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京东物流终有一战,谁才能主宰电商的下半场?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苏宁、京东物流终有一战,谁才能主宰电商的下半场?

  【编者按】循着亚马逊为零售 电商 打下的物流服务成功模板,国内三大TOP级零售电商京东苏宁、阿里巴巴为争夺物流服务这块版图不断发力,一场围绕用户的服务升级的物流之战正在悄然打响,而这场战役,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属于中国零售电商的下半场由谁主宰。

本文转载自北国网,作者北国网;经亿欧物流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无论是亚马逊、苏宁,还是京东,这些全球TOP级零售电商,在开创自己商业帝国的早期,都深刻意识到物流仓储将是决定企业走得多远的关键。

在零售电商发展早期,平台及商家的首要使命是解决用户买得着、买得便宜的问题。如今,商品经济发达、竞争加剧,人们对买得好、体验好的诉求自然就越来越高。零售电商的竞争,一方面是在前端展开对商品、场景、用户的争夺,另一方面则是在后端对仓储、配送及售后服务的较量。 国内电商三巨头阿里巴巴、苏宁、京东持续发力,已经为数亿买家的网购生活描绘了一幅越来越便利的服务体验图景:包邮、当日达、次日达、准时达、30分钟送达……

一场围绕用户的服务升级的物流之战正在打响。某种程度上,这场无声的战役将决定未来中国零售电商竞争的胜负格局。

电商巨头的物流军备竞赛

1998年,在亚马逊成立的第三个年头,贝佐斯就决定投入巨资自建物流。在其发展的前15年,物流建设始终是亚马逊资本支出核心。目前,亚马逊拥有覆盖全球的2.435亿平方英尺 仓储 面积,约合2262万平方米。 物流投入给亚马逊带来三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一是支撑其自身海量交易规模;二是服务于亚马逊Prime付费会员,会员每年支付99美元,即可无限次免运费两日达服务。目前,亚马逊Prime会员已经超过1亿;三是向第三方卖家开放物流服务(FBA),推动其服务收入快速增长。

  亚马逊为零售电商打下物流服务的成功样板。在中国,各巨头围绕物流建设展开的比拼同样激烈。 2011年,刘强东曾表示,京东在电商模式上优于对手,是因为当时的几个主要对手都不具备小件物流的B2C(企业对个人)模式。而物流绝不是有钱马上就可以做到的,“给你一千个亿,让你搭建一个覆盖500个城市的物流体系,你至少需要5年时间。”

  实际上,早在1990年就成立物流部门的苏宁起步更早,但侧重于B2B模式。2012年,苏宁增发融资120亿元,重点投向物流建设,并成立独立的物流公司。到2014年底, 苏宁物流 仓储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高于京东的250万平方米。 此时的苏宁,实际上正处在互联网转型的深水区,双线融合给业绩带来较大冲击,而京东那边,正处在赴美上市、规模狂飙的巅峰期。但张近东在业绩承压的情况下依然舍得花钱,让苏宁物流在与京东的PK中保持优势。2015年,苏宁物流仓储面积达到478万平方米,2016年达到583万平方米,依然保持对京东的领先优势。2016年12月30日,苏宁物流以现金出资29.75亿元收购天天快递70%股份,并在一年交割期内实现对天天快递剩余股份的收购。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甘落后的刘强东开始发飙。2017年底, 京东物流 仓储面积攀升至1000万平方米,比2016年暴增近一倍。不过,京东物流的绝大多数仓储都是租来的,而非自有物业。 另一边,苏宁也在持续加码,2017年11月与深创投合作设立300亿元物流地产基金,管理仓储规模预计达1200-1500万平米。

  众所周知,自建物流属于重投入、重资产,为了构建自己的护城河,京东可以说付出了很大代价。2019年上半年,内忧外患中的刘强东无奈之中披露了京东物流的实情:2018年亏损28亿元人民币,而且已经是连续第12年亏损。 迫于生存压力,京东取消了快递员的底薪,调低公积金比例,同时强推个人快递业务。今年618年中大促,受集中到货及短期物流需求激增影响,京东物流不得不在618前夕紧急通告:中小件业务和大件业务在6月18日前后几天暂停收货,部分服务项目将出现1-3天延迟。

苏宁、京东物流终有一战,谁才能主宰电商的下半场?

     苏宁物流总裁姚凯借机暗怼,在社交网络上宣布:这个618,苏宁物流不会面临像友商那样的“降速”问题。 姚凯有他的底气,据苏宁物流发布的《618快递时效地图》,苏宁物流的当日达、次日达已经基本实现普惠化,冷链配送覆盖超过188个城市。截至2019年6月底,苏宁物流及天天快递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达1090万平方米。

你追我赶间,京东与苏宁的物流战争愈演愈烈。在8月5日举行的苏宁物流合作伙伴大会上,苏宁方面透露,到2020年将完成2000万平仓储面积建设,到2022年实现100万平方冷链仓储的建设。这意味着,苏宁物流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自建物流平台及最大的冷链仓储服务商。

死磕物流为哪般?

  在中国的零售电商中,苏宁、京东是自营B2C综合电商的代表。它们在平台模式、收入结构、业务版图方面均有类似之处。目前,苏宁、京东在几个层面正赤身肉搏: 一是家电、3C、快消、百货等商品品类及其规模提升方面。其中,苏宁在家电方面具有较大领先优势,京东则在3C方面领先于苏宁;二是在线下场景方面,京东于2017年开始启动大规模线下计划,但是无论是京东便利店还是7Fresh均进展不力。尽管京东投资入股了五星电器、迪信通,但它在线下的规模还难以对苏宁构成实质性影响。苏宁在线下的家电3C方面积淀深厚,自不用说;在快消方面,有超过6000家苏宁小店以及家乐福中国;百货领域,全资收购了万达百货,自身还有苏宁易购广场、苏宁广场。

  现在,苏宁京东最后一块需要决出胜负的领地就是物流。从行业格局上看,中国零售电商的自营B2C领域,苏宁和京东的胜负将在下一个十年见分晓。其中物流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说“得物流者得天下”,一点都不为过。 回归业务层面,在电商线上获客越来越难的情况下,用户争夺的首要筹码就是以物流为基础的配送服务及售后服务。

目前,苏宁已构建起仓配、快递、快运、冷链、跨境、即时配、售后七大产品体系;“1小时服务圈”覆盖全国15万社区,“6小时城市圈”当日达、次日达覆盖90%以上的城市,乡镇网络覆盖全国98.8%地区。京东则以大型仓库为主,数量达550个。基于大规模的门店及前置仓优势,苏宁和京东的物流争夺战,苏宁正在积累新的优势。苏宁物流末端节点明年将突破10万+,以快递点+自提点+小店+帮客等多元形式融合实现末端场景全触达。

   类似于亚马逊的FBA,开放赋能创收是京东、苏宁物流的又一个必争之地。在京东、苏宁发展的早期较长一段时间内,物流仓储最核心的任务是支撑自身平台业务的发展。当大量资源建设落地后,规模效应凸显的诉求就必须提上日程。一方面要收回前期投入的资金,另一方面也要实实在在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在这一方面,京东要早迈出一步。2018年,以开放物流业务为代表的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123.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2%。同时,京东已经开启面向消费者的个人快递业务,与顺丰、三通一达等直接抢客。 显然,苏宁早就看到了这一开放市场的蛋糕。姚凯表示,“苏宁物流正从自建平台走向共享生态,未来将与合作伙伴致力于共建全球商业共享的全场景基础设施平台,在供应链端为合作伙伴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8月5日,苏宁物流首次对外发布“到仓、到店、到家”三大场景解决方案,并签下7大合作伙伴。

此外,围绕物流创新科技的研发及运用也在苏宁、京东之间展开。从无人仓到无人机、无人重卡、无人车,物流仓储的智能化在接下来的5时代还会被进一步放大,也会令苏宁、京东物流战争增加更多看点。

  不过,在苏宁、京东的物流竞赛中,还存在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菜鸟物流。菜鸟物流成立于2013年,是一个由阿里巴巴主导、囊括顺丰及三通一达在内的开放物流平台,与苏宁、京东的自营及自建物流模式有较大差异。去年双11,菜鸟处理订单规模已达10亿单。 目标同样锁定在开放的社会化物流平台,因为苏宁和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关系,苏宁物流未来或许和菜鸟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互动合作空间。而京东则要面临着同时与菜鸟、苏宁物流及顺丰等其他专业快递公司的竞争。

毫无疑问,苏宁和京东的物流之争将是电商大战续集的最大看点,也是中国零售电商格局的决定性一战。


科技创新正触发新一轮物流竞争序幕,新物流比拼的是跨界整合能力和大数据算法等科技能力。在此新形势下,整个行业、企业如何抓住在新一轮物流竞争中抓住新机遇?又如何实现内部产业变革与升级,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基于这些观察与了解, 亿欧物流将于9月20日在北京举办以“科技赋能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GIIS 2019第四届物流科技创新峰会。 如今,峰会嘉宾与议程已经公布,报名通道也已开启,感兴趣的朋友,快马加鞭来参会!

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53

苏宁、京东物流终有一战,谁才能主宰电商的下半场?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京东苏宁下架权健苏宁任性付苏宁实体店苏宁海外购苏宁极物苏宁商城苏宁电器苏宁易购苏宁试用苏宁帮客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