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医疗存争议,价格放开后民营医疗机构最受伤?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特需医疗存争议,价格放开后民营医疗机构最受伤?

特需医疗 再次走上舆论风口。从4月1日起,广东省中 医院 医生除开设日常门诊外,部分医生增加夜诊、周六下午诊、周日诊、节假日诊及特需日诊出诊时间 。根据其官网公示的涉及近500名医生的特需门诊费用表,最高诊查费达1000元。

广东省中医院回复记者:“这是在原有门诊医生出诊不变的情况下,医院动员院内名专家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增开特需门诊、夜诊和假日门诊。 希望有效缓解目前 医疗 资源不足现状。

此前,广州、北京等城市的多家公立医院也在提高特需医疗价格。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发展特需医疗以弥补医改砍去药价加成的收入。

但特需医疗与公立医院公益性是否存在冲突,一直广受非议。 由于医生自由执业、职称薪酬体制改革尚未实质性落地,优质医疗资源仍由公立医院主导 ,特需医疗的存在使得民营医疗机构无法发挥价格优势。政策上, 对特需医疗也是以限制为主。

再次提价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办在医院官网上发布的一则《通知》,公布了488名医生的诊查费。诊查费共分10级,对应的医生覆盖了医院各个科室。最高诊疗费1000元,对应的医生是国医大师禤国维,最低50元。其中诊查费为100元的专家最多,共206名。

这并非广东省中医院首次提高特需医疗诊查费。早在2010年,该院就曾下发调价公告,从2010年8月1日起开设特需医疗门诊,由国家级、省级名(中)医专家出诊。彼时,禤国维的诊查费为300元,这一举措在当时曾引起不小争议。

广东省中医院称此举为:“在满足基本医疗服务基础上,为分流不同就诊需求的患者,广东省中医院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严格按政府相关部门下发价格政策文件要求执行。”

另一名医院负责人向记者强调:“只有禤国维的特需门诊是1000元诊金,其他特需门诊收费标准在50-600元不等,这些标准是经物价部门审核通过的。”

特需医疗始于上世纪90年代,前身多为外宾、高干病房等,后期逐步取消了身份限制。 演变至今,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可划为基本医疗与特需医疗, 由医保承担基本医疗,特需医疗患者自费或商业保险承担。

“对医生可能是好事,这体现了医院对优秀医生价值的肯定。”和新医生集团创始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子谦医生记者,“ 特需医疗主要对接中高端患者需求。诊查费的定价一直比较低,优质医生资源一直抢手 ,对有支付能力的患者来说也是满足需求的途径。”

虽然价格提升了,广东省中医院的专家号依旧一号难求。3月30日,记者查询广东省中医院微信挂号端口发现,禤国维的所有门诊均为特需门诊,其在广东省中医院各个分院的号源均已挂号,包括该院大德路总院4月6日的全部号源。

“自己挂号根本挂不上,有人提前两个星期准备抢号还是抢不到,”一名不久前向禤国维求诊的患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时的挂号费是300,诊疗大概5分钟,因为不能刷医保我就没有再去了。中医的疗效需要时间检验,效果还不好说。”

另一名贩卖该院“黄牛号”的卖家向表示:“本周禤国维的号没有了,需要守退号。 平时还是能守到的,但下周就涨价了,守退号也比较棘手。

尚存争议

除广州中医院外,广州多家医院的特需门诊也相继提价,如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山六院等。去年年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院内张贴出“特需医疗服务价格公示”,称从2017年起,调整特需医疗服务部分项目收费价格,其中中大系知名医生及二级教授以上医生提价最多,从100元涨至500元。

其他省市的特需医疗服务价格也在放开。如北京市发改委、卫计委、人社局去年出台新政,从2017年1月1日起,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特需医疗服务、新增医疗服务和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将执行医院自主定价。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研究员曹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公立医院设立特需医疗,用来补充普通医疗。以前还没有药品加成,特需医疗的诊查费用比较高,盈利情况比较好,普通医疗因为定价低、财政补贴有限、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一般是亏损的 。”

张子谦则认为:“医生出诊时间主要在节假日,是医生利用自己空余时间来做这个事情,所以医院没有动用日常门诊的资源,没有增加太多额外投入,主要是护士、收费系统等投入。这可以看成是医院市场化探索的一次尝试,但是能走多远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长期以来, 特需医疗与公立医院公益性是否存在冲突一直广受非议

2011年,上海就有文件限制公立医疗机构开设特需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对特需床位实施剥离,以人员、品牌、技术等形式,在两个医疗拓展区内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北京曾提出公立医院将在3-5年内取消特需医疗服务和国际医疗部。

另据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发布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属于被限制的内容,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核心在于政府要明确公立医院办医的定位,是回归公立医院医疗伦理,还是低中高端市场通吃,”一名分析师向记者指出,“去年因为 医药 分家、零加成,使得原先的补偿机制出现真空状态,政府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这似乎也可以解释医院要提升特诊费用的原因。”

价格放开背后,受伤最重的可能是民营医疗机构。

张子谦认为:“双方的成本投入、品牌影响力不同,当公立医院涉足中高端医疗服务时,民营医疗机构没有成本优势。可能也会使公立医院形成‘穷人补贴富人’, 因为公立医院的成本平摊下来,使得富人在公立医院的特诊费用反而低于民办医院 ,这也有占用有限的公办医疗资源之嫌,哪怕公立医院只用节假日时间来开设特诊。”

“公立医院是否要出让全部市场、民营医院提供的服务是否公立医院就不能参与,这个需要讨论。其实公立医院通过特需医疗补贴普通医疗,可以更好地保证公益性。 加上民营医疗机构都在高薪挖医生,医院也需要通过特需医疗把人才留住 。”上述分析师说。

随意打赏

民营医疗机构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