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票制”之后,医药流通的出路在哪?
中国的医药生产厂家繁多,零售终端也参差不齐,医药商业凭借其熟悉的区域和渠道优势以及其专业的服务,为中国的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早前公布的2016年23家上市医药商业板块企业年报数据表明,医药商业巨头超过千亿的已有三家—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
2016年12月29日,商务部发布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后文用“规划”)更是提出“提升行业集中度,培育超过5000亿元规模的医药流通企业。”与此同时,商务部在《规划》中提出遵循创新发展理念,突出行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
指出医药物流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向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延伸服务,全供应链服务模式逐步形成,“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向上下游供应链紧密衔接、仓储资源和运输资源有效整合的现代绿色医药物流服务商转型。
医药电商企业在“十二五”后期发展迅速,并在“互联网+药品流通”、“互联网+药学服务”等多个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向线上线下融合、多领域跨界融合的综合服务商转型。”
我国的医药商业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散、乱阶段,目前国内商业有国药系,华润系,上药系,九州通等。2017年年末,上药收购了康德乐在中国的医药分销业务,跃居商业第二,仅次于国药。
未来三年,商业巨头们进入到兼并高潮期,行业规模效应会越趋重要。 但是庞大的规模与低毛利率和低运营效率的矛盾也会日益凸显。伴随着后零差率的效应,医疗终端的回款日期也趋延长,商业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多。
同时两票制也在2018全面落实执行,原代理商的过票模式转为厂家直发,而厂家不会像代理商一般垫付更多资金,且需要商业预付款或者短款期。再加上国家经济大背景下的银根紧缩,导致资金流前所未有的紧张。商业的资金早些感受到了凛冬的寒意。
物流方面 ,仓库,配送等硬件设施不足,AI技术发展也落后于顺丰冷链和菜鸟物流。同时高端信息技术人员缺乏。
信息流方面 ,因为长期的规模化效益观念和区域性垄断,商业公司的服务理念不强,很少有商业公司配备专业的数据队伍,导致对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相对来讲较低,信息流相对来讲比较闭塞。
在医改政策陆续的抛出之后,很多人将医药商业未来的几年称为“后两票制时代”,相较于这个后两票制时代,笔者更喜欢谓之“新供应链时代”。
新供应链时代的到来,商业公司 首当其冲是优化供应链 ,从采购储存销售多角度出发,提高整体供应链运营效率。就物流来说,商业公司要优化配送环节的验收,储存,分拣,强化处理医药订单的能力,减少分拣等环节产生的错误,缩短配送时间,提高订单处理效率,降低边际成本。
与此同时,商业公司要大胆使用信息技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主要的区别是信息化,高度的信息化使得数据快速便捷,准确无误的传递,同时高度信息化也是实现信息流现代化的基础。
引入三方物流是否为有效解决物流水平较低的方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三方物流尽管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物流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能力,但是大型商业巨头们是否能舍下这块蛋糕,仍拭目以待。
虽然医药配送的核心竞争力在医疗终端的把控,但三方物流的引入会否对医药商业市场的占有率有影响,仍有一定争议。
同时关于合作模式,需要进一步的商讨,因为很多三方物流没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目前仅顺丰广东通过GSP认证),法律层面需要进一步沟通。
笔者认为积极引入三方物流也符合国有资产轻资产化的发展方向,同时有效降低企业沉没成本,增加边际收益,在集团化物流自持时,收购规模弱小,硬件差的地方商业公司时, 与其重资去改造升级其物流条件,引入三方物流或者是更优方案。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商业企业的销售模式多为赊销,虽然对上游生产商来说,供货也有一定的账期,但是上游供应的回款期限远短于下游的回款账期。一方面是因为医院终端的处于更有优势的地位,另一方面因为零差率和医保资金到帐不及时等。
此状况如国家层面没有相关政策文件支持,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前文已经提到,医药商业的资本寒冬已经到来,就这个状态而言,商业公司需要更高效的利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减少资金占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明确应收账款的管理责任,建立销售回款责任制。
纵观国外的医药商业发展阶段,大体可分为: 区域分散竞争,同业兼并整合,创新业务拓展。
创新业务拓展阶段行业集中度高度集中,到2015年,美国前三家流通领域巨头:McKesson,AmerisourceBergen和Cardinal已占全美流通行业96%的份额。法国前三家流通企业占据法国流通行业95%的市场,德国为70%,日本为68%。在此阶段,兼并整合大量涌现,但低毛利特征凸显,规模效应带来的边际收益已日趋走低,创新业务拓展势在必行。
多元化的业务创新其实是医药商业公司由量变实现质变,甚至“变异”的手段,美国医药流通业在此阶段业务创新主要包括:医药流通增值服务,不再作为单纯的分销公司,而是逐步转型升级:给上游生产商提供全方位解决服务,如在当地的招标,物价,医保,及医生培训工作。
对下游终端医疗机构在提供及时,齐全,高质的药品的同时,更会针对医院的药品治疗,药房管理体系及药剂人员知识与技能提升,患者信息收集运用,提出完善提升方案。
目前很多国内大型医疗公司正与医院谈判托管药房,甚至与直管部门谈判直接托管医院,从医院行政管理,药品供应链多方面改善医院经营状况;对零售药店,提供药店低成本的运作方案,药店信息集成运用方案,患者用药教育方案,并最终提供社区及家庭的健康管理方案,目前很多商业公司也在进行着DTP(direct to patient),或社区送药到家的尝试。
与此同时创新业务也涉足其他品类药物的的配送,再就是进军海外市场,如曾红极一时的康德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便是美国医药商业创新业务拓展的典型案例。
综上而言, 新供应链时代,医药商业需服两味良药,一为效率,二为创新。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盘点丨中国人工智能大健康领域最具洞察力投资机构TOP10
首发丨联医医疗连续完成A+轮和B轮融资,融资规模超1.1亿元
独家首发丨康夫子获晨山基金A+轮数千万元,将用于医疗人工智能的研发
人人都谈的“AI+医疗”,到底包括哪些落地应用?
跳槽季?转型季?药企高管纷纷出现变动究竟为哪般?
复星医药投资10.30亿建设原料药生产基地,用于提升产品研发效率
GIIS 2018医药未来领袖峰会:创新助力,医药时代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