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入局T3出行后,东风又自立门户,东风出行的打法有何不同?

出行,不只是一个万亿市场,而是一个百万亿的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仅网约专车和快车用户规模就已超2亿,网约车市场在2019年交易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
面对中国车市近年来整体表现疲软、销量走低,急于摆脱困境的传统 车企 纷纷进入出行领域,向滴滴等互联网出行企业发起挑战。
从跨国的豪华品牌再到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在巨大的“蛋糕”面前,面临转型的车企在资本的驱使下,潮水般涌向这个市场。
“出行市场前景非常好,未来的增长也非常可观,所以尽管大家普遍都还没有盈利,但是资本市场对出行的呼声非常高,很看好未来出行市场的前景。”
5月28日,在 东风出行 武汉开城仪式结束之后,东风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东风畅行董事长唐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东风出行的领域包括为B端、C端用户,提供网约车、专车、分时租赁、出租车、充电、公交、通勤、物流等出行产品与服务。这些业务有很大一部分是东风在此前就已经拥有,但一直分散且未成体系。
东风的出行“野心”
今年3月,东风汽车与一汽、长安以及阿里、腾讯、苏宁等互联网巨头成立了T3出行公司。4月16日,东风汽车宣布经过集团整合后的“东风出行”平台正式上线。
“东风出行”整合旗下分散的出行业务,定位为一站式、综合性出行服务平台,提供快车、专车、分时租赁、出租车、充电、公交、通勤、物流等出行产品与服务。
“东风做出行是一个非常大的战略。不同于传统做车,还要做水平业务、保险、4S店、融资等,出行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可能会是东风的一个主业务。”唐腾表示。
作为传统的汽车生产企业,在汽车市场下行的状态下,“东风出行”服务平台的上线也证明东风在出行领域的野心:不仅仅是做出行服务,更是覆盖整个城市的智慧交通体系。
“作为一个乘商并举的企业,我们向出行转型,不仅仅是乘用车的转型,也包含了商用车的转型。”唐腾表示。
在唐腾看来,东风集团在转型上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一个BtoG的方案,G是指Government。未来,东风将跟政府共同完成一个城市智慧交通体系的完整解决方案,包括城市整个人流、物流,交通的管理管控,这也是东风出行跟其他出行品牌明显不同的竞争策略。
很显然,在滴滴出行占据垄断地位的现状下,获得地方政府支持是传统主机厂获得生存机会的重要方式。
“我们发展核心策略,从‘智慧城市’共建这个差异点切入出行市场。”东风畅行(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立中表示。
4月2日,东风联手华为、襄阳市政府共同启动“智慧隆中”项目,这是车企和地方在出行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的代表。
按照规划,东风出行今年主要是在武汉、十堰、襄阳三个城市提供出行服务,并提供城市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未来还将在柳州、杭州、郑州、常州、广州、大连、成都、重庆、盐城,这些东风有基地的地方优先提供服务。
此外,东风出行设定了一个中长期的发展目标,计划力争2019年实现局域突破,2021年实现区域领先,2030年实现全国领先。
艰难的转型压力
刺激传统车企布局出行市场的因素不只是逐渐壮大的出行市场,还有产业转型的压力。
“当前整个行业面临新旧发展方式转换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从销量放缓的市场常态,到未来技术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在倒逼整个传统汽车行业,从简单的汽车生产和销售的模式向出行方面去转型。” 唐腾表示。
事实上,东风在出行领域的布局早在2012年就开始了。而在这个阶段布局出行市场,也是东风集团转型的重要一步。
“这是东风从汽车制造商向产品+服务,以及未来的融合服务商转型迈出的第一步。第一批产品采用新能源车东风风神E70,一方面是要在新服务领域里面,尽快找到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传统业务能够延续,为未来的交付方式做一些尝试。”
在唐腾看来,一方面,传统车企进入网约车行业可以减少一定的库存,缓解销量上的压力;另一方面,对于东风公司来说,借助出行领域的布局,更重要的是企业战略转型迈出关键一步,从汽车产品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提高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即便是从“大本营”武汉出发,东风出行想要在出行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难度也不亚于“虎口夺食”。
在武汉,滴滴出行牢牢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除了传统的出租车,武汉出行市场还分布着携程用车、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秒走打车(原同程打车)等大大小小的出行服务商,想要在一片红海的行业竞争环境中抢占用户,“补贴战”总是一剂灵药。
“出行是一个新的业务领域,在这个业务领域,要按照市场规律以及用户对这个产品的偏好,去选择未来的整个产品战略,以及商业战略。”唐腾表示。因此,在发展模式上,东风出行不会像滴滴一样“烧钱”,东风雄厚的资本实力和较低的融资成本将是坚实后盾,传统主机厂的产品、技术、人员、渠道以及地方政企关系,都是东风出行的优势所在。
但按照东风出行快车在武汉4公里或7分钟内起步价10元、后续每公里1.8元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即便是已经在出行市场厮杀多年的滴滴,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根据滴滴出行2018年的财务数据显示,滴滴出行在去年继续保持了巨额亏损的态势,亏损额超过一百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因为在司机补贴方面的巨额投入而导致的亏损。
根据优步财务业绩报告显示,其在2017年、2018年分别亏损22亿、18亿美元,同时优步的营收增速也呈现放缓趋势。
行业头部玩家都陷入如此窘境,近年来逐渐加入出行市场的新手更无法独善其身。
“从全国来看,目前出行行业盈利确实比较难。”唐腾坦言,“线下业务相对来说可以做平;全国业务虽然现在盈利比较难,但未来一定是一个可以持续良性发展的事业,所以我们三家央企合资来做。”
据了解,目前东风出行与T3是战略协同的关系,T3出行针对全国市场,专注高端的一二线市场,而东风出行是专注于给政府的一个解决方案,具体到某一地、某一城市来做当地出行。
然而,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出行市场中,丛林法则每天都在上演,有入局者,就有出局者。 5月29日,进入中国市场四年后,全球出行品牌car2go宣告退出中国市场。
但在唐腾看来, 东风出行依然有很大的机会突围,“这个市场足够大,现在要说已经饱和必须要同室操戈,还远没有到这地步,未来的出行服务一定是融合的。单一的、专一性的服务空间会越来越小,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出要做跨行业的联盟。”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燃油车企借增值税下调实行降价。在燃油车统治市场百余年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厚积薄发的时刻何时到来?
6月14日,在亿欧公司于上海虹桥世贸展馆举办“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上,亿欧汽车将承办作为本届年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在本届峰会上,我们将与来自主流整车厂、核心三电系统供应商、头部充换电服务企业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的顶级大咖共讨“后补贴时代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与创新机遇”。
嘉宾及议程: https://www.iyiou.com/a/xnyqc_shanghai_2019/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