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图投资冯卫东:投资人有九条命,在创业公司身上踩坑最多的人群!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天图投资冯卫东:投资人有九条命,在创业公司身上踩坑最多的人群!

创业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过程,我曾经是创业者,失败了,创业者一般都只有一条命,有些连续创业者,也最多是三条命。后来我成为 投资人 ,就觉得比较幸福——投资人有九条命,因为每只基金至少投十个项目,就算死了九个,但是一个项目把所有的钱挣回来,甚至翻倍,这样的情况也屡屡发生。

因为有九条命,所以可以做很多试错和尝试,成了趟坑最多的人群之一,下面讲讲用几条命换来的“定位实践四大坑”。

A坑:流量的坑

互联网思维出现之后,有了流量经营的说法。有一家A公司,互联网思维很强大,通过搜索引擎优化、打折促销等等各种方法弄来很多流量,前几年销售收入百分百的增长,但是近两年就发现玩不转了,流量红利消失了。

到个位数增长之后,公司着急,我也着急了,给他们讲“定位理论”,他们信了。因为去做顾客调查,的确会遇到一个问题——听说过这个品牌,但是不知道干啥的。后来他们调整了自己的定位,赶上了微信小程序这一波流量红利,也就从坑里走出来了。

“流量思维”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坑,我们要转为“定位思维”。流量思维并不是什么新玩法,是可以用定位理论解释的:流量入口就是完成心智预售的强大品牌——在你看到它之前,就想好了,比如我们拿起手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微信,微信就是流量入口,你就要去微信买流量。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其实就有了买流量的思维,以前叫“买货架”。流量思维这个新包装跟原来的手段是一样的——不管打折、促销、捆绑,就是要把东西卖出去。这种是卖货思维,建立不了品牌,很快大家都会卖货了,流量红利很快消失,因为大家发现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拉来流量、变现。

B坑:品类的坑

有句话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公司也怕入错行!什么是行?其实就是品类,不管有什么使命、愿景,你去跟客户说你是谁?是干什么的?如果说不清楚,就表示你没有“品类思维”的概念。也就是说,你的使命愿景不能转化为品类思维,顾客是永远听不懂的。

投资人趟过的最多坑是什么?虽然我们有九条命,但可能有七条命都是葬送在叫“弱势品类”的坑里面。

强势品类与弱势品类也是相对的。

强势品类就是客户出门会想到买的那些品类,比如买空调,你会想到空调的品牌,既能够完成品类的心智预售,也能完成品牌的心智预售;而弱势品类就是能够完成品类的心智预售,但是品牌不能——比如说你去买一个扳手,会在意品牌吗?你知道自己家的拖鞋是什么品牌吗?

而最弱势的,就是连品类都完成不了心智预售。很多创业者建立了一个最弱势的品类,我们不会投这样的公司,它们可能流量短期来看增长很快,但是很快就会遇到瓶颈。比如我们投资过一家无线固话公司,投了将近两千万美金,亏了一千万美金,就是填了弱势品类的坑。无线固话是很难完成心智预售的,因为消费者选择的是运营商的品牌,而不是固话机的品牌,运营商给他配什么话机他就用什么话机。

我们也投过餐饮里的汤品,后来也发现这是弱势品类。谁会在吃饭时先想到要喝什么汤?是先想到主菜、主食还是喝汤?同样的例子,近两年有很多投资人投了各种各样做沙拉的公司,我们吃饭的时候会先想吃什么沙拉吗?一般都是为了清理下肠胃。所以这都是极其弱势小众的品类,极难发展壮大。

C坑:聚焦的坑

讲战略的人都会讲到聚焦,但是聚焦也可能会让公司鲜血淋淋。早前我们投了一家C公司,觉得它做得产品有点多,利润也不高,建议它改一改。

公司于是它花了五百万请了一家咨询机构,咨询机构跟我们观点相似——做得太不聚焦,应该只做其中一个主打产品。公司立即大刀阔斧做减法,结果以后就亏损了,咨询机构又说是人才的问题,于是公司又招了很多人才回来,结果亏得更多。

他们最后也没辄了,更不相信咨询机构了,不如还干回原来的样子,于是把砍掉的产品又重新做起来,这下反而盈利了!所以,公司不能跟利润过不去。德鲁克说过要关注意外的成功。从亏损到盈利,这中间一定做对了什么事情。

所以通过这个项目,我就发现:认知聚焦和运营聚焦是两件事。认知聚焦是针对品牌,在顾客脑袋里有一个鲜明的品类,想到这个品类就会想到你。

但是运营聚焦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有可能是跟公司战略纠结在一起,更多的是提升运营效率。比如,如果你的品牌做一个有季节性品类,只聚焦一个产品,那么你的生产能力、团队效率就很低。C公司就是做运动饮料,夏天卖得好,冬天运动少,买运动饮料就少了,所以说一聚焦就亏损了,因此运营聚焦的同时,还要考虑范围经济,考虑品类之间的互补。

这件事让我们破除了教条式的聚焦和做减法,同时我们认识到做减法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做减法之后释放出了资源做加法。其实焦点上的加法更难,需要创造力,是更稀缺的能力。

在聚焦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大刀阔斧般的公司变革和战略调整,那么尽量是先立后破,都要先去试一试立得不立得起来,才能知道砍多少,不然的话会把自己砍得鲜血淋淋。摸着石头过河这种逻辑还不够,最好还能深入学习精益创业方法论。

D坑:名字的坑

讲到名字坑的时候,不得不讲到真实的企业名字,幸好大家对名字的观点不统一。我批评他的名字不好,并不是批评他的产品不好,反而是在帮他们做宣传。

比如俏江南,一看名字以为是江浙菜,其实是做川菜的。最近我见到它的新东家也说了名字的事情,他接受了,但是改名代价很大,所以我建议可以在招牌上加“新派川菜”几个字,不知道最后有没有落地。

我们投过一个叫“百年栗园”的品牌,大家一看名字都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吧?大家都会说是卖板栗的,说明你们是正常思维。我们投资人有时候迷糊了心智:我们投他们,是看中他们做有机鸡和有机蛋,但是在消费者眼里就变成了——公司竟然卖鸡蛋?!主业变成了不务正业。

我们果断把公司卖掉了,当然也通过公开场合给接盘的机构一个忠告:要么改名字,要么改变做的事情,不然会有挺大的难度。

我们投资的“食行生鲜”,名字实在糟糕,太难记忆,我们说服了他们两年,改名为“买菜宝”,一听就知道是做什么的。

还有一个家电维修的公司叫“扳手”,顾客看到他们的维修包上印着“扳手”两个字不明白什么意思。我建议他们必须改名,不然不投资了,最后改成了“扳手会”,一看就是一个专业维修师傅的专业组织,非常好。

当然不光是品牌名,我们也对品类名做了进一步研究。比如说有个品类叫“联合办公”,在顾客看来,联合好像是做很多的合作,很麻烦的事情,改为“共享办公”就清楚了,因为共享经济大家都知道是共享空间、硬件。还有一个品类是“电热地板”,我说改成“电暖地板”,才是更对味的。一字之差,最后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投资的坑太多了,讲四大坑是远远不够的,这些仅是冰山一角。所以,其实创业是一门科学,以前创业靠的是创业者无知无畏的勇气,“神农尝百草”是传说,我们要是尝了百草肯定存活不了,所以大家要多学习,少走弯路。


茶饮品牌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头部腰部餐企纷纷入局茶饮赛道,使得本身就很热闹的茶饮赛道显得更为火爆。再者,2018年的整个咖啡市场波澜掀起,越来越多人看到中国咖啡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国外更多咖啡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咖啡品牌的强势崛起,使得咖啡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随着消费升级愈演愈烈,新生代消费者不仅对茶饮、咖啡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一杯饮品所带来的体验也越来越看重。由此,茶饮咖啡品牌们,在好喝之外,从消费者体验出发,也在追求更多的可能。

3月底,由亿欧餐饮频道举办的《C&T时代,茶咖新麓战》活动将在北京举行,我们将邀请茶饮咖啡行业的企业作为演讲嘉宾,与大家共同分享对于行业的观点与见解。详情点击链接进行查看: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87

天图投资冯卫东:投资人有九条命,在创业公司身上踩坑最多的人群!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亿欧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天图资本冯卫东天图投资冯卫东天图冯卫东冯卫东天图创投公司红杉资本天图投资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