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学术科研,能否成为民营医疗机构制胜砝码?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押注学术科研,能否成为民营医疗机构制胜砝码?

前不久,三博脑科神经外科青年医师王泷博士,凭借石祥恩教授团队“颌内动脉搭桥治疗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研究成果,荣获2019年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颁发的“全球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WFNS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奖每4年评选一次,每次在全世界范围评选出5名杰出的青年医师。

值得注意的是,该奖的获得者并非是学术科研资源聚集的公立三甲医院,而是一家民营医院。这不得不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民营医疗机构在追赶公立医院的路途中,学术科研力量也在逐步提升。

为何来谈民营医疗机构的学术科研?

学术科研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在进行《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和《中国医院排行榜》评比工作中, 将医院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科研投入和科研论文、科技成果等作为评价学术科研力量的重要指标。

结合目前民营医疗的发展现状,谈学术科研似乎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话题。大多数的社会办医机构还是“生存困难户”,“人”与“管理”是其很难跨过的两道坎。缺少优质的青年医生,让许多民营机构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管理缺乏系统性也让诸多民营机构的发展“举步维艰”。

据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2016年,我国民营医院的总体数量增幅达132.48%,平均增长率达到15.10%。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家。在数量上,民营医院总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公立医院。但如果从诊疗数量上来看,2018年民营医院诊疗人次5.3亿人次,仅占诊疗人次总数的14.8%。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诊疗仍发生在公立医院。

在“有量无质”尴尬处境下,民营医疗机构是否有能力来谈学术科研?此前甚至有行业人士还曾提出说,科研固然重要,但其产出仅限于没有实际社会价值的论文,似乎与民营医疗机构的大目标相背离。

但从民营医疗机构自身来说,若想追赶公立医院,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加强学术科研建设是必经之路。因为, 不论是医院申请临床重点专科或学科、科学基金,还是医生评职称都会涉及到学术科研。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当下也已经有一批相对领先的民营医疗机构,例如三博脑科,已经开始在学术科研路上进行探索。

民营学术科研建设的“种子选手”

三博脑科是民营学术科研建设中典型。三博脑科在发展过程中发现,人才、教学和科研是民营医院发展的一大软肋。民营医院在科研立项、申报资金、医生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限制,严重制约了民营医院做大做强。为解决这个难题,将三博脑科提至更大的发展平台, 以张阳为首的三博管理层经过思考、求索、求证后,携手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探索了一种“学院型民营医院”的新模式。

至今,三博脑科已经成为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博士、硕士点和博士后工作站,每年培养研究生几十人,承担国家级、省部、市级科研项目120余项。

除三博脑科外,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也是民营学术科研建设的“种子选手”。 创始人徐克成曾多次向媒体表示,民营医院的发展一定要考虑科技兴医问题,要发展专业,做好学科培训。 而其医院也在冷冻治疗肿瘤领域开创了个体化实施特色“3C+P治疗模式”,为癌症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至今,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已经走出国门,就医患者遍布世界68个国家。核心论文上,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也不曾落后。仅2017年,医院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性文章40余篇,总影响因子达88.2045。

此外,民营心脏病龙头医院武汉亚心医院也值得关注。创建者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朱晓东院士、北大医院心内科专家朱国英教授和北京协和心脏病影像诊断专家朱杰敏教授都是心脏学术界的专家。从2003年至今,其维持了15年心外科年手术量位居全国第三,华中地区首位。在学术科研上, 武汉亚心医院已获科研课题60项,其中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论文方面,发表论文1815篇,其中SCI论文41篇,此外,其还获得国家专利共计17项。

除这些民营医院外,还有东莞的东华医院、南京的明基医院、沈阳的何氏眼科医院等民营医疗机构,都已经在学术科研这条路上进行探索、前进。

多重因素,促民营学术科研发展

是什么在推动民营学术科研的发展?

从政策的角度来看, 新医改以来,国家鼓励社会办医的“风向标”已经明确。拿数据来看,2018年至今,国家和地方卫生系统下发政策文件数高达800多份,要求放开社会办医。

而在学术科研方面, 自2010年起,卫健委与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累计支持社会办医创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28个,投入项目经费1.4亿元,有力提升了社会办医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政策无疑是在大力扶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与学科建设。 三博脑科董事长张阳也曾表示,“民营医院的发展需要依靠国家政策的开放。任何行业,只要国家政策开放够度,没有哪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占弱势。”

从人才的角度来看, 近几年,随着鼓励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跳出体制,投向民营医疗机构的怀抱。于莺、欧茜、段涛、崔玉涛都是典型的案例。对于这些专家来说,民营医疗机构的体制机制相对于公立医院更灵活。

在资本层面来看, 资本方对于优质的民营医院仍持看好态度,能够为其提供学术科研所需的资金投入。此外,公立大三甲存在的“看病难”问题,也在渴求更多优质民营医疗机构的出现。

对于民营医疗机构来说,学术科研成果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在此背景下,亿欧全新推出 关于民营医疗机构科研投入的纪录片, 试图去寻找那些有代表性的民营医疗机构,通过视频的方式,去把握住当下民营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挖掘每一段深藏在民间的“科研力量”,敬请关注。

往期文章推荐:

1、 「非公医疗100+」6000家莆田医院自查涉医骗保,民营医院淘汰赛已展开

2、 「非公医疗100+」公立医院开启“抢人大战”,民营医院如何破局?

3、 打造智慧医院,这会是民营医院“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编辑:于靖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