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能力不足 消费金融难迎爆发增长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风控能力不足 消费金融难迎爆发增长

经历了2018年的爆雷潮之后,各地对互联网金融的核查清退工作并没有停下,最近北京市新出一则“三降”消息,再一次给互联网 消费金融 的发展戴上了紧箍咒。

11月19日,北京副市长殷勇在公开场合详细阐述了政府对互联网风险的管控方针,其中明确提到,通过政治活动让P2P平台实现“三降”,即降余额、降人数、降店面。

这是继北京在今年6月份提出的“双降”(即不得增长业务规模,不得新增不合规业务)政策之后,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管控。此次提出“三降”,进一步要求平台降低待收余额,降低机构人员,降低线下门店数量。

互联网消费金融分类与现状

一直以来,互联网金融呈现粗放发展的状态。所谓消费金融,简言之就是个人消费中形成的信贷需求。

  人人贷创始人张适时介绍,宏观意义的消费金融包含了住房按揭、车贷、信用卡以及一般性消费信贷四大类。从规模来看,住房按揭占到75%,车贷占到5%,信用卡占到10%,而 现金贷 款、消费分期等的一般性 消费贷款 大概在10%。

除去按揭贷款、车贷以及信用卡,目前消费金融主要由头部电商企业、持牌的消费金融企业、银行,以及分期购平台构成。

阿里旗下蚂蚁金服的花呗、借呗都是消费金融的典型代表。电商巨头做消费金融有着天然的优势:背靠其自身的消费场景,有着大量的交易数据,其金融业务能够精准地到达用户,节省了大笔的营销投放以及获客成本。

根据全球最大收单机构Worldpay发布的全球支付报告显示,未来五年,中国的电商将达到1.78万亿美元,电子钱包成为网上购物者最受欢迎的购物方式,目前中国电子钱包交易已经达到65%。在电子钱包的巨大交易额中,又以花呗、借呗、京东白条成为主要的消费支付方式。基于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一个巨大优势是用户基于其电商平台交易,能够追踪数据,风险可控。

不同于电商巨头,持牌的消费金融企业主要做现金贷、消费贷款业务。一个主要差异是,用户使用资金数据不可追踪,这就要求平台的风控能力较高。同时目前一些P2P平台开始尝试入局消费金融业务。

以人人贷为例,比起万亿量级的信用卡市场,张适时认为消费分期市场还是很有限的,国内的一般性的消费信贷更多在于信用贷款,这也是人人贷的核心业务。根据人人贷介绍,在借款端目前最核心的借款用户是城市中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生意人群体。

在银行方面则主要是以消费为主的信用卡产品。Worldpay报告显示,单纯依赖银行卡支付的时代将成为过去。未来5年,全球移动商务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3%,市场体量达到4.7万亿美元。其中全球电子钱包的占比将从目前的36%增长至47%。这也就意味着银行卡类产品将面临巨大挑战。

在分期购领域,主要包括商品分期,消费贷款以及信用卡代偿。在这场消费金融战争中,分期购只是作为一个补充,占比并不高。张适时曾经公开表示,至2025年中国的广义个人消费金融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0万亿的规模。作为消费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网贷平台所对标的一般性消费信贷规模也将达到5万亿。

场景消费将成为细分领域趋势

  如前所述,电商巨头们具有数据追踪的优势。《商学院》记者从蚂蚁金服花呗分期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天猫“双十一”,“健康”品质消费成为 消费升级 的主力军,分期成为热门的消费方式,用花呗分期购买健康和养老领域产品服务的用户数分别增长了39%和44%。

除了购买保障外,教育等面向未来提升自己的“非传统”商品也广受欢迎。分期免息也逐渐成为教育类服务提供商重要的营销形式。据花呗分期业务负责人介绍,此前消费者选择分期的商品多数是3C数码类,这一年来,美妆、母婴等女性群体消费品增长迅速,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领域也增势明显。

不同于这种花呗这种消费方式,除了原有的持牌消费金融平台之外,越来越的企业开始涉足消费信贷这一模式。

以滴滴出行为例,今年4月滴滴出行悄悄上线消费金融产品“滴水贷”。打开滴滴出行APP“钱包”栏“保险”选项,找到“借钱”栏打开后,便出现一个诱人的画面:最高可贷款额度200000元,页面最上方还有“滴水贷”三个字。对于滴水贷产品,滴滴出行并未做大面积宣传。关于滴滴金融的相关内容,滴滴出行方面并未回应《商学院》记者的采访。

据了解,滴滴出行通过曲折路径,拿到了网络小贷,第三方支付,保险牌照,但是目前尚未拿到基金出售领域牌照。有分析称,滴滴出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滴滴希望借助消费金融来扭转亏损状态。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消费金融业务盈利都要经历一个成长期,风控模型的优化有个渐进试错的过程,消费金融业务很难实现爆发式增长。事实上很多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最初的两年都是亏损的。

事实上,作为消费金融的分支,网络小贷的范畴一直较为广泛。在消费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状态下,越来越多的机构或者平台开始着眼细分领域。

消费金融面临的挑战

“爆雷平台中绝大部分为伪平台或合规能力差的弱平台。”人人贷创始人杨一夫说, “比如,一些平台存在自融或私设资金池行为,当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或受外部因素影响时,这些平台出现资金链断裂,无法如期兑付,从而给投资人造成损失。还有的平台存在较多的大额标的业务。”

事实上,网贷行业在过往三四年间经历了几轮快速扩张阶段,尤其在2013-2014年期间,行业涌入者众多,加剧了平台间恶性竞争。很多机构为了快速做大业务,放松了对风控的把关,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变差、用户过度负债等问题开始暴露。

与此同时,一些网络小贷平台违规开展大额标的业务。杨一夫认为,无论是合规性的要求还是网贷业务自身特点都决定了大额贷款业务不属于网贷机构。“因为无论是平台抗风险能力,还是资金成本、风控模式等诸多因素去考量,网贷平台都不具备经营大额标的业务的能力和优势。”

为了缓释金融风险,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越来越严苛。

  在2018全球 金融科技 (北京)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表示,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技术、信息、营销和规模方面具有多重的优势,与传统银行直接形成竞争。

在监管日益严苛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的巨无霸们野蛮生长的发展模式将结束。11月2日,央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以下称《报告》),称“防范系统性风险”仍然是现在金融监管的主旋律,而在化解金融风险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杨一夫认为,在监管的作用之下,网贷行业逐渐趋于理性。未来,行业竞争会变得更有序,同时能做的事情也会在更严格的监管体系下,阳光透明地运行。“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不仅仅是在商业环境中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整体金融框架、社会框架下的定位。”杨一夫说道,“我们应该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而非直接竞争者。”

在积木盒子创始人董俊看来,真正的金融创新一是要找到用户需求和痛点,尤其是解决“长尾”部分客户长期以来缺乏金融服务以及体验差、成本高的问题,而不只是模式上的创新,同时需要降低风险和运营的成本,尤其是匹配有效资源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和承担能力。

经纬中国董事总经理钱坤认为,2013年起P2P平台横空出世并野蛮生长,如今随着监管加剧、备案延期,P2P行业进入洗牌阶段,行业集中度可能提高,垂直细分将成为P2P行业的新出口。

机构加速布局 消费金融中长期发展前景看好

WIND数据显示,目前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在近三年来仍不断上市,虽然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速略有减少,但三年来同比增速均在20%,并在今年的年中突破了10万亿元的大关。

2018年8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其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提供和改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发展消费信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满足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升级型消费的金融需求。”

自监管层面再次明确要鼓励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消费金融公司牌照的申请热潮再起。多家机构宣布开展消费金融牌照的申请,两家牌照获批,包括金蝶软件与中信联合成立的中信消费金融公司和厦门全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

同时,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消费金融公司在市值上都出现一定程度的缩水,并且业绩增长也放缓。包括趣店、宜人贷、拍拍贷等知名上市公司都分别录得市值的负增长,宜人贷和拍拍贷在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均同比下跌。尽管如此,类似360金融的企业还在积极寻求上市,互金平台海外上市的热情仍不减。

其中互联网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还是具有其优势的。“基于线上场景的消费金融业务中,产品与消费场景强关联。大型互联网公司在场景内的获客、数据风控及支付闭环等方面具有排他性的优势。”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薛洪言主任表示。

对于消费金融行业中长期的发展前景,专家表示依旧看好。苏宁金融互金研究报告指出,站在国际角度,中国居民贷款仍以住房贷款为主,以消费贷款衡量的杠杆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政策的支持下,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的业务领域还大有可为。薛洪言认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受到消费观念、收入增长预期、信用环境成熟度甚至城镇化水平、人口结构等多方面影响,从理想状态来说应该是一个渐进和持续的过程,而2016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的过快增长带动居民杠杆率短期的快速提升,也衍生出来一系列的行业乱象。“虽中长期看好,但是,目前来看,消费金融行业仍需要时间消化前期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亿欧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度小满金融能力不足普惠金融风控能力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