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公司怎么投?你必须知道的人工智能创业估值公式
【编者按】朱袆舟本科期间做过一段时间 机器人 ,2012年从斯坦福毕业回国后,参与创办 人工智能 公司“出门问问”。目前,他重点投资人工智能、 智能硬件 、新能源,新材料等以核心技术为驱动的创业项目。
他重点提出:1、AI创业的技术、人才红利都迅速放缓;2、 互联网 这条线会继续往前发展,AI做的事情则更偏向底层——在生产端提高生产效率;3、AI技术有它固定的规律和速度,不太可能迅速通过融资拔苗助长;4、在人工智能创业的第一阶段,公司的估值是“算法x人才”;进入第二阶段后,AI公司的估值=算法+数据x商业价值。
本文发于“Xtecher杭州私享会”,作者朱祎舟;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加入峰瑞资本做投资之前,我在人工智能领域创业。下面,我从投资与创业交叉的角度和大家分享自己最近的一些观察,也欢迎随时交流。
先简单介绍一下,峰瑞资本是一家新基金,成立于2015年8月。我们希望做成一家研究型导向的全链条基金, 不看风口,长期持有 。我们比较早就开始看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投资了十余家AI领域的初创公司。
下面切入正题。
一、技术、人才红利都迅速放缓
过去在人工智能能领域创业的时候,大家会问我这些问题: 你的算法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深度学习的算法?你是不是用了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多少层?
这是投资者或大众关注的第一点——“算法如何”?
然后,大家还会问:你的团队里有PHD吗?有BAT研究院出来的人吗?有高校教授吗?
人工智能能刚刚起步时,大家的焦点基本集中在两个方面:算法和人才。
这两张图反映了我过去一段时间对这两个方面的观察。
第一张图,我称之为 “技术的红利” 。这张图是在ImageNet历年图像分类任务中获得第一名的算法的错误率。2013年的时候,获得第一名的算法错误率是13%,2014年时是7%,2015年时是3.6%,到2016年时变成3.0%。大家可以看到,从2013年到2014年,错误率下降了近一半,从2014年到2015年,又下降了近一半,而2015年到2016年的时候,下降的幅度就变得很小了。
做技术的人应该都知道,在深度学习的框架下,以现有的技术处理图像分类任务的能力,错误率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多了。看到这个结论,我非常吃惊。 技术放缓的速度远比我们自己想象的要快。
第二张图,我称之为“ 人才的红利 ”。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工资。过去,人工智能公司招人都很贵。最近,我随机选取了一家非常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的招聘列表,2017年时,这家公司招聘图像识别处理工程师的薪水是15—30K/m,已经和普通的IOS工程师差不多。
目前,大家普遍的认知是: 人工智能领域,所做事情的框架已经日趋清晰明了,但人才缺口比较大,学校的供给不够 。任何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招人,都更倾向于熟练的、很快能将想法实践落地的人,倾向于招有一定专业院校和学术背景的人才。
通过上面两张图,我想说的是: 人工智能技术跟其它技术一样,到了一个阶段性平台期,技术红利放缓的速度非常快,人才供给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对投资人来说,在人工智能创业的第一阶段,公司的估值就是“算法x人才”。 它们的乘积,大概就是你的公司在市场当中的价值。而目前,这个乘法的两端都在快速地下降,这是我们对第一阶段人工智能创业的的判断。
二、AI公司估值的阶段论
我把人工智能赛道上的公司分成五个阶段:
1、提供狭义技术的阶段;
2、提供解决方案的阶段;
3、提供模块化产品的阶段;
4、提供整体产品的阶段;
5、业务闭环数据循环阶段;
大部分创业公司处在“狭义细分技术”的阶段 。这一阶段,判断公司的标准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公式:“估值=算法x人才”。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公式下的公司,价值在被快速地拉平。在我看来,这一波的机会红利已经基本结束。
在这一阶段的人工智能创业浪潮中,获利最大的科学家创业团体,现在在创业上的优势不会那么大了。接下来,我相信 机会仍然会留给产品经理、工程师和商业人才 。过去的估值方式,过去的价值判断方式,和过去的技术、人才红利都已经基本结束。
现在,很多公司都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了。 不论是图像公司还是语音公司,大家都开始进入提供解决方案的阶段。
在第二阶段,判断公司市场价值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我自己列了一个公式,就是从“算法x人才”演变成“ 估值=算法+数据x商业价值 ”。算法后面是一个加号,主要原因在于,大家都还没有数据和商业价值的时候,比的是算法,但是当大家都有了数据和商业价值后,商业价值的重要性会迅速地超过算法,所以算法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少。
三、人工智能并不是互联网的下一代
互联网在过去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解放渠道,释放渠道的效率。所以我们看到, 过去的创新型模式都是为了让产品能够直接抵达消费者 。不论是电商打掉中间的零售商和经销商的渠道,还是滴滴打掉出租车的渠道,其实都是在渠道上做文章。
我觉得人工智能并不是互联网的下一代,也不是互联网的替代者。这两者是并行的。因此,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机会依然有,并且依然非常大。 互联网这条线本身会继续往前发展,人工智能做的事情则更偏向底层——在生产端提高生产效率。
这也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觉得to C端的机会比较难:生产端还没有被改造,于是就不太会有新的产品出来;没有新的产品出来,用户端体验也就不会有特别大的提升。
这波人工智能的浪潮,凸显的是 “数据x商业价值” 。我们从to B和to C两个角度来分析。
to B端,我的判断是人工智能会向行业的纵深端去发展。 从生产端来看,不论是服务业、农业还是工业,大家对效率提升的需求是非常明显的:在医疗领域,提升诊断的效率;在金融领域,提高金融数据服务的效率……需求和商业空间是巨大的。于是我们的挑战不再是技术被拉平了,而在于对行业需求的理解和产品的设计。
另外提到一点: 大数据 。这个词其实是老生常谈了。从 企业服务 端来看。美国企业服务市场的路径是:传统软件→IT服务→ 云计算 →大数据→人工智能,最后才有了人工智能。所以,在美国做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好处是基础设施非常成熟、完善,但很多事情都被大公司做了,初创公司需要在大公司的夹缝中寻找生存空间。
在中国,企业端基础设施还是非常落后的,是一片空白。因此,中国有一个特有现象: 跨越式的发展。 在电商、本地服务、金融支付等行业,跨越式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
to C端,我的观点是:想用人工智能去提升消费者的体验,通过一个单点去突破比较困难,更多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比如,车载语音的交互体验,智能家居体验等。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做得多好,更是整体的居家环境、车载环境。这些基础的传感器和基础的服务、数据足够完整之后,我们才会有一个体验足够好的东西出来。反之,现在做这个事情,就会感觉很累或者说撬不动,因为基础设施和服务没起来。
互联网领域,单点做个小APP就能撬动一个很大的空间。但在人工智能领域,这几乎不可能。关于这个结论,我自己心里也有个问号,我也很好奇人工智能里能够单点突破的产品到底是什么。
这是我对于AI创业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的一些投资思考和笔记。
四、人工智能没有网络效应
最后,回答四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是: 人工智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后的下一个创新,或者是替代品?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是并行的,相对独立的。 照套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是很危险的。
比如,人工智能是没有网络效应的,也几乎没有马太效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马太效应基于网络效应,因为网络效应能快速地集聚资源、拉开与竞争者的差距,所以会出现行业通吃的情况。而人工智能是基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它本身没有网络效应。至少现在看起来,行业通吃的事情可能不存在。不见得谁比谁快、谁能把谁灭了,而是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块地盘。
第二个疑问是: 人工智能领域创业有没有势能?
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窗口期,创业公司要打仗,要迅速融资。但是看起来,在人工智能领域似乎没有所谓的“势能”。技术有它固定的规律和速度,不太可能用融资的方式拔苗助长。在同一个人工智能细分领域,谁先做、谁后做差异并不会特别大,能够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倒是更加重要。在传统互联网领域或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或许可以在四年之内做出一个上市公司,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第三个疑问和第四个疑问其实是连在一起的: 投资人们都喜欢问,人工智能公司会变成什么?到底能做多大?这个行业到底能做多大?
大家以前对这类公司的期望是做成一个 技术平台公司 。技术平台公司的意义更多的是,怎么把算法和数据整合成一个产品,或者整合成一个服务。云计算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但现在看来,“技术平台”只是其中一种选择,还有许多其它方式。
从人工智能领域公司的壁垒来看,要从算法开始,让你的公司从一个技术平台公司做到一个数据产品服务公司,然后再抽象到一个更高层面的技术平台公司。
人工智能很难像互联网一样从单点突破,做横向整合。 它做大做深最大的可能性是纵向整合,整合整条产业链里不同的生产者、生产资料,再往上整合到产品层面。这比较抽象。举个例子,比如你做 人脸识别 ,是只做人脸识别?还是做人脸识别加上人脸识别摄像头?还是做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摄像头,还要再加上人脸识别系统,做成一整个产品?它不是只做一个人脸识别就把所有人脸识别都做全了,而是做人脸识别可以选择从产业链下游往上做,也可以从上游往下做。
这是人工智能领域创业的状态和规律,它和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完全不一样,我的一点思考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