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多科技戴震:自动驾驶预冷,初创企业如何抢夺市场?
作者丨丁唯一
编辑丨张宇喆
自动驾驶 的赛道上,科技企业和主机厂都纷纷入局,资本也在持续加注。而自动驾驶的坐标轴上,早已不是平滑的线性函数了,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让这条线的走势逐渐慢了下来。在市场、车企与资本追逐的背后,对于量产化和安全性的质疑声也从未消停。
在第二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上,禾多科技研发总监戴震接受了媒体群访。
禾多科技成立于2017年6月,致力于打造基于 人工智能 技术和汽车工业技术的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推动自动驾驶尽快落地应用。 作为初创型企业,“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戴震坦言,“禾多科技从创业伊始就确定了自己量产化的道路。”
目前,禾多科技将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场景分为三大板块,分别为高速公路、城市工况、最后一公里代客泊车。戴震表示,“ 禾多科技认为,高速公路和代客泊车两个场景是有望最早量产化落地的, 所以我们把这两个场景作为主攻方向。”
针对高速公路场景,禾多科技推出了可以达到L3.5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HoloPilot。该技术采用低成本、车规级的硬件以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在谈到HoloPilot的落地时间时,戴震表示,预计为2021年。
针对代客泊车场景,禾多科技则研发了号称可达到“L4级”的智能代客泊车系统HoloParking。
诚然, 汽车是自动驾驶技术量产化的必要载体,因此要想实现量产仅靠科技企业是很难达到的。在多产业相融合的自动驾驶赛道上,打破行业边界、加强合作仍是量产化的前提。 戴震表示,禾多科技和主机厂和Tier1都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但他同时强调,“在汽车行业,整个研发周期是很长的,自动驾驶只是其中一环,主机厂有他们自己的时间线。”
在峰会过程期间,禾多科技研发总监戴震接受了媒体群访,以下为采访实录(有删减):
媒体: 刚关于禾多科技的进展,您认为最值得分享的是什么?
戴震:在我们看来,未来移动出行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高速公路,一个是城市工况,最后是最后一公里代客泊车。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我们认为高速公路和代客泊车两个场景是有望最早量产化落地的,所以禾多科技把这两个场景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
我们的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系统HoloPilot,是一套可量产的方案。我们采用低成本、车规级的硬件,以及与之匹配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了高速公路的自动驾驶,包括自动跟车及车道保持、交通拥堵引导、主动换道及超车、上下匝道、路网切换等功能,支持最高时速120km/h。
而针对停车场景,我们研发了智能代客泊车系统HoloParking。跟我们平时很多车上已有的泊车辅助功能有很大不同,泊车辅助一般是司机把车开到车位边上,车辆会给司机各种提示,司机需要完成换挡的动作,车辆进入车位。我们说的智能代客泊车,是司机只需要在停车场外的固定交接区域下车,车辆可以自己进入停车场寻找车位,中途可以避让各种行人和路障,所以是全自动L4级别的代客泊车方案。
同时,我们在这两个限定场景的研发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技术能力和数据。并且,我们发现,主机厂和自动驾驶公司对低成本的高精度定位方案和系统验证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但整个产业链中却少有能够有效满足这些需求的公司,而禾多科技正好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和资源。近期,我们推出了高精度定位系统HoloPolaris和自动驾驶验证平台HoloX。
综合讲,我们目前的进展主要是在高速公路和代客泊车两个限定场景的量产化解决方案方面。基于此,我们还衍生了高精度定位和自动驾驶验证平台这两个模块化服务。
媒体: 禾多科技高速公路和代客泊车这两块有哪些合作,或者说成熟的订单呢?
戴震:我们一直和一些主机厂、Tier1保持紧密的合作。但在汽车行业,整个研发周期是很长的,自动驾驶只是其中一环,主机厂有他们自己的时间线,我们也会配合客户,在合适的时间向大家公布这些进展。
媒体:在自动泊车方面,现在不仅仅是禾多做得比较优秀,上汽、吉利、小鹏等主机厂也在做这些研发。你们是竞争关系吗?
戴震:代客泊车这个事情需要行业里各方一起配合,我们和主机厂更多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媒体:主机厂自己也做代客泊车的话,是不是就不会采用我们的方案了?
戴震:我们的方案有自己的特点,比如采用三端合一的技术方案,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系统稳定。在极端天气下,比如大雨大雪,仅靠传统的车端传感器,在这些工况下系统很难正常工作。但是因为我们的方案是三端协同,车端、场端、地图端配合,它的鲁棒性会提高。我们会和主机厂合作,可能还包括停车场管理方,来共同实现这样的方案。
媒体:禾多科技主要落地的两场景,一方面是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另一方面是低速代客泊车。这两方面,咱们主要的竞争力体现在哪些地方。另外,这两个细分领域各家企业竞争挺激烈的,我们以后市场定位是什么样的状态?
戴震:先说代客泊车,目前其他公司做的代客泊车方案主要用的是以摄像头为主的方案,但是下雨下雪、光线变化都会影响对摄像头,从而影响自动驾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为了让HoloParking能够在全天候、全场景下实现真实运营,我们采用的是车端、场端、高精度地图端“三端合一”的方案。我们的方案不依赖单一的传感器,而是多种传感器相互补充、互为冗余。即使单一传感器失效,系统也可以稳定运行。我们也发布过一些视频,证明我们的系统在像台风天、下雪天这样的极端天气下,仍然能非常稳定地跑起来。
我们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HoloPilot,这是一个可量产的方案。这一方案没有使用昂贵的高线束激光雷达,用的是低成本、全车规级的硬件配置,以及与之匹配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在高精度地图的帮助下实现高速公路自动驾驶。
可以说,我们的定位,还是为主机厂打造中国本土自动驾驶量产方案,同时向行业输出基于本地数据的优质技术服务。
媒体:禾多是一家初创公司,可以简单认为从Demo进入量产阶段。站在初创公司的角度,您能否帮我们分析一下,初创企业在中国自动驾驶市场和传统企业竞争时面临哪些压力?初创公司如何更好夯实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向市场化?
戴震:刚才说到了,自动驾驶是一个交叉性的行业,包括了产业链上下游、学术界、工业界等等很多方向。另外,自动驾驶本身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也就意味着我们每天面临的都是探索性的、前瞻性的研究,需要我们把很多问题想在前面。同时,作为企业来讲,尤其是我们初创企业,并不像很多百年老店,我们如何证明自己,其实挑战很大。
作为一个初创公司,首先要有很明确的定位。第二点,初创公司的团队是很关键的。自动驾驶作为新兴领域,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是来自于各种不同的领域,这些领域的人集中到一起,是否有同样的理念,能否拧成一股绳,这点是非常关键的。禾多科技的大部分研发人员很早就投身自动驾驶领域,可以说是新兴领域的老兵,经验丰富,团队也非常稳定,大家对量产的路线都很认可,这是非常难得的。第三,自动驾驶发展得很快,能否在未来几年内证明自己的实力,这点也很关键。禾多选择了高速和泊车这样在未来3-5年内能够尽快落地的场景,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自动驾驶能够尽快落地。
编辑:张宇喆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