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企业版图系列十四之综合性金融科技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FinTech企业版图系列十四之综合性金融科技

金融壹钱包和壹账通合并尚存变数

2018年,金融壹账通曾传出将于当年 9月登陆港股,然而直到年底都悄无动静。“双壹”的合并计划动因在于金融壹账通的上市乏力。 双方的合并主要在于资本层面,合并之后新主体将设四位联席总经理,但两套体系继续独立运作。 不过,一切尚未最终落定。此次“双壹合并”除了为上市铺路,更是为了进一步打造平安集团的金融生态圈。

金融壹钱包和壹账通同样号称服务 B 端,本身也都是合并之后的产物。2016 年,壹钱包曾高调合并了平安万里通。“积分+支付”的故事讲了一两年,在经历了几个“920”和“520”之后,通过商城业务把故事讲圆了。这几年,壹钱包开始强调 B端转型, 重心从做用户到做商户,但总体而言,基本一直围绕在支付主业做文章,业务脉络尚属清晰

相较而言,壹账通的历史就复杂得多。从 2008年,深圳平安财富通咨询有限公司成立到如今的金融壹账通。公司经历了数度合并,几易其名,高管来回更迭换了几拨。但每一次的合并、更名、洗牌都十分低调。 在庞杂的项目中,内部公认最“带收入”的板块仍是来自前海征信 大数据 风控 带来的收入。 金融壹账通为银行开发直销银行系统带来的收入十分微薄,很多时候都是贴钱在做,大数据风控替银行做贷款能赚取一些息差收入。不过眼下为了上市收入压力大,金融壹账通也开始尝试做资产掮客,为银行匹配资产。

由此可见,“双壹”的业务模式大相径庭。合并之后,壹钱包的商户资源与金融壹账通的银行资源或能形成协同。但或许,这只是表相。表相之后的真相则残酷得多。

以平安集团这几年的操作手法来看,子公司(尤其是已经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子公司)的资本化压力是比较大的。在平安系统内部,“金融+科技”板块属联席 CEO陈心颖的管辖范畴。因监管备案的要求,陆金所上市短期无望,上市的念想自然落到了金融壹账通和壹钱包之间。从公开数据来看,2018 年壹钱包已达 6 万亿交易规模,更早之前的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壹钱包就已经实现了盈利,收入规模达到了 10亿。壹钱包在过去几年也尝试了外部融资,不过迄今为止,融资规模和估值金额公开资料都无从考据。但从刚刚出炉的科创板五套标准看来,估值超过 20亿元的企业就不再做盈利要求;估值超过 40亿元的,则只需要获得相关政府部门批准,并取得知名金融机构融资即可上市。 如此来看,在科创板即将推出的情况下,壹钱包不是没有上市的可能。

不过尽管如此,金融壹账通的上市可能性却明确得多。天眼查资料显示,金融壹账通于2018年 1月获得来自 SBI Holdings、软银愿景基金和 IDG Ventures的 6.5亿美元投资。从金融壹账通自己公布的数据来看,这一轮融资获得了 75亿美元估值。作为资本市场的老司机,平安集团对“估值”尤为敏感。加之金融壹账通上市推进工作已然启动,其优先级自然远高于壹钱包。

逻辑听上去很顺。但关乎上市,仅有一个顶层设计是远远不够的。

按说金融壹账通仅 A轮融资就获得了 75亿美金的估值,在 2018年的市场环境里,也算锦鲤一枚了,但上市之路却远没有想象中顺遂。本该在 2018年下半年完成的上市,因为种种原因被搁置了下来。 归结到底,无非是投资人担心资本市场不买账。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好的概念和故事不足以支撑市场信心。

市场不认可,投资人也没钱赚。在这一点上,平安已有前车之鉴。2018 年 5 月,平安好医生登录港股,在随后的大半年时间里,经历了超过 50%的股价下挫。大环境不好,是真;投资者不认,也是真。所以如果没有盈利现实,就得用实实在在的规模数据撑起盈利前景。如此一来,财务压力便成为了最大的现实。

技术研发的投入、海外战线的人员开支、坏账以及前期投入的成本摊销都是高额成本的构成因素。 2018年,金融壹账通的收入在 10亿上下,但与之伴随的,是 10亿上下的亏损。

这样的业绩表现似乎难以支撑投资人的信心。而所谓支付“第三极”的壹钱包,虽然规模远不足以叫板支付宝、财付通,但从已公开的历史数据来看,其交易规模、盈利状况和收入规模似乎已经能够很好地从数据角度补齐金融壹账通资本故事缺失的一角了。

平安集团作为大股东,在合并事宜上占据绝对的主导权,但依然可能存在变数。在壹账通这个灯火通明的戏台上,走马灯般来来往往的,除了不断翻炒的各种概念、各路资本,还有职业经理人和手握期权的员工们。壹钱包是否能够获得一个公允的估值,或许也将成为合并是否顺利的一个重要变量。同样的,合并是否会造成金融壹账通内部团队的调整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亦为未知之数。双方团队稳定性和业务发展如若受到影响,都会对资本故事的延续造成不利。

再有,则是监管。由于前几年牌照炒卖形成的恶劣影响,支付行业的投融资并购成为了这两年央行的敏感点。2018 年 8 月拼多多曾爆出拟收购付费通的消息,但至今仍无进展。

支付机构的收购卡在监管审批,可以说已经是常态。 虽然同在平安体系,两家机构的合并也势必要经过央行的批准。据称马明哲曾赴央行沟通此事,但目前为止,央行高层对此态度尚不明确。央行并不反对合并,但是反对支付机构的 VIE。由于金融壹账通已在境外设立 VIE架构,如若要收购壹钱包再行上市,则很有可能需要为壹钱包设立海外 VIE架构,作为被收购主体。

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金融之路:蛮荒时代正在远去

基于用户在社交、电商、搜索、门户网站等不同领域的数据以及流量优势积累,互联网巨头在金融布局上各显神通。 基于庞大的用户基础,为用户提供理财服务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入门首选 ,或为基金公司、P2P、金融机构等导流,或干脆成立自营 P2P平台,抑或是申请基金代销资质等。

在信贷服务上,由于各家数据基础与金融关联度差异较大,有互联网公司如今日头条系主要为借贷机构导流展示,蚂蚁金服、京东、百度、腾讯等,则基于用户数据形成不同的用户画像用于信贷决策,信贷业务的利润也吸引互联网公司入局,网络小贷则成为企业相对容易触摸到的资质,几乎是各家标配,蚂蚁、腾讯、百度、小米、美团等实力派更已参股银行。

与之同时, 多家互联网公司拿下 第三方支付 牌照,意图打造生态闭环,也有互联网公司还上线了保险、众筹、企业征信等业务,多路布局

互联网公司“踩坑史”。金融业务具有风险外溢性。而互联网巨头在金融业务的探索中,亦多有“踩坑”。

开展金融业务,首先要过的便是牌照关。 坐拥 3亿多用户的美团点评,先因无第三方支付牌照却从事支付结算业务被律师实名举报,收购钱袋宝取得支付牌照后,仍因为违规二清遭遇律师举报。尽管美团屡次回应称进行整改,但 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持续因为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吃下央行罚单。

在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而监管缺位的 2016年前, 部分跃跃欲试的互联网公司也闯入 P2P阵营 。58同城、网易、新浪、搜狐等均有此尝试,不过随着 P2P领域风险爆发,监管加强,这些 P2P平台或停摆或转型或剥离,仅有搜狐旗下搜易贷在正常经营。

不过,在资本逃离 P2P 大潮中, 近期京东却悄悄上线过 P2P 平台 。这或许与网络小贷杠杆受限有关,其旗下的消费金融资产相对优质,而撮合交易的 P2P业态没有明确杠杆率限制。在媒体广泛关注后,两家 P2P平台又悄然下线不见。

以输入法和搜索知名的搜狗,在无资质放贷时曾上线过“一点借钱”,后暂停运营。在获得网络小贷牌照后启动“一点分期”借款平台,无场景要求的类现金贷产品被指利率超过70%。而这还发生在监管部门对现金贷业务明确规范,要求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年化 36%的法律红线后。

即便不直接从事金融业务,对于金融业务的风险理解不足也让部分互联网公司心有余悸。2018年 7月 ,P2P平台风险密集爆发,小米平台导流的多家平台亦未幸免。小米用户们面临资金损失。小米集团彼时回应称,初步统计,向小米投诉相关 P2P平台风险的用户数量累计 429人,涉及金额约 4000万元。小米接受投诉反馈后,已下线所有 P2P推广广告。但用户质疑小米在推广 P2P产品时是否尽到了应有审核责任。

快速膨胀路径已关闭。 在布局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巨头中,蚂蚁金服被认为是同业最成功的范例。 在支付宝奠定其用户基础后,余额宝引爆互联网理财热潮,进而拓展到理财、借贷、征信等,成为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蚂蚁金服引战的最新一轮估值已超过万亿。

蚂蚁金服之后,另一个通过支付业务跑马圈地进而构建起金融帝国的是腾讯的金融业务。 截至 2018年 9月末,其理财通资产保有量超过 5000亿元。而在 2019年春节期间,有8.23亿人收发微信红包。

不过,蚂蚁金服和腾讯金融的神话已再难复制,支付宝与财付通在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持续超过 90%。今年百度在春节期间撒 19 亿红包,但提现需要绑定度小满钱包。支付领域双寡头的格局暂难改变,度小满在支付方面没有野心。

此外,效仿蚂蚁金服快速做大资产规模的捷径也已经被堵。蚂蚁金服曾通过网络小贷发行花呗、借呗为资产的 ABS规模超千亿元,在利润中贡献突出,紧随其后的京东金融发行消费金融 ABS规模仅在百亿量级。 持牌消金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有明确的杠杆率限制,而网络小贷却没有明确,为监管套利。 2017年 12月,监管部门明确要求网络小贷杠杆率要表内、表外合并计算。蚂蚁金服之后,互联网公司的金融板块信贷规模上可能再无来者。

金融科技 输出成色几何。金融监管扎紧篱笆,属于互联网巨头的金融蛮荒时代正在远去。金融牌照、杠杆率成为其头顶的紧箍咒,互联网巨头的金融业务也迈入稳步发展阶段,“有多少本钱做多大的生意”。多家机构喊出要为金融机构进行科技赋能。适逢中小银行迫切希望零售业务转型、开展线上业务,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腾讯金融业务板块等都与银行、消金等机构展开了广泛合作。

城商行在与上述机构合作时,最看重的首先是其尚未被央行征信所覆盖但已经有过其金融业务验证的征信白户, 这实际上也是其流量价值的重要体现 。其次,线上业务的用户身份识别至关重要,即确认一个人就是其本人,避免被黑产攻击,上述公司的生物识别、反欺诈技术实力更强。此外,上述大型公司积累的用户画像数据可以更精准匹配需求,进行定价。

但这种合作模式潜藏的部分风险开始被监管部门关注,银保监会拟对互联网贷款业务进行规范,有地方银保监局也重申监管规定要求贷款不得出营业准许范围等。 主要表现在城商行、农商行通过这些合作突破了属地经营限制。此外无资质机构通过与银行等机构变相从事放贷、征信等业务。主要是银行机构借助互联网突破属地限制后,风控很难跟上,只能依赖第三方提供的信息,这与监管部门要求的“核心风控不得外包”相悖。

新金融 独角兽“步履蹒跚”:争牌照、 募资 难、估值承压

2018 年 10 月 15 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苏宁金服此前所募集的 53.35亿元资金已全部到位,出资方为苏宁金控、云峰新创投资、上海金浦投资、中金资本、深创投集团、新华联等。

在过去半年时间里, 百度、小米、360都对旗下的金融业务进行了调整 。步伐最快是百度,2018年 4月 28日,百度宣布旗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完成拆分,并融资 19亿美元以“度小满”为新品牌实现独立运营。360也对旗下的金融业务进行了架构调整,2018年 7月 ,360金融旗下的 360借条完成业务拆分和独立化运营,谋求上市。小米公司也在其招股书中称,未来可将小米金融完全分拆。

对于企业扎堆分拆金融业务,独立之后更加便于上市之外,还可以 为引入外部资本创造条件,拿到更多的钱,也便于争取更多的牌照,在营销、研发和人才招募上发力 ,总之都是为了扩张。

作为流量平台内部孵化的产物,相对于一般的创业公司,苏宁金融、小米金融、度小满、360金融等都是含着“银汤匙”出生。但在整个新金融领域,相比蚂蚁金服、腾讯 FiT(腾讯金融科技)这样的巨头,它们都称不上是第一梯队。以蚂蚁金服为例,2018 年 6 月初,蚂蚁金服宣布完成新一轮 140亿美元的融资,创下全球有史以来最大的私募股权融资的纪录,估值高达 1500亿美元。相比之下,苏宁金融、度小满等公司的估值普遍在百亿美元以下。这和独角兽们自身缺乏独立性、成立较晚错失成长机会、业务同质化等各方面都有不小的关系。

尚未“断奶”。很多百度的注册用户都收到过百度“有钱花”的邀请短信,“有钱花”是度小满旗下的一款信贷服务产品。除了“有钱花”,度小满的主要业务还包括理财平台“度小满理财”、第三方支付平台“百度钱包”以及消费金融开放平台“云帆平台”等。

虽然度小满已经从百度“毕业”,但要说真正“断奶”还为时尚早。 目前百度还在为度小满提供流量、技术、数据方面的支持 ,而且度小满仍在百度的办公楼里办公。除了消费金融,度小满在银行、保险、征信等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仍较薄弱。2018 年 10月 12 日,中国人保公告称,由于未能获得银保监会的核准,将终止旗下子公司太保产险与百度旗下的百度鹏寰资联合发起保险公司的计划。此外,百度在 2015年曾与安联保险、高瓴资本共同发起百安保险,时至今日仍未通过审批。

与度小满处境类似的是苏宁金融。 作为电商体系下诞生的平台,苏宁金融自带丰富的商业场景。在牌照方面,苏宁金融也没有短板,手上至少握有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基金支付、基金销售、私募基金、保险销售、企业征信、预付卡、海外支付、 融资租赁以及商业银行等 14张金融牌照。未来苏宁金融会坚持走 O2O金融模式,在线上设立金融门户,在线下依托苏宁全国众多门店,设立家庭财富中心。但是,“母体”虽能为业务提供庇护,也会带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危机。眼下电商市场竞争态势正在发生变化,苏宁易购在主营业务上受到挤压。2018年 Q2,苏宁易购在中国电商市场的排名已经从第三名降至第四名,市场份额落后于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在金融业务最看重的风控实力、产品开发设计能力、技术实力等方面,苏宁金融的优势也不明显,直接反应在财报上的结果是,2018 年上半年,苏宁金服营业收入 12.89 亿元,净利润 0.62 亿元,同比下滑超过 300%。

另外一家牌照齐全的新金融独角兽则是小米金融。通过自拿牌照、间接入股等多种手段,小米金融已经拿下了券商、银行、保险、支付、P2P网贷等多块金融牌照,基本实现了全牌照布局。但是小米金融缺少杀手锏的弱点,很快暴露出来了。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小米推出了 MiPay了,可以代替公交卡乘坐地铁站,然而 MiPay只支持部分小米中高端手机,没有形成爆款,竞争对手也很快推出了 Apple Pay、Samsung Pay和 Huawei Pay,市场形成混战局面。另外在保险经纪、理财等业务上,小米金融也未能形成气候。业绩平平的小米金融占用了小米集团大量的资源。小米在招股书中透露,未来三年分别会向小米金融提供最高127.7亿元、149.5亿元及 145.5亿元额度的借款。财报显示,2017年,小米金融的总资产占集团总资产的 14.1%,但是,金融业务创造的收入和税前净利润却分别仅占集团的约 0.7%及不足 0.2%。

国内市场发展受阻之后,小米金融转而将目光投向小米手机占有率较高的印度市场。2018 年 10 月 10 日,小米在印度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小米金融服务印度公司(XiaomiFinancial ServicesIndia)”,向印度央行申请相关营业许可牌照。而此前,小米已经在印度设立两家实体 MI Credit 和 MI Finance,与印度当地贷款供应商 KreditBee 合作以及网贷平台 ZestMoney合作,提供贷款或分期付款服务。

牌照、用户与融资难题。 相较于蚂蚁金服等一线巨头,处于第二梯队的新金融独角兽普遍成立于 2015年左右,这使得他们错过了获取牌照的黄金时期。眼下很多金融牌照都已关闸,比如支付牌照,只有通过并购有牌照的企业来曲线获得,但是并购价格却已水涨船高。

目前 360 金融拥有小贷和资金牌照,但缺乏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等几个重要牌照。直到2018年 5月,360金融才拿到“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设施技术认证”证书,但这仅仅是申请支付牌照的一个前提条件。牌照需要规模非常大的资本金,360金融资金体量和目前的资源还不足以支撑。此外,360 金融还面临缺失电商消费等商业场景的问题。9 月初,360 金融上线消费金融子品牌“360 分期”,与苏宁易购达成战略合作,并结合 360 智能硬件,主打手机、数码、家电三大品类,同时利用苏宁的物流体系送货。

如何扩大用户规模是一个普遍问题。在获取用户上,蚂蚁金服和腾讯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同样是理财平台,由于腾讯理财通晚于余额宝面世,两者资金体量悬殊。截止 2017年Q4末,余额宝资产总规模已达 15798.32亿元,而腾讯理财通截至今年 2月的资产保有量才刚刚达到 3300亿元。

短信营销、网络广告、电视剧植入是很多新金融企业获取用户的方式,但这些渠道各种都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互金企业营销短信的价格大概是四分五每条,但是发送并不稳定,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经常会发送失败,原因是太多的企业都发送贷款广告导致用户投诉,当地的运营商会拦截。此前大热的电视剧植入的价格水涨船高,但导流效果却大幅下滑。

ABS是小米金融的主要融资渠道。 成本较低的 ABS目前是众多新金融独角兽心仪的资金获取方式,也是一些新金融独角兽的重要资金来源。 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觊觎 ABS这条通道时,其发行门槛和集中度也越来越高。Wind资讯显示,2017年,蚂蚁金服等八大互金企业的 ABS发行量占全年总发行量的 19.8%,其中蚂蚁金服一家占比高达 17.7%。另一方面,随着监管环境愈加严格,ABS 的发行自 2017 年下半年开始放缓。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统计,截止 9月下旬,2018年以来市场共发行个人消费贷款类 ABS产品 59 只(含企业 ABS和信贷 ABS),发行总规模约为 1342亿元,相比下降了约 45%。

由于 ABS 受阻, 不少企业将资金来源转向注册资本金或者成本较高的 P2P 平台,或利用自身的理财业务进行输血 。360借条的部分资金就来自 360金融旗下的互联网理财平台“你财富”。

业务同化,估值承压。就产品而言, 大部分新金融平台聚焦于理财、消费信贷、消费分期、第三方支付方面的业务 。由于他们的诞生主要源自母公司对流量变现的需求,在业务上呈现出“流量+金融”模式,导致普遍面临业务同化的问题。

作为金融科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之一, 消费信贷产品成为新金融独角兽的标配 ,但除了百度、小米、360这些原有的玩家之外,还有新生力量源源不断涌入,美团、今日头条甚至新浪微博都在自己的 App上增设了各类信用借贷产品。 现在的情况是流量是基础设施,流量的重要性大于资金,新的流量平台都希望在金融领域分一杯羹。

一个可见的趋势是,在监管收紧的行业大背景下,不少平台开始提出“去金融化”:蚂蚁金服称转型为 TechFin,以后只做技术(Tech),帮助机构做好金融(Fin);而京东金融也提出了 B2B2C战略,将全部金融资产会转让给金融机构,从自营金融转为服务 B端金融机构;度小满也表示不会谋求全金融牌照和控股权,只会获得必要的未来“试验田”以验证金融科技能力。一家平台业务转型还可以看成为走差异化路线,当大家都走到这条路上,新业务的同质化或者可以预期,这对排名靠后的独角兽们的技术实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与此同时,与前两年估值狂飙猛进相比,部分新金融独角兽的估值也承受了一定的压力,2017年下半年,有研究机构采取 PS法(市销率估值法)对京东金融给出的估值高达 1900亿元人民币,但 2018年 7月京东金融完成融资后的估值仅为 1300亿元左右。估值喊得高是一回事,投资人认不认可是另一回事。从 2017年至今,新金融行业的融资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监管政策频出,对新金融独角兽未来业务模式和增长空间都有不确定的影响。

另外由于各类流量平台纷纷投入新金融行业,稀缺性已经不复存在 ,除非有别具一格的生态体系,否则估值都不会很高。

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这些新金融独角兽也不买账。2018 年以来,包括趣店、拍拍贷、信而富等互金企业在登陆资本市场之后都经历破发,而且市值大幅下滑。例如,趣店上市发行价为 24美元/股,最新每股价格仅为 4.57美元/股,其他在美股上市的信而富、和信贷、拍拍贷、简普科技等公司的股价也持续低于其发行价格。这对未上市公司的估值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看自己值多少钱,按照上市公司的市值进行对照是最简单的算法。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fintech科技公司fintech发展fintech企业版图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