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发展经验借鉴:重视差异化经营与退出机制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民营银行发展经验借鉴:重视差异化经营与退出机制

银行业如何支持小微、“ 三农 ”,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而民营银行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种尝试。民营银行经营机制更为灵活,业务创新更为积极,而这又是解决小微、“三农”类企业融资难问题所急需的。小微、“三农”类企业的融资难,很难通过常规的信贷方法解决,需要采取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并配合以组织架构或考核机制,创造性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客户的需求。

现行政策重点是新开办一批中小型民营银行,走差异化、特色化、精品化的发展路径,来缓解小微、“三农”类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大陆经验:支持小微、“三农”确实卓有成效

民营银行在我国并非新生事物,可以把允许民间资本开设 农信社 、城信社,视为我国建国后的第一次民营银行尝试。我国最早的农信社开办于1923年,新中国成立后大面积设立,很快就覆盖了大部分农村。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正式确立后,金融改革随之逐步启动。

1988年8月《城市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颁布后,城信社的开设速度也开始加快。当时,由于各类企业和个人均可发起设立或入股,只需满足监管要求的最低资本要求(后来增加了社员人数要求),门槛不高,因此城信社数量从1986年的约1300家,逐年快速上升,至1993年停止批设时,数量已达5000家左右。

这一政策的背景,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广大城乡的市场经济活动开始日益活跃,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也就是目前通称的小微、“三农”类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急缺相应的金融服务。而当时四大国有银行服务覆盖不足,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新近成立,无力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因此,改革开放后允许民间资本大量开办农信社、城信社,弥补了原有金融服务不足,满足了新兴的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结算需求,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面对数量突然激增的农信社、城信社,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不足,现代经营或风险意识并不具备,监管能力也未跟上,所以后来暴发了不少风险。一部分农信社、城信社经营管理不规范、经营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陆续面临不良资产高企的情况,经营陷入困境。监管部门随后开始清理整顿,停止新设农信社、城信社,并于1995年开始组建城商行、农商行。当然,最后还是有不少优秀的农信社、城信社,成长为质地优异的农商行、城商行,继续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老一批民营银行中的杰出代表。

中国台湾经验:需重视差异化经营与退出机制

中国台湾在放开民营银行管制方面,也有一段与大陆相近的经历。但区别点在于,台湾是在基本完成工业化后,整个经济背景与前述大陆经济腾飞初期不同,反而与大陆近年更为类似。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走过了长达20多年的“台湾奇迹”,经济金融体系出现了一些变化,原先以公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一方面,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民间也积累了巨额财富,游资泛滥,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在股市、房地产等资产上也形成了泡沫。另一方面,大量的中小企业却饱受融资难之苦,只能求助于民间借贷,1991年其利率在20%以上,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同期银行信贷利率则为10%左右,且许多公营银行却仍有大量的富余资金未能有效投放。这一情况非常类似于大陆近年的“两多两难”局面(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其本质是原有金融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多个发达国家先后实施了金融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1987年,台湾当局当局启动金融改革;1989年7月,修改了《银行法》;1990年,有关部门公布了商业银行的设立标准,并开始受理申请。在1992-1993年,首批16家民营银行批设,而后陆续开业。后来还有部分公营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改制为民营银行。改革前,全岛共有公营银行24家,网点近1000个。但到了2001年,银行总数已达53家,网点超过3000个,其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随着银行数量增加,银行业竞争开始加剧,部分银行为抢占客户和市场,开始降低信贷标准,提高风险偏好。而恰好台湾刚刚在1990年经历房地产泡沫崩溃,经济增速开始大幅下行,此后10年进入中速增长期(6%-8%),产业结构开始调整,部分制造业开始向大陆转移,同时境内外金融市场出现了多次波动(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台湾也有一定影响。

很快,银行业就尝到了恶性竞争的苦果,内资银行贷款逾期率在1995年为2.88%,随后快速上升,到了2001年已达7.7%,行业ROE则普遍降至10%以下,还有多家亏损。部分银行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放款受到大股东干预,对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为化解银行业风险,2000年台湾当局开始推行银行的兼并收购,一些经营不善的小型银行开始被大型银行或金融控股集团收购,银行数量开始下降。2010年,银行数量降至38家,银行业经营情况开始企稳。

最新实践:差异化特色开始逐步体现

201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开设民营银行再次被提上议程。而后,监管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新一批民营银行开始陆续批设。截止目前,已经有17家民营银行完成批设,陆续开业,分布于全国各地。

目前,首批5家批设的民营银行已经营了两年多时间,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差异化特色。

其中,深圳前海 微众银行 、浙江 网商银行 是我国首批两家互联网银行,无线下经营网点,专注于互联网业务,最具特色。但业务定位上两者又有所差异,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以股东单位腾讯的互联网用户为基础,基于自身的模型分析判断信用,发放“微粒贷”等个人小额信贷,而其资金来源以同业负债为主,存款较少。但由于个人小额信贷收益率较高,因而净息差接近6%,较为可观。

浙江网商银行则以阿里电商、村淘等为基础,面向电商用户等,将电商交易数据作为征信基础,发展小微金融服务。资产投放以小额信贷为主,资金来源则以存款、同业负债为主,净息差也超过5%。两家互联网银行均在2016年实现盈利,快于传统银行。资产质量均较好,不良率均不到0.4%,较为优异,但仍需时间检验。

首批民营银行中的其他3家也在各自领域内发展差异化特色。上海华瑞银行以自贸区为依托,发展相关业务,同时也借助上海科创优势,开展投贷联动等业务。虽然身份不是互联网银行,但也积极拥抱“互联网+”,推出了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服务,比如朋友圈的“微银行”等。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则以当地小微企业为定位。

例如,温州民商银行开发了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精耕细作,也在首年实现了盈利。从披露数据上看,这3家银行的业务增速慢于前面两家互联网银行,显示出互联网技术批量导流确实有其巨大优势,但线下小微企业业务有其本质特征,需要缓慢积累,终有长期收效。而后面批次新设的10多家民营银行,有着不同的股东背景,有些分布于中西部地区,还将发挥更为鲜明的差异化特色。

政策建议:最终回归审慎与统一的监管

综合上述大陆、台湾的民营银行改革经验,以及最新一批民营银行的经营成果,有三点主要的政策建议:

一是积极鼓励、引导新老银行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经营发展定位,避免恶性竞争 。千方百计提高各类银行,尤其是新设的民营银行支持小微、三农的积极性,鼓励它们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开展业务。在监管上加大奖励性的指标倾斜,如在不良容忍度、贴息、税前核销、资本占用、流动性支持等方面,均加大优惠力度。

二是加强新老银行的业务监管,条件成熟时实现新老银行监管标准统一。 为谨慎起见,目前监管层对新设民营银行采取了“差别化监管”,即实施了一些“差别化条款”。比如,对新设民营银行的股东施以了一些严于现有监管条款的内容(有些条款虽非硬性约束,只是“建议”或“鼓励”,但也使被监管人有被差异对待的感受),这明显是吸取了大陆、台湾过去一些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缺陷上的教训,防止银行陷入恶性竞争。但这些条款却使得新民营银行所处的监管条件,比原有的国有银行、民营银行更严,有悖于市场公平。随着我国监管水平提高,并取得更为丰富的民营银行监管经验之后,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尽快推行统一的监管标准。

三是尽快建立、完善市场化的问题银行退出机制 。在系统的退出机制建立之前,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大陆和台湾均通过行政退出、兼并收购等方式处理问题银行,不但成本高昂,还会导致整个行业效率损失,也拖累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事实上,所谓“合适的机构数量”,是很难通过人为判断的,批设部门不可能做到批设数量刚刚好,只能让市场来判断这一“合适的数量”。因此,系统的、市场化的退出机制是必需的。存款保险制度是现代通行的银行破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陆已于2015年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运行时间还不长,其效果还未明显体现,更加未经过银行破产案例检验,因此市场主体和监管部门也无法把握其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适度数量控制,审慎批设新的民营银行,也是一种现实、稳妥的选择。待到退出机制成熟,方能彻底实现民营银行批设的常态化。


【2017亿欧创新者年会暨第三届创新奖颁奖盛典】将于12月13日-14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来自全球的100+名国内外顶级大咖、300+家主流媒体、4000名合作伙伴与行业精英共同参会,共话产业创新的未来与发展。邀您共同参与!

猛戳链接查看活动详情: http://www.iyiou.com/post/ad/id/420

民营银行发展经验借鉴:重视差异化经营与退出机制


随意打赏

5家民营银行民营银行牌照差异化经营差异化营销差异化战略民营银行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