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丨政策和资本双驱动下,看民营医院如何发展
前不久,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了2018年1-3月的全国医疗相关数据统计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医院总有3.1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235个,民营医院19139个。与2017年3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373个,民营医院增加2332个。
无独有偶,在近几年,民营医院数量其实一直呈现一种不断增加,而公立医院数量呈现不断减少的态势。以2015-2017年为例, 2015-2016年间,公立医院减少了400多个,民营医院增加了1914个。2016-2017年间,公立医院数量减少了约1000家,而民营医院增长了2000家。这不经让人反思,这种趋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可以从政策和资本两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是政策不断加码,鼓励社会办医。 1980年8月,国务院于批准原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明确指出允许个体开业行医合法存在,以补充国家和集体力量的不足。自此,民营医院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此后就不断有政策出台支持社会办医,但民营医院的第二个转折点是在2009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成为新医改的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政策利好的时代开始。
再到2013年,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提出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境外资本依法依规以多种形式投资健康服务业。开始进一步的支持私立医院的发展。
2017年,由于政策鼓励社会办医的细则被推开、诊所开办资格放宽、医生多点执业放开、资本涌动,民营医院更是呈现喷井式爆发。
第二是社会资本的不断涌入。 资金是民营医院发展的必备要素。而近几年来,万达、恒大、万科、海尔、富力、远洋等商界巨头频频曝出布局医疗、兴建医院的新闻。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开始注入医疗这一行业和医院这一细分领域。这对促进民营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基于目前民营医院的发展状况,同时结合亿欧大健康频道自身的关注方向,笔者通过企查查、官网等多个公开数据,按照类型对民营医院进行了一次不完全盘点,欢迎联系作者进行更新、补充。
民营医院,是指非政府公办的,具有私人性质的医院,主要有私营、联营、股份合作和外商合资四种方式。
目前,民营医院有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两种。 其中专科医院又有许多分类,包括:整形外科医院、妇产科医院、骨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医院、血液病医院、皮肤病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口腔医院、康复医院、肿瘤医院、儿童医院等。在这个分类中,据有关的数据统计,截至 2014 年末,我国专科医院中整形外科医院、妇产科医院、眼科医院和口腔医院的数量占比比较高。
在资本入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有不少的上市公司纷纷注资医院,包括:通策医疗、创新医疗、金陵药业、恒康医疗、常宝钢管、复兴医药、华润医疗、华康医疗等等。另一方面,入驻的社会资本的所属领域是多样的。在不完全统计的盘点中,社会资本主要的所属领域包括:卫生和社会工作、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
在民营医院的分布领域上,据《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民营医院最多的省份是在四川、山东、江苏三省,且数量都在1000以上。其次,由于一线城市在资本和技术方面都相对比较雄厚,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的民营医院分布较多。在本次的盘点中,就有37所民营医院分布北上广深。
从数量上看,由于政策和资本的双向驱动,民营医院的数量已经远超于公立医院,这对于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起着积极作用。但另外,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民营医院数量虽在增加,但依旧呈现多而不强的局面。对标公立医院,它在服务、技术和人才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接下来,如何和公立医院展开错位竞争,如何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如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品牌形象、公信力等是将会是民营医院发展需要思考的点。
本周精彩推荐
盘点丨持续井喷!全国医生集团数量逼近700家,其中29家已融资
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会议,卫健委领导们都说了什么?
健康医疗变革报告解读:从“规模”到“价值”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