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突破认知瓶颈的多维度思考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社会办医突破认知瓶颈的多维度思考

【编者按】对于 社会办医 医院来讲,医院活不下去是输给了时代,而不是输给了别的医院。

本文发于院长说医事,作者郭俊/张明/谷红;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事实上,针对每一家社会办医医院,都可以送上关键三问:

(1)医生资源生产力来自于哪里?

(2) 医疗服务 卖给谁?

(3)市场运营有没有利润?

目前来看,这关键三问,往往也是死亡三问。

现在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是,社会办医医院实践市场多年之后,在资本与热度方面是否取得了效益?当然,每一家社会办医医院的产品并不是一一对应的,都有各自的特色产品,能够对应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区别,各自产品之间的包含关系也有很大不同。

在这个已经习惯炽热和浮躁的医疗行业,没有弯道超车的讨巧,只有十年磨一剑的冷静和坚持。考验的,则是社会办医医院在提供同样医疗服务功能的前提下消费价格更便宜,就可以展示出医院在一定市场上的实际成果。

近期,南昌一家 民营医院 院长给笔者述说,自己是抱以满足医院做迭代升级需求的内心渴望,顺应社会办医政策提供的医疗健康产业指引的期待,分别参加了北京、上海举办的两场社会办医发展论坛和峰会,整体感受是这类论坛、峰会都是以主题圆桌对话形式,邀请大咖嘉宾同台进行深度对话及交流,具有“围观”性质和“经验交流”的性质,致使自己表现出观望态度。

比如,论坛、峰会上一些官方人士对于社会办医政策的解读和讨论,大谈社会办医未来发展步入“黄金时代”亦或社会办医未来可期,乍听起来还是很吸引人的,其中话题展陈的具体的底层逻辑,稍微做一点梳理,则显得过于高冷和清淡,缺乏实操落地更深度地讨论与分析。

比如,社会办医医院在面对市场不确定因素下,如何为医院赢得存活市场窗口期的战略战术,如何在“身临其境”重压下布局出实力量级和影响力的延展和拓宽,如何让与会者也能尽情去展示和发挥自身识见的深度互动对话。这或许都是与观察角度有关。

其实,讲究探索、分享和头脑风暴的社会办医论坛峰会,无论谈哪个话题都能够随时基于发散和延伸的调性,来获得与会者的正面回应。当然,也许被动接受这些知识的灌输还是有些无聊。必须承认的是,对于与会者来说,社会办医本身的叙事性比技术更重要。那么,社会办医能以医疗健康产业独特视角方式,从业务布局、发展质量、服务环境、运营机制等方面互动式交流探索或许会击中与会者的心。不仅考验的是嘉宾的水准,也更考验与会者的认知和消化能力。

从社会办医区域方面来看,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是有差异,北方和南方又有不同。但都没有梳理出当下社会办医医院,面临困境拓展自身业务并尝试多元化发展是要做的事。

首先,社会办医医院需要从以往实践过程中思考,医院的数量增加了,质量发生了什么改变?要表现出在医疗市场上发展情况越来越好,必须正视一套新的行业价值观的塑造,否则,任何变革都是无效的。其次,梳理出社会办医做得比较好的医院是在哪些方面具有多种医疗服务场景产品特色。

1、基本面: 中国社会办医进入行业发展的30多年,当社会办医医院发展的客观数量近2.1万个与现实服务量仅占20%左右相悖时,可以说是落寞的,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发展数量和医院盈利情况的相关度又如何呢?峰回路转的概率会有多大?

2、政策面: 政府对于社会办医行业的政策,早就已经频吹暖风。事实上,与现在的医疗服务保有量相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从既需要发挥社会办医便利用户就医的特色,也需要切合社会办医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政策鼓励发展社会办医的宏观指导与其具体落地到位并不匹配,社会办医医院的绝对数量还远远不够。那么,还能否有高预期的政策推出?类似医疗健康产业全面放开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社会办医医院运营管理的三大瓶颈和痛点

一是 业务模式多定位于“短平快”和“急功近利”之间,有价值用户的社交关系潜能已经“榨无可榨”,用户抱怨投诉引发的负面效应,逼着社会办医医院只能向更“下沉”的“无价值用户”发展,通常以免费体检、诊疗套餐吸引用户,最终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二是 医生资源供应链配套薄弱,难以集需求端之力改造业务项目“供应端”,最后只能落得业务范围非常窄。最大痛点是留不住人才,其症结在于业务结构过于单一、医疗服务落到实际执行层面问题很多,以及同类社会办医医院高工资的虹吸,这三点正是一条循序渐进的人才流失链条。

社会办医医院过于依赖妇产科、泌尿生殖等低门槛传统医疗服务,不仅业务上没能突破狭小的细分市场,还在原领域失了分,落得连年亏损,靠多轮裁员来削减开支;高质量医疗技术领域实力不足,难以满足需求提供足够的医疗服务供给,所以医院的盈利能力低下也在情理之中。

三是 平均获客成本在2000元~3000元之间。更要命的是,获客成本水涨船高、持续性研发投入周期长、以及医院内部管理效率等问题,在缺乏自身造血的能力,找不准可规模化且可持续盈利模式境遇中,致使后期用户的留存也很低,这就不由得医院一直处于不断拉新获客的恶性循环当中。老板对现状不满意,所以换人重新做。这既是很尴尬但却又很现实。

社会办医医院的苦难辉煌还要继续经受考验

事实上,不难预想社会办医医院在靠营销做起来并带来市场的路途上走得艰辛。能够让社会办医医院持久的唯一办法就是能够不断有好产品。目前很多社会办医医院表面上很重视内功夯实,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很多医院从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方面,并没有反映出来对于品质医疗的重视。所以,从业务实力一些很基础的能力方面需要时间去培育,优势学科能力的增强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市场当前所具有的问题不够大,那么社会办医医院发展的潜力就非常非常小。市场选择这一步没做好,后面的战略战术再成功,也没有用。没有业务项目影响力的壁垒,市场无法启动;没有质量安全对医疗需求用户的吸引力,单靠老用户口口相传也换不回多少业绩。

医疗服务壁垒是随时代而变的,过去有些能称之为壁垒的可能在未来就变得没用了。对于社会办医医院来讲,医院活不下去是输给了时代,而不是输给了别的医院。增长即趋势,波动为周期。如何规避风险,把握际遇,仅仅思考医院投资的终末价值,是远远不够的。即便都知道做好用户才能让医院有价值这是事实!但没有社会办医医院想听真话。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