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集团运营不理想?可能是这8大原因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鼓励 社会办医 政策不断出台,越来越多的医生纷纷“下海”创业,创立 医生集团 。但有时现实很骨感,很多医生集团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发展得并不理想。
本文来源华夏医界网 , 作者仲崇海 ;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根据医院品牌专业服务机构医略营销最新的调查,截止到2018年11月10日,中国已经注册并在运行状态的医生集团共有1090家,医生集团注册依然呈蓬勃增长趋势;但根据医略营销的分析,有8大原因导致医生集团整体的运营发展并不理想,如果不全面改变,多数医生集团将难逃失败悲剧。
医略营销高级行业分析师Eric指出:从工商登记的资料看,注册机构名含“医生集团”的最早出现于2006年,但2014年是张强医生让“医生集团”这个概念在医疗界产生轰动性影响,此后成立的医生集团越来越多。从下图可见,进入2017年,医生集团注册时突然增长10倍,而2018年依然保持超50%的同比增长,仅2018年11月上旬,注册数就达到了16家。
根据医略营销的调查,医生集团的注册带有明显的地域倾向性,超过50%的机构都选择了在深圳注册,其次是广州,而北京、上海注册的医生集团却寥寥无几,这主要与深圳的注册政策有关。目前,国家采取了先试先行的政策,即允许在深圳前海自贸区注册而异地经营。相比之下,别的地区在政策上不够开放,甚至有少数地方的工商不配合医生集团的注册。
从注册资金方面分析,500-5000万之间的注册资金范围为主流,占全部注册机构的65%,其中注册资金为1000万的有256家,500万的为368家。
Eric分析认为:虽然医生集团的注册数量越来越多、注册资金总体也处于健康状态,但并不代表医生集团的运营良好。尤其是今年8月有媒体爆出数百家医生集团已沦为僵尸公司的信息后,业内对于医生集团的发展速度、发展模式质疑声越来越高。而根据多家联系医略营销寻求发展帮助的医生集团高管透露,医生集团目前多数发展并不理想,与当初的发展预期差距很大!医略营销通过中外医生集团模式、医院管理专家组研讨分析,认为有8大原因严重影响着中国医生集团的运营。
原因一:医生集团自身资金实力有限
虽然有很多医生集团注册资金几千万甚至上亿,但毕竟真金白银注册资本实到的还是很少。一个医院或科室要得到患者的认可,除了需要有专家支撑,还涉及到医疗设备、服务、环境、宣传等多个方面。但目前国内很多医生集团与医院的合作模式,主要是专家输出。虽然有些医生集团在与医院合作过程中认识到还需要投资,但医院不愿意出钱、医生集团自己也拿出不更多的资金,结果是专家派驻一段时间之后,患者量没有明显改善,合作双方都降低了合作热情。
原因二:核心团队创业精神不够果断
美国医生有个体执业、团体执业、雇佣执业等多种执业模式,医生集团在美国有较长的发展,有无壁垒医生集团、医生医院组织、管理服务组织、一体化薪酬模式、股权模式、基金会模式等多种模式。相比之下,中国医生集团模式尚不够成熟,医生集团的核心团队也多为体制内医生,且任职于三级医院者居多。中国的医生收入相比美国虽然差别很大,但总体上三级医院医生的稳定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但创业尤其是面临摸索阶段的市场,面对的困难还是非常多。当创业困难与稳定的体质内环境形成巨大反差时,创业团队的思想容易发生变化,创业初期的激情与梦想在现实面前逐一被击破时,需要的是破釜沉舟般的坚持。但体制内的稳定性,会让不少医生集团创业者萌生退意。
原因三:医生集团职业经理人奇缺
医生集团的管理与普通企业管理本质是一致的,管理事项涉及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需要战略、战术、资金筹措、市场运作等多个专业知识的支持。但医生集团的核心成员多为单一的医学专业人士,对于一个组织的管理往往缺乏全面的经验,对于市场化运营更是多专业技能欠缺。而且医生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也非常短暂,还没有培育出大量职业经理人。因此医生集团在管理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
原因四:品牌宣传与推广乏力
医生集团创业者在本医院由于有着三级医院的平台光环,所以患者趋之若鹜很正常。但离开平台,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医院,又能有多少患者慕名而来呢?多家医生集团在与医略营销商讨出路时,都反馈一个共同的现状:很知名的专家派驻到合作医院了,因为前期没有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所以患者几乎没有增加。虽然有些医生集团也开始意识到品牌宣传与推广的重要性,但集团内部缺乏这样的人才。
原因五:合作医院支持有限
医生集团与医院合作的起始阶段,往往双方都对合作预期偏高,没有重视到需要额外的资金以增加设备、改善服务、
加强宣传等,合作条款中自然容易忽略对医院支持力度的约定。合作启动后,由于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医院方难免对合作效果产生质疑,这时再增加支持的话,医院方会更加犹豫。
原因六:专家观点难以统一
医学发展至今,仍有很多领域没有实现科学定性定量,所以对于同样的患者,不同经历的医生会有不同的诊治方法。医院引进医生集团的专家后,可以借该专家的名吸引患者。但当有患者需要具体的处置措施时,医生集团专家和医院内部专家观点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如何统一,不仅面临双方的协商问题,还面临医疗质量、风险控制等法律法规问题。
原因七:多点执业环境没有现成
对于已经独立的医生集团来说,多点执业比较顺畅,但毕竟多数医生集团的专家为体制内的医生,而目前中国在多点执行方面,是国家大力倡导、医院阻力重重。虽然2017年4月1日生效的《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将 医生多点执业 由审批制变更为备案制。理论上,医生多点执业将不再需要取得院长、主任的批准。但现实情况是,医生多点执业或多或少影响到所在医院的利益,因此体质内有形无形的一些压力将让多点执业实施起来并不顺畅。
原因八:合作利益分配存在政策障碍
对于民营医院,合作利益的分配只需要医生集团和合作医院双方商定即可。但国内有很多医生集团的医院合作是:大城市、大医院的大专家支持小城市的公立小医院。受支持的医院即使愿意付出更多报酬,却要受制于财务审计多方面的约束。尤其是魏则西事件之后,为了避免科室承包嫌疑,公立医院的财务行为更加谨慎。很多医生集团发现,扣除公司化运行成本、差旅成本、专家报酬后,医生集团自身的利益所剩无几。
医略营销创始人仲崇海先生认为,以上八个原因从医生集团角度,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在医生集团成员构成和医生集团管理层面,相信医生集团在摸索的过程中会不断完善,尤其是社会资本对医生集团输血后,更有利于医生集团的内部改善。外部因素涉及医生集团的合作医院和市场环境两个层面,当医生集团改善管理模式、注重市场化运作,由此给合作医院带来明显收益之后,合作医院见到了成功的样板,必然会加大支持力度;而医生集团在运营过程中,随着各种现象与矛盾的暴露,行业内外对此研究也必将继续深入,市场环境的不利因素也会逐渐得到改善。
“健康中国2030”的政策定调,直接推动了万亿级市场的不断扩张。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为大健康产业指明了方向。科学生活、健康管理、健康消费等一系列细分赛道上,不断涌现出创新者的身影。新风口之下,如何把握机会进而弯道超车?大健康投资又该怎么找到好项目?
“医疗产业超级生态圈BOSS”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在华外资医院管理第一人”和睦家医疗副总裁盘仲莹、眼视光大健康创新者星创视界集团董事长(宝岛眼镜CEO)王智民、中国医药电商新零售“鼻祖”康复之家CEO康凯、口腔诊所管理认证体系“开拓者”美维口腔医疗合伙人兼COO宋大卫、引领国内DTC基因检测市场微基因CEO陈钢、早期咨询产品化市场实践者亿欧公司副总裁高昂等重磅大咖将在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现场与诸位交流分享,开拓创新“脑洞”。
2018年11月30日,北京国贸大酒店,【大健康创新者论坛】 特开免费报名: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