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科技这十年:投资冷了,但趋势依旧上升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美国教育科技这十年:投资冷了,但趋势依旧上升

2015年对 教育科技 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一年,LinkedIn收购了Lynda,引起大家对教育投资的注意,当年全世界创投投在教育的项目超过500件,总金额约美金33亿(CB Insights资料),是个峰值。不过这数字还比不上同ㄧ年Uberㄧ家公司所募到的投资额(当年有四次募资共37亿,成立至今共筹资88亿)。读者对这个对比的看法是--教育科技未来的成长空间令人期待吗?答案并不单纯,有经验的投资人都知道它牵涉的因素是所有产业中最复杂的。

全球教育老大哥获利频出警讯

先关心一下老大哥--培生教育(Pearson Education),为什么要关心它呢?跟新东方、好未来的美股股价线型比起来,它的股价从2015年开始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惨。它的教育事业规模横跨全球,涉猎地域与客户领域最广,影响教育营利事业的因素十分多面而复杂,我们的老大哥可说最具有代表性意义,既然老大哥挨子弹了,我们就学习教训吧。

别以为它在教育科技上落後了,它的先进技术我们可以讲一整节课,事实上教育科技新创的出场获利方式之一就是希望能被培生收购。

长话短说,在2015之前,他连续23年获利成长加码股利,当时被人批评:教育是公众权利,而像培生这样的寡头企业是以本身营利为目标,两者是有冲突的(白话:大家对它钱赚太多有意见,这是政治因素);

然后它在2015年底发布了获利预警,归咎原因是美国中小学的新课程标准(CCSS)采用度不如预期(政治因素),另外,当年经济好转让许多较次等大学学生放弃学业去就业,而且部分新兴国家市场的景气不如预期(经济因素);2016年培生共亏损了26亿英镑,是它的历史中亏损最大的一年,主要原因是一个赔偿案件,以及大学教科书与课件获利严重衰退等(原因需专门探讨,赌在数字化教科书市场的公司已经关门好几家了)。

今年初培生CEO接受电视台专访时强调,他们低估了教育信息化转型的挑战与所需时间,但是公司的现金流十分强劲,目前美国有35%学校课件市场掌握在它手里,未来培生将出售出版事业,全力专注在教育市场上,尤其特别强调培生在线上学习市场赌很大一把,也将会是最后最大赢家。

教育科技的饼有多大,何时可以吃到

教育科技的饼大小当然高度依赖教育支出,全世界每年投资在教育上的金额约五万亿美金,是软体业的8倍,媒体娱乐业的3倍。全球教育峰会EdTechXGlobal,去年与IBIS Capital一起出了个报告,指出这五万亿美金中目前只有2%是数字化的,预期未来成长空间惊人。报告预测全球教育科技产业产值以每年17%的增速成长,在2020将达到2500亿美金。

但是,教育是个慢行业,多慢?该报告预测它比其他行业慢五倍,一般预期平均需要七到十年才能建立一个成功稳定的教育科技公司。因为教育系统的改变牵涉到有影响力的把关人(Gate Keepers)最多,从家长、老师、校长以上层层决策主管,乃至政策决定者。

教育科技趋势肯定是长期上升的,不过是个缓升的长浪,玩家可要沉得住气,像马拉松一样,前头别跑太快把力气用尽,获利时机未到就阵亡了,还要搞清楚所有的影响因素才行,因为人生有几个十年可以赌呢?

教育科技公司非常的多,多到各位无法想像,有的活得久,有的活不久。美国有好几个网站专做教育科技公司的目录与评价,例如EdSurge将它们分了64个类别,不过有的公司还是不知如何归类。分类众多的原因是,整个教育学习生态非常多面向,机构与学生的需求十分多元,教育市场本身是一个非常长尾的市场,尤其个性化学习逐渐成为时代主流。教育产品永远有差异化的机会,应避免同质化竞争。

过去几年教育科技投资人在投什么?

从2000到2016年,全球教育科技投资金额与公司数每八年大约翻倍一次。再看看过去五到六年来全球教育投资地图上,投资人在投什么呢?

整体观:K12份额最大,高等教育成长最快

整体概论,过去投在美国的资金大幅领先,在2011到2015年,有四分之三的教育科技投资在美国,但是亚洲地区目前成长率最快,正急起直追,其中领先国家是中国与印度,尤其这两个国家都有人口红利,占尽市场规模经济的优势。中国在2015年的创投投资额以年成长率158%引人注目,在全球份额中占了37%(前一年只占17%),当年全球超过一亿美金的大投资案有七件,中国拿了四件。接下来,我们预期中国投资额可能会超越美国(2016年已经发生),而且最近中美在此领域交流增温,可以长短互补,未来合作机会无穷。

从投资区块来看,虽然中小学的份额占比最大,但是高等教育的成长速度最快,尤其以线上学习最为重要。以产品类别来分,投资多媒体内容最多,线上课程与家教(Tutoring)其次,接下来就是跟学校运营、相关的管理系统与基础建设有关了。(参考来源)

这些年在欧美大量孕育了教育科技新创。Imagine K12是美国第一个专注于教育科技的加速器,成立于2011年,从此之后美国共诞生了14个教育科技加速器或孵化器,每年产生超过100家教育科技新创公司。在英国,也共有超过1000家教育科技新创,五分之一诞生于伦敦,全欧洲成长最快的20家公司,有一半来自这些新创。欧美许多产品非常有创意,品质很高。

虽然这些孵化加速资源的确提供了顾问指导、关系网络与财务支援,过多宣传与新闻也让太多人低估教育科技创业的困难,很多城市都有教育科技聚会(美国用Meetup,大约像国内的沙龙),让对教育科技有兴趣的个人联谊,充满了现在或未来的创业家或老师,有个点子,用下班时间就开始创业了,当然,真的获得投资的比例很低。

中小学:从追求用户数到营收为上

在中小学区块,2010到2015总共获得创投23亿美金的投资,去年一年(2016)总投资额是10亿,峰值在2015年。不过,教育科技的资金来源还可能来自政府与一些非营利组织的补助(Grant),提供给公司申请,或是公司与学校合作申请,像美国的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比尔盖兹基金会、麦克阿瑟基金会等等(这里无法完全列举),这种补助的贡献也很重要,因为教育事业可说是一种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的资助可以不以营利为最优先目标,跟创投不同。

另外,有些创办人不对外筹资,或以借款的方式获得资金,也不在这些数字里,通常这些人比较不求短期获利出场(Exit)。

大多数投资活动发生在公司的早期(天使/A轮)阶段,这些早期案数占比也比整体创投多(2015:50%vs 30%)。因为这是一个新兴区块,这种现象很正常,而且创投丢个一百万美金试试手气,喔不,试试新点子,是小意思。即使在2015年峰值,全部金额也才占全部创投风险投资的2%。中小学教育科技每个案件的投资金额中位值比一般创投案的中位值低(2015种子轮:$900,000 vs$1.4M,A轮:$4M vs$5.4M)。

2013年看到种子轮与天使投资的案数达到峰值,之后,单一案件投资额渐渐变大,案数变少,这是走向成熟的征兆,投资人对种子轮案件标准渐渐抬高,资金往扩张期的投资集中,投在B轮之后阶段的金额呈现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

简单来说,过去五、六年风险投资在中小学区块的教育科技公司还没有获得明显回报。投资人学到甚么呢?从五年前只要求用户数,产品免费没关系,现在要求要产生营收,而且对项目选择更加挑剔。因为中小学信息化程度比大学慢,大约就是2010开始它的信息化进程,所以满足刚需的类别是主要投资,例如支持学校运营的各种工具与资料系统、学习管理系统(LMS)、家校通(e.g.Remind)、学习内容平台、课程类产品。

过去五、六年,投资人学到的教训是:

中小学的改变速度比高等教育来得慢,美国大学若失去了学生则收入就会减少,有比较强的动机采纳新产品以改进现况、提升学习效果,所以学习分析与学习预警这些服务在大学的采用度逐渐形成趋势。(过去的历史也是大学信息化程度脚步领先中小学)

投资人并预测持续会看到高等教育与其他区块的投资成长率高於中小学区块,其他区块是指:除了销售给中小学与大学机构以外的产品,包括成人专业职能进修、与父母付费的学习产品等等。(以上资料参考来源一、来源二)

这与公立中小学教育系统的运作有强相关,包括:

行政制度僵化,改变不易;

决策权分散--没有人能决定所有事,当大家都听命主管决定时,常常主管不懂科技,或者决策受政治高度影响,例如市长换了,专案预算就被砍了;

采购周期长,美国是每年编列预算,今年没排上预算就要等到明年了;

要改变组织运作方式,难如登天。

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竞争激烈

既然高等教育是投资人看好成长比较快的区块之一,我们就来看一下它的概况,Eduventures将厂商种类分成42种类,并总结去年主要趋势如下:

新进业者数量最多的是关于帮助学生成功(避免被当掉)的产品(Student Success and Retention Solutions)、学习履历(ePortfolio)、学习分析与商业智能、线上学习解决方案以及社区学习工具。

而面临比较大的竞争与整合压力的产品是发展比较早的类别:学习管理系统、数字化学习课件、线上课程提供者、学习分析工具、客户关系管理工具(Learning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就像CRM),去年一年就看到这些厂商少了上百家,包括关门与被并购。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阅读全文。

教育信息化的演化过程,首先投资的一定是刚需类型的基础建设:学习管理系统、数字化内容或课件、内容管理系统等,这些是2000~2008主要投资去向,但是中小学到2010之后才开始这一步。基础有了,产业会逐渐竞争整合,细致分化,分工合作,差异化创意萌生,以提升价值,满足多元化需求,代表这区块发展比较成熟。

职业技能教育:半边天

通常每年金额前十大的投资案会拿走一半的总投资额,这些大案子值得注意,从过去2010~2016期间,英雄榜十个中有一半做职业技能教育(Pluralsight,Udemy,Skillsoft,Udacity,Coursera),如果只看2016一年,也是十个有一半做专业职能教育(Udemy,Galvanize,EverFi,Codecademy,Pluralsight,其实Degreed也算是,不过比较特殊)。谁是付费者?成人自己付费、与卖给机构两者都有,但是前者比较多。

各位或许还记得Udacity与Coursera这些MOOC平台几年前号称要颠覆高等教育,不过并没有发生,现在它们大幅转向(Pivot)成为专业职能课程提供者,也与企业合作服务职能训练之需要。这证实两件事:一是要颠覆教育系统难如登天,二是职能教育才是最强的刚需。

美国的企业训练经费造就不小的市场,看那些相关峰会的入场费水准就可以知道。而成人自己付费的过程比起教育部门或组织采购单纯快速多了,牵涉因素少。站在人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路口,未来几年将被 人工智能 取代的劳动力人口,可能为此职业训练市场增加更多需求驱动力。

影响教育科技事业获利的外在因素

我们整理所有影响教育产品的因素如下,检查一下,影响你的产品的因素越少,则影响你成功的变数就越少,另外还要考虑同质竞争者的数目,反过来看,如果你能掌握到别人不能掌握的因素,则它反而变成你的优势。

如同文章开头提到的报告指出,改变的确会发生,但是速度可能非常慢。因为人的行为根基于脑内回路,新行为需要建立新回路,而组织的行为是由个体组成,改变牵涉群体做事模式同时调整,甚至原利益结构的变化。改变管理需要愿景建立、充分沟通、掌握脑神经科学原理与运营技巧,别小看这个挑战与所需时间。

教育产品需要实际在使用者场域中试行验证,因为人性变数与个别差异因素很多,所以有经大量使用者验证过的产品可以降低导入实施的变数,只需考虑本土化的需求。

问题:

如果你是投资人,在教育领域,你会投资所谓创新但尚未由大量使用者验证的产品?还是,已经有一定使用者基础,证明可行,但听起来没那么酷的产品?(创新真的好吗?)

仍然处在上升期的教育科技

去年(2016)大家看到教育科技投资冷下来了,不过仍比前年高,而且这是其他产业都看到的现象,并非只有教育科技,它的长期上升趋势并未改变。而且各种配合因素随时间而更完备(例如:宽频环境、低价硬体元件、个性化学习的意识抬头),更能支持其发展,Owl Ventures的Tory Patterson预测会看到许多教育科技公司跨越一千万美元营收的门槛。新兴科技如人工智能、虚拟实境(VR)、扩增实境(AR)的成熟也会刺激新的投资。

Reach Capital是最早投资教育科技的创投之一,其主要合伙人Shauntel Poulson预测中国的投资人将会积极在海外寻找投资标的,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与需求,然而从外界观察,中国的教育科技产品同质性较高,比较没有差异化,而美国许多产品内容十分多元、精致且有创意,有些技术已经经过长年发展(例如:自适应系统、或人工智能家教),两者互补可以节省开发与验证时间,降低尝试错误的变数。

随意打赏

中国科技投资十大科技趋势美国科技教育美国教育部我们这十年美国黑科技美国科技美国教育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