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死亡潮如约而至,大概率倒闭事件即将到来
9月5日早间,先是有消息传出共享汽车平台“巴歌出行疑似倒闭,客服电话难以接通,用户押金未按约定时间退回”的消息,后又传出“共享汽车品牌途歌悄然撤退南京市场”的消息。
对于上述消息,亿欧第一时间进行了求证,巴歌出行方面尚未有官方回复,但一位曾经工作于巴歌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已经欠了好几个月的工资未发。另一位员工则称公司在运营上一直存在问题。关于途歌方面,其公关团队回复没有撤退,车辆也没有减少。其创始人兼CEO王利峰对于车辆减少曾经回复媒体称,目前平台上车辆较少的原因是正在对原有车辆进行升级维护,用车难的情况只是“短期过程”。
据亿欧汽车了解,巴歌出行上线于2016年10月,普通会员需先缴纳599元押金即可将车开走,其车型包括奇瑞、北汽EV系列、江淮比亚迪等多种车型,在运营模式上,其主打“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主打二三线城市,目前已经在北京、唐山、广州、天津、山东等城市进行布局,投入车辆共计1000台。截至目前,其已经完成两轮融资,其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2017年7月,完成2500万元A轮融资,领投方为知行创新,跟投方为联想之星。
TOGO途歌出行上线于2016年,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南京等城市,其车型包括Smart、mini、奥迪A3、Jeep、雪铁龙、标致、雷诺等。目前已经完成四轮融资,最新一轮是2017年9月的B轮2200万美元,领投方为凯欣基金(CHP),跟投方为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和真格基金。
意料之中丨共享汽车集体大退潮
一年前,共享单车迎来倒闭潮。曾经有人预言共享汽车行业也将迎来倒闭潮,果不其然,一切如意料之中付诸行业,该发生的终于发生了。共享汽车从一路被唱衰,到如今赶上了第一波资本寒冬带来的洗礼。
早在2018年5月,共享汽车企业麻瓜出行宣布,由于公司业务战略调整,麻瓜出行共享汽车将于5月20日停止服务。紧随其后,2018年6月,作为进驻济南市场较早的共享企业品牌“中冠共享汽车”败走泉城。同时,有多位市民反映,2000元押金难以退还,客服电话无人接听,涉事企业也早已人去楼空。
说起共享汽车的倒闭,最早还要追溯到中国共享汽车的早一批玩家友友用车,其在2017年3月停止运营。当时,友友用车在北京布点近70 个,运营车辆近300 辆。但是到2017年8 月底,友友用车在北京运营的车仅剩下200 辆,运营点也减少至50 个。当时没有人预料到分时租赁运营商的倒闭来得如此悄无声息又突然。事后,友友用车CEO 李宇也曾经承认分时租赁业务发展不成熟,公司在发展方向和运营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
如今,行业问题似乎仍然未得到解决,多家企业也并未迎来政策利好期带来的便利。近日,亿欧通过询问行业从业者了解到,就连拥有汽车厂商背景的企业活得也并不太好。其示,EVCARD、盼达用车也正在不断减少原计划的车辆投放计划。另外,2018年6月,北汽旗下业务轻享出行宣布进行业务升级,弱化企业作为运营者的角色,转而将自己定位为技术赋能者,为共享汽车从业企业进行赋能。
在所难免丨共享汽车倒闭是数百家企业的归宿
事实上,共享汽车的发展一路备受质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盈利问题。对此,有行业从业者更是打趣“共享汽车养活了周围一圈企业,但唯独自己活的不太好。”这句话看似是玩笑话,实则揭露了行业发展的举步维艰。
从2011年开始,就有企业开始研究共享汽车业务模式,对共享汽车行业进行探索,那时共享汽车还不能叫做共享汽车,更多被称为分时租赁。当时,大家学习的更多是美国Zipcar的模式,其最早主打共享汽车理念,将汽车停在居民集中地区,会员可以通过网站、电话和应用软件搜寻附近车辆,选择就近预约取车和换车,车辆的开启和锁停通过一张会员卡即可完成。到了中国,从业者通过不断探索,希望用技术手段为人们提供用车的便利。于是,“让用车如私家车一样便利”成为了各企业的口号。
可发展至今,在行业里“摸爬滚打”的创业者们似乎并没有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自始至终,共享汽车行业并没有迎来大家所期盼的景象。盈利问题、车辆卫生体验问题、停车问题依然困扰着行业发展。
亿欧汽车通过对多家行业从业者采访了解到,行业发展存在几大困境:
1. 企业自身盈利模式难寻
共享汽车是一项重资金投入的产业,起始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承担起公司在车辆投放、停车、运营、充电/加油、维修保养等一切开销。单从任何一方来看,每一项支出都投入巨大。以一辆10万元左右的私家车做对比,1年的保险费在3000元以上,保养费在1000元左右,停车费在6000元左右,加油费在6000元左右。虽说共享汽车是批量投放,可以享受到更优惠的价格,但优惠力度可想而知。
成本端对应着需求端,行业从业者曾就共享汽车的供给与需求展开讨论,有人认为共享汽车行业应该先有需求,再有市场。另一种声音则是,先有供给,需求才能被激发出来。亿欧汽车认为,在当下发展阶段,共享汽车的用车需求并没有被激发出来,所以企业订单数量有限。在车辆投放有限的情况下,企业要时刻注意运营效率的提升,这也是共享汽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运营效率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跑赢数据。
此外,用户体验也与成本存在着必然联系,在大环境下,用户对于共享汽车的普遍印象是体验较差,车辆卫生令人堪忧。其中,某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减少开支,在车辆维护方面减少次数,体验自然变差,如此恶循环降低使用频次。用户预期反应心理学解释,当用户体验到的若与预期相符,将加强预期的作用力和可信度。如果预期良好而实际不符,将给人带来认知失调,从而改变原先惯有的行为。
2.资本处于观望期,受资本寒冬影响淡出市场
2016年,随着共享单车走热,共享汽车也迎来了新一阵发展浪潮,其中,资本也嗅到商机纷至沓来。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2018年初,有数亿资本开始进入行业。其中,ponycar在一年内获得三轮融资。由此,市场内也迎来一些巨头玩家,2017年8月24日,滴滴宣布正式推出分时租赁业务“分分租”业务;2018年1月,神州租车董事局主席陆正耀召集了一批媒体记者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媒体沟通会,宣布神州租车正式进军汽车分时租赁行业。;2018年5月,蚂蚁金服宣布领投共享出行品牌“立刻出行”。
随着一众大玩家入场,共享汽车行业也吸引了众多创业者的加入。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全国注册的分时租赁共享汽车企业已经超过500家,运营车辆超过10万辆。
所以,在资本市场的催发下,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期。但其中,有些企业在盲目发展中并没有准确找到自身定位,实现自救。同时,由于资本本就处在观望阶段,对分时租赁的投入纯属试水心态,再次加码处于摇摆状态。如今,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又看不到盈利的可能性,资本断然不敢妄然出手。所以,一些企业面临倒闭在所难免。
3.政策支持力度有限
其次,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虽然在2017年8月8日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第四章明确要求鼓励分时租赁发展。并通过充分认识发展分时租赁的作用、科学确定分时租赁发展定位、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建立健全配套政策措施等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但亿欧通过采访了多位行业从业者口中了解到,其中大多数创业者认为政策对于共享汽车的支持力度有限,尤其是对于一些资源的的支持力度较小,包括停车资源、充电资源等。同时,对于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竞争问题,国家也没有出台明确的政策引导促进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
唯一出路丨只有自救
共享汽车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共享汽车作为一项烧钱很快、赢利很慢的产业,本身就困难重重。在资本寒冬下,寒意入侵或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这也集中暴露出了在资本环境下,企业自身存在的发展与自救问题。所以,对于共享汽车行业来说,资本寒冬更能考验一个企业是否存在自我生长的能力。
同时,对于行业发展:
北汽轻享出行总经理王春风表示, 在重资产、资源封闭的行业,靠资本去走唯快不破的路线行不通,企业只有扎扎实实做业务才是唯一出路。另外,他还表示,共享汽车行业需要各从业者共同努力,以开放的心态做好资源整合。
Gofun出行谭奕曾经表示, 在重重压力下,共享汽车运营企业应该考虑到多方面限制因素,企业应该以真正便利用户作为主要发展依据。
小明出行田海玉曾经在亿欧的采访中表示, 在2-3年来,将有一批没有背景的小企业走向死亡。他还表示,分时租赁并不是不能盈利,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罗兰贝格叶亮曾经在亿欧采访中表示, 共享汽车难以盈利根本问题是在需求端,目前分时租赁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未能达到盈利所要求的阀值,这取决于消费者对于分时租赁这项服务的接受程度和需求程度。
在亿欧汽车看来,共享汽车倒闭潮接下来还将持续发生,大多数小企业走向倒闭是必然,在没有钱又没有良好的运营模式下,各项运营成本将拖垮企业走向死亡。 寒冬过后,竞争或许才真正开始。
立图为证:
感兴趣请点击亿欧汽车共享汽车专题,了解更多行业动态: 共享汽车的春秋战国
2018年10月19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指导,亿欧公司、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汽车金融产业专委会、圆石金融研究院主办,车轮联合主办的“汽车流通新变量——GIIS 2018汽车新消费产业创新峰会”将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隆重举办。
2018年,汽车流通领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汽车市场已经从产品主权时代步入消费者主权时代,市场上出现了新的人群分化,多元化定位的企业开始以各种角色服务于汽车消费场景中。随着流通体系的重构,汽车新消费下半场开局。
活动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87
编辑:杨永平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