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科技第11周头条榜:华大基因、詹启敏、贝瑞和康、瑞博生物…
从科研到产业应用和发展,亿欧每周六定期梳理基因科技行业的热点头条事件。
1、华大基因:创业板上市再进一步
据中国证监会2017年3月17日披露的《 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正常审核状态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截至2017年3月16日) 》显示,华大基因由 上周的 “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正常审核状态企业” 65位 ,已经提升至第27位。
截至2017年3月16日,有11家企业处于“已通过发审会”的状态;包括华大基因在内18家企业处于“预先披露更新”的状态。
业内人士向亿欧记者介绍,“理论上在会里排队的企业顺序,不会出现插队的概念。”预计华大基因1个月内将通过发审会。
2、华大基因披露更新招股书:2016年营收17亿元,拟募资17亿元
2017年3月14日,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递交了《 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2017年3月14日报送) 》。
必须首先区分的是,一般所说的华大基因是指华大基因整个集团,而发布招股书谋划上市的华大基因只是集团的子公司。华大基因集团是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和应用机构,从测序服务到上游的测序仪和试剂盒研发生产销售等均有深入布局。
谋划上市的华大基因主要业务分为四类:生育健康类基因检测服务、基础科研类服务、复杂疾病类服务、药物研发类服务,共同点都有服务,不包括测序仪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也就是说华大基因集团只是把测序服务业务打包上市。上市主体华大基因最核心的业务是生育健康类基因检测服务,2016年该业务收入为9.29亿元,占比54.62%。
招股书介绍,此次IPO,华大基因将募资17.32亿元,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①产业链延伸、②深化全球布局、③通过并购重组,发挥协同效应、④平台、技术全面提升、⑤产品结构优化升级、⑥建设生命科学数据库、⑦人力资源发展提升。
3、贝瑞和康:测序仪及试剂盒研发销售逐渐成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之外的重要业务
2017年1月24日证监会对“*ST天仪(原天兴仪表)”下发《 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 》,对于贝瑞和康借壳“*ST天仪”提出了32个问题。 2017年3月15日,“*ST天仪”做出了回复。
与华大基因只是把测序服务业务打包上市不同,拟借壳“*ST天仪”的贝瑞和康业务包括测序服务和测序仪及试剂盒销售。
所以,从*ST天仪的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到, 2015年度及2016年度,贝瑞和康通过产品模式分别销售试剂约5万例、26.64万例,测序仪19台、37台。
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官网数据库信息显示,2015年3月20日,贝瑞和康基因测序仪及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13/T18/T21)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审批注册 。2015年度和2016年度,贝瑞和康的测序仪+试剂的销售收入占比逐渐增高,从2015年的18.82%已经增长到30.56%。
4、小核酸药物研发企业“瑞博生物”完成2.7亿元B轮融资
2017年3月17日, 苏州瑞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完成了2.7亿元B轮融资 ,由国投创新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领投,华润集团、正和元通资本、启迪融创等新投资人及君联资本、纪源资本、磐霖资本等A轮投资人共同出资完成。
据瑞博生物方面介绍,小核酸药物是通过攻击和沉默与疾病相关蛋白的信使RNA(mRNA)达到疾病治疗目的的一类新型药物分子,瑞博生物是中国小核酸制药产业的龙头企业。
在产品线方面,瑞博生物介绍,产品管线中包括一个临床3期的国际多中心研究项目,多项趋近临床申报的项目,计划2年内将有3-4个项目陆续申报和进入临床研究。在研产品管线涵盖肿瘤、视神经损伤、病毒、代谢、心血管等多个疾病领域。
5、eGenesis公司CEO杨璐菡博士:年仅30岁,获评“全球青年领袖”,融资3800美元
据 药明康德公众号2017年3月17日文章 报道,美国生物技术公司eGenesis宣布获得了3800万美元的融资,CEO为年仅30岁的杨璐菡博士。在宣布获得融资之前数小时,杨璐菡博士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评出的2017年度“全球青年领袖”榜单,杨璐菡博士研究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被行业称为女版 “张锋” 。
eGenesis公司是一家基因编辑公司,主要做的是对人体移植动物器官的基因编辑,以解决人体对猪的器官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及去除猪基因组中的逆转录病毒序列,降低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
6、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精准医疗是给老百姓提供个性化、量身定做的健康医疗方法
精准医疗是行业内期待、关注、讨论较多的热门词汇和领域。在面对普通大众时,又该如何简单易懂地介绍精准医疗呢?
在做客央视“开讲啦”节目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教授用通俗的语言对精准医疗做出了解释——精准医疗是给老百姓提供个性化、量身定做的健康医疗方法。
詹启敏认为, 人类目前对疾病的认识犹如冰山一角,更多的冰山之下的东西还等待人类去探索。 “水面上的部分”是病人可以感觉到的、通过现有的生化、影像手段可以监测到的,但是往往发现“水面上的部分”时,患者的组织器官已经病变,大都处于疾病中晚期。科学家就是要对疾病溯源,从临床疾病层面,到组织器官层面,再到细胞、分子层面,真正科学地了解疾病。
“我们未来的精准医学,是前沿的医学生物学技术,包括大数据、基因组、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结合病人的病情临床信息,结合他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制订个性化、量体裁衣的方案。从大健康的概念,不仅仅是疾病的诊断治疗,还包括对未来疾病精准的预测、预防这个层面。前两个层面精准的诊断和分类。第三个层面是精准的治疗,第四个层面是精准的判断。判断他的预后或者疾病的转归。”
7、元码基因CEO田埂:基因科技行业的9个猜想
2017年3月15日是中国第一台Illumina/Solexa测序仪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装机的十周年纪念日(文章来源: 十年!值得纪念的3.15,中国第一台Illumina/Solexa GA装机 )。
元码基因CEO田埂在文章中感叹,“一晃十年过去了,中国从一个测序大国,逐渐过渡到测序强国。”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文章预测,未来十年之内以下目标将成为现实:
①100元人民币基因组;
②地球上除了无法采样的生物,人类将掌握其它所有物种的基因组图谱;
③基因组体检将成为主要的体检项目;
④8小时之内得到需要的基因组服务;
⑤测序仪被集成到生化仪里;
⑥所有疾病的遗传学和基因组学被解析;
⑦人类的每一个细胞类型的基因图将被描述;
⑧个人健康保险将以遗传和基因组信息为基础;
⑨基于生命大数据的生活方式管理系统。
“十年前,我们没有想象到十年后的基因组学会是现在的样子,那么十年后,或许,会超过我们今天的想象!"
8、碳云智能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覃璞:数字生命——智能时代的“模拟人生”
“碳是生命、云是大数据,智能是指人工智能,碳云智能要做的是智能地管理数字化的生命。” 碳云智能创始人王俊在接受亿欧采访时介绍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是当下创业投资领域最热门的话题。碳云智能是如何应用人工智能的,哪些地方应用了人工智能?
2017年3月17日,碳云智能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覃璞在XSUMMIT未来科技峰会上发表演讲 《数字生命——智能时代的“模拟人生”》 。在关于碳云智能应用人工智能方面,覃璞介绍:
“我们收购的一家以色列做人工智能图象处理公司(Imagu)帮我们做了一个算法,用摄像头在一个智能镜子的标尺上面,3分钟时间可以把所有的参数(照镜子的人的身高、腰围、腰臀比等参数)做出来。”
“类似还有一些别的技术,比如对于面部皮肤的技术,经过拍照以后,从图像上识别,看看你的皮肤水润情况怎么样,今天的炎症反应比上个月稍微严重了还是好一点。同样它测量起来也很麻烦,但是今天我们有帮助让它变得更容易的技术。”
“还有食物的识别,做一个营养的干预。人工智能图象处理公司(Imagu)使得你吃了什么东西不用再填一张量表,只要在图片上拍一张上传就可以(识别吃的食物,并且算出营养成分、能量等数据)了。”
覃璞总结碳云智能数字化生命管理的模式——先经过高通量的一些技术进行数字生命量化,然后把它放到人工智能管理的一个数据平台上,消费者能够看到你现在的模拟人生,生命状态是怎么样,然后理解,就可以做精准化的干预和管理。
本文作者晏国文,亿欧专栏作者;微信:372817691(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