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生鲜电商+新生鲜三者一台戏,要唱哪一出?
【编者按】新零售、新生鲜再加一个生鲜电商,本文作者分析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从最近的许鲜的例子出发,对于当前生鲜电商的现状做了分析,新零售和生鲜电商谁对谁错?似乎可以看出,被打上新零售标签的生鲜电商具有整体转型之势。而“新生鲜”成不成,作者认为,最终是要看“新供应”,即供应链整体改造能否支撑“新生鲜”落地和成功是最主要的因素。
本文发自“生鲜创业笔记”,作者:社长;亿欧编辑转发,供业内参考。
最近两天生鲜电商许鲜出了一些状况,据说在清算了,引起热议。去年青年菜君融资跳票时,也是引起大家对生鲜电商这个行业的一些议论和思考。这个行业到底怎么了,多年的耕耘,很少看到振奋人心的消息,更多的都是某某倒闭某某关门的消息。
马云的“五新”战略提出后,现在热点已经在朝着 新零售 和 无人便利店 (无人自提设备)发展和转变。其实几年前,天天果园尝试过O2O直营店,本来生活也做过本来便利,后来的优食管家也做过线下直营店,可惜都失败了,这些应该也算是“新零售”的提前尝试吧。
生鲜电商 ,给人的感觉像是整条赛道集体踏空了,还没有等到苦尽甘来,整个画风全变了。
此时可以严肃的问一个问题,新零售一定对吗?生鲜电商就一定错吗?
下结论之前,我们可以先分析对比一下传统生鲜和生鲜电商的区别,然后再比较传统生鲜、生鲜电商与新零售的“新生鲜”的不同之处,猜猜未来大致的可能方向是什么,总不会显的那么盲目,完全被马云给带着跑。
传统生鲜和生鲜电商最主要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区别,无非一点。传统生鲜是见面见货交易,生鲜电商是非见面交易。大家觉得,未来见面交易占主导还是非见面交易占主导?哪个效率更高,哪个才是未来的主流生活方式?你认可哪个,就去做哪个。
传统生鲜模式,见面交易主要是解决了商品当面检验确认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然,很多人把这个环节叫做“体验”,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所有的“体验”都是在对产品质量做感官检验,再和心中预期价格做匹配,然后才产生购买行为的(转化)。 农产品是非标化的产品,顾客非常依赖于这种当面质量检验的过程,才能使交易进行下去。
生鲜电商模式,是非见面交易。顾客天然对没有经过自己检验的商品有担心和怀疑,对到货商品的预期和兑现,会存在巨大的落差,这个只要做过农产品的一定心有体会。很多做生鲜电商的商家都会有一种顾客特别挑剔的感觉。 这个交付环节上顾客的满意度,决定了很多很多生鲜电商的客诉率、复购率和留存率等一系列运营数据。
在农产品非标准化的客观条件下,生鲜电商的满意度比不上传统生鲜,这真的不全是生鲜电商的错。 只是生鲜电商这种非见面式交易的模式,对 供应链 的要求比较高,传统供应链主要是为传统生鲜模式服务的,没法带动生鲜电商这辆现代化跑车。
生鲜电商被诟病体验不佳,在整个生鲜电商迷茫之际,随着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甚至最近无人零售概念店的出现,整个生鲜电商业态被注重体验的“新零售”概念一下子兜住了,大有整体转型之势。
“新零售”能催生“新生鲜”吗?
盒马鲜生,建造了一个巨大的“体验”中心,但是它的体验并不能简单和传统生鲜那种见货交易模式等同。它让顾客在里面可以看可以玩还可以吃,吃不了还可以网上买。我理解它就是一个大型版的O2O,据说盒马的订单有超过50%来自线上。说到底,它是一个用线下“体验”来抓流量,引导到线上下单配送到家的模式。 它本质上还是一种非见面交易的逻辑,所以它对供应链的需求跟生鲜电商对供应链的需求应该是差不多的,都是需要一整套标准化的供应链体系的支撑才能高效运转。
于传统生鲜比较,新生鲜并不简单是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概念,更不是说线上让位于线下的说法, 新生鲜是基于供应链标准化和数据驱动的新型零售模式, 它是认同未来非见面交易才是主流生活方式,让顾客可以不用到店,随时随地移动购物,将生鲜产品配送到家。
跟生鲜电商比较,新生鲜完全是一种继承,既吸收了B2C的教训,也参考了O2O的经验。原来的B2C,在供应链标准化程度不够时,体验不好。原来的O2O,是属于传统生鲜基础上硬套一个生鲜电商进去,自然水土不服。新生鲜,是用O2O的思维,把B2C前端的供应体系完全按照电商的标准化改造了。 其实,新零售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整个巨型卖场当作一个引流器,给线上送流量,本质上它其实就是一个升级版的电商。
至于无人零售,它不是满足到家需求的,只是满足于在途需求的。这两个需求不是一个场景,本身不矛盾。
现在来看,一切就比较清楚了,新零售因为强调体验强调线下,很多做线下生意的朋友以为是线下第二春来了,也许这就是一种错觉。新零售真正的意图,还是在线上,终极目的是移动购物,购物场景无处不在,不仅限于那个“小小”的卖场而已。
最后,“新生鲜”成不成,终究是要看“新供应”,供应链整体改造能否支撑“新生鲜”落地和成功是最主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