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的“头啖汤”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的“头啖汤”

【编者按】 科创板 落地在即,设立科创板的目的是什么?针对哪些企业?未来科创板又存在哪些不确定性?

本文来源于新浪医药新闻,作者冥王星;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科创板给予了前期研发投入巨大且处于亏损状态的药企一种新的融资渠道,但是上市之后是否会步港股市场纷纷破发的后尘,也是行业内人士所观察的一个重要的点。

去年11月5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中央领导人在开幕式上提出了要在上交所现有的主板之外,另设立科创板。

根据1月30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 科创板将根据板块定位和科创企业特点,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该文件的核心重点在于,明晰了什么样的企业符合“创新企业境内IPO和存托凭证”试点的标准。

首先在上市的企业方面 ,主要针对少数符合国家战略、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 人工智能 、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

其次,在选取标准上,试点文件也做出详细规定 :已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创新企业(包括红筹企业和境内注册企业),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估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

最后,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这一条没有相应的数据要求,还是存在一定灵活性,不过文件特别提及,“具体标准由证监会制定”。

实际上,之前的A股市场上市标准一直都比较严格,而且目前所上市的企业多属于传统的制造行业,缺少新兴经济血液的加盟,这都是A股投资者的潜在损失。而此时科创板的设立也将弥补这一短板。

而对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处于创新研发阶段的医药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较大,但又无具体产品上市,也多处于非盈利状态。科创板的推出,也有望为中国的生物创新药企提供一个更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港交所新政在前

细读证监会发布的《实施意见》,可以明显的看出和之前A股主板上市的不同,首先对于主板而言,其上市企业在上市之初有一条硬性规定就是要求企业本身的盈利条件要达到认可, 而新设立的科创板则摈弃这一规定,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这一规定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去年四月份港交所所颁布的上市新政。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发布IPO新规称,未来将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这一规定也打开了内地诸多仍处在研发烧钱阶段的生物药企赴港上市的大门。

截至目前,在生物医药领域,已有歌礼制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华领医药、亚盛医药、盟科医药、复宏汉霖、康希诺、君实生物、迈博药业、基石药业、AOBiome Therapeutics、Stealth BioTherapeutics共13家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已经或准备赴港上市。由此可见,资本市场一旦在政策方面有所松动,降低上市标准,对于那些亟需进一步融资的公司以及渴望退出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来说有着极大吸引力。

可以说,此时内地设立的科创板和去年的港交所新政存在密切关系,而且,毕竟错失一批重要的新兴科技与生物企业对于投资市场的影响不可估量。往大了说,科创板设立于上交所的主板之外,未来上海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而本地的证券交易所缺少以新生生物行业为代表的公司也是不能接受的。

另外,知名证券公司国泰君安在其研究报告中表示,中国医药行业“硬科技”已取得长足发展,A股医药行业科技属性尚未完全体现,科创板推出将有望推动医药行业价值的新发现。

吸引新型创新企业

科创板给了新兴生物企业一种新的退出和融资渠道。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尤其是研发创新型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毕竟长期以来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大,在企业发展的前期阶段多处于亏损模式。

例如去年在港交所上市的信达生物和君实生物,两者皆处于较大的亏损状态,前者2018年亏损扩大至57.7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88%;后者在去年11月所发布的2018年三季报中也披露,在2018年第三季度盈利下降97.61%,亏损至1.58亿元。

从截止3月18日统计的拟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名单来看,生物医药企业约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例如复旦张江、复宏汉霖、申联生物等。

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的“头啖汤”

图片来源:资本邦

同时也可以看出,在生物医药领域,科创板首先吸引那些产品有独创性或领先性的公司。例如,复宏汉霖目前有13个产品、1个联合治疗方案完成22项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累计获得全球范围内27个临床试验许可;复旦张江则拥有两款光动力治疗药物分别为艾拉(外用盐酸氨酮戊酸)和复美达(注射用海姆泊芬),以及脂质体药物里葆多(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

做好上市即破发的准备

有行业人士指出,在科创板设立早期,不应过度高估对其市场的预期,港股颁布新政的早期阶段就是前车之签,内地的诸多新兴企业除了君实和信达之外,其余皆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发,其中首家上市的歌礼制药的股价在去年8月1日上市当天股价从最高的14.9港元跌至6港元,最低一度跌至5.58港元。破发的还有百济神州,该公司当初发行价高达108.2港元,去年10月开始一路下滑,一度跌至61.05港元。截止今天收盘,其股价为83.0港元,仍然远低于首发价。

所以说,对于未来科创板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市场和投资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充分了解这个市场,在正常的发展规律之下,做好应对企业上市即破发的准备。

另外,在上月27号,关于外界对科创板首批挂牌企业出现破发的担心,新任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将按照“市场化”给予应对。这也表明了科创板的另一个属性,就是科创板将摆脱长期以来外界对于A股市场政府干预过多的诟病,未来的科创板将向美股和港股看齐,回归注册制本源,尽量减少人为干预。而这也将是影响未来中国整个股市走向的行为。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和医改政策纵深发展,我国医疗服务行业也正迎来一个新的升级阶段,即是从“规模”向“价值”的变革。医疗产业与新技术逐渐融合,单纯“走量”的医疗项目不再是投资首选,大量“伪需求”将在消费者“用脚投票”下出局……如何能够转危为安,借力打力,最终在资本寒冬后的2019脱颖而出?

2019年7月25日-27日,亿欧大健康将主办 “GIIS 2019第四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 ,峰会以“雁栖健谈——从【规模】到【价值】的医疗变革”为主题,围绕医疗大数据、医药创新、非公医疗和科技医疗四大细分领域的市场环境、投资热点和产业变革等话题展开探讨。与此同时,亿欧大健康将会在3月-4月陆续举办: 医药创新产业沙龙(3月22日) 、 医疗大数据产业沙龙(3月29日) 、 非公医疗产业沙龙(4月26日) 、 科技医疗产业沙龙(4月19日) 。欢迎大家关注!

活动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85

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的“头啖汤”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医药招聘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