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应科技董事长夏建涛:工业互联网平台需为客户提供切实可计算的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表示,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但多数企业感觉到工业互联网处于 “叫得响、热得慢、看不清、摸不着” 的状态。一方面,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似乎十分火热,而另一方面传统企业的反应却不太积极。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国企业在规模、装备与技术等方面参差不齐,大量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力靠自身力量进行数字化转型。并且,发展工业互联网不是纯粹地将消费互联网的模式照搬过来,而是需要结合企业的切实需求,以及现有的ICT技术,从而在企业应用中产生更大的附加值。
近日,在2019未来论坛·南京峰会上,亿欧新制造频道采访了全应科技董事长夏建涛,他表示: 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否被接受,取决于能否为客户提供切实可计算的价值。
工业互联网赛道玩家密布,还未出现“一家独大”
据了解,全应科技主要提供 工业锅炉的智能化运营 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聚焦热电生产工艺流程的智能化,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方法实现在线工艺优化,为热电企业创造提质增效、节能降耗的价值。
市面上除了以全应科技为代表的 聚焦连续型生产过程工艺流程智能化 的工业互联网模式之外,还有另外几种,比如面向工业机器设备运行的远程监测维护,以及面向供应链数据的互联网化等。
总体来看,工业互联网赛道上的玩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开启布局产业互联网的消费互联网巨头BAT;第二类是工业龙头企业 ,三一、海尔、富士康为其中代表;第三类是头部ICT企业,如浪潮、东方国信、用友等。第四类是一些新型企业,它们利用过往在工业大数据 、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在这之上进行工业互联网的布局。其中有代表性的企业有昆仑数据、黑湖科技等,全应科技也属于第四类。
尽管市场上似乎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形,但各家均处于前期投入以及市场开发阶段,并未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这一方面因为工业细分行业太多,许多行业还在补自动化的课,不具备布局工业互联网的条件;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赛道,企业在技术、人才、市场开拓方面的投入都很大,短期来看回报并不清晰。但夏建涛向亿欧新制造透露,目前全应科技已经基本实现盈亏平衡,到明年便可以实现盈利。 他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在于能够服务具体行业、具体客户,为客户创造清晰可计算的ROI。”
瞄准热电领域,为客户提供切实可计算的价值
在创办全应科技之前,夏建涛在台达集团工业自动化和企业信息化领域做了十多年的研发和市场工作,这段经历为其之后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进行探索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全应科技成立之初,目标便十分明确,即要面向工业提供一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级的解决方案。 在后来选择聚焦的行业时,全应科技进行了一番筛选。
由于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不均衡,造车、高端医药等领域的企业,其产线多采用一整套流程从国外引进的模式。“在这些企业中应用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暂时不能给他们带来特别大的改变,因为它是一个非常闭环的系统,你很难切入到生产工艺里面去。”夏建涛表示。
排除了技术先进的制造业之后,夏建涛将目光锁定在了传统制造业中的热电行业。作出这一选择是由于:
第一,该行业整体上已经完成了电气化,并且行业自动化水平已经到达一定高度,拥有较好的数据基础,且该行业为刚需,市场规模大。
第二,我国热电能源主要是由煤燃烧产生的,这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企业对于改善工艺、节能降耗的需求十分强烈。
第三,热电行业对于人才素质有较高要求,但工业园往往位于相对偏远的地方,许多大学生毕业生不愿意过去,因此,让机器代替人做运行控制和决策的需求十分强烈。
“人才流动性大,燃煤需求量大但效率低,污染很重,环保局要查......企业其实非常痛苦。”夏建涛对此表示。
确定了行业之后,全应科技决定了三大策略方向: 第一是使燃烧清洁化;第二是提升锅炉效率;第三是助力热工运行的智能化。要想做到以上三点,从现有技术应用上看,面临着三大挑战:
第一,现在全国普遍运用DCS控制系统,但其运行参数设定依靠人工,这对人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第二,传统的PID控制技术在流程性工业应用广泛,PID反馈控制的特点,第一是很简单,第二是不依赖数学模型。但在热电领域,从煤燃烧把水加热成蒸汽,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生产过程是一个大延迟、多参数紧耦合、和非线性的过程,这使得传统的PID控制很难发挥出优势。
第三,热电行业生产过程工况是动态变化的,当动态的过程用一个静态的控制系统控制,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基于以上情况,全应科技构建了一个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平台,将热能的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管网运行数据、用户的用能数据全部提取出来,用计算机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实时找出最佳的控制点,再反向控制系统的运行。夏建涛介绍道:“以锅炉运行为例,如果要控制锅炉,我们需要构建端到端的热电生产过程数据模型体系,通过用户能源消耗数字画像预测未来用户5-10分钟的用能需求变化,再通过人工智能在高维数字空间找到最优控制点,完成DCS设置,就可以实现整个工艺的高效平稳运行。”
除此之外,全应科技还为热电企业提供一组生产智能管理化APP。目前,全应科技已经与陕煤集团达成了长期合作。
当谈及方案在推动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 夏建涛表示:“他们(热电领域企业)从来没有听过人工智能控制锅炉的技术,破天荒地第一回。他们说我用这个锅炉都二十年了,没有见过用人工智能烧锅炉的。但他们又非常好奇,因为的确需求很强烈。”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他们采购一个设备或一个系统,看重的是这些设备或系统,能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得到应用,能够具体提升多少效率或产生多少收益。夏建涛表示:“如果企业算不清楚回报,他就不会买,或者说决策周期会变得非常长。 所以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否让客户接受,取决于你能否为客户提供切实可计算的价值。”
在盈利模式上,夏建涛透露:“用户首先要支付一个云账号费用,另外就是硬件费用和按年收取的数据服务费用。”目前,全应科技团队人数总共57人,其中40人是研发,研发中心在西安,运营中心在上海。现在团队着力于提升数据智能团队,以及扩大市场覆盖。夏建涛表示,未来,全应科技将会在火力发电,水泥等高耗能流程工业中应用数据智能技术,助力更多行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
【推荐阅读】
专访中电互联总工程师夏刚:万里长征刚刚开始,在实践中摸索进步
别把工业互联网平台当做一种“撩客”手段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