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花呗的美团月付:千亿帝国的金融梦
亿欧获悉,5月29日,美团正式上线信用支付产品“美团月付”,这是美团过去针对C端用户信贷产品“买单”的升级版。
据亿欧实测,目前用户在美团月付的额度均不高,大部分在几百元左右。
据悉,所有成年且完成实名认证的美团活跃用户均可申请开通。开通后,用户在美团系APP消费时,都可以先用美团月付授予的信用额度完成支付,到下个月8号再统一还款。同时,美团月付支持账单延期还款和账单分期还款。
美团金融的曲折路
王兴对金融业务的野望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王兴就喊出:“打造一个千亿元资产规模的金融事业”。
不过,美团金融事业的发展却一直不太顺利。在王兴喊出口号后不久,美团上线即自营支付业务。然而,2016年2月,有律师向金融监管机构举报,指出美团在没有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无证经营网络支付结算业务。
因此,几个月后,美团不惜投入,以十几亿元的代价收购钱袋宝,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同年,成立了重庆金诚互诺保险经纪公司及重庆三快小贷,拿到了保险经纪和小贷牌照。次年,美团又参股了吉林亿联银行。
至此,美团已经拥有了“第三方支付+保险+小贷+银行”四块金融牌照。
持证上岗的美团也开始在金融业务上逐渐施展拳脚。
对于美团来说,以外卖为主业的高频交易服务,不仅与海量用户形成高粘性,同时也为美团向金融等低频增值服务的延伸创造了不小的变现空间。
守住B端,发力C端
对于B端而言,美团金融的主要受众为中小商户,主打产品为“生意贷”。这种信用贷款主要依托于美团沉淀的商家经营情况数据。
商户的贷款额度往往是其月流水的1-3倍,日利率在万分之3.5以上,最高额度为100万元,但这部分业务一直进展缓慢。
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美团营业收入为339亿元,但包含金融贷款在内的其他服务营收仅12亿元,占比3.5%。在2018年10月上市前夕,美团品牌负责人也曾对媒体表示:“美团金融还只是美团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这主要是由于本地生活商家的先天不足,毕竟这部分商家的体量通常较小且倒闭率颇高。
另一方面则对于B端金融业务的主要模式“ 供应链金融 ”而言,支付等经营数据仍是表层数据,采购、排菜、客户满意度等多样化数据可能更有价值。
因此,在美团上市之后,王兴提出“Food+Platform”战略,通过一个途径支撑多品类的平台,完成在各品类之间的穿插营销,并完结了完好的online-offline闭环。在此基础上,美团的金融服务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相较于B端,作为刚需高频的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美团切入C端金融服务显然更有优势。
“月付”即是美团在C端金融服务的大胆尝试。
2019年9月,美团就开始对“买单”服务进行灰度测试;2020年1月,“买单”正式上线。今日又正式改名为“月付”,对标“花呗”之心昭然若揭。
对于用户,美团“买单”曾经主打方便、省钱的优点,但就亿欧实测而言,通过美团买单往往每单也仅仅便宜了几分钱,这也符合美团一直以来小心翼翼试水新业务的逻辑。
不过与花呗相比,美团仍有不小的缺陷。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美团对线下场景的开发依然远远不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美团买单的发展。
今年3月,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宣布支付宝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聚焦服务业数字化的新战略目标,转眼间美团就杀进了支付宝的腹地。
这场本地生活服务业的战争,似乎已经吹响了号角。
本文来源于亿欧,原创文章,作者:杨良。转载或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