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与趋势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美国和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与趋势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取向开始超越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关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革新,致力于把教育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课堂与师生活动的微观层面,在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发展、寻求超越。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

1、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美国,二战以来的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而推行。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围绕着中小学阶段学生学术素养低下的严峻现实,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加强学生学术素养的课程改革运动,如“学科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回归基础教育运动”、“高素质教育运动”等。

这些运动大多是以“振兴优等教育、培养天才”为目标,有严格的学术标准,重视学术性科目,加强了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语言的教学。这些高难度学术课程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厌学、教师难以胜任教学,又由于美国是一个地方分权体制牢固的国家和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极度盛行等因素使得教育质量下降,这次课程改革失败了。

60年代末,美国开始对课程政策作出调整,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提倡课程的多样性以及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课程结构上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改变结构主义课程式改革,强调学术课程的倾向。

1985年,美国教育促进会在制定的《美国计划2016》中指出:“在下一个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将迅速地变化。科学、数学和技术是变化的中心,它们引起变化,塑造变化,并对变化作出反应。所以,科学、数学的技术教育将成为教育今日儿童面对明日世界的基础。”

《美国2061计划》对教育改革者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教育对象的界定应该坚持全体性原则,让每个儿童都能够接受科学、数学和技术等方面的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减少课程内容的绝对数量和毫无限度的增加课程内容的难度;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进行探索、展开批判性思维、达成理解、加强交流等要求。

1991年4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文件。这份文件中制订了美国教育改革的战略,明确了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在课程设置方面,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五门学科成为核心学科。 在教育信息系统方面,建立全国互联网,向所有学校提供最新的信息、研究成果和相关知识,并以此作为搜集教育反馈信息的手段。

1991年4月2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在课程规划上,国家教育目标增加了公民和政府、经济、艺术三门课程,使国家界定的核心课程在数量上增至八门,并且编订了全国教育标准特别是课程标准。 这种标准主要对课程、教材和教学手段的质量和效果,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职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估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这一文件还特别强调,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时应当注意:1、在学习内容上,必须指出学生应该知道什么以及怎样运用。2、在运用水平上,应指出学生如何对自己的技能及知识的习得程度进行检测。3、课程标准应面向全体学生,不应考虑学生在种族、地位、语言、文化背景和需要等方面的差异。4、各州在课程标准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2000年目标法,为课程标准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从教会控制教育到教师自治,从综合化教育政策到全国统一课程,英国的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课程也不断进行着调整和改革。

1988年7月29日,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改革法案》。该法案规定了全国所有中小学实行统一的国家课程。中小学开设两类课程: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包括英语、数学和科学4门课。基础课程包括现代外语、技术、历史、地理、美术、音乐和体育7门课,共10门课。此外,法案还把宗教教育列为必修课。

国家课程的实施,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课程中传统的中央、地方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取消了英国教师的课程自主权,还改变了英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课程体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程的选择主要受统一的国家课程制约,克服了英国课程过于专门化的弊端。

国家课程的实施工作并不顺利,首先是因为国家课程各学科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纲要发生了问题,一些学科要求过高、内容过多过难或过于复杂,还有些学科缺乏严密性和规范性。 因此,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问题较为突出。与此同时,精神的、道德的教育,还有在英国被视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宗教教育,也普遍遭到了忽视。

1994年9月,英国政府实施了新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

1、强调基础知识教育。

2、裁减国家课程内容,增加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课程。

3、简化评价的范围和方法。

4、建立统一的课程管理和协调机构。

5、设立增值指标,科学评判学校的表现。

6、改进关键段(14—16岁学习段)的评价。

2000年6月,英国中小学开始实施了新的国家课程。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四项发展目标:

1、精神方面的发展: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

2、道德方面的发展:明辩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

3、社会方面的发展: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成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同作战的能力。

4、文化方面的发展: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

从英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英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

1、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发展。

2、加强社会公民的培养。

3、以基础学力为核心改善教育质量。

4、注意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统一和灵活性的结合。

5、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

美国和英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也都有过失败的教训,也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已经经历6次大小不等的改革,也有成功的尝试和失败的教训,适逢第1次规模最大、观念更新最大的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总结好其他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扬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克服阻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弊端,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搞好,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今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扩展阅读:

中国基础教育已是世界一流了吗?

“英国学生在国际竞争中正在落后,中国学生正是我们孩子未来在职场上的竞争对手。”去年,bbc(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引起了中英两国对各自教育制度的热议和反思。片中的这段话,显示了bbc制作这部片子的初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国教育界和部分观察人士对于中英人才培养差异的看法。

近年来,由于中国学生在国际测试中的出色表现,中国基础教育引起了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关注。 然而,中国基础教育真的已经世界一流了吗?对比中西教学模式,又能得到些什么启示?

2015年10月,由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和BBC合作的研究项目“中国化的英国学校”引起了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李爱云的注意。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在全球QS教育专业排名中位居第一,他们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有意向做一个中国式教育的研究项目,与BBC合作拍成纪录片。”身为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的李爱云入选了这一项目。

“BBC反复强调,希望我在英国上课时,能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李爱云说,教学对象是50名初三年级的英国孩子,他们来自英国汉普郡一所非常好的公立中学——博航特中学。

纪录片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 片子最初呈现了英国学生由于不适应中国教学方式,出现了闲聊、逃课、泡茶等行为。实验的最后一周,英国学生和中国老师之间渐渐彼此理解。一个月后的考试结果显示:“中式教育”班学生的三科考试成绩全面高于“英式教育”班,数学平均成绩高出十多分。

李爱云说,一个月的教学实验有矛盾有碰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英两国教育的不同,值得相互借鉴、各取所长。 “中国孩子比较勤奋,有更加明确的目标。英国的孩子认为分数不那么重要,关注课外活动比较多,动手能力与应对能力比较强,尤其是演讲能力非常好。”

李爱云表示,纪录片中展示的只是拍摄者心目中的传统中国教学模式,和真实的 中国教育 存在差异。有专家认为,尽管这一纪录片并不能客观呈现中英教学的差异,但其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为何BBC将摄像机对准了中国基础教育?

这要从一个叫PISA的测试说起。自2000年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每三年举行一次PISA测试,评估15岁学生分析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其结果用于帮助各国了解教学质量最好和进步最快的教育系统中学生们的表现情况。

2009年、2012年连续两届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素养科目上均位列60余个参试国家(地区)第一。而英国则没有任何科目进入前20。

对此,杭州时代小学校长、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唐彩斌说,这的确值得我们骄傲。2020年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中国取得了主办权,这是数学教育界的“奥运会”,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数学教育的优势。

然而,也有一些国内外的教学专家认为,PISA测试的结果并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好坏。 争论仍在继续,但面对成绩的下滑,英国等国家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

2014年2月,英国教育大臣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专程来沪“取经”,在多所上海中小学实地探访数学教育经验。此后,英国教育部还与上海市互派小学数学老师,开展分享教学经验等相关合作;

2015年2月,英国哈帕柯林斯出版社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达成协议,在英国引进中国的教辅材料《一课一练》;

2017年,英国部分学校启用中国上海的数学教材;

评价机制单一与多元的异同

英国正在反思其教育模式,那么,中国的模式可以被借鉴吗?中西教育模式又有哪些差异?

一些曾在西方国家交流、学习过的老师和学生表示,中西方在课堂管理、授课方式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让他们印象深刻。

课堂管理: 中国的课堂一般有四十多个学生,对课堂秩序和纪律的要求严格;而英国则为小班授课,课堂管理灵活,不要求整齐划一。

授课方式: 中国有统一的教材和大纲,老师面向全班授课,教学模式相对统一,教师以黑板为主,学生以笔记为主,间或有师生互动;英国则实行差异化教学,没有统一教材,由老师来为学生设计每节课的学习内容,每门课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班。

师生关系: 在中国,老师被奉为权威,知识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而获得的。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地位也是不同的;英国老师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的机会,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掘的,教师只是协助者和引导者。英国的学生也更喜欢质疑和挑战老师。

然而,在这些表面差异背后,则是中西方不同国情和文化下产生的不同教育理念。

在中国,春秋时期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向弟子传授知识的同时与弟子进行对话,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随后的发展逐渐使老师成为课堂上的绝对权威,教育方式演变成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璐则说:“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紧缺,这也促成了大班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也有专家认为,我国教育评价机制以考试为主导,产生了这种以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课本标准化、教师专业化,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强控制的教学方式。

记者采访了解到,英国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机制更为多样化,既有压力较小、对成绩相对不看重的公立学校,也有注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的私立学校。从事留学教育的英国百福集团CEO马良说,英国私立学校对升学的追求和中国学校没有多大差别。

中学在英国就读的夏雪说,公立学校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确实比较短,也很轻松,但在私立学校,“虽然名义上放学时间差不多,但是很多私立学校都是住宿制的,大家放学时候也都聚集在教室或图书馆学习。”

私立学校由于学费昂贵,学生大多是精英阶层的后代。与其相比,公立学校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要小得多。大学毕业后,他们的收入和所处的阶层将与名校生迅速拉开。因此,也有人认为,英国的宽松、快乐教育客观上造成了阶层固化。

“文无第一”兼容并包

教育界普遍认为,中式教育下,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应用能力有所缺乏;而西式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但知识储备较为薄弱。

在西方反思其教育模式的同时,中国教育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学科教育出现了机器式、填鸭式的倾向,扼杀了学习中本该有的乐趣。”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说。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委员会委员、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鸣说:“我们的孩子起跑快,但后劲不足。比如当初奥数很好的孩子,未来研究数学的并不多,因为没有真正的兴趣。”

近日,一封网上流传的《父亲写给考上北大儿子的信》讲述了一位宁波学生考上北大化学院的艰辛路程。由于对化学有着浓厚兴趣,该生立志要通过化学竞赛考入北大化学院。尽管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北大同意降分录取,但还是遭遇了“如果高考考不了高分,很有可能进不了化学院”的无奈。所幸,这个学生最后如愿考入了北大化学院。然而,更多的孩子并没有这么幸运,为了考试成绩,不得不放弃兴趣。

教育界人士分析指出,一场教学对比引发的中西教育利弊之辩,不在于比出孰优孰劣,而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发现彼此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缺失,是为了让下一代更好地得到知识和文明的启蒙。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方案提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这就是鼓励学生走出“题山卷海”,培养更多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评价方式的改革也将倒逼基础教育模式的创新。“随着高考制度发生积极变化,越来越强调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育方法将越来越多应用在中国教育中。”南京中华中学英语老师张玥说。

“东西方教育各有优缺点,我们要做的是根据世界未来的需求,整合东西方文化和教育精华,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外合作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郭镜明说。 

随意打赏

美国基础教育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