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振宇决定不做得到plus,看这波微信小程序的退烧
1月9日,随着一篇《你好,我是 小程序 》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令人翘首以盼的小程序如约而至。而过去的这一周整个互联网讨论最激烈的话题非『小程序』莫属了。
一、缺乏对自己 清晰的定位
其实早在1个多月以前我就拿到了朋友开发的处于内测期的小程序,把玩几分钟后,基本能感受到小程序跟绝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是没有关系的。并且,至今仍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一堆开发者前仆后继的策划、开发、提交。
当然,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其实缺乏对自己的定位,所谓的抢占流量红利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因为已经错过了订购号和应用号,也许接下来会是一座金矿呢。他们当中很多人看待小程序,更多的是跟风,并没有想透彻小程序是什么。
二、产品的成败在模型确立的初期就已有了定论
一款产品的成功与否和抢占了多少的流量毫无关系。我之前曾负责一款垂直的O2O产品,在接这个项目时脑海中已经有了不同的产品模型。但对于怎样的架构更合理一直拿捏不准,本想趁着在内侧期好好打磨下,可曾想到运营早已计划要对外推广了,每个月几十万的费用。当然,推广相当给力,期间形势一片大好,数据节节攀升,连我自己都怀疑产品架构牛叉到不行。直到有一天砍掉这块预算后,数据一路扑街。
好的产品往往伴随着极强的自生长能力,同时产品的成败在模型确立的初期就已有了定论,而揠苗助长似的推广只能让我们快速的检验产品模型是否成立。当然,这样的成本很大,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推广倒不失为验证产品模型的好办法。
三、小程序的场景依赖用户 主动式的访问
说回小程序,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开发了一款小程序,对于潜在的未下载APP的刚需用户倒也说得过去,毕竟不用下载APP了,即所谓的『即用即走』。可是对于已经使用了原生APP的用户来说,他为什么要去用一个跟原有功能相差不大的小程序呢?即便用,是在哪些场景下用?
我们来试着提炼下获取小程序的方式(如下),不难发现小程序其实是依赖用户主动式的访问。可悲的是,你连原生APP都吸引不到用户主动式访问还想指望小程序?
1、线下扫码
2、微信搜索
3、公众号关联
4、好友推荐
5、历史记录
四、小程序是弱信息化的商家连接顾客的途径
小程序对外发布后,微信公开课连着发了两篇文章《你好,我是小程序》和《这里有些小程序,等你来扫》,看过这两篇文章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文中用了很长的篇幅在引导用户用扫一扫来扫描线下的二维码打开小程序,至此我们基本可以明白小程序最贴切而微信也最鼓励的场景是将线下搬到线上。既要能让用户主动式访问,又能即用即走。我想到的是那些还没有触网的5000万家线下门店,而他们面对 新零售 最好的方式就是全渠道经营。
五、得到率先退出小程序
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罗振宇的 得到plus 已经退出小程序了。
所以我觉得罗胖算是想通了,其一是自己的用户在小程序里没有推送、入口深,渐渐失去了互动;其二由于小程序的信息架构无法让用户发现整个得到的内容,导致整体活跃度下降,反而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但愿这波小程序的高烧退后,我们能清楚的知道小程序是什么。
微信小程序退烧后,下一个肯定是超级APP的世界。超级APP是企业、公司、实体店和微商等单位和个人快速拥有互联网能力,宣传企业,营销产品,拥有微商城,建立圈层,扩大社交的强大的互联网工具。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李强;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