎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得,而且封装数据的形式五花八门。总而言之,企业正在将SaaS和云端应用无意间带到了一个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方向上:数据的碎片化。

问题出现了,答案在哪里?我们难道就真的任由这些数据碎片散落在企业的各个角落?我们是否能够对SaaS模式有所期待,指望它在 数据连接性 ,统一性,同步性上出现某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进展?

数据窘境

在一开始,SaaS的支持者们就明白一个道理:企业内应用SaaS,如果在跟其他的系统、应用的对接上没有太高的要求,那么它就能非常好的满足商业运营管理中的各个需求。另一方面,SaaS公司都在大张旗鼓的宣传着这种模式的好处,它是多么的简洁高效,给IT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带来多么大的改善,他们甚至都已经开始宣称“应用时代”已经来临。

其实他们这么说也是有理由的。根据现在的市场调研情况,平均一家企业会应用到376个SaaS应用程式,而预计再经过两年的时间,应用程式数量会继续上涨13%,达到426个应用程式。

那么SaaS是不是创造了价值?应该是这样的。但要说它是否是有效的?这得看你询问的对象是谁。它是否是简洁且高效率的?从IT部门的角度来说,情况并不如大家所言的那么乐观,尤其是在评估追踪信任度高,且对现实具有明确指向性意义的数据方面时更是如此。

在一个对SaaS依赖度较高的IT环境里,当然会出现一些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尤其是在数据管理领域更是如此。其实在一早,很多分析师就提出了警告:你们如果真的想要应用SaaS,尤其是在数据分享和整合上面有要求,那么实践起来一定要慎之又慎。但随着SaaS的不断升温,没人把这些警告当回事儿,于是也就是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困扰很多企业,很多SaaS公司的问题都是什么。

在对SaaS应用的时候,缺乏IT部门的相关监管

SaaS模式的推广普及,带来的最为重要且深远的影响之一就是它改变了员工在公司里使用IT服务的方式。从SaaS产品的本质上来说,这些应用都是围绕着某个目的设计,非常明确专注地去满足某一个细分的商业运营诉求,它有可能是文件分享,公司内部协作,项目管理,财务分析,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与客户的互动等等。

在大多数时候,SaaS的应用都是免费的,要收费价格也非常的低(至少一开始是这样的)。公司内部的一些部门,商业运营中的某一个单元,都可以非常轻松地去测试十几个,甚至更多的SaaS解决方案。这跟过去什么都得让IT部门测试拍板相比,有了十分长足的进步。

但凡事都是有两面性。尽管SaaS产品进入企业的门槛降低了,但同时也就少了IT部门的监管。在某些时候,缺少一些强有力的证书介入,哪怕IT部门指导这样的应用是存在于公司内部的,他们也做不了什么。于是接下来极有可能出现这样一幕:员工用了某个应用一段时间,腻了,不再用了。但是数据却被留在了某个SaaS服务器上,而服务器所处的数据中心也无人能够追踪得到。不管怎么说,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你就不能说自己对公司整体的运营管理是居于良好水平的。

数据碎片化

我们已经看到太多的例子,随着SaaS的到来,企业要么出现了数据碎片化的趋势,要么本来数据已经碎片化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让我们直面现实吧,现如今的员工,在一天的工作当中很容易就会把企业里的应用跟两个或者三个不同的数字设备进行连接。

SaaS本身倡导的“随时随地连接”的开放式理念,一脚把企业牢牢紧闭着的信息大门踹开,让各种信息源都能够长驱直入,数据进出可以发生在公司电脑和家用电脑之间,公司电脑与U盘,其他移动硬盘、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线上存储服务(比如Dropbox)之间。

这种碎片化的趋势,大大降低了SaaS的固有优势。它之前曾经承诺赋予公司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力,不仅仅是理解数据,而且更有效地去管理企业。然而,在被媒体吹嘘的光环下面,那一抹阴影依然存在。

新常态:“东拼西凑的杂货铺”

SaaS的普及,让IT部门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窘境当中。杂乱无章的拼凑;企业预置型系统,SaaS模式,基于云端的应用,再加上 大数据 这个“堰塞湖”,这一切全部杂糅在一起,不兼容不匹配的情况时有发生。

上述说的这么多不同的形式,其实它们也许诉求点是一致的,就比如说要做好客户交易记录这个工作,但是它们要实现这一点的路径却不一样,在不同的应用内,甚至是在不同的硬件设备内,它们想要实现一个目标的方式千差万别。最后导致的局面:交易记录在关键信息对接上面存在着巨大的,无法弥合的鸿沟。最为重要的是,当领导者让他手底下的人做一份数据报告出来,做出来的东西完全不能看。

SaaS如果真的想要把路走的更加宽广,那么就必须在跨系统,平台,设备上实现某种信息的无缝流动,不管这种系统是运营型的还是财务型的,不管是搭建在云端上的还是预购置的。当然,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谁能解决它,谁就是能主宰未来的胜者。

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是否现在应该考虑倒退几步,考虑短期内反而去拥抱过去较为传统、保守的软件应用方式呢?

IDG最近出具报告:之前选择将IT业务搭建在云端上的公司中,将近40%的公司现在都调转方向,选择过去那种预购置应用。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公司之所以这么做,都是考虑到要对资源和数据做到充分的把控。这不禁会让人产生感叹,如果它们在一开始应用SaaS的时候,就选择好正确的策略和技术,也许它们就不会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又回到过去的模式中了。

但另外一方面,用建设性的思路去考虑这个问题的话,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有好处当然也有弊端。SaaS应用确实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易用性,配置的灵活性,但它的成本也是存在的,比如要求企业去寻找一种全新的方式,从数据中获得对企业运营的深刻把握。本身,在SaaS应用中来收集以及管理数据,在最高点上去统揽企业运营流程和战略方向,这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了。而SaaS应用和预购置应用之间所产生的冲突,所带来的数据碎片化的趋势,就让这个本身已经很棘手的问题难上加难。

2017年已经来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数据还是在多个IT应用和环境中并存。SaaS的势头还是会继续持续下去,面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捷径,或者弯道可以绕过。如何在这个层面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这个重任就系于如今互联网创新者的肩头之上。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亿欧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saas解决方案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